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塔德·肖尔茨 页数:412 译者:马永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十九世纪最具才华的音乐家肖邦在一个浪漫主义时代中闪光的生活故事。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巴黎,在那里,他生活了整整十八年,那几乎是他短暂一生的一半时光。讲述肖邦的故事,当然离不开另一个人,她就是乔治桑——一个富有反叛精神的女作家,她是肖邦的情人和保护者。本书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洞察力,广泛吸收日记、回忆录、通信等素材,描绘了作曲家在巴黎的爱情生活和创作历程,揭示了肖邦与乔治桑深刻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爱情体验。 本书介绍了十九世纪最具才华的音乐家肖邦在一个浪漫主义时代中闪光的生活故事。他在巴黎生活了十八年,那几乎是他短暂一生的一半时光,他以其非凡的天赋闪耀在众多群星的中央。这些天才构成了一个时代——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德拉克罗瓦、李斯特、柏辽兹,当然还有乔治桑——一个富有反叛精神的女作家,她成为肖邦的情人和保护者。本书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洞察力,广泛吸收日记、回忆录、通信等素材,描绘了作曲家在巴黎的爱情生活和创作历程,揭示了肖邦与乔治桑深刻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爱情体验。
作者简介
作者:(美)塔德·肖尔茨 译者:马永波塔德·肖尔茨,曾任《纽约时报》驻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记者,办事处主任,他的十八本著作包括里程碑式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菲德尔》、《那时和现在》、后两本获得了美国海外出版商俱乐部的年度最佳奖,现居华盛顿特区。
书籍目录
前言 前奏曲行板:1810一1837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回旋曲:1837—1847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尾声:1847一1849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后奏曲
章节摘录
书摘弗里德里克·肖邦是个天赋奇才,他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对他也同样有利。最关键的因素是他勤于奉献、聪明异常的家人,法国与波兰的混血背景,在华沙家中所受的高质量的普通教育和音乐教育。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对音乐非常敏感,他自发的、热忱的反应,委实让人震惊。 1810年3月1日,在华沙西边约二十英里的地方,在乌他拉塔河边凄凉的兹拉佐瓦·乌拉村,弗瑞塞克来到了这个世界,他是一个会演奏小提琴和长笛的法国移民教师的第二个孩子。他出身贫寒的母亲是一个波兰小贵族的表妹,会弹钢琴,有一副悦耳的女高音歌喉。肖邦非凡的家庭背景是历史上法国与波兰在各个层次上关系紧密的一个例证,这使得后来他在巴黎非常容易获得如鱼得水的感觉。也许这注定使肖邦永远居停在法兰西,同时维系着他与波兰、波兰音乐与文学,以及所有与波兰有关的人与事的情感纽带。 根据现存的记录,尼古拉斯·肖邦,于1771年4月15日出生在法兰西东北部洛林省的马罕维勒村庄。他的父亲名为弗朗索瓦·肖邦(这个名字偶尔被拼写成查普恩或查平),是一个修造车轮的人,拥有一片小葡萄园,也担任县里的委员。洛林省是路易斯十五世1738年赏给斯坦尼斯拉夫·列斯克伊斯基的终身封邑,后者是他的岳父,被废黜的波兰国王。玛丽·列斯克伊斯卡娅当时是法兰西王 P11后,有大批波兰人随他们被流放的君主定居在洛林省(斯坦尼斯拉夫书院,至今还在洛林省府南锡存在)。洛林省在1766年斯坦尼斯拉夫死后重归法兰西,五年后尼古拉斯降生。 马罕维勒村属于查尔斯一约瑟夫·德·吕坦特伯爵的庞大地产,他是列斯克伊斯基的内侍,但是在1780年,弗朗索瓦·肖邦九岁的时候,该地被卖给了波兰伯爵米契尔·帕克。随着这个复杂故事的展开,帕克伯爵从波兰买来了一个叫詹·亚当·维德利奇的人,让他管理自己的产业。维德利奇和他的妻子很快就结识了轮具修造匠弗朗索瓦·肖邦,并立即喜欢上了他的儿子尼古拉斯。七年后,帕克伯爵出卖了地产,包括马罕维勒村及其他三座村庄,维德利奇于是返回了波兰。 由于至今未明的原因,他们邀请16岁的尼古拉斯陪伴他们,许诺帮他在波兰安身。也是出于同样未知原因,尼古拉斯同意随他们一同去波兰。用一位波兰历史学家的话来说,他是在1787年动身的,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两年,“随身携带了他的小提琴、长笛和几本伏尔泰的书”。尼古拉斯从来没有返回法兰西,刚好和他儿子弗里德里克一样,后者从来没有返回波兰。这对父子奇怪的相反态度,使得父亲始终用法语从华沙给儿子写信,而儿子则用波兰语从巴黎回信(在他的法国祖父去世时,弗里德里克刚刚四岁;他从来没有遇见过任何他的法国家族成员)。 到了波兰以后,尼古拉斯-肖邦在华沙一家法国人的烟厂找到了一份会计差事。工厂倒闭时,他受雇去伯爵夫人埃娃-拉兹尼斯卡在切尔涅沃的领地,担任四个孩子的家庭教师。伯爵夫人的丈夫是一名军官,在1793年波兰被第二次瓜分后的抗俄起义中遇害。尼古拉斯开始把自己当做波兰人,把名字改成了波兰语的“迈克拉”,并志愿投身起义,在华沙国民卫队中效力,被提升为队长。他是华沙威斯图拉河对岸的布拉加镇的保卫者之一,在最著名的俄军指挥官亚历山大·苏沃洛夫最后攻击首都的战役中奇迹般地幸存下来。 P1238年后,一个完全一样的情节将会重演,在1830—1831的起义中达到高潮——迈克拉在他华沙的家中、自我流放的弗里德里克则从维也纳和斯图加特,同时关注着这场起义。 良好的教育和擅长多种语言的素质,使迈克拉·肖邦成了拉兹尼斯卡伯爵夫人理想的家庭教师。他一定很是吃惊,若干年以后,伯爵夫人最小的女儿,也是他最好的学生玛丽,会作为瓦勒维斯卡夫人成为拿破仑·波拿巴的情人。肖邦家在法国还有另一个关系,那就是多年以后,她的儿子亚历山大·瓦勒维斯基,将进入弗里德里克在巴黎的社交生活。 与此同时,伯爵夫人拉兹尼斯卡同意让她的朋友,最近离婚的伯爵夫人路德维卡·斯卡伯克,聘任迈克拉去相对较小的兹拉佐瓦·乌拉村,担任她五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尤其是她十岁的儿子弗里德里克。1802年,迈克拉来到那里,遇见了斯卡伯克的表妹,孤儿贾斯蒂娜·克里赞诺夫斯卡,时年20岁,负责管理伯爵夫人的地产。他们每天都见面,一起进餐,交谈,弹琴唱歌。还有什么能比一见钟情更能让两个人彼此爱慕彼此尊重的呢,迈克拉四年后决定向她求婚。他们于1806年完婚,他35岁,她24岁。伯爵夫人斯卡伯克把兹拉佐瓦·乌拉的一座小房子分给他们,做他们的家。 肖邦结婚六个月之后,拿破仑和他的军队进入了华沙,胜利结束了对抗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军队的伟大战役。他占领了维也纳,在奥斯特里茨打败了奥地利和俄国军队,随后在耶拿粉碎了普鲁士军队,占领了柏林。在世纪初的华沙,普鲁士人已经取代俄国人成为占领者,这位法国皇帝作为拯救者受到了欢迎。多年来,为了赢得波兰主权的恢复,波兰军团一直和法军并肩作战。1806年在华沙停留期间,拿破仑遇见了17岁的玛丽·瓦勒维斯卡,安纳斯塔兹·瓦勒维斯基的妻子,玛丽对拿破仑倾心不已。 P13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十九世纪最具才华的音乐家肖邦在一个浪漫主义时代中闪光的生活故事。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巴黎,在那里,他生活了整整十八年,那几乎是他短暂一生的一半时光。讲述肖邦的故事,当然离不开另一个人,她就是乔治桑——一个富有反叛精神的女作家,她是肖邦的情人和保护者。本书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洞察力,广泛吸收日记、回忆录、通信等素材,描绘了作曲家在巴黎的爱情生活和创作历程,揭示了肖邦与乔治桑深刻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爱情体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