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三峡 作者:官之典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前言
曾国藩去世已经一百多年了,但是他影响了几代人,人们至今仍然对其顶礼膜拜。很多名人都对他推崇备至。梁启超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年轻时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即使是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做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捧读不辍。的确,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尤其是他独到的思想见解,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五千年智慧的独到感悟,而且这些见解是他历经官场、战场磨难之后提炼出来的,不空洞、不浮夸,有积极的实用价值。曾国藩一生官至总督,在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曾国藩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实际是慈禧太后)三代君王,历时34年。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
内容概要
曾国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 他在事业和个人修养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后世奉为一做人楷模受到梁启超、毛泽东等许多名人的推崇和赞赏。他一生之所以能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源于他熟知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之精髓,对做人之道参深悟透,领悟积淀了一整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做人绝学。 本书全方位、多视角地解读了曾国藩独到的做人智慧,这些智慧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深刻感悟,而且是他历经宦海风波、战场磨难之后提炼出来的,不空洞、不浮夸,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立志成一番大事 1.少年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2.目击时弊,敢于进谏,劝上革新 3.公而忘私,有国无家、鞠躬尽瘁 4.勤于政务,勤俭爱民 5.注重道德修养,戒除贪鄙狂妄 6.为官不能凭一己之好恶 7.居官不败的三大铁律 8.戒除官场的三种恶习 9.恒久进取则无不成之事 10.胸中始终怀有敬德修业之志第二章 立足长久事业,栽培提携后辈 1.善于交结贵人,大业需择人而从 2.选择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 3.与贤人联姻,推进事业发展 4.学习益友优点,举荐贤人入仕 5.薪火相传,认真培养接班人 6.甄选人才,量才录用 7.培养有为才俊,严惩害群之马 8.推功让贤使事业发扬光大 9.交友要交谏友 10.交友贵专一,交友要交心 11.谦恭忍让,别把朋友变敌人 12.见贤思齐,赢得朋友 ……第三章 居高位更谨慎,得意时不忘形第四章 处事刚柔相济,做人能屈能伸第五章 危急时刻敢于打硬仗、担大任第六章 勤于修身养性,做人内外兼修第七章 秉承耕读伟家,积极提倡西学
章节摘录
面对鸦片战争以来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反抗和斗争不断涌现的情况,曾国藩焦虑不安,他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官吏的昏聩无能,并对此提出了大胆的批评。他认为清朝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官吏的横征暴敛和贪污腐败曾国藩认为自道光末年以来,中国从乡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处处都呈现出动荡不安的景象。究其原因,就是官吏的贪污和残暴。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就指出:“今事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及平梧,几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其最终结果就是酿成农民运动不断发生,从而危及整个统治的安危。第二,是非混淆,法度紊乱曾国藩认为吏治腐败和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整个国家和社会缺乏公正的法制和舆论环境,贪官污吏没有被绳之以法,反而逍遥法外;国家机构没有对造反者进行有效地镇压,也没有严格按照传统的道德法则予以制裁。曾国藩指出:“今日天下之变,只为混淆是非,麻木不仁,遂使志士贤人,抚膺短气,奸猾机巧,逍遥自得。”他对这种状况痛心不已:“国藩人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园,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困肝胆,又与掀振一番。”面对时局的艰难和人心的涣散,面对法制上有法不用的混乱局面,曾国藩感到忧心忡忡。第三,世道人心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曾国藩认为,这正是政治腐败的关键,甚至比吏治和司法腐败更为严重。
编辑推荐
《跟曾国藩学做人》:中兴名臣的内圣外王之道,千古完人的处世做人绝学,曾国藩本身就是一位全方位、多视角的成功学全书,他身上浸润着中国五千年的人生大智慧。这是曾国藩阅历了残酷无情的官场、变幻莫测的战场后的黄金定律。读懂曾国藩,能成一番大事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