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玛里琳·约翰逊  页数:291  译者:李克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名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记者,玛里琳·约翰逊沉迷于讣告,沉迷于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醉心研究讣告为什么会这样吸引读者。她每天在网上阅读讣告,还拜访了《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参加世界讣告作家大会,她找出了英语语言中最出色的讣告,还前往各地细细品味了最刻薄和最有文化的讣告,偶尔还探访了那些专门写讣告的作者,像学者一样钻研各种讣告,并比较讣告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这本描绘讣告中的传统和文化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本书妙趣横生,令人莞尔!作者带你去亲身体验讣告的历史和那些直到他们消失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不同寻常的生命,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描述了人类最后的历程——讣告——的历史和习俗。

作者简介

玛里琳·约翰逊(Marilyn Johnson),专栏作家。曾为《生活》等杂志撰稿,并担任过《君子》等杂志的编辑,她的作品散见于这些杂志和其他著名刊物。
她曾经为戴安娜王妃、杰奎琳·奥纳西斯、伊莉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约翰尼·卡什、鲍伯·霍普和马龙 白兰度等著名人物撰写讣告。
很多读者以阅读她写的讣告为乐,并评价说:“如果她可以给我写上一段讣告,我即便现在死了,似乎也值得了。”甚至还打趣道:“我一定不能让她比我先死,不然就找不到更适合的人给我写讣告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悠游死亡国度第二章 讣告作者的守灵大会第三章 给那一小句起个名字第四章 9·11遇难者速写第五章 现在你知道了第六章 普通人第七章 人人都能}二讣告第八章 悼词第九章 天启四骑士第十章 google死亡第十一章 讣告作者的讣告

章节摘录

  公交车坠崖的事儿,我把它看做一种意象,表现出走向死亡的历程。我们中的许多人昨天乘车坠崖了,大家彼此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共同点就是乘上了同一辆公交车。这里所说的公交车也许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巴西南方一个省不是有我们的十个人滚落悬崖了吗?但它同样也可能是个比喻,是一辆想象中的公交车。星期六,它肚子里装的是两个研究维他命的科学家;星期天,货物换成了在好莱坞当女佣的一群女士。  之所以要把死亡具象化为一辆公交车,不用说,我是想用这种办法尽量抓住这个难以想象的概念。某一天,我们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第二天却往旁边一栽,一下子没影儿了。谁知道那一刻坐在我们身边的会是什么人?水门事件起诉检察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的同座是水门事件辩方律师山姆·达什;劳伦斯·韦尔克和他的伴奏喇叭手一曲重奏,双双出门;荷兰王国女王与加拿大冷冻食品王国国王相伴离开人生盛宴;和《原子科学家学报》主编共同辞世的是一个名为“大爆炸”的摇滚乐队的主吉他手。这些组合,我全部收进剪报集。  每天早上,裹在蓝色塑料包装袋里的《纽约时报》都会送到我的手中。这份报纸向来兢兢业业地报道重要人物的逝世消息,从来不曾漏报一位。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每一天都充斥着要人的讣告。我沏上一杯茶,穿着拖鞋的双脚往什么东西上一搭,打开还没有落下任何污渍的新闻纸页。讣告这玩意儿,刚一刊登出来,便已成为历史。我知道,总有那么一天,也许就在本书付梓之日,纳尔逊·曼德拉和罗莎·帕克斯的名字就将出现在讣告栏里。这两位老人家至今还没在那个地方露面,真让我敬畏不已。1973年毕加索去世时(1973年4月8日),我睡得死死的;1991年迈尔斯·戴维斯死时,我也错过了。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我却错过了他们人生故事的终点。至于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以我的名气,还不大好说成是“我的时代”。  那么,我究竟是生活在谁的时代?这个人的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是一帆风顺还是注定不幸?他的岁数比我大些还是小些?他知道如何生活吗?我使劲摇晃着报纸:告诉我什么才叫幸福的生活,把它的秘密告诉我!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就在讣告栏里!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妙趣横生,令人莞尔!作者带你去亲身体验讣告的历史和那些直到他们消失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不同寻常的生命,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描述了人类最后的历程——讣告——的历史和习俗。

编辑推荐

  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一切尽在讣告中  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就在讣告栏里!  玛里琳认为讣告和生命同样重要。她用幽默的语调体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又不失庄重和悲痛——这也是她眼中的最好的讣告作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们应该“专注而客观、敏感而直率”。  ——Publishers Weekly  真实总是比小说要奇特,经过精心研究和撰写的讣告不但是一段生动的历史记录,也是茶余饭后很好的阅读材料!  ——Amazon.cOm  令人发笑!虽然评论家们觉得本书的主题有点阴郁,但也不得不被作者的幽默所折服!  ——BOOkmarks Magazine  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就在讣告栏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1条)

 
 

  •   在读一本名为《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书,作者是美国的玛丽琳*约翰逊。在前几天读完那本译的很是别扭的《汉娜*阿伦特》一书之后,接着读玛丽琳的这本书真是感到舒服了很多,尽管这是一本介绍写讣告轶事的书,但我刚刚读了两章便感到这真是一本有趣儿的书。读得还不是很多,但我却有种想谈谈初读感觉的冲动,就像在外闲逛无意中发现美食佳肴便想迫不及待地推荐给朋友一样。真想不到写讣告在欧美竟有那么大的市场,而同样读这些讣告竟然也有那么大的读者群。这在我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印象中,在我国能在报纸上登载讣告首先是权利的象征,即便是“坏人”那他在早先没成为“坏人”之前也曾经是有权势或是有影响的人物。记忆中,“大人物”的讣告中,那许多溢美之词自不必说了,光是什么“家、家”就在报上连拐好几行,且为大篇幅,套黑框,记得小时候就连讣告也是学习的文件呢。当然,至于那些“坏人”或“污点好人”的讣告虽然见报,但讣告的位置就明显不起眼地藏在报纸的一角,讣告字数如报丧的电报,一副被冷落的样子。当然了,在现实中见到的最多的是或熟人或同事的讣告,也就是那些在殡仪馆才能见到的一张白纸,上面的内容多为雷同,无怪乎某某某工作期间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等等等等,感觉所有死去都是劳模,都是好人,善人,完人。真遗憾每每参加这些仪式之后,便随大流把那些讣告随手丢掉了,不然,摊在地上对比着看,没准除了换了一下其中的人物,而那些先进事迹恐怕会大同小异的,套上抬头的大红标题就是红头文件。也难怪,写这些的大都是单位人事部门或工会的干事们,他们绝不会想到把讣告也写得富有文采,令人把之耐读,往往匆忙中在电脑里调出上回张三的讣告,简单地删除或粘贴也就成了。死人当然不用再顾及了,只要未亡人满意也就算交差了。读到这本书中写道,“好些年前我就发现,同一个行当里,只要死起人来,总是一连串一连串地死。。。。。。”这倒是真的,如76年,我国便接连故去了三位大人物。还有书中说到很多巧合,如1986年10月25日便同时故去了两位科学家,巧合的是他们分别是分离出维他命C和分离出维他命K的人;再如,1826年7月4日美国的第二、第三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同时撒手人寰。有趣儿的还不只是这些,在书中,玛丽琳讲述了很多名人轶事,当然这些是大多都与死亡有关,但这些本来会让人感到不快和压抑的死亡,在众多富有才华的讣告高手们的笔下却变得生动有趣:“短短一年时间,她先后成为新娘、备受宠爱的妻子和人生伴侣、母亲、尸体!”再有,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被称为美国“荒诞新闻之父”的亨特*S*汤普森,这位老兄在2005年2月20日饮弹自杀后,按照他生前的意愿,由他的朋友著名演员约翰尼*戴普耗资250万美元承办葬礼,将其骨灰放入礼花中,点亮了夜空。另外,这位老兄还被称为BLOG精神之父。至于为什么,文中没有交代。作者借历史学家之口说到,我们生活在讣告的黄金时代。同时还煽情地写到,“阅读讣告,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告诉你们吧,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对此我还没有感觉,因为在引入圣诞节引入情人节引入感恩节的中国,似乎在阅读讣告方面还没有WTO。这似乎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前在网上酷爱码字的人们何不趁早下手练练写讣告的能力?如果怕写了别人官司上身,何不先从身边人做起,从自己做起呢?呵呵,看的不多,写的却不少了。暂且打住,读完之后如觉得确实有趣儿,再写写也不迟啊!
  •   最近读书比较挑剔,专挑一些自己空白知识点的书来读,看到这本《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很是好奇,拿起来读,就没再放下,很有趣的阅读。 关于讣闻,国内可借鉴的东西太少,据我所知,国内有讣闻版的报纸不多,而且没形成特色,也没有专业的讣闻作者,多为记者采写,太客观,没抓住讣主的气质和性格,读来类似个人简历。总的说,讣闻在国内可谓是空白。
  •   先看杂志里面推荐,才买的这本说,讣告里面了解到别国的文化,想想,该给自己写什么呢
  •   作者统计的很多名人的讣告,奇妙的很,很多同一行业的人会在同一天死。难道天堂里在那一天需要那种行业的人?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个玩笑。总之是本很好玩的书。
  •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珍惜现世
  •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版本很好,内容简洁明了,无视之,随便翻翻吧。。。
  •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讣告原来如此动人心弦。从中看到的林林总总的生命历程是那般精彩炫目,让人忽然意识到生的乐趣,乃至人们对死亡的无奈、抗争与豁然
  •   蛮有趣的,可以知道很多以前的名人的一二事,看完以后我也想收集讣告了,可惜中国是没有的。
  •   读这本书,感觉死亡不再是冷冰冰,它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这温度来自讣告,或轻松,或幽默,或婉转,但无一不发自善意。值得一读,笑看死亡。
  •   笔分幽默,翻译不错,讣告指南
  •   将讣告当作文学作品看待,中国还做不到
  •   很不错,中国的讣告什么时候能够做到拥有如此一批讣告迷?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陌生阅读经验,国人似乎没有办法对逝去的人有乐观的表达,每一个祭奠的人背后好像都充满了沉重的伤感。这本书里有了很多生动的、真实的、甚至令人喜悦的生命,远远超越了对死亡的纪念。就像四川地震,大家关心的数字背后,有着接近10万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就这样在烟尘中成为谁也不知道的往事。看完给到另外一种视角看待死去的人,很有趣
  •   淘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一本正经地调侃戏谑那些到了站的伙伴们,人类的幽默在这里体现出一种满盈的慈悲。不过还是觉得本书的作者年轻了点,整体驾驭能力稍弱。如果这些素材能再沉淀些年,或者让书里提到的尼克尔森来写,是不是会诞生一部经典?
  •   這是訃告一書帶來的最大樂趣。
  •   书刚到的时候就先拆了这本,作者虽然不是我所熟悉的,但是幽默的语言,简单的事例,让人很容易就能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赞!
  •   梁文道《我读2》里有提到,不过我不喜欢开卷八分钟。这本书倒是很有趣。
  •   挺不错的书 凑单买的 但写的很有趣
  •   想法很新奇,以幽默的笔调总结了一些人的人生。
  •   幽默而流畅,还有作者独特的观察力
  •   还没来得及读,先收藏,有时间慢慢品味
  •   看了一些了 不错 写的很幽默
  •   看其他的书看到的介绍,觉得很有意思就买了。正在看,果真不错,很幽默。
  •   为了有趣的生活,看有趣的书,还不错
  •   很有趣的一本书,让你看上一眼就停不下来
  •   非常有趣的讣文~~~
  •   语言诙谐幽默,用简洁的言语道出大道理,精辟
  •   朋友强烈推荐 时间有限 先评再看
  •   很幽默。引人深思。值得推荐。
  •   这书太幽默了,真有意思。
  •   看了一些 是应该读一读的书
  •   应该是很不错的书
  •   书名很吸引人,内容要稍后慢慢看
  •   细细品读,别有一番滋味
  •   刚翻了一下,觉得不错!
  •   书写的挺好的~~
  •   书比较薄,卖完了瞬间降价很伤心,还不错
  •   角度独特,商品很不错
  •   本来买它只是为了免邮费,没想到它成最佳主角了
  •   从《子午书简》中了解到的,不错的书。
  •   很好看的书,很有启发,赞一个!
  •   有些人活着,早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永远活着
  •   很边缘的一本书会让我发现原来死亡也这么精彩和美好
  •   纸质不错 年末买的 很便宜 很超值!内容很有意义!
  •   讣闻写作的上佳选择!看起来酣畅淋漓的~舍不得放下。。
  •   还没有正式的读,不过翻看过后,感觉还不错
  •   嘻嘻...不错啊,帮朋友买的
  •   包装什么,都很好
  •   静下心来,慢慢细读,会从中感受到很多。
  •   看评论买的,还没看,会不错吧
  •   不错,以后再买
  •   还没看,冲着简介去买的。
  •   还没有开始看,感觉不错哈
  •   很喜欢 假期看书是不错的选择
  •   好书。推荐。
  •   而且是自己喜欢的书
  •   包装非常好,喜欢
  •   还没开始看呢,挺值得
  •   看看简介,数多得一本一本的看
  •   稍后再补
  •   还好,有空看看
  •   总有一天你也会加入这个集体。。。
  •   绝对好看,买了不后悔。
  •   高兴时看,是您更高兴;悲伤时读,为您解愁。好书一本。
  •   听同学说恐怖(额没看)
  •   喜欢这个创意
  •   很好玩的内容。推荐~~~~
  •   好书,值得一看,挺智慧的
  •   帮妈妈买的书,妈妈很喜欢。
  •   挺有意思,就像古话讲的,窥斑见豹。
  •   还没看。不过书是正版
  •   子午书简推荐的好书。
  •   没看看懂~
  •   内容没什么说的。书籍设计的略逊了一点。
  •   一直都喜欢看,内容非常好,质量也不错呀!适合我们看
  •   包装不错,还便宜,值得推荐
  •   还没有看内容,就是书的封皮有一点点脏,别的还好
  •   真实总是比小说要奇特,经过精心研究和撰写的讣告不但是一段生动的历史记录,也是茶余饭后很好的阅读材料!
    ——Amazon****
  •   曾经最怕看到象征生命流逝的讣告,直到发现无人不死,突然了解到人类的幽默,生死也可以很有趣味的。
  •   最值得看的倒是作者在书中所举的,各大报社所写的经典讣告的例子。
  •   是国外笔风的典型,幽默随意,只是国内没有报纸讣告,所以超级热衷的人不多。总体来说,是本轻松一般的书,非必需,翻翻也不错。适合等人时阅读,可以随意开始,随意停。
  •   原来只是简单的讣告
    还有这么多内容在的
    不像国内的讣告:
    今有*** 之父 *** 因病久治无效不幸痛于农历 * 月 *** 日下午 * 点寿终正寝享年 * 十 * 岁经治丧委员会研究定于农历 * 月 *** 日上午十点举行追悼仪式并葬于祖茔之侧望各位亲友届时参加。

    干瘪、冷淡、没有任何的感情在~~~
  •     大概读了超过一个星期,总体感觉还算可以。无论是里面对于讣告作者对于讣告对象的极致的描述,还是讣告作者对于讣告本身的品读都是极其令人深刻的。文章诙谐,没有一点赚眼泪的嫌疑,但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引用书中一句话:“讣告作品的价值在于当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去世的时候,他极力以最快的速度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损失。”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     写作是一门手艺活,这话一点儿都没错。讣告写作在西方,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欧美大点的报纸,都有专门讣闻版,不但有专职编辑,也有专职作者,后者还有全国性联谊会,每年都召开讣告写作年会,彼此沟通信息,共同预测下哪些大人物要挂掉,这跟别的版面编辑盘点年度大事没什么两样。据说,有些大人物并不介意这一点,还打电话给编辑,建议补充某些细节。
      
      同国内讣告枯燥的、为逝者讳的保守做法不同,西方媒体的讣告要豪放得多,也要生动有趣得多,他们更愿意向公众展现一个有生命特点的丧主,他活得很有个性,制造了不少传奇,绝不是泯然众人的主。比如,书里就提到《电讯报》有这么则讣告这样写:珍妮特•施密德日前在维也纳去世,终年八十岁。她是一位职业口哨演奏者,出生的时候,她是个男人,曾在希特勒的国防军中服役、参战,后来在开罗一家医院做了变性手术。再比如这一则:比利•卡特日前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这位身材矮胖的先生是卡特总统的兄弟,酗酒成性,喝醉之后便坐在盛产花生的佐治亚州普林斯自家廊下的椅子里大发议论,每每让白宫尴尬不已。
      
      你不觉得这样子的讣告亲切而有趣么!职业吹口哨者,还是在开罗做的变性手术,卡特总统酗酒成性的兄弟,这些梗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好奇。这样的讣告可读性很强,简单几句,说出一个人一生的精彩,至少不会让读者一见便习惯性地躲避。讣告写作不是小儿科,而是有着蘸满深情的特定格式:简短经济的人物刻画,紧接着死者生前和工作的小故事,最后是亲属名单。要求短小精悍,首尾呼应,文采斐然,深情有趣,蕴含着新闻行当里最富有创造性的文字。
      
      文化不同,每个国家的讣告也不一样。美国的讣告是个混血儿,介于短篇小说和普通讣告之间,故事性比较好,可见人物小传。在英国,全国性大报每日都在激烈竞争、角逐鲜明生动、机灵劲儿最足、最八卦的讣告,对创意要求比较高。英国讣告绝不是平淡如水的个人简历,它是高浓度的传记,突出作者的观点,由各种死者历史材料组成,包括正面、负面材料,甚至八卦传闻,不仅犀利,还有戏剧冲突,不考虑照顾死者面子,反而会找找乐子。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讣告写作才迎来重生,扩张,创新,娱乐,才华横溢的写作者层出不穷,一改讣告沉闷无趣的老套路,焕发勃勃生机。不仅是写作方式,包括写作对象,都进行了更新和拓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普通人进入了讣告作者的视野。在这之前,主角都是大人物和明星。因为有了普通人,讣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真实以及生动。甚至让人觉得,死亡并不是那么恐怖的事情,如果有个高手替你操刀讣告的话,或许会因此而流芳百世。《独立报》的前辈、九十五岁去世的豪斯顿•沃宁就曾为一万三千多个科罗拉多人写过讣告,这意味着豪斯顿老先生一生看见了一万多人走在了他前边,这堪称讣告史中的里程碑。
      
      和记者不一样,绝大多数讣告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写作对象,更别说当面采访。如果非要采访家属,电话是谈论死亡更好的方式。这些极富创作力的案头作者,是报纸和刊物隐形得最彻底的供稿人。但就是有这么一批人热爱讣告创作,不计名利,充满激情,发挥巨大的创造力,毕生献给了这个行业。他们是这一行的英雄和传奇。每个行当都有这样一群人,哪怕再不起眼的行业,不是么!
      
      书里就写了这样一个讣告界的传奇人物——吉姆•尼克尔森,一干就是十九年,与别的讣告作者不同,他只给普通人写讣告,大人物之死与他没关系。他说他要发明一种为老百姓服务的讣闻版,它会迅速流传开来。吉姆做到了,凭借对人物性格和细节的把握,他写的一个普通管子工的讣告,在大报上占了五十厘米的版面,之前那可是市议员和黑帮头子们的篇幅。吉姆说,对待讣告,作者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粗枝大叶,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能懈怠。也许这是你写的第五千份讣告,但对死者而言,他只有这一份,唯一的一份。吉姆坚信一点:为死者家人写作,在报纸上为他们争取权益,为版面和尊严而战。吉姆甚至还认为,我们可以在讣告中寻找成功或幸福人生的秘密。这个人是怎么度过这七八十年的?
      
      吉姆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了一点,讣告写作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创造力,需要职业态度,也需要热情,有许多天才出没。可惜,国内报纸似乎并不乐意,为普通人开设讣告版块,哪怕这里充满着商机。传统观念也对幽默风趣的讣告不大待见。但我以为,讣告写作会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写作产业。如果可以,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后,留下一份简练有趣的告别辞呢!就算调侃一点的,也能给亲人留下一抹微笑,而不仅仅是刻板的悲痛。
      
      为了将来的讣告生动一点,是该给生活来点史诗性了。
      
      
      
  •     一本关于讣告的有趣的书。
      
      作者自己就是写讣告的一位名人。书中序言道: 她曾经为戴安娜王妃、杰奎琳.奥纳西斯、伊莉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约翰尼.卡什、鲍伯.霍普和马龙.白兰度等著名人物撰写讣告。
      
      书里引用了不少精彩的讣告,有幽默的,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有令人惊讶的......
      
      讣告一
      短短一年时间,她先后成为新娘、倍受宠爱的妻子和人生伴侣、母亲、尸体!
      
      讣告二
      克里门蒂娜.沃费尔可谓上天赐予圣约瑟天主堂一众神父的恩物。她做的甜品仿佛来自天堂,她做的正餐让人难以忘怀,她的咖啡更是恍若神迹。
      这位退休的教堂女管家于八月二日去世,享年96。过去,她每天都会绕行神父们的餐桌,为每位神父斟上咖啡。
      “神父的咖啡要普通的还是无咖啡因的?”身高只有四英尺多的沃费尔依次询问每一个人。
      不管神父们喜欢哪种咖啡,她总是从同一个咖啡壶往外倒。喝咖啡的人一声不吭,给什么喝什么,仿佛沃费尔真能把普通咖啡转化为无咖啡因咖啡似的,就像《圣经》中所记述的耶稣基督,能化水为酒。
      
      讣告三
      罗伯特.达沃特,旧金山性虐皮具爱好者圈子里的名人,二十年来混迹于施虐受虐的世界。达沃特因患黑素瘤去世,终年46……
      达沃特生平纪念活动将于周日下午在卡斯特罗区老爸酒吧举行……
      达沃特先生生前曾是皮具刊物《鼓手杂志》的编辑、发行商。该杂志于1999年停刊。他举办过多次皮具大赛,还写过一本书,名叫《显而易见的痛苦:皮具与施虐受虐的非权威表述》。发病之前,他在一本男性捆绑性爱杂志《捆绑与口衔》担任编辑,并为一个拥有125000名读者的皮具网站撰写专栏文章。
      
      讣告四
      第三任莫尼班爵士日前于马尼拉逝世,享年55。该爵士以其人品及生平事务,为贵族血缘论的抨击者提供了丰富的弹药。
      爵士生前所从事的主要职业如下:手鼓鼓师、信心满满的骗子、妓院老板、毒品走私犯、警方线人……
      
      讣告五
      伊利莎白-博顿利-诺伊斯,一位芯片业百万富翁倍受轻蔑的首任妻子。在将丈夫硅谷财富的一半据为己有的过程中,诺伊斯夫人向世人展示了极高的创造力和激情,足堪媲美丈夫创造这份财富时所显示的素质……
      
      
      对书中有一句话印象很深:难道那个皮具名人的真实人生就不能纪念吗?他就是这么生活的。
  •     先是读经济学人的讣闻版,也是近期才仔细看,很细欢那样的文章风格,于是想起这本书,梁文道的八分钟里谈这本书的那期很久之前看过,模糊记得他当时特别提出,有很多讣闻作者老早的收集丧主的所有资料,提前写好讣闻并且他自己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工作。
      读它的时候,也许因为最近读的东西都有些过于一本正经,笑个不住。留意到封底的书评也是特别提及作者的幽默。前一部分都读得轻松,到了Google 死亡,想到涉及到这么繁琐的搜集,要为这一嗜好花大把时间,以她那样的方式搜罗,热望每天至少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尚且觉得好的讣文仍是少。我原本想要看看她书里提到的文章,把她认为有趣的讣文找来读的念头也立刻消失了。忽然觉得知道太多,她知道写作的路数,认得执笔者的行事方式,真的少了神秘,也可以说她欣赏一篇文章和普通读者看那篇文章的角度,所能找到乐趣的点变了,只是到了她那个程度还要怎样进呢,书的结尾是回到了传道书,她说她慢慢明白书中的智慧,只是不管书中的智慧如何博大,开头的基调却是一切一切都是虚空……
      
      
  •     叹服,老外的讣告居然可以写的如此有文采有内涵,我们一般都认为讣告这种题材都应该是严肃晦暗的文风,但是你读了这本书之后就会了解讣告也可以写的让人读后大笑不止,更有很多像优美散文诗一样、像名人传记一样、像悬疑小说一样的各色优秀讣告。更有甚者,人家外国还有专门沉迷于收集各国各大报刊上讣告并深入研究之的人等,本书作者就是其一,推荐各位看看这本书,很不错
  •      我从小就喜欢这玩意儿。在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讣告之前,我就喜欢他了。
       不知具体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大概是很小的时候,我不爱看的新闻联播里,我一直热衷于两种新闻报道。某某领导人逝世的消息是其中之一。(另一种是全国人民欢度春节)。
       每当播报员神情肃穆,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的**,....因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在**(地)逝世...
      我就会凝神屏息的看、听。我觉得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这么认认真真地去听。如果这时旁边还有别人要感慨几句议论一番的话,我都会厉声制止。“听着听着听着!!”我说。
       我必须要听的是“享年”后面的岁数。
       如果听到九十多岁,我就会欢呼雀跃地说“够了够了够了!!!(够本儿了)”。如果是六、七十岁,我就会摇摇头惋惜地说“唉,还不够。”
       而且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今天。= =
       我不知道为什么,听了那肃穆的念白,总是有一股想笑的冲动。报告一个人人死了,悲伤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的这种行为总是遭人鄙视。
       看了《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我的负罪感顿时就烟消云散了!原来讣告真的是这么的好玩!我的直觉一点错都没有。我是指有趣,有内容,有乾坤。每当发现这样的事物的时候,我都会以笑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看了《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我也知道了,我看电视新闻那些,也都不是什么内容丰富的讣告,只不过是对公众的一种简单传达而已。可能我们国家就是不能让讣告变得花里胡哨。
       但是他就是有那个潜质啊!因为每个人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嘛。
       在我们这里其实根本没什么像样的讣告。但我还是凭着对好玩事物的敏锐嗅觉察觉到了这一点。如果我有那样好的条件的话,。。我也是讣迷一枚。
      
       如果说能把一个人的离世,变成博得世人慨叹人生、会心一笑的事物的话,这不就称得上是“妙手回春”吗。
       如果能以调侃的姿态面对离世的沉重,这样的人才是严肃面对人生的人吧。
      
       前两天看了当地晚报,该报号称有了“国内悼文第一版”(大意)。我颇为兴奋地看了其刊登的一篇悼文,...觉得很一般。不过好在开了个头。
       从此期待着更精彩的人生洗练。
      
      P.S 有机会要看看原版的。
  •     有次去买碟,让卖碟的帮找想要的碟没找到,结果她翻到《第七封印》,对她同事说:刚那人让找没找到。我一瞧封面是死神,简介说信仰什么的,赶紧收下。从此认识了英格玛伯格曼,最近电脑中成天成夜跑着的一部分是他的电影,只是神之沉默三部曲没找到。
      
      刚看完了《野草莓》,正在看《呐喊与低语》,中间开始开小差,英格玛伯格曼是1918年7月14日出生的,开星盘,查生年卒日。
      
      于是知道,2007年7月30日这天,世界电影失去了两位丰碑级人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英格玛.伯格曼同于2007年7月30日逝世。
      
      于是想起本书作者的开篇几段:
      ……我的脑子没有毛病,以上组合完全是认真读报的收获。每天读报完毕,洗净双手油墨和一身俗务之后,我都会静思默想存在于这个大宇宙中的那种神秘的和谐。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些童年逝去之后便再未出现的念头。比如守护天使。我从前一心以为这类天使有点像我们的另一个自我,时刻守护着我们,像个鬼影似的,跟着我们走来走去。有没有这种可能:也许我们所有的并不是天使,而是一个备份,以确保我们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能分离出维他命ABCD之类的人物,就有两个备份在那儿,免得出什么岔子。再比如那位给小老虎配音的人,小猪的配音者就是他的备份……
      
      最近读到汉娜阿伦特:极权统治的基础是人的孤独。困惑于何以孤独最终会导致集权,她所定义的孤独可能和我的理解不一样?她的孤独指“人类经验中最彻底、最绝望”的一种,所以她提倡沟通与交流,活人与活人的沟通以及活人与死人的沟通。或许我还没那么绝望,我只是想和自己待在一起,还可以和死人沟通——通过书籍以及影像,而且也还没有彻底放弃和活人的沟通。
      
      只是略有遗憾,为什么在他们生前没有认识他们的作品?那样,2007年7月30日或许就不会那么无意识的被溜走了,如同其他一些日子。(或许此前三天也不算在内,刚刚终于找到了在soho小报的那段时间的日记。)
      
      又比如张国荣和梅艳芳的作品也是在他们走了之后才开始了解和喜欢,难道是因为死亡的瑰丽和死神的魅力,只有死亡才能促成永恒与不朽?
  •      作为一名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记者,玛里琳·约翰逊沉迷于讣告,沉迷于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醉心研究讣告为什么会这样吸引读者。她每天在网上阅读讣告,还拜访了《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参加世界讣告作家大会,她找出了英语语言中最出色的讣告,还前往各地细细品味了最刻薄和最有文化的讣告,偶尔还探访了那些专门写讣告的作者,像学者一样钻研各种讣告,并比较讣告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这本描绘讣告中的传统和文化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      玛里琳•约翰逊在给我们上课呢!保准你没听过——平时你也不想听到。
       她是在讲讣告,这玩意儿犯了中国人的大忌,你可能要偷偷摸摸战战兢兢地听,可一旦听来一句就会欲罢不能。
       “这是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光。大家围着电脑,就像一群巫师围着烹煮魔药的大锅。只要有人往锅里新扔进一颗螈蝾眼珠、癞蛤蟆爪子,人群中就会响起七嘴八舌的赞许声。”
       天啊,这是在说什么呢!你想过一千种可能或许都不曾想到这是在形容讣告作者们坐在电脑边、群策群力写那种剽劲儿十足的讣告的时刻。
       她说,你不会研究有多少东西是你不知道的,直到你开始浏览讣闻版。我还要补充一句,你不会想到最阴郁最沉闷最庄重最悲痛的话题是怎样变得最有趣最恶搞最夸张最刻薄,直到你随手翻开《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玛里琳•约翰逊,这位曾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记者,现在独家报料,告诉你英美各界人士挂了之后上报纸登讣告的有趣事儿,甚至忍不住要向全人类呐喊:“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
       对于死亡,中国人乃至东方人都讳莫如深。报纸上刊载的讣告有着千篇一律的模版,叫人分不清这回死的又是谁,电视里诵读的讣告总是死气沉沉的腔调,听得人不寒而栗忍不住要匆匆换台。总之谁敢拿死人开玩笑玩花样,就是最大的不敬。
       而在与我们相对的西半球,却活跃着这么一种“讣告”文化,分派别,讲技巧,大张旗鼓,煞有介事。报纸有讣闻版,工作人员有讣闻记者,孕育出一个叫做“讣迷”的超大群体:一字不落地精读讣告,剪下来,收藏好;参加杰出讣告作者国际大会,探讨讣闻的优劣;订阅“名人死亡传呼机”,随时获知关于死亡的最新快报。他们的心态颇为人所鄙夷——“噩耗传来时会高兴得一蹦老高”,他们承认,“如果他是个死人,或是快死的人,又或是让我在远处遥望着个人,我对他的看法如何?我爱死他了。”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味道——“每天早上醒来时,我都会一阵紧张:我的人物死了没?”
       与其说这本书是关于讣告体例、风格、写法、历史的工具书与百科词典,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形形色色溘然长逝者的短篇小说集。惟有故事让文字鲜活,而“机灵劲儿最足、最八卦”的讣闻则能起到让丧主起死回生的效力。据玛里琳•约翰逊透露,讣告记者而今可是抢手职位,只要替《纽约时报》写过一讣告稿,这则文字的读者准比他写过的任何东西都都多。正因一笔一划都会是盖棺定论,他们个个都有着不小的来头,多是文学专业出身的真正笔杆子,虽然所写对象为不复存在的人物,可总试图以最富创造性的形态抓住人物一生的特点。
       这样的讣告你敢想象吗?“短短一年时间,她先后成为新娘、备受宠爱的妻子和人生伴侣、母亲、尸体!”又或者“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洞察秋毫的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还不乏一些弥漫着烟火味的世俗细节:“人人都认识他:说话带英国口音,总是穿着三件套西装,头戴一顶牛仔帽”、“他最受不了普罗旺斯杂烩菜”……
       每个人死后,都可以上讣告,由渺小变得伟大;每个人死后,都至少值得一两百字,简单概括其一生。
       别以为玛里琳•约翰逊这样的“讣迷”只顾着等待噩耗并且乐不可支,她的黑色幽默式书写其实无不流露出对逝者的缅怀,对生命的珍视,对讣告写作的执著,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更有令人莞尔一笑的劝戒意味,诚如她所言:“讣告的意义和它的美存在于它做出的壮举——它告诉我们:又走了一个,唯一的一个,像这样的人只有这一个。”行色匆匆、追名逐利的人儿啊,不妨在上天堂之前,先沉下心来为自己草拟一份讣告吧,想想有什么小辫子会被后人逮住,或者,可以给讣告记者留下怎样的发挥空间,既算对人生的盘点,也是对上帝的挑战吧。
       毕竟,生,以死为照。而死,也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     书中记录了一堆西方各大媒体的讣告作者,只要别人一咽气,他们就高兴得跳起来,因为他们比武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那些精心收集的名人八卦绯闻,此时成为各大报纸竞争的子弹。如果死者是个比苍蝇还平凡的人,那么如何挖掘他一生的亮点也成为这些讣告作者的高招。
      
      总之,他们跟上帝一样,默默地暗处观注和记录着一个生命的点点滴滴,直到他死后,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写上三五行字,概括或者着重地把死者的一生刷上他们想要的颜色。读者即刻从中捕捉到这个死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这种职业似乎有点残酷,把一个人终生的感受和经历浓缩到几行,仿佛一棵树木的春夏秋冬,发芽抽枝吐絮落叶,最后仅仅冲印出来四张照片一样。
      
      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好的讣告作者?一个情感丰富而又时刻理智为先的人。一个能够长久享受寂寞和主意细节的人。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吃米饭面包的,不同的是他们可以记住每一粒米的甘粘和每一口面包的麦香。 他们跟我们一样,和颜悦色为人处事,不同的是我们只在周围人去世时,开口称赞死者有多好多好,仿佛活着得时候不好意思告诉他们,而讣告作者就是等人死了也会忠于自心,说出这死人有那些怪癖或者那些糗事。我们说的好话,未必让死者家属记忆深刻,而他们写的三五行字,每每让家属立刻回忆起死者的种种特性,从而立刻在脑袋中将他们复活。
      
      有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那个写了一辈子讣告的作者吉姆.尼科尔森,他本人复杂得要死,讣告记者的身份同时还是美国派驻巴拿马的间谍,同时是个酒鬼,后来滴酒不沾成了传教士,但烟和黑咖啡决不离手。从报社退休后,与老年痴呆症的妻子住在郊区小房子中。在采访中,作者和他身边不时有个抱着毛绒玩具大声疯叫的老太太,他只好一次又一次走过去,拍拍玩具安慰她:“宝宝过得怎么样,过的好吗?”他们夫妻分居八年,本来要离婚的妻子,因为最后得了老年痴呆,他搬回来照顾她。 他说:反正他也没事干。他认为妻子和他至今都不了解对方,谁没了谁也无所谓,而现在照顾她,却是他的人生使命。 讣告作者其实就是这样即不对生活谄媚也不对生活低头的人。
      
      好的讣告作者绝不会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而夸大或者故意忽视事实,这种“八卦的专业精神”值得中国媒体学习。从去年华南虎到今年三鹿奶粉,中国媒体除了一些大众观点,就是各自在博客上追风般放那些空洞屁,幽默不过短信写手,勇敢不过那些反贪英雄。那些象二流小戏子般的文章,表面上是新闻,其实在网站上卖弄自己,这种东西以后还是少写点好。
      
      
  •     http://203.208.35.101/search?q=cache:Nl2pUkeuPwkJ:book.huanqiu.com/reading/2007-12/34648.html+%E5%85%88%E4%B8%8A%E8%AE%A3%E5%91%8A%E5%90%8E%E4%B8%8A%E5%A4%A9%E5%A0%82&hl=zh-CN&ct=clnk&cd=5&gl=cn&inlang=zh-CN&client=aff-sina&st_usg=ALhdy2-NM7N_qHhVSmiu4wwe82HHn7dPYw
  •     读书笔记:
      1。迈克尔·多纳吉(爱尔兰裔美国人),他死后,风格粗鲁的《每日电讯报》刊发了一篇长长的褒扬性讣告,称他为“一位屡获大奖的诗人,擅长以严谨优雅的诗作叙述生活中的小故事,比如他如何单枪匹马地将帕瓦罗蒂塞进出租车。”不过,严禁优雅这句话总结得不是很恰当。科林斯编得着本诗集里收录了这首诗,《地址本市32B》,写的是多纳吉当门房时的事,里面有一行真实一语成譏:“爱尔兰的门房,看见了自己的死亡。”
      
      2。你不会研究有多少东西是你不知道的,直到你开始浏览讣闻版。
      
      3。涌过讣闻版的历史长河充满令人不安的支流。
      
      4。好的讣告是死亡温和地让渡给人间的产儿。
      
      5。发表在《旧金山纪事报》、由迈克尔·泰勒执笔的一则俄国移民的讣告满足了我的全部要求。亚历克山大·普列斯尼科夫,八十九岁,生前是柏克德公司的工程师。小的时候,他亲身经历过俄国革命。他的父亲当时是皇家禁卫军的军官,带着全家人从布尔什维克手中逃了出来,在一个冬夜乘雪橇滑过咯吱作响的冰雪,奔向仍在白军手中的摩尔曼斯克。可当地由保皇党人掌握的最后一艘破冰船已经抽开跳板,准备起航出海。惊恐万状的一家人困在码头,哀求着让他们上船。“我祖父抓起我爸爸,把他抛过水面,扔进站在破冰船甲板边的一个男人手中……那人找到船上的官员说:“瞧,孩子在这儿,他家里人还在岸上。咱们得让他们上船才行。”长官终于放下跳板,让一家人来到船上。”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别的地方能将这样的故事展现示在世人眼前?不可能是本地新闻,因为这种故事没有视频图像。它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往事,主角已经去世,所以我们不可能在报纸头版读到这个故事,社论版也不行,刊登菜谱和影评的生活版更不合适。唯有讣闻版能让这样的人生故事保存下来。
      
      6。(野生动植物画家西蒙·康比斯)的讣告向读者昭示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冒险游历,偷窥狮子交配,最后像一位冒险家一样死去——在丛林中被野牛挑死。与这种传奇人生相对的是在那场大灾难造成的废墟中死去(2004年圣诞印度洋海啸)。
      
      7。讣告作者本人的讣告比其他人的讣告更让人难过吗?……更强化了其中的讽刺效果。……署名作者不再高高在上,掌控一切,他也陷了进去。原来如此,你对自己说,放下报纸,或者从屏幕前转开脸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为它看守大门的人自己总有一天也会跨进去。你认识的人去世,这种消息永远比陌生人的死更打动你。死亡和死亡不一样。
      
      8。阴郁暗淡,但实事求是——直面死亡,享受虚无的每一天
      
      9。以色列全国性报纸《哈里兹》(持自由派观点,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 尤里·德诺米 这是一份希伯来语报纸,每隔几星期,它的讣告的英文译文便会出现在网络上。除了讣告写作,德诺米也做些别的:为以色列民主研究所提供有偿服务,为《迈阿密先驱报》撰写有关中西部政治的文章;他还担任过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的发言人,曾是以色列空军上校,参加过四次战争。但要说到他对这个世界所作的最大的贡献,也许还是那些总结他人一生的短短的文章。
      
      10。历史的洪流浩浩荡荡,但讣告作者们只从中舀取几小杯,撷取其中的几个故事。
      
      11。尼科尔森说过:“有些人在讣告中寻找成功或幸福人生的秘密。这个人是怎么度过这七八十年的?我能从中学到什么?讣告会让我们意识到人类那些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宗教、荣誉、忠诚。”他的意思是,如果人类早已知道的知识长留人间不被遗忘,我们就用不着再一遍遍重新发明它们了。讣告的意义正是保留这样的知识。
      
      12。他们努力的意义就在于,他们使成千上万辞世而去的人的独特之处长存人间。他们拯救了这些独特性,使之凸现出来——这就是他们的作品的特殊意义。但尼科尔森却认为,他和讣告作者所做的只是提醒人们记住那些他们原本就知道的事——“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13。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除了优美的结构和文笔,讣告的意义和它的美村在于它作出的壮举——它告诉我们:又走了一个,唯一的一个,像这样的人只有一个,这是一条延续至今的DNA长链的终点。
      
      14。讣告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意,缅怀这个曾在人世闪烁然后逝去的生命。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挑战,是向上帝或群星挥舞的拳头。说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真正拥有什么呢?
  •     和我原先以爲滿是悲傷沉鬱的訃告氣氛完全不同,和死亡相關居然也可以如此輕鬆有趣味的。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不太明白爲什麽《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這樣的報刊的訃聞版會大受歡迎,後來明白了那些訃告實在是一篇篇精彩的人物傳記,尤其當喪主是普通人而又不可能有人為他們樹碑立傳的時候,訃告就成了他們和這個現實世界最後的聯係,有趣而溫暖。
      
      我以爲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關於講故事的方法,那些和人有關的故事。無論主角是在片場戴著一個精巧的耳機,別人通過耳機告訴他接下來的臺詞,幾秒鐘后他再對著攝影機講出來的馬龍.白蘭度;未經作者允許就在薩拉熱窩出版了《等待戈多》的蘇珊.桑塔格;還是為了丈夫的四十嵗生日準備了一個驚喜派對卻在派對前不久在911中遇難的妻子;亦或是那個無論去哪裏都會比別人用的時間長因爲他總是不斷停下來和路人説話的鄰居。這些訃告作者用細節,那些由死亡引發的充滿生氣的生活細節還原了或偉大或平庸的人物。
      
      順便一提,讀這本書的時候恰逢索爾仁尼琴逝世,看到我們的各個報刊上對其近乎一致的評價和空泛的議論,就會明白如何講故事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
      
      
      
  •     容许我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从没亲眼见过作者推崇不已的美、英各国的大报的讣闻版,否则,我敢打赌,我早已是一名资深讣迷。
      此书我读来比较有极端,容易入迷,容易走神。因为地域文化背景的鸿沟,或者,又是因为小女子远不到火候,有些事件人名让我找不着北。不管怎样,有些部分,还是可以大开眼界的。
      比较国内的报业,讣闻不少见,但有听过讣迷风盛行的么。没有。也未有听过中文互联网内有类似AO之类可供讣迷欢聚一堂的虚拟场所。我见过的中国式讣闻不论党政名流还是普通百姓格式千篇一律,质朴到让我直接忽略,我们的文化里,死亡是绝对的黑色,想要借讣告弹丸的篇幅,适当得朝光明、欢快甚至小幽默的步调进发,怕是要惹来成山的白眼。我们始终把死亡看得很沉重,但现今中国式的殡葬,到底有多少是留给死者的真正尊重。给他们留下最后一篇真正上佳的讣告,才是正经事。
      讣迷,是很好很另类的FANS。
  •      读这本书前应该弄明白一件事,在这本书的书套上写道:“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一切尽在讣告中”。这一系列的“最”,究竟来自哪里?是生命本身造就了这些?还是讣告作者的妙笔生花?
      
       先来看看让作者津津乐道的讣告作者大会,翻到第三十七页:“她们(两个讣告作者)兴奋得像两个孩子,两颊通红,嘴巴张得大大的。会议室里诸如迈凯恩这样的机灵鬼当场便猜到了,顿时放声欢呼起来……”,“哎呦,老天爷,里根死了!……这人的时间掐得真够准的!……绝了,真绝了!”……或者我们也可以翻到第一百二十三页,一个八十三岁的老太太发现剧本作家男友死在了卧室里,头被人砍掉了。作者立刻被这耸人听闻的故事吸引了,她评论道:“我们吓得魂不附体,但这是那种令人愉快的惊吓。我们聊得津津有味,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好了,也许现在可以随便翻翻这本书了,你总会看到类似的情景:作者(或者她的同行)因为早已猜测过的即将死亡的名人最终如愿辞世而激动的一蹦三尺高;为某位名人竟然毫无征兆的死掉了自己却缺少相关的资料准备而沮丧不已。没错,作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给黛安娜和马龙白兰度这样的名人写过讣告因此沾沾自喜(讣告可是不需要授权的,也许有成百上千的编辑为各自的报纸写过类似的东西),并兴奋的告诉你:“阅读讣告,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告诉你吧,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这话总是让我毛骨悚然,她的幽默我消受不起。
      
       可是我相信,倘若你真在这个死亡的黄金时代死去,作者肯定不会为你写上一个字。你离过很多次婚吗?有什么小岛上的土著亲戚?曾经死里逃生?没有类似的资本,你的生平作者不会看上一眼。就算是名人,作者还要挑三拣四。作者订阅了一个“名人死亡通知”服务,结果收到第一条通知后她失望的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谓的名人到底是什么人?多媒体艺术家,巴西新混凝土运动的先驱、发起者之一。我实在觉得上当了,还能找出比这一位更没名气的名人吗?还有比‘新混凝土’更糟糕的名字吗?……”而报纸也为究竟应该刊登谁的讣告头疼不已,问题常常是名人太多了。除去意外死亡,名人们的讣告都是事先写好的。作者们像风险投资者一样押上若干目标,然后搜集各种资料,筛选出最有戏剧性的部分润色成一篇妙文。然后就是追踪着这些人的健康状况,并在目标死亡后第一时间让自己的得意之作见报。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作者都把眼睛紧盯着那些名人,书中少量篇幅留给了以平凡人为丧主的讣告(也许没有9·11的话这个篇幅可能会少得多)。然而,这类讣告也有自己的问题。没有太多的资料参考,讣告作者们用电脑和电话迅速搞定一切。严谨的作者可能和死者的亲朋聊上好几次,有的作者方式可能就要简单的多。他们描写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靠的就是那几个钟头的资料收集。更重要的,聊天的内容几乎是由作者主导的,交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讣告作者的写作技巧。他打高尔夫吗?口头禅是什么?……事实上,讣告为丧主打造出的形象很可能主要来作者训练有素的想象——是作者有技巧性的询问有选择性的塑造的一个人物,而作者的训练有素,目标就是打造出读者满意的人物形象。
      
       说到底,主导讣告版受欢迎程度的是写作技术的高低,而不是讣告是否成功还原了死者的生活。大多数讣告作者关心的也正是写作技巧带来的乐趣。他们会为一个绝妙的比喻欢呼,而是否恰如其分却在其次,他们会因为一则客车坠崖的新闻用语呆板而抱怨,而死了多少人却习惯性忽略,他们推崇写作模板,因为他们总是要在几天内概括他们根本不了解的人。熟练的作者明白如何给写作模板来一点小变化防止读者厌倦,他们通常总是成功的,因为读者同样不了解丧主……讣告作者们鼓吹讣告是融合了文学、黑色幽默和痛苦的东西,他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可是,能奢求这种文字流水线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吗?作者们热衷谈论死亡,但热衷的只是关于死亡的文字游戏。当作者看到了墓地,就自相矛盾起来:“不对劲,完全不对劲!我的目的是寻找死亡,但不是墓地这种实实在在、阴森可怖的玩意儿。”逃避死亡现实的人,她有什么能力写好死亡?
      
       读者们用读娱乐版的心态去读讣闻版,作者们用追逐八卦的方式搜集着他们的新闻。这只不过是大众快餐式娱乐延伸到了讣告领域,人们的八卦热情延伸到了逝者。谁关心死者是不是去了天堂?讣告是狗仔队狂欢的天堂,仅此而已。
      
  •     我是看了某人的评论才决定买这本书的。
      
      我一直很关注讣告,特别是纽约时报和华邮上的,几乎对社会、历史有点影响的人去世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讣告。特别有趣的是,通过两报的讣告,也可以看出不同的角度看人的话,同一个人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就像一千人读哈姆莱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
      
      印象最深的讣告是布托的,刚在纽约时报上看到她写的回国宣言,we pray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这句话我也刚记住,就听到了她遇刺的消息,然后就看到讣告了。
      
      西方报纸早期的讣告的作者,都是报社准备开除前的一个冷板凳,现在讣告成了媒体新人入职时的第一个岗位了。很多人都是从写讣告开始入职的。
      
      每个过世的人都值得有份讣告,可是,目前,我们国内的媒体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不是每个人的讣告都有荣幸登上我党的媒体的,除非是酒精考验过的战士。
      
      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最近的新京报,把这次地震中的普通人也做了讣告似的的内容,取名为《逝者》,赞一个。
      
      慎终追远是我们的传统,可现在大家都苟且的或者,更无暇顾及逝者了。
      
      总起来说,这本书比较一般,最可恨的是注水太多,margin特大,行间距也大,本来一本小书被做成了一个大的了。无良奸书商!
  •     在这个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五月,有的书实在是适合重读的。
      
      昨天晚上,我没有象前些天那样,泪眼婆娑地瞪着电视,而是把一个月前看过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拿出来又嚼了一遍。
      
      比利.卡特目前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这位身材矮胖的先生是吉米.卡特总统的兄弟,酗酒成性,喝醉之后便坐在盛产花生的乔治亚州普林斯自家廊下的椅子里大发议论,每每让白宫尴尬不已。
      
      你要说了,这哥们儿好歹与名人沾亲带故不是吗?那么好吧,看下面这个。
      
      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明察秋毫的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
      
      你又要说,well,这好歹是有点小名气的有一技之长的人,那么如我一样的小小土豆们呢?当然书里也有盛宴。
      
      “神父的咖啡要普通的还是无咖啡因的?”身高只有四英尺多的沃费尔依次询问每一个人。
      不管神父们喜欢哪种咖啡,她总是从同一把咖啡壶往外倒。喝咖啡的人一声不吭,给什么喝什么,仿佛沃费尔真能把普通咖啡转化成无因咖啡似的,就像《圣经》中记述的耶稣基督,能化水为酒。
      
      人人都认识他:说话带英国口音,总是穿着三件套西装,头戴一顶牛仔帽...
      
      他最受不了普罗旺斯杂烩菜...
      
      有一回,他替帕瓦罗蒂招了一辆出租。据他说,绝不是瞎吹,也没有小费。他把这位男高音塞进载体。填得满满当当那叫够挤。
      
      天哪,我真想见见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主人公已逝,但我却分明看到神迹让他们出现在我眼前,我读着,大笑着,当然也有让我落泪的,看下面这个与伊拉克战争有关的——
      
      那辆银色面包车刚开进镇子没多久,有人就注意到了。它转上那条大家都知道的老路,车后留下一片灰尘,也留下了许多疑问。
      有九十年历史的海顿商场的一个收银员是最早看到它并产生疑问的人之一。在只有一千六百三十四个居民的小镇,用不了多久,几乎每个人都能猜出它所承载的消息的分量。
      面包车驶过市区,驶过一扇扇饰着蓝星的窗户。蓝星表示这家人有儿女在海外服役。
      它驶过那家老旧的种子商店,驶过谷仓和火车站附近的历史博物馆。它驶过挂着美国国旗的一幢幢住宅,转向稍远处的郊外。在那里,一面面国旗仿佛田间绽放的鲜花。
      这是劳动节的周末,天色尚早,雪莉正在打电话。她看到了那辆面包车,驶过无数黄丝带和国旗,驶过那些她不会忘记的名字。
      “稍等,”她对电话另一头的亲戚说,“车道上开过来一辆银色面包车。”
      她顿了顿,又补充说:“我认识的人中没有开这种银色面包车。”
      “啊,”她说,“是政府车牌。”
      身穿军装的人跨出车门时,她已经泣不成声。
      
      这个场景像是极好的反战题材片中的长镜头,我读着这几行字,眼前就仿佛看见那辆银色的政府车缓缓地,由远及近地开来,间或一两个短镜头,穿插着驶过的坠着蓝星的窗户,里面闪出的眼神。
      
      西方式的煽情,西方式的幽默,不矫情,不做作,不让我脊背发凉出汗抽筋,让我心底纯净地感动着。逝者绝不是悲剧性的终结,而是幸福回忆的开始。我喜欢。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如果我明天死了,那么我的讣告会怎么写呢?
      
      作者说,读讣告,现在是最好的时候。死在当下也是最好的。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断,我死后必无法上讣告,即使比现在有名一百倍恐怕也不行。假若我哪天不幸当了官,想必我的讣告必是“久经考验的XXXX战士”,谢天谢地,我不是党员,那么多半是“XXX的忠诚战友”。
      
      我们的讣闻写得都象洗过很多次的抹布,返着怪异的白色,不臭....但,你绝不想去闻。
      
      为了避免死后被印上抹布,我不妨每年为自己拟个讣告,以防不测,可为有志于写平民讣告的人提供第一手的详尽资料。
      
      爸爸说,宝贝,给自己拟的不叫讣告阿,非得拜托别人才行。即便如此,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再看一眼新闻,废墟下的人们也都有精彩的故事吧。他可能是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跟他做邻居都能省一大笔修理费;她可能是一个里外一把手的主妇,把一大家子拾到地整整洁洁;他没上完小学,但是加减乘除的脑子特别好使,摆个菜摊从来不用计算器;她从小就画什么像什么,在幼儿园带孩子时,孩子一哭,她就画动物,画水果,小娃娃立刻就不哭了;
      
      ......
      
      如果把他们的故事都写成一本讣告集该有多精彩啊。
      
      今晚,我能睡个好觉,希望有故事的人们,不管在天上或人间,都能睡个好觉。
  •     “对吉姆影响最大的是《传道书》,“所罗门王的遗嘱,在《圣经》里只占六页半,但包括了他的全部智慧。””
      
      ——该说是作者狡猾的微言大义,还是仅仅因为东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解读不能?《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第六章《普通人》,读着吉姆•尼科尔森的传奇经历,很容易就会一秒钟跳过上面那句话,我就是。
      
      但在从大连回武汉的火车上,我多花了一秒去好奇什么是“所罗门王的全部智慧”,又花了一秒想起“传道书”这几个字有多眼熟,最后回到家翻开圣经,终于确定了那段话——八九年前我在《动漫时代》上看得流极而熟的那段话: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旧约•传道者书》)
      
      “讣告”这本书的作者就提了一下“《传道书》”这几个字,对西方人来说也许是个耳熟能详的典故,但对不熟悉圣经的读者来说,却或许是太隐晦的春秋笔法,只是不知道熟悉圣经的西方读者,在看见开头我引用的那句话时,又会不会有我这样的惊讶——因为实在是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他是会喜欢《传道者书》的人。
      
      第六章的主角吉姆•尼科尔森,资深讣告作者,被年轻后辈形容为“我们大家的父亲”——就是那种开拓了一种风格和一个时代的人物。“ 十九年里,尼科尔森为超过两万名费城老百姓写过讣告,篇篇言之有物。”
      
      但同时,“尼科尔森还在讣告写作之外另有一份差事,反间谍工作,一位同事称之为“他的间谍把戏”。两份工作交错进行,快速切换。他是后备役部队的上尉,后来成了中校,每年都会抽几个月去巴拿马、塔吉克斯坦或美墨边境这种地方执行秘密任务。一段时间里,他坐在办公桌后,采访悲伤的死者家属,撰写讣告;紧接着,他会一溜烟飞走,在全世界热点地区玩斗篷加匕首的把戏。是不是有点像电影里的超人?”
      
      而现在,他在家照顾他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抱她上马桶,给她洗澡,喂她吃糖。听起来很言情,很琼瑶,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其实一点也不浪漫,只是亲情与责任感(当然,能支持两个人偕老的多半都是亲情与责任感):
      
      “我跟她分居了八年。我们俩的婚姻算不上美满,谁对谁错无所谓。六年前她病了,于是我搬回来照顾她。”他说她现在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成了我一直想要没要成的女儿。”,而他的一位同行评价说,“吉姆是那种绝不抛下伤员不管的人。”
      
      怎么想得到呢,过着这样生活的人,却最受《传道者书》的影响,所罗门王反反复复地说着那句话,“都是虚空,都是捕风”。第六章刚写了一千来字的时候,作者形容他“有一种独特的才能,可以既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又从远处全面观察、描绘它。”或许就是预先埋下的伏笔。而我起先是惊讶,很快却又了然——对,这种人一点都不罕见,并且实际上非常眼熟。
      
      虚无的信仰,投入地生活。一体两面,殊途同归。不满百年的人生,两三百年一换的朝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所有想要表达的感情与思想都可以在古书中找到合适的先例,在猴子变成裸猿之前或许已经有好几代别的文明在这星球上轮回,宇宙之外也许只是一粒沙。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你的成就,会被侵蚀。你的言论,会被篡改。你的积蓄,会被挥霍。你的存在,会被扭曲。在短暂的、什么都留不下的人生里,真的能说“有意义”的是什么?也许只有那个过程:投入地,专注地,热情地,集中全部精力,去做自己真真正正想要做的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只有它你能够抓住,或者你不停地告诉自己:只有它你必须抓住。
      
      我一直记得,《1984》的作者,那个天真的社会主义者乔治•奥威尔说,总有那么一些人,秉持着强烈的自私,“决心要过自己的生活到底”——嗯,“过自己的生活到底”,我很喜欢这个版本的翻译。
      ——————————
      
      杂:
      
      原本只是想随便写一小段日记,关于我的小发现,关于那个微言大义或者普通典故,一不小心写长了点。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然我也不能断言这位尼科尔森先生是否自始至终都能一直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有谁不想一辈子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很显然他不是一个生活在周遭眼光与评价中的人——但谈这个的话就又扯远了,所以算是读后感的这段文字,就到分割线上面为止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