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阿瑟·米勒 页数:272 译者:汪小英
Tag标签:无
前言
1984年,我刚到中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时,根本没想到要写书。影响写作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演员里只有一人懂英语,我怎么交流?观众对这出戏能否有起码的理解?它的形式与它所讲述的社会一样,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实际上,一位人艺的导演在排练开始后读过剧本,他宣称:“演这样的戏完全没有可能。”尔后,好几位演员坦白地承认,刚开始排练时,他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东西方的月亮一样亮,东方的演员和西方的演员同样才华横溢。不同的只是,东方演员特别彬彬有礼。我后来认识到,这是中国人说话行事的方式。他们更加持重,对年长者尤其尊敬。可是在中国,至少在中国大陆,人们的观点总与自己所在的政治团体一致。比如,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让大家相信:比夫坚决反对威利追求金钱,可是他并不是在谈论政治,这只是他从个人经验出发所持的立场。
内容概要
古老的中国不会倒下,她会沿着曲折的历史道路继续前进——时而是世界的师表,时而是笨拙而固执的学生。《推销员之死》排演之时,正赶上中国大有希望的急剧发展的波峰。本书的记录只是惊鸿一瞥,反映了一些平常中国人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中的演员。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 译者:汪小英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我的儿子们》(All My Sons)、《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桥头眺望》(A View from the Bridge)、《美国时钟》(The American Clock)等。米勒两次来华,著有《遭遇中国》(Chinese Encounters)和本书。
书籍目录
序缘起《推销员之死》排练日记译后记
章节摘录
《绝对信号》的导演在楼上的小剧场排练同一剧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他差不多每天都来看一会儿我的排练。有天晚上,排练结束后,演员们都走了,我请他坐下,聊一会儿。英若诚给我们翻译。我猜他大概28岁,很瘦,看上去很累,两颊凹陷。他穿的不是普通的蓝布上衣和便装裤,而是灯芯绒裤、毛料的拉链夹克。我一直在想《绝对信号》里的过分形式主义的表现,急着要谈一谈这个问题。不过,我先问他:他本人和观众是不是觉得这出戏很新颖;新颖是指它的形式,还是故事中的某些东西——例如对男女主角曾上过床的强烈暗示?他回答得很小心,让我感到自己跨越了半个地球在跟他谈话。我原以为他是出于谨慎,渐渐地,我开始怀疑他没有听懂我关于形式的问题。他说:除了急速的动作和灯光是新颖的,整出戏的表演仍然是现实主义的,多少反映着现实生活。“但是劫匪……”我坚持道,“看起来十分诡诈邪恶,还左顾右盼,歪歪斜斜地走路……这也是按照真实人物刻画的吗?”他想了一会儿。我觉察出,他被问住时并没有感到尴尬。他终于不再小心谨慎,说:“这个人物写得很肤浅。”“我知道。因为他看上去不可信。真正的流氓应当有欺骗性,应当让主人公觉得他是好人,或者至少不是那么面目可憎。剧里的这个流氓谁也骗不了。”
后记
大概因为彼时在新西兰,而此时身在北京,译这本书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查一下网上的记录,开始翻译是在一年半前,回到北京也有一年了。当初我看见家人从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一下子想起上学的时候,有一阵广播里总在播《推销员之死》。我家那时还没搬进楼房,住在东四一带。我们那时步行去王府井,总会路过人艺的展示窗。那时的街道还很安静。小时候,我爸在宁夏劳改,三年不许回家。我妈两周一次从小汤山的干校回来,为了排遣寂寞,总要带我们姐妹俩逛王府井。每回我们都步行,经过人艺,我总会看半天展示窗里的黑白剧照,那里边的虎妞先是瘦的(舒秀文),后来又变成胖的(李婉芬),别的剧照,现在记不清都是什么了。
编辑推荐
《阿瑟·米勒手记:"推销员"在北京》:我把自己的搬弄是非、误解和错误的判断都原封不动地留在这里。在那两个月里,我兴奋地、努力地工作,以独特的角度观察着中国。1983年,剧作家米勒眼中的北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