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卷)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  作者:武力 编  页数:16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甲子60年,新中国已度过了第一个甲子。这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比较发达的工业国家,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心中涌起的不只是对往昔贫穷、落后的痛苦追忆和对今朝成就、辉煌的欢欣鼓舞,更充满我们每个人心间的是开创未来的壮志豪情。我们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从初版到今天也已经10年了,这1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经济体制又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自然地,经济学界的学术水平和对经济史的认识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对10年前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进行增补修订,以使其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    怎样从历史的角度,科学、客观、准确、真实地对新中国60年的经济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套装上下册)》出版10年)的成就、经验进行全面、真实、客观、透彻地研究分析和总结是一项颇具功底的工作。为此,我们在这次增订中坚持:准确、深刻、精练的六字增订原则。具体地说:(1)遵循欧阳修所说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努力做到语言准确精练。(2)尽量避免经济史学中就经济论经济的大忌。(3)防止治丝益棼,即头绪太多和杂乱而模糊了主线。(4)将中国的发展和变革置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去观察和论述,尽量做到“胸中有,笔下无”。(5)遵循“史无定法”,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适当加强计量和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6)当受篇幅所限,遇到留史还是留论时,选择“留史削论”。

书籍目录

(上卷)  增订版前言  初版前言  导论  第一编 1949~1957年:工业化的起步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第六章 第一个一年计划的完成和遗留问题  第二编 1958~1978年: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    第七章 “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第八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    第九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干扰    第十章 “文革”前期国民经济的下降与回升    第十一章 “文革”后期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    第十二章 两年徘徊中前进的经济建设  第三编 1978~1997年: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十三章 开始改革开放的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十四章 新的建设纳和“六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经济过热的调控    第十六章 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曲折    第十七章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改革的继续推进(下卷)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第十九章 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结构优化和科学发展  第四编 1997~2009年: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十章 跨世纪战略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第二十一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编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十二章 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十三章 澳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十四章 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六编 附录主要参考图书文献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3)较快地改善了生产力布局,缩小了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这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是比较经济合理的行为。1956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个年头,此时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环境都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第一,经过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一五”计划的建设,我国已经(一些项目正在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大型骨干企业,许多工业部门从无到有,独立的工业经济体系已具雏形。第二,“一五”计划期间的社会投资向重工业过度倾斜,虽然在当时是必要的,保证了工业的高速增长,但是也导致了工业增长速度与农业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新中国建立初期的6年里,我国农业的恢复发展速度不仅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很快,而且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但是即使如此,由于人口众多和工业原料的60%以上来自农业,农业剩余的有限已经成为阻碍工业高速增长的“瓶颈”,要使农业的增长与工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就必须增加农业的投入。第三,由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在经济体制方面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基本单一的公有制和行政性计划管理),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上述发展战略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会自发地按上述发展战略去调控经济,因此就要求政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发展战略以矫正体制偏差。从国际环境来看,1955年的万隆会议标志着我国已经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孤立封锁,与苏联的关系也更密切(斯大林逝世以后,继任的赫鲁晓夫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国际环境已趋缓和。另外,苏联开展的非斯大林化运动也比较充分地暴露了斯大林工业化模式的弊病(这在过去被掩盖),消除了中国人对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迷信。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战略转轨的客观必要性和基本条件。

后记

古人说“时光如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从这本书初版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到今天,转眼就是10年过去了,10年里,不仅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和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了,特别是2008年围绕改革开放30年而开展的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对新中国经济史,特别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历史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作为经济史研究工作者和本书的作者,为满足广大读者提出的对原版本进行增订的要求,我们不仅有责任、有义务、我们自己也有强烈的使命感,去反映这10年的经济变化和研究成果,而我们的上述想法与出版界资深编审——本书的原策划者王振德先生以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领导不谋而合,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上一部能够反映新中国经济60年光辉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最新著作。如果它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发挥一点存史、资政、育人、强国的作用,我们就感到很满足了。这次增补和修订工作与初版时一样,仍然是一批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志同道合的学者,经过一年多共同努力的集体劳动的成果。其中武力、陈东林来自当代中国研究所;剧锦文、朱文强、赵学军、肜新春、隋福民、白艳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齐鹏飞、陈雏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徐棣华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肖翔则是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教研部的博士研究生。

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一个甲子60年,新中国已度过了第一个甲子。这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比较发达的工业国家,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心中涌起的不只是对往昔贫穷、落后的痛苦追忆和对今朝成就、辉煌的欢欣鼓舞,更充满我们每个人心间的是开创未来的壮志豪情。我们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从初版到今天也已经10年了,这1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经济体制又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自然地,经济学界的学术水平和对经济史的认识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对10年前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进行增补修订,以使其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   怎样从历史的角度,科学、客观、准确、真实地对新中国60年的经济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套装上下册)》出版10年)的成就、经验进行全面、真实、客观、透彻地研究分析和总结是一项颇具功底的工作。为此,我们在这次增订中坚持:准确、深刻、精练的六字增订原则。具体地说:(1)遵循欧阳修所说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努力做到语言准确精练。(2)尽量避免经济史学中就经济论经济的大忌。(3)防止治丝益棼,即头绪太多和杂乱而模糊了主线。(4)将中国的发展和变革置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去观察和论述,尽量做到“胸中有,笔下无”。(5)遵循“史无定法”,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适当加强计量和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6)当受篇幅所限,遇到留史还是留论时,选择“留史削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
  •   比较有深度,要慢慢来读。
  •   复旦指定考博教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