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警察的人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艾德·麦克班恩,Ed McBAIN  页数:232  字数:109000  译者:张文秀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炎日的夏日里,八十七分局的两位探员先后惨遭枪杀。对所有的警察来说,这样的案子都是不可原谅的,但是,他们在全力破案的同时,还需要面对这个城市里层出不穷的问题。探员史蒂夫·卡雷拉和其他的探员一起全力侦破着案件,而他自己也在计划着和美丽的未婚妻特迪的幸福。但是,凶手依然在阴影里等待着,他的下一个目标,依然在八十七分局之中……

作者简介

麦克班恩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五日出生在纽约市,他的父亲是一位邮局的员工。他的本名是萨尔瓦托雷·隆比诺(Salvatore Lombino)。隆比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服役海军期间开始写作,之后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并在那里担任教职。
  在五十年的作家生涯里,他以亨特或麦克班恩之名写了许多畅销的小说、短篇作品、剧本和电影脚本(包括担任希区科克的名作《鸟》的编剧)。一九五六年,他以《恨警察的人》(Cop Hater)一书开始了八十七分局系列小说,将警察小说带入了一个全新、更加写实的新领域。故事背景是一个虚构的城市艾索拉(Isola,其蓝本为麦克班恩熟悉的纽约市),而本书亦为日后的大都市警察小说定下了一个模式:充满罪恶的大都市、多重故事发展、曲折的剧情、激烈的动作场景、贫民区的暴力描写、有计划的团队合作、写实的法医程序、以及外表冷酷、内心却充满热情的警探。
  虽然许多人将八十七分局系列归为硬汉派小说,然而麦克班恩本人却自认自己是个充满热血的作家。他认为自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柔情,而他笔下的警探则各个都是理想主义者。虽然在他的描写中,大都市的警察工作无情而严苛,每天都要面对惊悚和暴力,但麦克班恩依然从乐观的态度省视整个社会,而且最后总是让道德秩序战胜一切。归根究底,这都是因为警察扮演了城市中的好市民,同时也协助法律发生了效用。或许,这就是艾德‧麦可班恩的“八十七分局”系列小说能够历久弥新、成为经典的缘故。
  一九五七年,麦克班恩凭借《最后的旋转》(The Last Spin)夺得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最佳短篇小说奖。一九八六年,他得到了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最高荣誉——爱伦坡奖终身成就奖(Grand Master)。一九九八年,他更成为第一位赢得英国推理作家协会最高荣誉钻石匕首奖的美籍作家。同时夺得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推理小说荣誉,让麦克班恩毫无争议地站在了推理文学界的巅峰。此外,他还获得过二○○二年法兰克福的原著电子书最佳小说奖。

章节摘录

  2  两名凶杀案调查组的警察在人行道上的尸体旁进行着现场勘查。这是个闷热的夜晚,苍蝇集结而来,围着人行道上黏稠的污血团团转。助理法医在尸体旁跪了下来,表情凝重地检验着;鉴定科的摄影师正忙着给现场拍照;二十三号和二十四号两辆警车停在街道对面,巡警从车上下来,十分不情愿地驱散着围观的人群。  报警电话接通了警察局两部总机中的一部,被惊醒的值班警员无精打采地做好了电话记录,又利用空气压缩筒把电话记录传到布警室。布警室的墙上有一张巨幅的辖区地图,布警员查阅了一下身后的地图,便通知二十三号车前去调查电话中所说的“街道上有人倒卧流血”。二十三号车回报是凶杀案后,布警员又通知了二十四号车前往现场。与此同时,总机的值班警员已通知管辖案发现场那一带的第八十七分局和北区凶杀案调查组前往调查。  尸体倒卧在一家已经废弃、用木板封死的电影院外面。多年前,这家影院附近的地区是黄金地段,在这里经常有新电影首映。但好景不长,随着周围逐渐衰落,影院开始放映越来越多的二手影片,再后来放映老电影,最后竟然沦落到只能放映外语片。影院左侧有一扇门,这扇大门也一度被木板封上了,可是现在木板已经松动,里面的楼梯上散落着一地的烟屁股、空酒瓶,还有避孕套。舞台上的银幕一直延伸到走廊,上面布满了锯齿状的窟窿,那是被观众用易拉罐、大块的水管和乱七八糟的砖头瓦块砸破的。  电影院对面是一片空旷的停车场,这里原来伫立着一座公寓。这座公寓曾经是很不错的房子,租金很高。那时,在公寓的入口处常常能看到穿着貂皮大衣的身影。但是现在,隔壁贫民区的蔓藤卷须逐渐爬上了公寓的砖墙,并用层层纠缠的触角紧抱住它不放,想把它纳入不断扩大的贫民区里。老公寓终于臣服了,成了贫民区的一部分,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它曾是一栋令人骄傲、富丽堂皇的居所。再后来,命运多舛的老公寓彻底毁掉了,变成了今天这个干净、开阔的停车场。除了一些零碎的砖块之外,停车场上空荡荡的,人们都在传说在这里将要建设成都市住宅。实际上,在成为住宅之前,这里已经成了孩子们聚集的地方,他们前来锻炼身体,把停车场上空弄得终日臭气熏天,到了炎炎夏日的晚上,这种臭味就会变得更加浓烈。此刻,空中的臭气正冲向电影院,笼罩了影院天棚下悬挂的银幕,充斥着电影院的走廊。这臭气和人行道上的尸体味道混合在了一起。  凶杀案调查组的一位警员从尸体旁直起身子,在人行道上仔细地搜查了起来;另一位警员双手插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正站在尸体旁边;助理法医正在对死者进行检验,以确认他已经死亡。这时,第一位警员回来了。  “你们看这个。”他说。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八十七分局系列小说将永远是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卫报》  艾德·麦克班恩善于运用紧凑的对白,丰富的人物刻画,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每日电讯报》  麦克班恩小说的最大优势在于对探案流程的真实刻画,它们真实地再现了警探们如何讲话、动作,以及生活。  ——《爱尔兰时报》  神秘的现代犯罪题材小说在麦克班恩手中重获新生,如此有趣,如此振奋人心。只有读到小说的最后一行,你才能完全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  ——《文学观察》

编辑推荐

  集爱伦坡终身成就奖和钻石匕首奖于一身的史诗级作家,八十七分局开篇之作,史上公认最伟大的警察程序小说。  创造侦探小说的销量神话,同名改编电影轰动全世界,八十七分局系列小说将永远是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卫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恨警察的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关于侦探小说或者现在流行的叫法推理小说
    止庵曾经分析过为什么警察探案远远少于侦探探案
    八十七分局算是警察探案的浓墨重彩的手笔
  •   87分局的系列,我的收藏。
  •   故事简单,结局也不算出乎意料,在那个年代,已经有了后来一批所谓硬汉作家的基本风格。好看!
  •   很少接触的一个系列。不过我觉得也许这会变成将来收藏的系列之一也说不定。
  •   可以再地铁里和枕头边看的书。伴随着描述自己可以预测结局,很有意思:我猜对了!哈哈
  •   非常喜欢此书所以才想拥有!
  •   好看,一气看完
  •   符合我个人口味的警察小说。艾德.麦克拜恩的文笔在我看到的欧美作家中是少见的清爽,他的出色之处在于:对办案过程、刑侦工具、法医分析和相关知识的介绍很真实,但又不会有冗长乏味之感。作品中的警察形象都是外表冷漠、内心热情(美式“主旋律”?劳伦斯.布洛克一定对这种东西极度鄙视!)。对话简洁,情节紧凑。不过这里面除去法医分析外确实是没什么推理过程的,跟着剧情走就行。尽管有些虎头蛇尾:动机供述太少,结尾太快,幕后黑手很容易就想到(也许是处女作的缘故),但凭借简洁而流畅的叙述、生动的人物塑造、真实的社会描写和刑侦过程,仍不失为一部佳作。4星之。
  •   警察故事的起点,对于喜欢警察推理故事或者硬汉推理的读者是不错的选择。有看CSI的感觉...
  •   买了多本他的小说,现在都看完了,我想正好一起写评论比较公平。
    看第一本的时候不太习惯,那些译制作品的冗长的与情节不相关的描述,让我崩溃。
    不过如果不把它只当做推理小说,加入一些纯文学性的认可,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通过读者的细心发掘与体会,会发现里面不乏一些精彩的情节,一些精彩的描述。真是很开心的收获。和我理解的丝丝入扣,气氛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推理小说比。就想原来的传统相声和现在的相声比。现在的生活节奏快,相声中每分钟都要有笑点有包袱,听着过瘾。但细细品味一些传统老相声,20分钟可能就笑一次,可也不嫌烦。呵呵。
    瞎比喻半天,懂的一定会懂,不懂的就算了。
  •   这个故事本事蛮好,情节设计有点让人伤心,对于被害者生前生活片段的详细描写让人感觉其被害好痛苦。
  •   书的内容不错,情节扣人心弦,就是字有些小了,看得有些费劲
  •   结局有点意外,值得看
  •   不是很精彩,勉强看完
  •     这本书本来就是被命名为警察程序小说,没有精心缜密的推理,就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发现凶手,如何从足丝马迹中寻找,找相关联系人,找指纹等等,其实对小说期待推理过程过于选玄幻的话,看这部小说会失望的,我个人认为比较真实吧,可看性还行。
  •     就能改变这是本流畅易读的小说吗??????
      愚蠢书黑!
      就能改变这是本流畅易读的小说吗??????
      愚蠢书黑!
      就能改变这是本流畅易读的小说吗??????
      愚蠢书黑!
      就能改变这是本流畅易读的小说吗??????
      愚蠢书黑!
      就能改变这是本流畅易读的小说吗??????
      愚蠢书黑!
  •   我喜欢87分局系列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