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女孩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杰弗里·福特  页数:338  字数:215000  译者:向洪全,刘颜,李金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大萧条时期的纽约长岛。小说从一名17岁的墨西哥非法移民迪哥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系列惊奇的事件。托马斯·谢尔在街头把迪哥救下,成了他的养父。他教授迪哥从英语到骗术的各种科目。后来,迪哥假扮一名印度教学者,帮助谢尔开设冒牌的通灵会,以此诈骗富有的长岛居民。然而,他在一次通灵会上见到了一位小女孩的幻影,接着他就听闻到船业大亨哈罗德·巴恩斯的女儿夏洛特·巴恩斯失踪的消息。迪哥决定要解开这起疑案。谢尔和迪哥,同他们忠实追随者安东尼、读心者摩根·肖一道,寻找到了夏洛特的尸体,尸体上盖着的布料上画着3K党的标志。他们将夏洛特的谋杀案和其他几起儿童被害案联系到一块儿。种种迹象皆指向3K党以及一名邪恶的医生……

作者简介

杰弗里•福特:美国新泽西州布鲁克戴尔社区学院写作及早期美国文学教授,极耀眼的奇幻新锐。著有知名长篇奇幻小说《千面之城》、《记忆之岛》、《彼方之旅》(以上三部统称“面相师三部曲”)和《查布克夫人的画像》,以及短篇小说集《奇幻作家的助手》和《冰激凌帝国》。作品曾获得世界奇幻文学奖、星云奖、雨果奖和爱•伦坡奖,并数次入围上述奖项的提名。

书籍目录

导读:操纵梦与幻的大师(乃鼎斋无机客)通向真实的媒介降神会在谢尔的家悲痛持续时间的长短想象一下吧红桃A诸门开启不得体的胡言乱语少年岁月太奇怪了骗人的把戏晚上都这样子像个幽灵黑夜起舞赫西嘴上功夫她是个骗子变动不居的世界邪恶的碎片为房屋祈福魂魄为什么画泪滴?聚会煞星掉进茅坑案子结了六号小木屋和盘托出把蜡烛灭了给我讲讲变化子弹上膛真就是美甜蜜的交易用这个吧凭借你的手段全是扯淡提示一下好奇的黑猩猩血统雪神圣的西诺拉说到突变一个爱国者棒极了逼问那小孩我鸽子的威力祝你成功温柔地消逝骗术等等,还没完呢致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令人惊喜的文学之作。  ——《书单》  福特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诡计多端的骗子谢尔的形象,他就好比是在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基因中混入了莫里亚蒂教授的阴影。  ——《柯卡斯评论》  你可能会饶有兴趣地通读完《镜中女孩》,但她却会久久地萦绕在你的心头。  ——《轨迹》  《镜中女孩》紧紧地拽住我不放……一则魅力十足的故事,被极好地讲述了出来。  ——《多伦多环球邮报》  这本书获得推理界最高荣誉的爱?伦坡大奖,再度证明福特作品不受类型限制。  ——谭光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镜中女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故事的背景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纽约,处于经济大萧条期间,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苦苦挣扎。本书的主人公们从事的职业——通灵者(骗子的代名词),以及他们的信奉者似乎并没有受到不景气的影响,仍然像梦幻似的生活着。通灵——这可是个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也需要有团队配合:谢尔——头儿,每一次降神会的组织者、不断揣摩提高技术;迪哥——谢尔的副手,装扮为印度法师,为通灵活动增加气氛;安东尼——高大强壮的随从。这三个人的小团队在自己的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但是他们在一次通灵活动里,发现了一个不在安排中的“幽灵”,镜中的女孩。女孩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镜子中?三个人开始了追查。现实世界可不是“灵界”,出现什么人物、遇到什么事情可不能安排。于是阴谋、凶杀开始出现在三人的周围。即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仍然能够勇敢的面对,寻找自己的幸福。尤其让人感动的,在谢尔被捉走后,迪哥接过了“头儿”的位置,召集起朋友们,制定计划救出谢尔的哪一段,让人感动。骗子又怎样,骗子也依然有朋友!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与书中的背景相比恐怕也没好到那里去,但是我们的身边就不知道是否真有那种能给你雪中送炭的朋友了。
  •   比查布克夫人的画像略逊一点,但福特的书,一直都不错,可惜当当网上只有这两本
  •   虽然没有查布克夫人的画像那么让人引人入胜但也很吸引人,最起码对于招魂术有个大概的了解。可惜面相师总是缺货,遗憾。
  •   我喜欢福特,每本他的书,都收藏
  •   价格也很优惠,值!!!!!
  •   很好,花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这段时间就像是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度过般,充实。感觉这人的风格有点像克利福德·西马克,虽然涉及的题材完全不同。翻译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不多,不影响阅读,瑕不掩瑜,呵呵。
  •   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翻译的不怎么地,纸张我也不喜欢
  •   比起那本《查布克夫人的画像》,这一本略让人失望,情节有些拖沓,高潮展开的太慢了。
  •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很耐看。刚开始读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要放弃了,因为历史环境的差异,总感觉有隔阂,没什么兴趣读下去,但是当你渐渐读完时,你不得不承认你被骗了,前面近乎300页都似乎为了拉近你与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然后当你要与他们分开时却中了早就设好的圈套。你已经喜欢上了这样一个年轻几经周折的迪哥;一个似乎永远都充满干劲高大的安东尼;一个自我救赎摆渡他人的魔术师谢尔...
       有人说时间可以冲淡情感,但是当已经50岁的迪哥再次见到那个大个子时,往日近300页的故事都从回忆中一拥而上,堵在你的胸口让你喘不上气来。当然你会想到谢尔,迪哥心中的老大,也是你心中的老大。整个故事都是一个骗局,是谢尔,一切都源于谢尔的镜中女孩。在故事的结尾谢尔并没有出现,而他的一张红桃Ace和他特有的蝴蝶则占据了所有人的心。是的,这就是谢尔。
       真的很喜欢杰弗里的书,读他的书你总会感到惊喜,前面的每字每句都为结尾的情感而沉积,结尾的感动又使你对前面平时的叙述释怀。读他的故事就像是爬一座山,在你爬到山顶前总要经历一段无聊沉闷的时光,但有一天你终于爬到山顶时,看到脚下青葱的草地,头上湛蓝的天空,面对这无与伦比的美景时,你就会释然,你就会懂得你之前爬山的每一步都是这无与伦比景色的一部分。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准备送个礼物给他最喜欢的老师,于是他花一整天时间在沙滩上寻找漂亮的贝壳。当老师拿到它的礼物时很感动,并关切的问:“为什么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呢?像其他的小朋友买一个不就好了么?"小男孩想了想说:“因为这也是我礼物的一部分。”
  •     就我个人的感觉,这本《镜中女孩》要比另一本我读过的杰弗里•福特的作品《查布克夫人的画像》更令我动容,更令我难以忘怀。不单单是因为我觉得本书中的几个主人公“我”、谢尔、安东尼等要比《查布克夫人的画像》中的画家皮安波和查布克夫人更有意思,更具特色。更重要的是本书不再只是陷于一个画家的自我挣扎和一个精神病人的虚妄幻想与行为。本书涉及了一个更严肃、更具现实意义、更有思想性的主题,那就是至今仍阴魂不散的种族主义。
      看过本书许久之后,书中有一段皮尔斯船长的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我以前见过那个怪物。’他说。
      ‘梅林吗?’谢尔问。
      ‘不,’他说,‘那是个人。我指的是那个怪物。他似乎永远不会死。我们今晚杀了不少人,但我们甚至连伤也没伤到那个怪物。’”
      那个怪物就是种族主义。这是个“过于强大”的对手了,书中几个侠肝义胆的“小人物”是对付不了的。所以本书的结局,似乎并没有《查》那样美好和光明。不过也许就是这种留有些许隐痛的遗憾,才会让人更加记忆深刻,才能让人记住“它的幽灵还会时不时地威胁人类”。
      我始终无法理解那些种族主义者的言行的,我总觉得贬低其他民族,以提高自己,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不过也许他们足够聪明,他们也就不会是种族主义者了。种族只有不同,没有优劣。
      看得出,作者对于本书是多么的在意这本书,在书后的作者致谢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用功,这在《查布克夫人的画像》同样看得出来。作者为了真实地再现书中的历史背景和那些不为人熟知的真实历史,进行了大量资料调查和研究,并且在“致谢”中分享出来给读者。可见一名成功的小说作家,不光是只有优美的文笔和充沛的想象力就够了的,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样不可或缺,这甚至会决定作家所能达到的高度。
      读过杰弗里•福特的两本书后,两本书各有优缺点,但也有一个共同优点,那就是作者优美的文字驾驭能力,读福特的书,我总有一种陶醉的感觉,这不光光是故事本身的吸引力,这也来自那些优美的文字,“正当那时,我注意到中央过道上空,扑闪闪一只素雅的白粉蝶,像是某个记忆的幽灵又活了过来。”对于这样的翻译作品,文字的吸引力不光光只是作者一人的功劳,同样要感谢那些译者们。如果译者功力不足,翻译出来的作品也会跟着大打折扣。希望那些能将外文作品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译者能越来越多。
      
  •     在新星出版社这个幻想书系几乎已经让我丧失信心的时候,总算是淘到了一块金子。看来,可以期待一下接下来的面相师三部曲了。
      
      故事并没有多少幻的成份,严格的说仅仅是掺杂了一点超自然的味精而已。对于骗子把戏的细致描述倒是相当的精彩。总的来说与其把这本书定位为幻想文学,倒不如算在街头小说的门类里。
      
      全书节奏舒缓,不急不燥。从人设到情节铺陈都相当到位。故事本身略显老套,“善良骗子救好人”的陈旧套路,倒是字里行间那种浓浓的人情味看着让人动容。
      
      总之,一部很合格的通俗小说
      
  •     镜中女孩,没有什么太大之波折,也没太大的悬疑,我读这本书时是蛮平静的,就是,我在全书中发现了……1个错字。
  •      首先说这本书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的悬疑,而且非常牵强附会。
       再说翻译水平和印刷质量:居然有错字!完全不能忍受有错字的书!
  •     因为是在上海机场等登机的时候购入的,很明显只是一次“偶然性购买”。因为我对“奇幻类”很有些抗拒心理,看到作者简介上是奇幻作者出身还狠狠地犹豫片刻,幸好封底上那句“诡计多端的骗子谢尔”把我从放弃的边缘拉了回来(对骗术很有兴趣!),外加又是爱伦坡奖获奖作品,在没什么选择的情况下,就买下来了。
      
      结果,是非常地喜欢,惊喜了。
      
      最出色的大约就是文字和情节的平衡感吧。情节的推动和展开非常地迅速,另一个方面文字利落又带有小小的复杂,很有趣。从视觉上来说是神秘冷感同时又充沛的东西。
      让我对1930s的美国产生浓厚的兴趣。
      
      具体情节就不透露了。是令人满意的阅读过程,于是我又买了《查布克夫人的画像》
      
  •     中文译者:乃鼎斋无机客
      
      被访问者:杰弗里·福特(美国知名幻想文学作家)
      
      访问者(以下用符号I表示):你是怎么开始写作的?特别是创作科幻小说?
      杰弗里·福特(以下用J表示):从孩提起,我就开始写作小说了,大概是在八九岁年纪。我用铅笔在黑色和白色的大理石板上写故事。在我年轻时,我有一点诵读困难症,因为我有时会倒着写东西,有时候又上下颠倒地写字,而且从来没有拼对过单词。我很享受写字的动作,但要让别人去试着阅读这些文字,那简直就是在谋杀酷刑。成为一名作家,是我从记事起就想要做的事。我爸爸过去常在晚上念书给我听——比如说英国传奇小说作家哈格德、史蒂文森(《金银岛》作者)、吉卜林的小说,而倾听这些故事的体验是如此的真切,我想要凭我自己再创造出这种魔力。直到我进入大学,我才写出一点读得通的东西。在学校里,我因为自己乱七八糟的书写挨尽了批评,不过这从来没有让我止步不前。幻想出一个故事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让我从来不舍得放弃。说到我对于幻想文学作为一种表达的方式的嗜好,那是因为我一直都对幻想文学很有兴趣。我的早期阅读中包括了大量幻想小说——有科幻也有奇幻。当然了,在我在研究生时期,真正开始留意到自己的写作才能,那时的所有的人气“文艺”作家都在作品中采用幻想的元素。那是在八十年代左右,你可以看到一大堆的美国作家都是这样。在世界上,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加西亚·马尔克斯,他们那时的读者真的非常多。我从来都没有见到幻想文学和主流文学间有什么不同。
      
      I:根据许多的消息来源,你奶奶给你讲了许多故事,你也有一个创造力十足的母亲,他们有没有影响你的职业选择?
      J:我在一个所有人都会讲故事的大家庭里长大。多数人似乎不再有时间来讲故事。在某种意义上,那时的沟通就意味着讲故事。在晚上讲故事,在晚餐桌边讲故事,在星期天早晨的早餐桌上讲故事。我奶奶有一些关于女妖精、勾魂使者、算命人等等的很棒的故事。祖父则曾经是一名拳击手,也曾是二战时候商船队里的一位很爱国的深海潜水员,他旅行过许多地方,足迹遍布东南亚和印度洋。他也会讲一些很精彩的故事。我的父亲会讲诉他在军队时候的故事,他小时候的故事,在长岛的森林里捕猎和设置陷阱的故事,或者就是在游过海湾、直到火岛、在那里扎了一个礼拜的营的故事。我的母亲是位伟大的读者,自身就渴望写作侦探小说,她会告诉我小说的情节。她还是一名画家,一名音乐家,还在我家后院里拍电影,由家庭成员和左邻右舍担任演员。甚至连邻居们都善于讲故事。在街对面,有一个出生在爱尔兰的女人,她会讲一些鬼故事,估摸起来像真的一样,我记得自己当时被吓得要死。我依旧在自己的作品中一点一滴地借用这些故事。对于一个立志成为作家的小孩来说,这真是肥沃的场面。
      
      I:你有几本书还没被译成法语,其中有你的处女作Vanitas。你能跟我们聊聊这部小说么?你会怎么归纳这本书?
      J:这并不是我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之前已经写过一部侦探长篇,名叫The Death Of Winter Darling,但Vanitas是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在我和妻子于费城南部租下的联排式房屋的地下室里,我在法庭上用的便签簿上写作,用打字机打了12番稿子。哦,那时的暴风雪真是厉害。小说的出版是在1988年,出版社是时空出版社,尽管我记得自己在1985或者1986年就卖掉了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受到了我在一次车库地摊上找到的一幅Baron Munchhaussen的画作的影响,还有Carol Reed的《第三个人》这幅画里的场景的影响。在画里面,奥森·威尔斯站在一座摩天轮的底下。Vanitas是一部奇幻/冒险类的长篇小说,用一种故事里面套故事的叙事形式。其中的一个角色Scarfinati是一名发明家,在“面相师”三部曲里也有登场。故事的背景是“伪”19世纪风格,和《千面之城》有点相像。写作还不是很好,需要系统的修改。我真的对这本书说不出多少感想,因为我很久没碰过它了。我想,它并不是非常糟糕,如果我能好好修改一下的话,肯定不会太难看。
      
      I:法国读者通过《千面之城》和它的后续作品认识了你的作品。你记得是什么点子促生了这个系列呢?
      J:这些小说受到了一个18世纪的面相师Johann C. Lavater 的作品影印本的影响,我在Temple大学图书馆的书架底层发现了这本书。看到那些头像图,考虑到Lavater所领会的东西,故事的面纱就在我眼前开启了。“伪造”的科学是一个经典的隐喻,折射出当代社会看待世界的方式——现实中,常常停留在表面。
      
      I:你认为这部小说是你写作生涯的转折点么?
      J:确实如此。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个代理人,一家大型的出版商。Avon出版社的编辑Jennifer Hershey买下了这部小说。它赢得了那一年世界奇幻文学奖的最佳长篇奖,也让我被介绍入幻想文学的圈子。最初这本书是作为主流图书出版的,不过只有科幻及奇幻读者俱乐部的评论家对这本书投以了关注。
      
      I:在法国,这一系列已经被纳入了“心理科幻小说”的类别。你同意这一看法么?
      J:我既不同意,也不反对。随便哪个耐心读过小说的人都可以把它归入他(或她)喜欢的类别。小说通过都有人物,那么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不就和心理搭界么?
      
      I:在你的作品中,最近被翻译成法语的是《镜中少女》。这个写作计划是怎么开始的?
      J:我那时正在写作一部名叫《暗影之年》的长篇,书稿现在已经完成,大概将在2008年由莫罗/哈泼-柯林斯出版。小说有部分是有自传性质的。我当时写作陷入了僵局,需要交一部长篇给我的编辑,所以我就变换了方向,写了《镜中少女》交账。在那个时候,我对侦探小说很感兴趣,读了诸如Thompson、钱德勒、 Cain、哈米特等人的许多小说。所有都是硬汉派的作品。我特别喜欢哈米特的《瘦子》,因为它是一种风格交融的作品——是喜剧风格和黑色小说的杂糅。因为我之前写作侦探小说,我是真的无法令人信服地创作出一部硬汉派黑色小说,因为硬汉并不属于很吸引我的人物设置。,但我很喜欢《瘦子》里面那对爱侣Nick 和Nora间付出与接受的关系,还有那种简单而有力的对话,以及黑色和喜剧风格之间的张力。所以我将《瘦子》作为某种参照物。我一直想要创作一部有关招魂巫师和大萧条时期的小说。我把一切都统统浓缩进了《镜中少女》这部小说。
      
      I:这部小说也有许多对于三十年代美国的描写。你是不是特别喜欢这个时期?为什么?你是否认为它和如今的美国有许多共同之处?
      J:当我开始动笔是,我对三十年代的美国真的是一无所知,当时资料研究工作很有意思。这一时期很吸引人,是因为艰难的时世将人性中的极善和极恶都暴露了出来。这是对国家的勇气的检测。我也发现在如今美国政府的那些反动、顽固、原教旨主义、兜售战争的政治家和大萧条时期搅乱了国家经济、将罪过加在墨西哥和南欧国家的移民身上、掌权的精英阶层之间存在一些非常强劲的联系。这么说吧,当我构思整个故事时,这些历史发现和与现今的联系真的让整个故事卓然生色。
      
      I:你经常接触到幻想和超自然的边缘,却从来不会清晰地说出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是想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断夺,还是对你而言,这本身就代表了小说主题的一个特征,永远不把故事说尽?
      J:我对道德说教并无兴趣。更多的兴趣投入在讲好一个故事。小说对我而言,就如戏剧。并不是我的所有小说都有暧昧不清的结局。在那些具有暧昧不清的结局的故事中,譬如《造物》,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人物本身并不确信将会发生什么。模棱两可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些故事经常是关于许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不只是一个人物是否确定无疑地知道他们经历了些什么。有些时候,年月流逝,而我们这才意识到一长列的事件对我们有何意义。还有,随着小说的发展,我作为一名作家能在世俗和超自然之间获得更佳的张力。也许这会让读者在诸多不同方面想到这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有些读者需要知道故事的底细,对朦胧的设置不太高兴,而就我而言,我每天都带着一定量的不确定饮食起居。在小说里和生活里,总是需要对每样事都确信无疑,可能会成为一个陷阱。
      
      I:谢尔是《镜中少女》中的一个主要推动人物。你会怎么介绍他?作为创造它的人,你会怎么看待他?
      J:谢尔是一个有点天分的男人。他狡黠而多智,他是玩扑克牌的高手,他也是一名骗子,但那并不是他的全部。他从事这些勾当,是因为他的父亲、谢尔孩提时崇拜的父亲、时常消失不见的父亲,干着骗人的勾当。这么说吧,当我们在书里遇到谢尔时,他正在年岁大时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追逐他父亲的幽灵。现在他看到自己收养的义子迪哥跟循着自己的人生足迹,谢尔不希望这个男孩犯下和他一样的错误,过着他人的人生,从来达到自我的实现。随着迪哥发现自我,谢尔同时也发现了自我。没有了迪哥,这一发现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这位父亲有时必须要从义子身上学到东西。
      
      I: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谢尔是不是真的在镜子里看到了那个少女的肖像?
      J:你必须得自己去问谢尔。
      
      I:你有自己的网站,也有个人博客。直接和你的读者接触,是不是对你而言特别重要?有没有改变你思考问题和写作的方式?
      J:那个个人网站差不多奄奄一息了,不过个人博客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笔巨大的资源,允许我让有兴趣的读者知道我未来的作品,还有我将会在哪些地方、在什么时间来阅读我的作品。我非常喜欢那些做出回复的读者。当我真的玩起了博客,通常内容对半开——一方面是宣传我的作品,一方面是关于文学话题和一般感兴趣的话题的内容。我发现博客成为了一个非常有独创性的交流通道。通过它,我认识了许多后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朋友。它也使得我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里的朋友交流,我的书籍和小说被译介到了那些国家。我们愉快地讨论电影、书籍和人生。最近,我非常繁忙,所以就不像过去的两个月那样,没有太多时间花在博客上,可是我刚刚已经开始重新更新博客。博客也有点改变了我的小说写作风格,因为当我写起那些有关于个人生活的短文时,我采用了一种之前特地为博客发展出来的风格。我已经发现,这种文风同样可以很好地用在一定种类的小说中。
      
      I:你目前在创作什么作品?你有没有格外看中的创作计划?
      J:目前我正在稍事休息,不过我刚刚递出了我的下一部长篇小说,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那部《暗影之年》(奇幻、侦探、自传类的小说)。出版应该是在08年,哈泼-柯林斯公司。我最近也卖掉了一部短篇小说集《黑夜威士忌》给哈泼-柯林斯,它将会在《暗影之年》出版后推出。就短篇小说而言,在未来几个月内,我有许多重印和新小说刊登在或将要刊登在许多不同的选集里。法国的《故事》杂志也将刊载一篇我的小说,在六月号上。至于最中意的创作计划,在我创作时,它们全都是我中意的创作。
      
  •     大陆的科幻奇幻小说出版,相对于90年代,已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市场上还是一家独大的情况;不谙外语的科幻奇幻迷们,读到的国外作品,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要靠那一大家的出版人员的眼光。
      
      坦白地说,杰弗里·福特在国外科幻奇幻圈,当然没有尼尔·盖曼那样的知名度。胖乎乎的杰弗里当然没有英俊的尼尔·盖满那样拥有良好的市场操作性。
      
      但我可以说,杰弗里·福特的作品,绝对能带给中国读者很愉快的阅读享受。因为他一直在用最真诚的态度,讲述一个个真挚的故事。作为作者的杰弗里,感情与作品水乳交融;而作为读者的我,也通过文字对作者有了全新的认识。
      
      感谢维京王同学在引进和出版此书中的种种努力。:)
  •   感觉很亲切的作家~~
  •   你看过几本拉?是中译还是原著?
  •   他的小说不多,长篇小说到现在为止总共只有6本。
    中译的,目前有两本。
  •   《查布克夫人的画像》,故事更耐人寻味些;
  •   好。。我要赶上你的速度!!
  •   .。。。。。。。。。。。。我最近狂迷推理小说的说
    科幻小说。。。。。呐。。。要追赶了。。。= =
  •   到底是科幻还是奇幻?我对奇幻真的已经过敏了受不了了,别再提奇幻了除非和神话有关。
  •   这本书和奇幻不搭界的~~
  •   我看了《失窃的孩子》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想看这本和《查布克夫人》但是比较犹豫怕和《失窃孩子》一样的风格,因为我对奇幻类的了解很少,我喜欢看推理类的。lz可以简单说说吗?
    ps:《古殿》好看吗?
  •   可以去看内容介绍。
  •   无机吖,一个岛的可能性看过吗?觉得如何?
  •   To 茉莉花开
    没看过哦……
  •   维京王真是辛苦 ?
  •   广告时间,看完后有感觉的请来Jeffrey Ford 论坛
    http://www.odyguild.net/bbs/forum-67-1.html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