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需要大国心态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国三峡  作者:查继宏  页数:247  

前言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屈辱,在中国人的心灵上留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面对现代西方文明在全球的肆虐,曾经创造无数辉煌历史的中国人倍感失落和自卑。    受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中国人十分渴望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寻找到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方法和途径。然而,儒家文化是在两千多年前在农业社会条件下诞生的,它很难再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社会。无论孔子、孟子等儒学宗师多么高明、多么伟大,“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们也无法预知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种历史局限性,是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的。    文化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农耕文明条件下产生的儒家文化很难再适应今天的工业化社会——农业社会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工业社会呼唤商业文明。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和传统都只是工具,人民的福祉才是根本。如果为了传承文化和维护传统而牺牲人民的幸福,那就成了本末倒置。北宋时期的大改革家王安石曾石破天惊地喊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20世纪之初的陈独秀先生也曾言:“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然而,这些有识之士的良语箴言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面前,犹如沧海之一粟。    中国人向来重仁义道德,却忽视法律规则;重视礼治、德治、人治,唯独缺少法治。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根本不懂民主与法治为何物。即使是在今天,我们对法治的认识也还停留在“警察抓小偷”的层面。2010年11月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教授高全喜先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第88期燕山大讲堂做讲座时,曾批评某电视台科教频道“法治进行时”栏目,播放的全是如何抓坏蛋的镜头,根本不懂法律是用来干什么的。    中国人非常感性,特别善于虚构想象,却不善于实证推理,因而我们的文学艺术十分发达,我们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的四大名著,可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却没有多少建树。四大古典名著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水浒传》教我们要“讲义气”,却没教我们“讲法制”;《三国演义》教我们要“懂谋略”,却没教我们“懂规则”。在现实生活中,“谋略”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使诈”。由于中国人向来都把“狡诈”解读成“智慧”,所以“田忌赛马”的故事才被我们津津乐道了几千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度被自卑和失落压抑得失去自信的我们,重新找回了信心。最近几年来,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就是比较好的例证。然而,就像被压抑太久的弹簧一样,我们从自卑转向自信的同时,有很多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狂妄自大。    最近30年来,我们的物质文明发展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我们可以修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造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但农业社会留下的陈旧观念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很多时候,由于陈腐观念的影响,我们把无知当成了纯洁,把偏见当成了原则,把愚昧当成了德行。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重新崛起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在我们通往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艰难险阻和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做好各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准备。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我们应该多一些理性和务实,少一些感性和狂热。只有这样,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由梦想变成现实。

内容概要

《中国崛起需要大国心态》由查继宏编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度被自卑和失落压抑得失去自信的我们,重新找回了信心。然而,就像被压抑太久的弹簧一样,我们从自卑转向自信的同时,有很多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狂妄自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修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造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但农业社会留下的陈旧观念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很多时候,由于陈腐观念的影响,我们把无知当成了纯洁,把偏见当成了原则,把愚昧当成了德行。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重新崛起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在我们通往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艰难险阻和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做好各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准备。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我们应该多一些理性和务实,少一些感性和狂热。只有这样,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由梦想变成现实。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天朝上国 风光不再
中国曾引领世界1000多年
曾经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曾经的世界第一科技大国
远播中华德威的郑和船队
盛况空前的郑和下西洋
“大明天子乃天下共主”
“纵得奇宝无数,于国家何益?”
“天朝无所不有,无需仰赖外人”
致命的海禁
不在朝贡之列,葡萄牙使节被拒
朝贡贸易的“面子”与“里子”
康乾盛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欧洲人对“天朝”的敬畏
英国第一次遣使访华
贫穷饥饿的康乾盛世
马戛尔尼的预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英国平衡对华贸易的工具:鸦片
“落后就要挨打”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PK明治维新
变法维新:大清帝国最后的机会
“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
慈禧太后强颜变法
第二篇 悠久的历史 沉重的负担
历史只说明“过去”,并不代表“现在”
消逝的古代文明
悠久的历史让中国人固步自封
在千年的历史,四千年的专制
旷世圣君从来都是杀人如麻
改朝换代让专制愈演愈烈
专制统治下的驭民、弱民之术
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禁锢
开国皇帝从来都不是“忠臣孝子”
儒学经典早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以德治国PK以法治国
复兴儒学可以实现民族复兴吗
万里长城既是骄傲,也是枷锁
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
古代中国为何要修筑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吗
第三篇 文化只是工具 福祉才是根本
宗教和文化从来都只是工具
罗马教皇成为欧洲事务裁判之始
德意志国王与罗马教皇的争斗
……
第四篇 混乱的民族思维 脆弱的民族情感
第五篇 多些商业理性 少些民族情绪
第六篇 做大国 要有大国心态
第七篇 中国崛起 任重而道远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慈禧太后从一开始就对变法过程给予了“充分关注”,并且“一切尽在掌握之中”。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颁发后第四天,慈禧便革去帝师翁同稣的职务,派荣禄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命刑部尚书崇礼兼任步军统领,掌管紫禁城的御林军。随后又令礼部尚书怀塔布、军机大臣刚毅分管通州大营和丰台大营。慈禧太后一切都成竹在胸,静观时变;而光绪皇帝则日夜忧惧,寝食难安。维新派由于缺乏武力支持,一筹莫展。恰在这个时候,袁世凯从朝鲜归国,李鸿章派他署理辽东前线军粮事务。康有为觉得袁世凯久居国外,对世界各国都颇为了解,应该会支持变法改革,而且,他是行伍出身,手中握有兵权。于是康有为派人前去联络袁世凯,袁世凯当场表示支持变法。康有为信以为真,密告袁世凯说,光绪皇帝不日将召其来京,以备不测。袁世凯回到北京后,光绪立即擢升他为兵部侍郎,专管练兵。由于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各种新法的实行十分困难。为扭转变法不利的局面,9月18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林旭等人商定,劝说袁世凯发动政变,囚禁慈禧,拥戴光绪,并决定由谭嗣同前去游说袁世凯。袁世凯答应“一力承担”,康、梁、谭等人十分满意。然而,精明老到的袁世凯,其实对当时的政局看得非常清楚。他心里很明白,即使自己鼎力相助,光绪也不是慈禧的对手。权衡利弊过后,袁世凯决定向慈禧告密。维新派的“政变”还没准备好,保守派已断然采取行动。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训政,幽禁光绪;“百日维新”期间所推行的全部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概推翻,全部恢复旧制;将“祸国殃民”的变法“逆贼”从速缉拿归案。康、梁等人得到消息后,在英国、日本等领事馆的帮助下,分别远走中国香港和日本。而谭嗣同“自愿为变法牺牲”,与杨锐、杨深秀、刘光第、林旭、康广仁等一起被捕入狱。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风雨如晦,杀气阴森。谭嗣同、杨锐、杨深秀、刘光第、林旭、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在这里引颈就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崛起需要大国心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此书像一剂清新剂,给浮躁的国人以警醒和反思!
  •   不错,说得有理
  •   需要大国心态
  •   買給爸爸看的 年輕人一代似乎沒有太多熱忱 對政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