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页数:236 字数:112000 译者:周昊俊
Tag标签:无
前言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大器晚成,晚到目前所见文学史著作还来不及提起她,晚到我们刚刚知道她,虽然她在英国文学中自具地位,而且卓尔不群;——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末一点特别重要。即以英国女作家而论,读过了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尔夫、默多克和莱辛等等之后,为什么还要读菲兹杰拉德呢。如此提问或嫌太过实际,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妨简单地回答一句:因为她和她们不一样,非但如此,在我看来,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然而此种不同在微妙间。菲兹杰拉德无疑是睿智的,但她不像奥斯丁那样借助某个人物表现一己的睿智,甚而让这睿智凌驾于所有人物之上;她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总能体会入微,但这是一种坦然的、放松的体会,不像伍尔夫那样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而不是诗的创造者,不像艾米莉·勃朗特那样把小说写成一首诗;她塑造的人物也以女性形象最具魅力,但不像夏绿蒂·勃朗特那样安排女主人公作自己的代言人,张扬一种“女性立场”;对她来说,体验总是胜于思考,所以不像默多克那样通过作品阐述自己的哲学,作为一位作家,她其实并不关心哲学问题;她不止一部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并非像艾略特或莱辛那样关注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她仅仅是要做个好作家,此外别无野心;我们读她,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写得好。菲兹杰拉德自然不如上述几位地位崇高,但她继乎其后,却末隐蔽在她们的阴影之下。 优秀的作品或以情节胜,或以人物胜,或以主题胜,菲兹杰拉德所著则以风格见长,尽管风格离不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有了这些,还有如何看待、处理和表现的问题,对于菲兹杰拉德来说,这可能更为重要。必须指出,风格有一部分关乎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总归有所损失,倘若只看译文,对于原著的语言风格最好三缄其口;而风格的另一部分,譬如菲兹杰拉德的优雅沉静,细腻而又简洁,多少可以超越此种限制,让另外一种语言的读者所能了解。 在中国,菲兹杰拉德的名声大概起于她的《书店》的翻译出版,译者说:“这本小说,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叫做《书店》,便值得付出。”这话很打动了一些有书店情结的读者,但不无误读之嫌。《书店》并非《查令十字街84号》一类作品,菲兹杰拉德也不是那种津津乐道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事物的作家。显然,假如主人公弗洛伦斯在“老屋”开的是别的什么店,最终也得照样倒闭。书中写道:“当火车开出车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下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这里,弗洛伦斯同样误读了自己的遭遇,而作者并未替代她看透这个小镇与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菲兹杰拉德塑造了弗洛伦斯,理解她,同情她,甚至赞许她,但弗洛伦斯并非就是作者自己。《离岸》中的尼娜,《天使之门》中的黛茜,《蓝花》中的卡罗琳,也都是作者着意塑造的女主人公,但她与她们同样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译者谈到弗洛伦斯起念开书店,“仿佛要寻求一种叫做‘意义’的东西”,但是这种意义究竟为何,作者始终末予揭示。她无意将一部作品归结于一种道理。《书店》如此,后来更见特色、更具分量的《离岸》、《天使之门》、《早春》和《蓝花》亦是如此。 菲兹杰拉德的风格,就体现于她与情节和人物之间这种关系,或者说,她对待它们的态度。菲兹杰拉德习惯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也很好地发挥了这一叙述方式的长处——对于小说创作来说,这是一种便于调控、可近可远的写法。作者既能真切体会某一具体情境之中的人物,也能置身此一情境之外予以冷静观察;不因过于切近而妨碍观察,也不因过于间离而阻隔体会。菲兹杰拉德是一位既充分,又克制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和情节总是“本来面目”,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而她一视同仁,笔下波澜不兴。这最明显地体现在取材于德国诗人诺瓦利斯生平的《蓝花》中,有意见指该书“并没有过多地进行文学意义上的创作”,殊不知以此要求作者,无疑求马唐肆,她无非不制造、不渲染、不大惊小怪罢了。菲兹杰拉德的作品,读之如啜清茗,滋味徐生,《蓝花》尤其如此,好处要读完才能觉得。这个好处,是读别的书不大容易见到的。 对于菲兹杰拉德,很难讲这一切是技巧所致,还是修养使然。有一点应该提到,即她是过了六十岁才开始写作的。一位作家最初投身写作所形成的态势,也许会延续终生;很多人到老也摆脱不了粗糙、草率、幼稚和青春气,就是这个原因。而我们常常把这种惯性看作作家的风格了。菲兹杰拉德则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汰尽了这些之后才从事写作。她不是要达到什么,而是在规避什么。——前面我讲菲兹杰拉德所塑造的人物都不是她自己,可以换个说法:他们是她,但不是现在的她;她历尽人生之后,回过头去看着过去的这些自己,其间的距离是一己的阅历,是她对于这个世界的彻悟。
内容概要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大器晚成,晚到目前所见文学史著作还来不及提起她,晚到我们刚刚知道她,虽然她在英国文学中自具地位,而且卓尔不群;——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末一点特别重要。即以英国女作家而论,读过了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尔夫、默多克和莱辛等等之后,为什么还要读菲兹杰拉德呢。如此提问或嫌太过实际,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妨简单地回答一句:因为她和她们不一样,非但如此,在我看来,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作者简介
佩内洛普·非兹杰拉德,(1916-2000)是当今英国文坛最杰出,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三本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提名,分别是:《书店》(1978),《早春》(1988)和《天使之门》(1990)。1979年,作者凭借《离岸》一书荣获该奖项。1995年,她的作品《蓝花》胜过同期其他文学作品,被选为“年度之书”。佩内洛普长期定居伦敦,曾就业于新闻业,政府食品部,BBC广播公司以及各类学校,包括一所戏剧学校,她在晚年开始从事写作,并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作家。佩内洛普2000年于伦敦去世,享年83岁。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1.弗雷德的三封信 2.圣安吉里克斯学院 3.弗雷德当初是如何得到这个职位的 4.圣安吉里克斯学院的晚餐 5.在教区长住宅 6.在抗议者辩论社团 7.谁是黛茜?第二部分 8.黛茜 9.黑衣修士医院 10.男病区 11.病人詹姆斯·埃尔德 12.凯利 13.黛茜离开伦敦 第三部分 14.黛茜的行踪并不神秘 15.乡间漫步 16.费尔里家人的到访第四部分 17.马修斯博士的鬼故事 18.不寻常的开庭 19.罪有应得的凯利 20.弗雷德给他学生的忠告 21.在萨杰医生的医院 22.天使之门
章节摘录
圣安吉里克斯学院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相同,即学院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存在过,因为它是经本尼迪克特十三世。教皇批准建造的,而该教皇在继位后一直受到众人激烈的争议,最后竞被废黜了教皇的神圣职位。他于一三九四年通过正式选举成为教皇,但仅仅两年后,他就得知了自己被罢黜的噩耗。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上帝还是人类,没有谁能找出任何一条法律或教规可以罢免教皇。被革职的可以是国王和皇帝,而绝不应该是依法推选的教皇。同样身为阿拉贡。人的本尼迪克特,在这个以“顽强不屈的精神”闻名的国度里,算得上是国民中最体现国家性格的代表之一了。一四一五年,他隐退后居住在一座城堡中,这座城堡建于六十四米高的乱石上,通过一片狭长的沙地与卡斯瓦特隆本土相连。每当涨潮时,城堡便会被涌动的激流包围,尽管身处偏远的潘尼斯克拉①,他仍一如既往地在大厅里召集群众参与各类宗教活动,并向大家提供一些他被废黜离开前随身带来的书籍和旧挂毯。不管如何威风,那时毕竟已是九十岁高龄了,人们都认为他不久就会升天了。然而,他不但没有死,反而更加精神抖擞,丝毫没有服老的迹象。为了安抚众心,欧洲的国王们一致商定,设计将他毒死。本尼迪克特一生严于律己,过着有节制的生活,唯独有一样东西让他欲罢不能、难以抵挡,那就是很喜欢吃由本土的一所修道院的修女们为他做的楹椁果酱。经过一番仔细的打听,大家发现有一名本尼迪克特教团的僧侣非常精通如何在甜食中掺入毒素,于是,他们便收买了其中一名随从,指使他将放入毒药的果酱端到了教皇的书房里。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老顽固食用了毒果酱后,反应剧烈,呕吐不止,可不但没被毒死,反而因为过度呕吐把胃里的毒素都给排泄一空。被收买的随从立刻被活捉,那名投毒的僧侣也被定了罪,并被活活地烧死。五年后,教皇带着一生的威严和荣耀,与世长辞。人们把他的遗体葬在了教皇出生的故乡——伊路卡。在之后的西班牙战争期间,蛮横残暴的法国士兵把他的尸体从墓地中挖出,割下头颅,丢弃在荒野里。幸运的是,一个好心的工人后来把他的头从水沟里拣了回来,一直奉作圣物保存至今。其实,安吉尔斯学院的总导师早已专程去阿拉贡亲眼目睹了圣物,随行的还有詹姆斯学院的院长马修斯博士,一个声名显赫的古物研究者。他们在那里受到了特有的款待,并有幸被允许打开银色圣物盒,亲眼看到了本尼迪克特十三世的头骨。总导师和马修斯博士都察觉到了头骨的右眼仍旧依稀可辨,像块黑色的果冻肉在一样凹陷在眼窝里。 “依我看,那眼睛分明是在活生生地告诉我们,他在看着什么东西。”马修斯博士说道,“眼神中好像还透射出丝丝亮光,是的,仿佛是在传递着什么信息。如果我们能看见整个尸骨,我可以想象,它的一只手一定放在心口处。”事后,安吉尔斯学院的牧师曾抱怨说,总导师本来就不该带马修斯博士一起前往西班牙,他平时闲着无事可做时,总是喜欢写些鬼故事,并大声读出来炫耀。而他一旦看见尸骨或是墓地,简直就和满腹狐疑、装神弄鬼的老巫婆没什么区别。“还有,可想而知,他们俩在那儿一定受了不少折腾!你要知道,在西班牙,人们喜欢把土豆片放在煎蛋卷里,他们甚至还得骑在骡子背上赶路!”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天使之门》比很多更长篇幅的小说更加充满灵气、智慧和情感。《天使之门》使菲兹杰拉德成为当代英国小说界最优雅最独特的作家。 ——迈克尔·拉特克利夫,《观察家》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一本抽象风格的小说讲述了一个风趣的爱情故事。简洁、从容却又情符复杂,作者的技巧令人惊叹。 ——维多利亚·格兰丹宁,《泰晤士报》 这本小说简短而充满活力。故事自然地向着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展着,精致、有趣、感人。 ——彼得·坎伯尔,《伦敦书评》
编辑推荐
我一如既往,从一而终。永不妥协……尽在《天使之门》! 《天使之门》曾获得一九九0年英国文学布克奖的提名,并受到众多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评价。完美的叙事天分加上微妙的思考风格,造就了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小说的精细沉稳,读来回味无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