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美国

出版时间:2009.0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安玛丽·斯劳特  页数:250  译者:马占斌、田洁等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才是美国》一书被译成中文并得以在中国发行,对此我感到骄傲、欣喜和感激。我感到骄傲,是因为我的一位好友将我引介给了上海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对我在书中的论述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因而主动提出可以安排把书译成中文。基于我们之间的热烈讨论,我骄傲地将自己当作他们这群人中的一个远在美国的成员。我感到欣喜,是因为自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我和家人一起在上海住了10个月之后,我感到与中国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纽带,对于我的著述能够面向更广大的中国读者,我也深感荣幸。在书中我曾有提及,我的比利时外祖父,他生前酷爱中国的艺术和文明,在我很小的时候,便教我欣赏唐代和宋代花瓶纯净的曲线之美,青花釉的色彩和细致精美,朱耷绘画的创意和神韵。很久以后,我自己发现了20世纪的中国绘画作品,它们以齐白石为代表并且也包括雄浑有力和感人至深的石鲁的作品,此外还有李白的诗歌。中国的思想拥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艺术上,文学上,以及试探性地,在政治的和全国性的讨论上体现出来。

内容概要

整整十七个月,伊恩·菲士拜克上尉费尽心机,仍未能使其上司关注他所目睹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不断发生的虐囚行为。当他终于决定向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揭发此事时,他提出了一个美国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中心问题:  我们是直面危险和不幸以维护理想呢,还是在牺牲的幌子下退缩,放弃保障个人权利的承诺?我的回答很简单。如果我们在不幸和挑衅面前放弃理想,这就意味着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拥有那些理想。我宁愿战死也不愿放弃哪怕是一丁点的“美国”理念。  但此理念究竟为何物? 乔治·W.布什以美国价值观——自由和民主的名义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国内外对他的批评也是基于价值观,攻击其欺骗了整个国家,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美国所恪守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在《这才是美国》一书里,著名的外交政策研究专家安玛丽·斯劳特女士优雅而又富有激情地阐述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自由,民主,平等,正义,宽容,谦卑和信仰,大胆展望了一个在国内外都能恪守其价值观的美国。

作者简介

安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院长、政治与国际事务教授;前美国国际法协会会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对外关系委员会理事。2007年度托马斯·杰佛逊法学界杰出奖获得者。
  本书是其最新著作,位列《华盛顿邮报》2007年十大好书。另著有《一个新世界秩序》(A New World Order)。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前言导论第一章 自由第二章 民主第三章 平等第四章 公正第五章 宽容第六章 谦逊第七章 信仰结论: 导航之星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由“自由权”(1iberty)与同义词“自由”(freedom),是美国人身份特征的真正核心。我们的宪法旨在“确保我们自己及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我们的民谣歌颂“美丽的自由(1iberty)之乡”和“自由(free)的国土”。我们境内宏伟的雕像、老旧的古钟、机场,甚至连职业篮球队都以“自由”来命名。一座“自由塔”也将在世贸中心(WorldTradecentre)废墟之上拔地而起。的确,在许多美国人来看来,自由权与自由几乎与“美国”同义。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与法国关系吃紧的日子里,美国的好战分子将法式薯条跟法式土司改称“自由薯条”(F,eedomFries)和“自由吐司”(FreedomToast),而不是用“美式薯条”和“美式吐司”来代替原来的用法。对此念头我们从不掩饰。早期欧洲人到此是为了追求宗教信仰自由。我们的独立革命是一场自决权(self-determination)的斗争。南北战争(CivilWar)的目的——至少部分地——在于让更多人享有自由。20世纪对法西斯和共产主义的斗争巩固了我们作为“自由世界”(thefreeworld)保卫者的自我形象。我们迄今依然勇于承担这一责任。更重要的是,对自由的承诺实际上已经融人了几乎每一种讲述我们自身经历的故事之中:各种公开的宣誓、流行的美国史、公共纪念碑的碑文。美国学童也宣誓效忠于“保障所有人自由并对人人施以正义”的国家。保障自由的承诺已经写进建国文献。《独立宣言》开篇的那段论说举世闻名: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自由也是合众国宪法的基本承诺。宪法将独立革命期间(Revolution)提出的各种理想制度化: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独立宣言》第一次对公众宣读时,自由的钟声震响。回响的钟声中传递着镌刻在钟上的宣言:“宣告赋予全国公民以自由。”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岁月中,美国无数次重复对自由的承诺。“给我你那劳累、贫穷、蜷曲渴望呼吸自由的身躯”——自由女神像上镌刻的埃玛·拉扎鲁斯(EmmaLazarus)的名句,召唤着越洋而来的移民。最近,乔治·W.布什(GeorgeW.Bush)在其第二个任期的就职演说中再次重申并扩展了21世纪美国对自由的承诺:“美国,在这年轻的世纪,向世界,向所有它的居民宣播着自由。”然而纵观美国历史,我们发现自己长于宣誓为自由献身却拙于探索其含义。部分原因在于一旦我们试图将言辞付诸实践,自由便难以界定。比如,所有人绝对的自由,很快就会蜕变成混乱。换言之,一些人的自由有时意味着对他人的压迫。为实现近乎人人自由的目标,个体自由必须与诸如安全、平等、正义和宽容之类的价值保持平衡。我们的开国者们深知这种平衡的必要性,并为实现这些价值奋斗不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有序的自由(orderedliberty)或法治下的自由至关重要。正如托马斯·杰斐逊在写给一名希腊爱国者的信中所说的,美国幸运地将“自由与秩序相结合在了一起”。这封信的内容主要涉及l823年希腊反抗奥斯曼统治的起义。杰斐逊和革命同伴拒绝没有自由的秩序;那正是他们起义所反对的专制。但他们也同样认识到没有秩序的自由会使人性中最龌龊的本能蔓延开来失去节制。在乔治·华盛顿的第一次就职演说中(美国第一任总统的第一次总统演说),他忠告我们年轻的国家支持各种使自由成为可能的价值,“秩序与正义的永恒法则”即在其中。那些看似宏大的“永恒法则”实际上既可能像路口的红绿灯一样简易,亦可能像税收法规那样复杂和专业。华盛顿关注的可能是如何将所有伟大宗教里的道德律令转换为法律——汝切莫杀戮或偷盗(thoushaltnotkillorsteal)。但光大自由所必需的秩序涵盖法治的整个范畴。当然,自由是远比秩序浪漫的战斗口号,它也更引人注目。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Henry)的话如果说成这样就不会流传至今:“没有有序自由,毋宁死。”(原文为“不自由,毋宁死”)但实际上,对美国和全人类来说,自由都必须是有序自由。同样重要的是有序自由绝不能停滞不前。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期,已经确立的秩序都庄严地赋予自由以特定的内涵——正如我们的宪法最初只是给予男性白人以自由权利一样。但自由本身是一种理想;它的真正内涵一直在持续发展。举例来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DelanoRoosevelt)1941年宣布了著名的“四大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言论自由与宗教自由作为自由的基本成分在美国人中间几乎没有异议,虽然法庭和国会还在不断争论其界限。尽管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之后,免于匮乏的自由引起了全国的共鸣,但在今日美国人看来,它更多是一种宪法所保障的经济权利而非公民和政治权利。免除恐惧的自由,在1941年的含义与布什政府的定义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那时正与纳粹酣战,它指的是面对军事法西斯坚决保卫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今天,9·11之后,它指的则是限制支撑我们生活方式的根本自由成为来减少对恐怖袭击的恐惧的一部分。就宪法和法律上规定及实施的自由的实际含义所展开的辩论,已经深刻地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正像开国元勋们对自由的渴求胜过加诸其上的种种限制那样,世世代代美国人均利用合众国对自由的承诺为个体自由而战。从少数异教徒、奴隶、妇女到今天的各种团体,均积极追求他们认定的自己在宪法下应得的自由。这一过程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发展,当然它本身远非一帆风顺。我们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其他地方却倒退了:解放奴隶并承诺给予同样的权利却又拒绝给予其后裔投票权、教育和工作的权利;保证言论自由但又将发表不同意见的美国团体打入黑名单甚至囚禁他们;承诺所有公民可以娶嫁成家但又剥夺了同性恋者追求爱情和同性婚姻的自由。定义自由和运用自由的那些伟大斗争中的一些故事富于教育意义。我们通常把自由定义为公民个体的身心自由和祖国免于外来统治的自由。但为了心灵的自由,我们不得不与神权政治斗争,身体的自由则是经过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才赢得的,我们国家的自由又与我们对他国的统治并存。如果美国要在世界更大范围内促进自由,那么我们必须铭记这些故事。美国的自由概念建立在言论自由(freedomofexpression)——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因此宪法第一修正案《权利法案》(BillofRights)的第一项权利就是保证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这一点亦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宗教自由(freedomofreligion),准确地理解,其实是良知的自由(freedomofconscience):是否信仰上帝的自由,是否信任某一届政府或政治秩序,是否相信一整套自治原则或道德信念的自由。它是指每一个体与自己灵魂交流的权利,决定自己最终信仰的权利,以及通过推理或凭借直觉来确立行为准则的权利。这些行为准则规范着个体-q自然、个体与他人——而且对很多人来说,还包括个体与更高存在物的关系。良知的自由,首先是决定自己相信什么的自由,但能够通过礼拜、写作,或公告表达自己的信仰也同样重要。在这个意义上,言论自由有两重作用。它不仅是个人自我界定和发展所必需,也是我们后面所提到的建立和维护民主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这些我们最基本自由的要素都不是显而易见或毫无异议的。创立马萨诸塞湾殖民地(MassachusettsBayColony)的人们,为了一种比英国国教(ChurchofEngland)“更纯洁”的信仰,来到这块大陆寻求以自己乐意的方式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可是,他们并未打算将自由推及其他教派,至少起初没有。相反,他们创立了一种严格的神权政治。安妮·哈钦森(AnneHutchinson)亲身领教了清教徒的褊狭。哈钦森是一位虔诚的妇女。她离开英国投身北美的宗教实验,然而她的信仰却与清教教义有些差异。主流清教徒教导的是“行为之约”(“covenantofworks”)——拯救之实现在于所作所为能将主的意愿落实——哈钦森则相信拯救只能来源于“恩德之约”(“covenantofgrace”),以及一种谦卑的、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精神联系。至少在老一辈的清教徒眼里,更不能容忍的是,她,一个小女子,竟然在她家里举行宗教讨论会。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深切动人的辉煌之作。它生逢其时,出自美国学术界领军人物之手。——美国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阅读此书吧,它迫使你去思考美国的价值观。  ——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本书原本是面向美国读者的。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是要向我的美国同胞们传递两个观点。其一:我们对于自己所尊崇和倡导的价值观有着特殊的、美国式的理解,这种理解有着美国的历史渊源。其二:纵观美国历史,我们大都还远未能够践行这些价值观。在美国人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宣讲这套价值观之前,必须清楚地了解到这两点。  ——安玛丽·斯劳特 2008年春在上海的讨论会上斯劳特的书关注了一个本人也关切的重要问题:力量和原则的关系。富有激情而令人信服的论证,兼备清晰的学术阐述:此书入情入理。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斯劳特写了一本能够教育和激发美国人的书。在一个很多人声称我们不敢奢谈自由的时代,她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价值观依然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价值观是如何得以保持并加强的,以及恪守这些理想到底意味着什么。每一个美国公民都应读读此书。——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法瑞·扎卡里亚富有激情的论述,简明扼要的书写。《这才是美国》既是信条又是宣言——该书是美国当今最有才华和最为著名的法学家之一对美国基本原则所做的彻底回归。斯劳特对美国宪法及其遗产的分析囊括了对美国历史的自由主义解释,同时她又提出了转变美国外交政策范例的建议。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这是一本深刻切动的辉煌之作。它生逢其时,出自美国学术界中领军人物之手。——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阅读此书吧,它迫使你去思考美国的价值观。——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编辑推荐

我们对美国的理解基本是错误的,《这才是美国:如何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中坚守我们的价值》阐述明了一个真正基于美国价值的美国,一个试图在危急时刻,恢复美国价值的宣言,一本奥巴马、希拉里在大选演讲中多次引用的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这才是美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这本书内容不错,翻译欠水准
  •   普大院长级别教授的书,也算是美国式爱国主义的教科书,但是短短两百多页的篇幅,总共出现了十一个译校者(ps:都是学生),不想多说什么,建议读者先去书店看下再行定夺
  •   一本不错的书、
  •   我爱美国
  •   这才是美国
  •   挺不错的人文历史类书籍
  •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美国
  •     说实话,我理解局限啊!看完记不住,是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还在纠结怎么扯读书笔记。但作者对自己国家的希冀还是清晰可见的,理性爱国主义者。不过再怎么描述正确的美国价值观,再怎么倡导美国国民理性爱国,再怎么向外国读者展示正确的美国,美国的弊病还是在那里,不止不休。所以说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吧!现阶段的美国是做不到,不知道我们这一代能不能看到这样理想化的美国,一个花了500多年都没做到当初初衷的美国。还好当初中国建国的时候说的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看来还是中国领导人人深谋远虑,思维缜密啊!呵呵,苦笑~~~
  •     2012年是大选年,上一个大选年是2008年,那一年,黑人奥巴马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这一胜绩还令奥巴马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现在又到了选举年,奥巴马能否连任,也是美国人对他四年来的认可度的最大考验。
      
      美国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我们不能从奥巴马的当选,或者能否连任就能指出什么来。但起码,我们可以说,现在不是最好的年代,也不是最坏的年代。而奥巴马能够成为总统,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这才是美国》的中文版的腰封上的宣传语上有一本奥巴马竞选时再三引用的观点,以此来说明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完结于2008年,中文版则出版在2009年的一月。我获得了该书译者之一李旭的赠阅,不过在粗翻之后,直到现在才拿出来细读了一遍,正好现在又到了大选年,也算对自己的一个了结。
      
      实际上,《这才是美国》是对美国当前的社会采取批评态度的一本书,而不是介绍性的,虽然它所涉及的观点全是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的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宽容”、“谦逊”、“信仰”,这7个关键词,在学者安玛丽·斯特劳看来构成美国价值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几个关键词。
      
      虽然,在安玛丽·斯特劳看来,这几个词即使在当今的美国,也没用被充分做到极致,而且还存在着诸种的瑕疵,需要被批评,而也只有将这些关键词所蕴含的价值做到极致,美国才能真正成为伟大的国家。因为书写作于小布什当政时期,而思想左倾的斯特劳教师对于小布什的批评也趋于苛刻。从这一点来说,这部书中的相当大的篇幅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并不完全的适用,读起来也有一些隔。而且斯特劳教授在中文版序中也明确说明了这一点,她全本就是写给美国人看的。所以,借鉴一句老话,批判地借鉴,有所过滤地去解读,方式上佳的方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本书可借鉴之处,又绝非一瓢。所以,它的价值还是相当明显的。
      
      斯特劳归纳出来的7个关键词,罗列起来就足以加深我们对于美国价值的理解了。而且,斯特劳对于7个关键词之间的顺序,从她的论述中,又有着严格的排序。首先是“自由”,其次是“民主”,然后是“平等”,三个最基本的价值,其实不仅适用于美国,而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国如此,我国也是一样,但可惜的是,这些词我们这里全成了敏感的词汇。而与这三个基本价值相伴,“公正”与“宽容”等词汇则是比不可少的条件,“公正”相对应的是“法治”或“宪政”,也是一个国家成为文明国家的必备条件。而“宽容”与“谦逊”看起来更像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但对于文明来说,也正是也这些具有道德价值的基本理念的存在,才使得“自由”、“民主”、“平等”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而不被扭曲。而且,对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来说,“宽容”与“谦逊”还有着自律的要求,需要美国在国际层面保持着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持强凌辱为非作歹。而“信仰”是精神层面更高的要求,可能只有这一章对于我们的需求不是那么的强烈,但读来还是让人心血澎拜。
      
      没有哪个国家是最好的,即便是美国,但正因为有了美国人自己的批判,爱之切痛之切的批评才更有宜于美国的进步。可惜,我们的国度,连批判都很难容忍,呜呼。
  •     刚领到第一个月的薪水就迫不及待的跑到附近的书店过瘾。
      因为是个美国迷--人总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怀有最浓厚的兴趣,便一口气买了两本关于美国的书,一本是欧裔美国人的写的《这才是美国》,另外是薛涌的《培养精英》。
      
      读罢之后,一是决定此后不再购买薛先生的书,二是对美国更增添了几分好感。
      
      我想我们中国人对美国和美国人的感情非比寻常。
      既爱且恨,虽然日本人也大致如此,但是他们毕竟还有一种战败者的敬畏在其中,而我们中国人是没有这种感情的,更倾向于将美国人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国家,并且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不象日本人那样盲目崇拜和恐惧。
      毛泽东那篇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充满了嘲讽与怨恨,而另外一方面他将来自密苏里的冒险家记者当作唯一可以倾吐个人感情的人。他说过,美国人是坏蛋,可却是诚实的坏蛋。
      美国支持国民党和售卖武器给台湾让大陆很不满意,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始终难以彻底摆脱美国个方面的影响,所以中国人对美国的感情象是个怨妇,对那个离不开又难以掌控的男人具有复杂的感情。
      
      将两本书比较来读,十分有趣。
      本书出自一位出身高贵的欧裔美国职业女性之手,而薛先生是位典型的苦读出身的中国秀才。
      尽管他以草根和反智自我标榜,其实他只不过是大多数移民到美国成为中产阶级一员的普通中国知识分子。
      他的反智和草根都是幌子,内里依然是具有典型中国文人思维方式的人。几年前初读他的《精英的阶梯》觉得很新鲜有趣,到了《草根才是主流》就觉察到一种粗糙,至于《培养精英》,那更是充满了中国精英意识,期间多次重复以往的作品,特别是讲述自己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学芭蕾,如何过着艰苦的物质生活,最令我反感的就是他对自己不得不每天面对三流大学不争气的学生那种傲慢和厌烦。也许他自认为凭借着中外两所名校的文凭,居然不能进入常青藤校园与那些东部贵族子弟为伴,而被迫在草根大学和劳工子弟混感到忿忿不平。
      他在美国是个普通的老师,而在我们国内却是所谓的名人,这和那些加入了美国籍却总是回来挣钱的明星,有什么区别呢?
      我的几位亲戚定居美国之后回来探亲,对除自然环境之外的所有问题都讳莫如深,告诉我美国也有要饭的。
      我知道,一个中国人在那边可以凭着勤奋过着舒适富足的生活,而想要迅速的成名,还是要回到国内比较简单。
      虽然他的书为国内的读者了解美国高等学校的体制做了基本的介绍,但是显然其作品并不具备经典与深刻的参考价值,和那些多如牛毛却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中国人写的关于美国的书一样,用一种老太婆唠叨的方式取悦读者。他们似乎认为,在这个全民娱乐化的时代,只有用浅显和通俗的方式才能让国人听明白--美国到底好在哪里,民主的细节是什么/
      实际上,从长期的观点来看,这种平庸的叙述是有害的,毫无价值的,甚至是起了不好的作用,这些出去的精英们都是那里的保守派,对种族,阶级的意识还停留在--不好好念书就没有饭吃的中国式的思维上,一切对那个国家的描述都是表面的,缺乏深刻的见解,而且充满了东亚知识分子的等级意识。读了他们的书,你唯一的收获无非是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将来去美国生活。
      这就是中国人的美国观--美圆,物质,地位的满足。清高的知识分子也不例外。
      他的书对我有什么用呢?
      即使我接受了他对高等教育的观点,认识到国内教育的弊端,可是我是属于他所鄙视的劳工阶层,我的孩子也上不起各种培训班,而美国的劳工阶层还有车有房,即使不上大学也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假如一个美国高级技工可以不学习依然过着好日子,而有地方的人都成了博士还为饭碗发愁,我宁可去做一个美国的劳动者。人们的选择本来就是多样的,有想当司机的有想当富翁的,难道只有统统上大学才是出路吗,在美国生活了这么久居然还象我的亲戚那样用中国人傲慢的口吻谈论不争气的美国底层人,骨子里十足的中国化,对美国的基本理念毫不理解。
      我厌倦了这种自大和浅薄。
      那个学生把钱捐赠给美国不是别的,是缺乏最起码的道德体现,真是有奶便是娘的逻辑,还为他辩解!这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忘恩负义,即便有大笔的钱没用在正地方,可是只要有一分钱用在正地方帮助了一个孩子也是值得的。
      不愿意给就不给,用不着理由,谁都知道中国知识分子永远有理。难怪美国人看不起你们。
      有一次我偶然回到自己念过书的小学校。
      依然是简陋的教室,破败的桌椅。然而就在学校的大门口,张贴着从这里毕业的如今在美国生活的学生的照片。
      没有一个曾经回来,或者为自己的学校做过点什么,可是还被当作一种榜样,真是够贱的。
      这些照片和[荒凉破败的校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精英=白眼狼。
      
      反之,美国作者的书,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本书反思了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精神的衰败和美国形象的低落的原因,并且以一种乐观和热情重拾美国建国者与捍卫者对于美国理想的追求。公正,自由,平等,民主,信仰,宽容,谦逊,对自己国家既充满了自豪,又有严肃的批判,而且文风简洁明晰,洋溢着理想主的火花,其间多次引用开国元勋与民权人士的话语,用惠特曼和休斯的诗歌来诠释美国的理想与信仰。
      就象自己少年时代阅读《红楼梦》,我知道那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难以企及的国宝,可是那不属于我,要到很久以后才能体会其的味道。而我是哭着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的,那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在我的心灵深处引起了共鸣,那是我的灵魂在另外一个灵魂的声音。
      人们通常认为,许多理想主义的理念是空幻的,不切实际的,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说,假如不落实在柴米油盐上就是废话。事实虽然如此,但是理想就是高尚的,在现实之上的,雄鹰正因为目标高远所以才飞得更高,而鸡只有在篱笆上扑腾,为了几粒米争夺不止。
      人固然有其生物本能的一面,但是人会思考,有理性,上帝赋予了诸多的只属于人类的美德就是要让人超越自己,实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我想,美国对我来说,首先就是一个梦,是一个象征着灵魂可以再生的地方,而不仅仅是钞票和名声,假如有人告诉我美国只是可以肆无忌惮毫无信仰追求物质的地方,我就不再存有美好的印象。
      我为作者对自己国家的理想主义的热情感染了,也欣赏她对于种族,平等高度的社会关责任感,对一个国家来说,正是因为有这种理想主义者才得以不败。
      
      正当中国人用傲慢与羡慕的口吻谈到美国实际生活中的好与坏,美国人却在谈论自由,民主,正义和公平,而孰不知,前者正是因为后者的存在而存在。
      
      薛老师被肉麻的称作当代中国的托克维尔,不知道是捧是挖,还是单纯的商业炒作。
      我想,假如要毁灭美国,不用核武器,只把十亿中国人放在那里,任凭他们到处盖房子开饭馆,卖地皮,美国立刻报销。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
      各种各样的歌,机械工人,水泥匠,木匠,
      唱着理所当然而又雄伟的歌。
      每个人都唱着只属于他而不属于其他人的歌。
      惠特曼的美国不是只有一种声音的美国,这才是美国!
  •     《南方都市报》书评人 焦建 所谓常识,和经典一样,就是那些几乎每个人都会不假思索的提到,但却很少有人真的能够说得清清楚楚的东西。太多的时候人们喜欢用主义和名词讲道理,但这种缺乏理解和说明的叙述,仅仅只是言辞而已。
      近些日子,有两本书试图为我们梳理这种“因为熟悉所以导致的近乎无知”。其中的一本书的作者是香港公共知识分子梁文道先生,取名为《常识》。早在200多年前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人潘恩写作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也取名为《常识》。梁先生希望能够为我们做到的,应该也是廓清理念中的迷雾,帮助我们前行。
      另外一本则也与美国有关,它的名字叫做《这才是美国》。如果说,梁文道先生的《常识》是为了激励中国人生发出原本没有的“可欲”理念的话,那么,斯特劳女士的这本书,则为的是要帮助美国人重温他们的建国理念,那些他们原本已有,但是已经一度被人遗忘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开始讨论这些所谓“空疏”的理念问题,因为种种所谓“实际”的手段已经无益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困惑和现实的苦恼。此时的我们,不得不重新拾起也许已经被人遗忘的理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亦复如此。
      今天的美国,看起来就不得不要再次重新讨论这些问题。因为它正在遭遇一场空前的“认同危机”,它既不能说服自己的国民,也不能够说服自己的伙伴和敌人。因为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虐囚丑闻,因为深陷泥潭的阿富汗伊拉克局势,美国911之后一度获得的同情已经变成了质疑甚至是憎恶。这些感觉来自美国国土内外,一个天天喊着人权自由平等的国家,怎么会犯下这种丑行?而当今日益恶化的全球经济危机,又是美国的华尔街成为了危机的诞生地。美国人所曾经引以为傲的过度宽松的自由市场经济,却成为了种种金融丑行的滋生地……
      自从亨利卢斯自上个世纪喊出“美国世纪”,一旦美国遇到危机,这种观念便要受到多方的质疑。如今的美国,已经失去了“美国世纪”的辉煌么?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多次经历危机,又多次重新复苏的生机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些东西一直陪着它走过筚路褴褛,走过“光荣与梦想”,走过无数次危机。
      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宽容。谦逊。信仰。它们是这个“山巅之国”皇冠上的宝石,它们就是美国的常识。
      和200年前潘恩的常识鼓舞了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一样,这本能够帮助美国人民,“如何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中坚守我们的价值”。登上《华盛顿邮报》2007年十大好书排行榜的这本书,畅销似乎也证明了它所蕴含的价值。而奥巴马对其理念的多次引用,在一个急需理想的年代里,也成为了鼓舞人心的强心剂。
      这是一本纯粹讲述理念的书,难以在此一一引述这些理念的具体含义。它们早就被人们讲述了无数次,但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纯粹的讲述,一个则是拥有无数次实践这些理念的深情回忆。美国人民的幸福就在于此,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里,他们还能有所坚守和回忆。过去的种种告诉他们,眼前的麻烦事,其实只不过是考验而已。因为美国也会犯错,但美国的活力就在于,它可以从这种种错误中一次又一次的走出来。
      对于一个并非美国人的外国人来说,为什么要读这样的一本纯粹讨论美国价值观念的书?假如我们不相信,美国所实践的种种普世价值观是值得学习的东西,那么这本书的确没有理由让人提起。但是,假如我们还认为,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还是一些可欲的理念,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过多的纠结与双方的种种不同,而应该从美国最值得学习的地方看起。那些书中所记载的种种经验和教训,也将能够成为我们所不可或缺的“共同的记忆”。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来说,我们很有必要问一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的价值观?我们有没有这种清晰的价值观?假如全世界的国家都应该拥有它独特的国家价值观的话,我们希望被其他国家所认同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在一个危险的世界里,问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的确是很有价值。
      斯特劳女士为我们重温了一次美国常识。也许缺乏语境和共同的历史记忆,这种回忆并不能够引起我们太大的共鸣(这跟潘恩的那本《常识》可能的确不会引起我们太大的共鸣一样),但一旦我们能够对此有所汲取,那么,它们就将不仅仅是美国的常识而已。因为,正如凯恩斯所相信的那样,一旦以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那么“观念的力量”总是会战胜当时所不可一世的东西。即使你对这种力量可能依然还有怀疑,但这不妨碍它们拥有独特的价值,以及永恒的魅力。
      
      南都在登的时候有删减,这里的是原文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3/22/content_736852.htm
  •   没去过美国,没了解,不好评价。
  •   同楼上的,没去过美国,所以没法评价。但是有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就是那个捐钱给美国的那个中国人。我感觉他做的没什么错。因为他就是读了国外的学校,感觉自己的母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将钱捐给自己的母校有什么不妥?就因为这个国家不是自己的祖国?而且据说这个捐赠也是跟中国有关的项目。
  •   捐钱的那个家伙搞不好是开洗钱公司的,否则很难解释他的投资收益率。美国曾经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现在短视的美国政府决策层已经被金融集团垄断,现在的决策更多考虑的是金融集团的短期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利益。就是不知道长此以往,美国垮了,他们移民去火星么?
    经济上美国人比中国更有自由,但这个自由正在不断减少,中产阶级越来越贫困,上层对财富的垄断越来越大。制造财富的人丧失了动力,消耗财富的人胃口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中国,美国的国内革命指日可待。现在有外国奴隶可以用,内部的矛盾还能小一些。
  •   "如果没有中国,美国的国内革命指日可待"
    互换一下两个国家 更符合事实
  •   如果没有中国的劳动力,或者其他廉价劳动力国家,美国现在日用品的物价回到冷战时期的价格。如果华尔街对利润率的要求和现在一样,现在所谓的中产阶级就会全面破产。所以会引发国内革命。最近开飞机撞税务大楼,运炸药要炸五角大楼的都是破产的中产阶级。
    反之,如果中国没有美国这个出口市场,无非是退回到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的速度会比现在慢很多。不知道国内革命从何而来。如果在70年代离开西方国家,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化肥。不过80年代化肥普及以前,粮食虽然不过剩,但也不是太紧张。
  •   非常好的评论
    特别是关于在美的华人知识分子的心态
    来美时年龄太大的很难改变国内的价值观
    难免"典型中国文人思维方式"了
    "实际上,从长期的观点来看,这种平庸的叙述是有害的,毫无价值的,甚至是起了不好的作用,这些出去的精英们都是那里的保守派,对种族,阶级的意识还停留在 --不好好念书就没有饭吃的中国式的思维上,一切对那个国家的描述都是表面的,缺乏深刻的见解,而且充满了东亚知识分子的等级意识。"
    同意。势利,搭便车。
    "那个学生把钱捐赠给美国不是别的,是缺乏最起码的道德体现,真是有奶便是娘的逻辑,还为他辩解!这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忘恩负义,即便有大笔的钱没用在正地方,可是只要有一分钱用在正地方帮助了一个孩子也是值得的。"
    这个不同意,因为不知道捐助人的具体考虑。
    "美国对我来说,首先就是一个梦,是一个象征着灵魂可以再生的地方,而不仅仅是钞票和名声,假如有人告诉我美国只是可以肆无忌惮毫无信仰追求物质的地方,我就不再存有美好的印象。"
    因人而异了。向上,向下;精神,物质,是个人的选择。
    "正当中国人用傲慢与羡慕的口吻谈到美国实际生活中的好与坏,美国人却在谈论自由,民主,正义和公平,而孰不知,前者正是因为后者的存在而存在。"
    赞一个。
  •   美国果真是集自由、民主、正义和公平于一体的天堂啊~
    啊,好羡慕美国人~
    ===============
    以上为玩笑
  •   在美国的中国人既有给纽约时报写评论的常青藤大学的教授,也有a到z数不清楚,给台湾治情局写软文的前作协作家,一概而论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的,美国人有认定了每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都是tg间谍的fox news的观众,也有开着飞机撞税务大楼,认为“共产主义信条: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资本主义信条:敛自愚民,贪者多得。”的新时代的荆轲。也不能简单化的一概而论。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969111/
  •   薛涌的《北大批判》稍微有些进步,不过有些毛病还是没改掉,而且理想化美国的问题太严重,这种时候应该看看美国人自己怎么说
    比如麦克·摩尔的电影《资本主义》就是个各方面都很有价值的“纪录片”
  •   等火星人来攻打地球了,国家主义也是狭隘的。
  •   左派大姐啊
    PS:“只有用浅显和通俗的方式才能让国人听明白--美国到底好在哪里,民主的细节是什么”——“民主的细节”是在讽刺右派大姐刘俞的那本书么?
  •   楼主和S1说的很在理
    美国也是难逃特殊利益集团的摆布呀
    至于薛老师之流
    我是不屑于看的
  •   :")
    不错^^
  •   09 FALL 即将去纽约留学,这本书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