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战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艾伦•埃森斯托克  页数:224  译者:程淑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了把自己四岁大的孩子送到顶级私立幼儿园,父母们展开了一场看似荒唐的竞争。艾伦•埃森斯托克以一名知情人的身份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这部非小说作品诚实、滑稽、悬疑而又感人。第一次将人们带入到私立学校申请过程的各个方面。艾伦•埃森斯托克跟踪了美国数个家庭,从他们第一次参观学校直到他们打开录取通知。他采访了那些指导过家长和孩子的录取主管、学校领导、教师、教育顾问以及幼儿园老师。  他提出了各种尖锐的问题:私立学校录取主管们如何决定录取对象?在一个正致力于创造的社会里,是否只有富人才能获得最为优秀的教育?同时埃森斯托克就五十万美元问题咨询了常春藤联盟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以及他们的录取顾问:你所上的幼儿园是否最终帮助你进入了一所顶级名牌大学?  从本质上说,《幼儿园大战》是一场人生戏剧,一个关于追求和人们不惜一切代价为荣誉而战的故事,只是他们的荣誉是在私立学校幼儿园里的一个位置而已。

作者简介

艾伦•埃森斯托克(Alan Eisenstock) 著有多部非小说作品,其中包括《神偷:一个骗子从黑暗到光明的旅程》(The Holy Thief: A Con Man’s Journey form Darkness to Light)和《周末十大篮球手:人类的隐秘生活》(Ten on Sunday: The Secret Life of Men)。他曾担任

书籍目录

序言 为孩子投机取巧绪论 如何才能被录取?1 五十万美元问题2 会见家长3 宣传册封面4 丰富的材料夹,精悍的申请表5 强手如云6 四岁时的失败7 听我的,宝贝8 决定9 第二季结尾语 茶杯和脆饼致谢

章节摘录

  绪论  绪论:如何才能被录取?  这不仅是父母在申请私立幼儿园的过程中不断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这个过程本身的推动力。作为两个就读于私立学校的孩子的父亲和这所学校的董事会理事,我对这个问题格外感兴趣。在理事任期期满后,我发现幼儿园里提供的位置越来越少,能进入我们学校的幼儿园学习已成为大家垂涎的荣誉。我开始意识到进入幼儿园和获得知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我开始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滑稽的、疯狂的、恐怖的——讲述的都是绝望的父母们为了能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占得一席之地怎样竭尽所能。  在我思考这些故事,并且读到在这个国家的不同城市以及在日本、西班牙和其他国家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进入私立幼儿园而做出的努力后,更加困惑不解。之后我便对此深深地着了迷,因此离开了理事会,开始了对这个主题的研究。  一开始我就决定在故事中隐去原先供职的学校。录取负责人以及校长一直是我的朋友,我的成功得益于他们。没有他们的引导我不可能写这本书。在我迷惑的时候是他们指给我正确的方向,在我需要引见的时候他们又帮我打电话。但他们没有在书中出现,这个学校也未被提及。  这本书的撰写与研究耗费了我两年多的时间。我跟踪那些在不同的城市里申请私立学校的家庭,其中包括亚特兰大、巴尔的摩、波士顿、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矶、纳什维尔、新奥尔良、纽约、旧金山和西雅图。在所有城市里,除了稍有差异,申请过程本身以及父母所经受的焦虑担心都是极其相似的。唯一的例外是纽约。如同它的众多其他方面,私立教育似乎也是在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这方面一部分是缘于它长期的私立教育传统,早在1628年这里就成立了美国第一所私立学校。同时它也缘于纽约人的特质,尤其是曼哈顿人——骄傲、有竞争意识、特令独行,并坚持获得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另外,在纽约,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要求申请者参加ERB考试——一种职业考官与学龄前儿童一对一的智力测验。几乎美国所有其他的城市都只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而只有纽约的私立学校要求一个正式打分并撰写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入校的前提。  在我的调查结束的时候,我决定主要研究四个家庭,关注四位母亲。我发现基本上是母亲在申请过程中占主导,只有三位父亲是例外,一位在纳什维尔,一位在波士顿,一位在底特律。他们告诉我之所以负责这个过程,有两个相同的原因:他们认识学校的上层领导,并且他们都处世泰然,社交上游刃有余。  波士顿的父亲认识一些他为儿子选定的幼儿园的家长,同时他还是一位有名的业余摄影师。他毛遂自荐,免费为学校大会、家庭招待会、全校假日计划以及五年级毕业典礼摄影。  他说:“我非常确定,我在学校的活动是我儿子能被录取的原因。”  其他两位父亲主要依靠人际关系。底特律的那个父亲只关注一个学校,因为他大学时的一个铁哥们儿就在那个学校的理事会里。他的孩子最后被录取了。曾经有人告诉纳什维尔的那个父亲说,进入私立学校,“关键就是推荐信”。他的朋友们帮他弄到了两封重要人物写的分量很足的推荐信,并催他交了上去。  他说:“那些推荐信是使我们的申请胜出的唯一因素,因为很明显,我不可能捐赠很多的钱。”  他成功了,一个顶级私立学校接受了他的女儿。  然而大部分的申请者都是母亲。她们侦察学校的位置,参加家庭招待会,参观校园,然后挑选那些符合她们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学校。她们填写申请表格(起码是初稿),并开车带孩子去拜访学校。只有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父亲才会一同前往,但往往坐在车的后排。他们会参加父母接见会。有时父亲只有在达成协议的时候才会从不起眼的地方站出来。  我所跟踪的四位母亲充分体现了幼儿园大战中不同战士的典型形象。四位母亲都上过大学,其中两个还拿到了更高的学位。劳瑞是一位全职妈妈,依靠丈夫利润颇丰的生意,生活充足富裕;特瑞娜是一位少数民族单身妈妈,为了使自己的事业有所成就而努力拼搏;什亚是一位来自纽约的母亲,她做兼职工作,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丈夫。  第四位母亲,卡迪,几乎人人都认为是位“规规矩矩的”母亲。经济上,她和丈夫坚实地立于曾被我们称作中产阶级的行列。她丈夫工作时间长,因而收入颇丰。卡迪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暂时停止了工作。当时在做了众多的考察研究、反省思考之后,她极不情愿地开始了私立学校的申请程序。现在她承认那时她还有些天真幼稚,曾毫无准备地被文化冲击迎面扇了一耳光。  所有的母亲都慷慨合作。我成了她们的影子,陪他们去拜访学校、参加家长见面会、参观校园。当我无法亲自参加其中一个场面的时候,事后她们会立即给我电话,描述方才她们经历的一切,并详述他们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卡迪,她似乎具有独特的做大量笔记的能力。她会习惯性地把她的想法、印象、当时的场景和感受都记在放在手袋里的笔记本上。即使在举步维艰、四处碰壁的时候,她也愿意描述她的心情和感受。卡迪从不吹毛求疵,她袒露自己的灵魂,这本书实际上成了她的日记,她申请私立学校过程中的忏悔录。  关于我所跟踪的那些家庭的最后一个方面。  我曾非常自信地认为,只要不在书中用实际姓名,我会很容易找到一些愿意与我分享申请过程的人。然而我大错特错了。尽管一些父母对能在这样一本书中出现而感到兴奋,还是有十几个家庭拒绝了我。大多数家庭表示了歉意,一个母亲解释说:  “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哪里没录取我。噢。但愿不要让我四处碰壁。”  ***  在《幼儿园大战》这本书中,我的目的是要表现申请过程的方方面面。除了跟踪家长,我决定采访录取主管和学校领导,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过程是什么样子。凭我以前的经验以及“业内”朋友告诉我的情况,我知道我会吃到很多的闭门羹。  让我惊讶的是,许多录取主管和学校领导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他们坦诚率直,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一些人还允许我进入他们内部的密室,让我了解录取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而我怀疑这些从未对一个局外人透露过。似乎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澄清事实、以正视听的机会。我也非常乐意给他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并且为私立学校未来的家长们第一次展示幕后发生的一切。  而一些学校领导拒绝接见我,也有一些尽管答应接受采访,但在我们的交谈过程中避谈实质性的话题。他们似乎突然变成了总统记者招待会上巧舌如簧的大臣,尽管是在回答问题,实际上他们是用推托的语言和转移话题而左右躲闪、含糊其词。如果我一再坚持,他们便更多地使用明显的技巧。当我问一位录取主管“为什么你单单选择这个孩子”时,她不再接听我的电话,而之前她曾是我最积极和热情的校方联系人。而如今她销声匿迹,似乎进入了证人保护程序。  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最具有戏剧性和最荒谬的事情发生在一个下着雨的阴冷清晨,当时我正在采访一位托儿所所长。从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她对接受我这次采访的不情愿乃至后悔,我没有理会,当着她的面打开录音机,开始了采访。采访平静而愉快地进行着,直到我问了这个问题:  “我经常听说,录取主管们非常依赖他们与托儿所所长的关系,是这样吗?”  “马上给我关上录音机!”托儿所所长说道。  “什么?”  “马上!”  迫于她威严而激烈的说话语气,我条件反射地伸出手,关上了录音机。她突然在椅子里转了一下身体。我当时很确信她会让我马上离开。  我曾出版过五本专著,发表过大量文章,并为此进行过几千个小时的访谈。采访对象中不乏一些与黑道有些瓜葛的人,但是从未有人让我关掉录音机。那时我明显感受到,我不仅要从那所托儿所被踢出去,也要从这个研究主题中被驱逐出去了。很显然,我击中了要害。那时我才明白这个话题要比我想象的更敏感得多。  我希望从录音中抹去这段不愉快。我道了歉,并保证我会使问题更多概括而更少探究后,她同意接受完采访。我再次打开录音机,与她谈论了一些她们托儿所规划的一般性问题。她对这本书的写作没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但最起码我没有在一群用手指画画的三岁孩子面前被赶进雨中。  尽管如此,其他的录取主管和学校领导给我展示的录取过程比我想象的还要全面。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我不能用他们以及学校的真实名字。为了保护身份,一位学校领导要求我改变她的性别,并把她的学校换到其他的城市。  我不仅同意了,而且最终决定把这本书的背景放到一个无名的美国城市。除了关于纽约的部分,《幼儿园大战》可以在这个国家的任何城市发生,不管是从波士顿到旧金山,还是从达拉斯到底特律。因为我发现私立学校的申请过程多少有些普遍性,因而为了保护每个人以及每个学校的身份,没有说明故事发生的城市。  在这本书中,只在几个地方用了真实姓名。例如斯维迪·威廉姆斯牧师,他的儿子伊利泽,马纳萨·坦格林和艾米丽·格力克曼,后者是一位纽约的教育顾问,她要求我用她的名字。对于其他的人,我都更改了姓名,进行了组合并虚构了性格。结果是,书中的人物和学校都是真实的,但都经过了我的想象力的伪装。我没有改变的就是那些对话。书中的对话或者是直接从我的录音带中节选的,或者是我亲耳听说的,也或者是别人告诉我的。  ***  《幼儿园大战》的核心是一个关于追求的故事,而我们的四个家庭所追求的东西都虚无缥缈,更糟的是他们必须同几十个申请者展开竞争,而其中不乏有些人已习惯于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只要他们认定目标便会不惜血本。这类人被称为“权势阶层”,也就是一位录取主管所说的“E群体”。而当权势阶层也无法获得这种荣耀的时候,社会中便会产生一种深层而广泛的焦虑,继而扩散至公共的挫败感,甚至恶化为愤怒。在她的小说《录取》(Admissions)中,南西·莱博曼(Nancy Lieberman)把曼哈顿的私立学校申请过程称为“流血的运动”。朱迪思·沃纳(Judith Warner)把这个比喻带到浮士德式的叙述中,她在专著《完美的疯狂:焦虑时代的母亲们》(Perfect Madness:Motherhood in the Age of Anxiety)中写道:“我们已经认识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所掌控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异乎寻常的重要”。她又补充道:“为了能让孩子进私立学校学习,父母们甚至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节操。”  在开始这本书的调研之前,我一直认为这些都是夸大其辞,而那些家长也都只是些个例。我认为,生活中有那么多的选择,那么多的学校,如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校中的专科学校、教区学校等等。实际上我采访的全国许多教育者也都推荐这些学校或其他的公立学校作为选择。  然而,这本来就是一种排外观念在起作用。这种荣誉越是排外我们就越想得到它。一位相对低层次的私立学校校长曾开玩笑说:“我曾经想在申请程序一开始就说‘很抱歉,我们今年没有位置了。现在学校都满了,所以我不再接受任何申请,你也无法进入这所学校’,就想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我的观点就是你越排外,人们就越想进你这所学校。”  事实还远不仅如此。排他性和优越感,如果可能的话,还不断繁殖。一旦一个孩子进了私立幼儿园,很有可能他的弟弟妹妹也能进入这所幼儿园,不管其表现如何有危险性或他们之间有多大的学习差异。家庭长子便成了入园先锋。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妈妈说:“所有的压力都在我的第一个孩子身上,如果他被录取了,他的弟弟妹妹们就会被录取,因为他们是同胞。也就是说,他会把他们带进去。”  已入园儿童的同胞在录取过程中能够得到首许(学校对他们的审批往往比其他的申请者早几个月),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世代相传性,而这在曼哈顿以及其他的城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种现象近期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加重了排他性。“较新的”私立学校刚刚成立三十多年,它们的毕业生的孩子已经到了入园的年龄。这些校友的孩子,由于世代相传性而与已入园儿童的同胞并列为幼儿园录取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对象。两位录取主管抱怨说,由于前面的两类孩子,他们只能对“普通大众”提供四个空缺,一个学校就只有两个。而另一位录取主管说,由于世代相传因素,她的幼儿园中已经没有空缺。而随着这两类孩子数量的不断增加,排他性似乎变得坚不可摧。  我采访的许多家长开始时曾考虑过当地的公立学校。他们去参观学校、参加家庭招待会,他们跟老师、校长以及选择公立学校的家长交谈。  一位旧金山的母亲告诉我说:“我做了全面的调查。我真希望我能喜欢我们小区的学校,但它还是不够好。我为什么不为孩子争取最好的呢?为什么我必须满足于那些我明知不完美的东西呢?”  有些家长参观了他们社区的学校,并且欣喜万分。他们发现设备运作良好,墙壁也刚刚粉刷,另外还有几台电脑。图书馆的架子上摆满了书籍,科学实验室和艺术室里设备齐全,老师似乎也完全可以胜任,孩子们忙碌而高兴。看上去都是些像样的学校。  问题是它们最多只能是这样。像样。可以接受。  因而,或是出于选择,或是迫于必须,新一代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开始了对私立学校中的一个位置的追求之旅。如果他们成功了并幸运地被录取了,他们得到的是顶尖级的教育以及到十二年级每个孩子高达五十万美元的学费。五十万。  大学之前的五十万。  这样值得吗?  说实话,在我们的儿童长成为交税的成年人、涉世的公民之前,我们很难知道答案。这只有三十年后才可得知。或许我们在寻求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倘若公立教育保持现状而考大学的竞争不断加剧,花五十万美元来教育一个孩子确实有必要吗?  对于多数的父母,尽管他们并不都属于精英阶层,但答案是坚决的,有必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幼儿园大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原来国外也有学区房,也有私立公里,好学校差学校的差别。。。。可怜天下父母亲
  •   宝宝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看了美国的幼儿园教育方法,受益匪浅,很庆幸发现了这本书!
  •   以前一直听说美国人的竞争始于幼儿园,这回真知道了,引发思考
  •   极其精彩富于乐趣的书。包含许多对我们角落似的美国教育
  •   不错!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看一看!
  •   理论和故事吧,看着玩吧
  •   帮朋友买的反映还不错
  •   买书给老婆看,还不错的
  •   童稚、童言、童心、童话无限好!
  •   最近要用,很有借鉴意义
  •   质量不错,非常实用,经过多次生病的经历检验。
  •   家有要上幼儿园宝贝的家长,值得一读。
  •   介绍美国妈妈择校的事,看完后不由得感慨啊,家长焦虑症哪儿都有啊
  •   感觉外国人其实和中国人有些地方也一样
    都是很期待自己的孩子能优秀
    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国家政策的引导
    确实是非常重要啊
  •   希望 有帮助
  •   有点残酷,但是很好玩。
  •   只看了前面一小部分。一般吧。有的地方幽默。
  •   与我最初的理解有点出入。 随便看了看
  •   知道国内上幼儿园不容易,其实国外,上好的幼儿园也不容易!只不过,别人是上私立园困难!
  •   还不错,只有一点很困扰我,书名所谓的“幼儿园”其实是指小学阶段吧?内容不错,让人能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教育方式。不过不太详细,回头还是要找本详细介绍各国教育的书看看。
  •   中国最好的教育机构是公立,美国好的教育机构是私立,都是要争取好的教育。
  •   虽然说是美国的故事,但是我觉得跟中国的有些相像,现在 幼儿教育怎么看着像父母之间财力的比拼一样,哎,拼爹的一代啊!!!
    这本书还是有点看头的,做人难,做父母更难啊,未来培养的是人才也好蠢才也罢千万不要危害社会危害亲人就可以。
  •   国内国外都一样,为了孩子不惜血本
  •   不好 就一小说
  •   初步看了一下内容,还算好,不是太枯草。
    不过当当发过来的这本书,有点旧,估计仓库里放久了,一点新书的感觉都没有……。网上购物就是这点不方便,书的新旧程度没法挑,只能看运气了,所以特别期望当当网购能考虑到这点,毕竟我们花钱可不想买到隔年陈货!
  •   都是以前买的书。当当这次怎么又要我评论一次?书就那样,没我想要的内容,只能作为参考。
  •   也可以看看
  •   原版书应该不错,就是翻译水平一般,读起来有点拗口。
  •   没看到书啊
  •   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不具有指导性,也没有小说的可读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