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丝丝入扣 页数:19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时尚多变,风格永存。什么是时尚?是抓住他人时尚的尾巴?还是做自己的主人?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时尚?还有那些你不知道的品牌故事?这本书为你一一揭示!镜子里的是自己,而不是衣服。本书通过作者充满灵气的俏皮文字向每一个读者传输这样的理念,衣服只是表达我的心情和态度,如果你只能看见我的衣服,那我宁可脱掉它!复古的五色风马,时而妖娆时而典雅的“渔”,长衬衫,大红裙……里面包裹的是一个随性女子对于生活的点滴体悟,让你忍俊不禁又感同身受。同时,你能从中看到自己从时尚的一路走来,看到时尚从八十年代至今的发展历史。有钱没钱,你都能够从中参悟到适合自己的装扮方式,穿出风格,活出自我,穿出属于自己的美,不亚于大牌的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如何练就好莱坞It Girl的迷人风采,《It Girl身体保养100分》中,悠然简单的文字将女性身体各个部位的保养方式配以五十多幅插图,实用易操作,通过按摩、运动、食疗、面膜的结合,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方式随时随刻进行修炼。我们的终极目的是需要给别人留一个良好的形象,来获得人际上和事业上的成功,《It Girl好感度100分》将介绍哪些细小习惯会破坏好印象,以及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色彩的方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作者简介
丝丝入扣,狮子B型,MADE IN 1980s,生长在“我们不和别人比吃穿,我们比学习”的红旗和棍棒下,后连滚带爬潜入美女队伍,沾沾自喜又战战兢兢。无感美食,讨厌朴素,恐惧勤奋,仇恨丑陋;企图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迷恋美色。爱一只历经磨难名叫星期二的诡异土猫,男的。
书籍目录
哎哟喂,满大街都在哭泣 发型师那点事儿 皮草:我们生下来就是有罪的 撞衫:鲜血淋漓的PK 我心中猎猎作响的五色风马 戴花的杨二车娜姆 云想衣裳 要里儿要面儿?要疯狂!——疯狂折扣现场 花想容 化妆:与自己和解 寻找完美的白衬衫 那些不堪回首的错误 内衣:欲语还羞 恨天高 旗袍很忧伤 《项链》是个刻骨的悲剧 唯一的女主角 减肥:一个人的战争 拜腿教 洗澡 镜子:认识你自己 塑造空间 I LOVE SHOPPING 气质:建立自己的星系 气质:那些花儿
章节摘录
哎哟喂,满大街都在哭泣我一直想跑到街上去拍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年龄、身份、神态的女人和她们的LV。在讲电话的、在买菜的、在亲吻的、在抽烟的、在喝奶茶的女人;真的、假的LV。镜头要好的,机身也用好的。我在大街上,透过真真假假的LV明白女人心。首先我们来听几个有关LV的故事:一个男人陪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士在LV店里选了一款最贵的包,付款时男人很绅士地写了一张支票,店员面有难色,男人笑着说,你是担心现在兑现不了吧,没关系,等明天银行上班了,你兑现后再把包送来。店员当然同意了,恭敬地请男人留下了联系方式,并保证会及时将包送到。第二天,店员发现此支票竟为一张空头支票,打电话给男人,通了,男人笑着说,那有什么关系呢,昨晚我们已经上床了,谢谢。一个上海的女生,被一个大款包养做二奶,本来是不愿意的,这个大款买了7个LV送给她,她就同意了,一个月后被抛弃。帖子出现后,许多上海人就说7个LV才多少钱,撑死不过几万,算成小时廉价得很,比坐台差远了,比起房子来更不合算,真是亏大了。似乎很多人知道LV都是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的,据说沉船后有只LV被挖掘出来,虽然外表已经毁坏,里面的东西却完好如初。比起以上这些巧思妙想然而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我更愿意相信另一个:《时尚芭莎》的主编苏芒,在十几年前月工资800元的时候,“我采访的对象,我所羡慕的人,人人有一个LV,我当时就立下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宏伟志向——等我有钱了,一定买个LV。1997年,我去王府饭店买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名牌包。”她计划了很久终于去王府饭店买了人生中第一件奢侈品LV包,人家问她当时是不是选择了很久,她说不,因为她已经计划了太久。后来她有了无数奢侈品包包,但她只记得第一个包的价钱是5700元。虽然这是一个有着非凡社交手腕和炒作天分的美女,我和大家一样相信她的“不允许我周围的人穿秋裤”理论和芙蓉姐姐、雅阁女、凤姐的理论没有任何不同,但这个故事我相信是真的。一个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如此热爱自己的女人,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就像人们说的那样,能欠外债1000万的人不是一般人。女人要对自己狠,才能对自己好一点儿。即使人们给了她个绰号“秋裤芒”,也并不影响她王后般的傲慢。LV就这样出现在“摄影家”陈冠希的取景框里,出现在张柏芝的电影《购物狂》的家中,出现在你的身边。从来没有一个品牌被给予如此高的重视,承载如此多的追捧和骂名。LV,成了哎哟喂。从开始觉得LV老、土、丑,到开始研究到底买Speedy 30还是35;是老花是棋盘格,还是Never Full;欧洲退税能有多少,国际邮费多少……一个个女人就这样走上不归路。现在,只要我出门,如果哪天没有在大街上见到哎哟喂,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天。如果去了西单,光看满大街的哎哟喂就能一个人乐不可支地消遣一整天。在戏剧性上,普及率同样居高不下的Gucci比起LV来,在喜感和震撼力上都要差远了。想到女人和包的关系,真是好笑。有时候我真惊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男人不需要包,就像那么多男人把身上所有的东西掏出来只会有三样:钱包、手机、钥匙,连包纸巾都没有。如果一个女人对鞋和包的感情还比不上衣服时,她必然还太年轻,处于败金的初级阶段。一般情况下,女人在爱上败金后没多久,往往在十几岁最晚二十出头就会认识到包的重要性。想想你不带包出去的时候吧,实在是少得可怜,要么你是和妈妈一起出去,要么是和男朋友一起出去,要么你只是捏了一百块钱去楼下买张充值卡。但在大部分时间里,你永远都会带着一个包包。包会让女人感到安全,一整天没有包的手光秃秃的,肩膀没有了负担,没着没落的,简直是不可想象。我相信对于大部分女人来讲,背着一个包包在大街上走比空着手更自在和好看。每个人的包里都装有无限可能,它如影随形。当你一个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当你在演出的间隙;当你周围有一堆人,而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你可以打开你的包作为缓冲,寻找什么,或者什么也不找——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突兀。难道只是因为这个,所以人们这么热衷包包么?不见得。我想了很久倒觉得可能是包的独立性在起作用。与衣服、化妆品比,包和身体的距离要疏远得多,所以相对独立,因为独立而自成一派。的确,用什么包和你的身材是否纤长没有直接关系(当然不是全不相干),和你是否前凸后翘没有利害关系,和你的肌肤是否吹弹可破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关系。当你穿着千挑万选的衣服,涂抹了很多层化妆品,顶着用某种发蜡和卡子维持的发型出现时,你已经是完整的一个整体,包将会以另一个重要的部分与你组合。可包的材质、样式、大小就是那么个范围,不可能像衣服那样千变万化。这时候,是品牌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曾扪心自问,那个根本就不防盗的小香2.55的牛皮是牛身上的多少分之一?它就真的比好几头牛还要值钱?那种黄色斜纹格子的Burberry包,除了米色和黑色还好搭什么?那些廉价的人造革质地有那么好吗?还有现在满大街那些大写的C组成的帆布、配皮组成的Coach,真的没有人觉得它愚蠢么?至于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LV的消费者,的的确确爱的是质量、文化而不是LOGO?有一次,在遭遇了那天不知道多少个LV后,我愤愤不平,说要是我就只会买那些不带大写LOGO但能看出出身的经典款,某男在边上嗤笑,说那你更虚伪。我一想也对,那我就不要选经典款,可是当我看见打折店里原价1万元、打折后5000元的阿玛尼白包时,突然丧失了购买的兴趣。我心里也明白,很多包,其实并不比食草堂500多元的牛皮包更好看、质量更好,而食草堂比我去丽江束河古镇买的无名手艺人的无名牛皮包并不高明多少。然而目前,我一边开心地背着我买自束河古镇的简单牛皮大包,一边积极地充满矛盾地酝酿我的第一只奢侈品包。理性和感性在较量,金钱和虚荣在较量,快乐和痛苦在较量。很多人会说,如果买得起,而此物能带给我快乐,我为什么不买奢侈品?有人说,背着LV挤公交、地铁,会很搞笑。有人说,背着LV可以提气,再普通的衣服,背着一个名贵的包包都会让人感到精神。当现实购买力和欲望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时,就有许多仿货。A货、超A、外贸正品、1∶1、原厂正品……都是我们听惯的,价钱从几十到上万不等。而以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而言,一个并不了解品牌的人,不买到假货也是件挺困难的事。据说北京国贸的LV旗舰店也和假货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何况山东某五星级酒店呢!席琳•迪翁上海狂扫假LV索赔50万的消息还在耳边,北京秀水市场的各小摊位还在上演“Friend,come here,cheap!”的肥皂剧。大批的老外和中国人一起扒拉着经典款。假LV也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某儒雅的商人正是高仿LV厂商。他买当季的新款LV,细细拆开再一针针原样缝好。寻找最好的皮革,仔细寻找最接近的线和昂贵的拉链来仿造。他说,他做的包是艺术品,他看包只需要摸一摸、闻一闻便可断定真假。而他做出的成品,他相信专业店员并不能看出破绽。然而,在故事的结尾,他叹了口气说,假的永远真不了。可现在已经到了真的也像假的的时候了。随便一个小白领都可能买个几百或上千元的仿得不错的LV,或者节衣缩食一段时间都能买个哎哟喂。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这个不可复制的品牌,早已经告别了皇家专用皮革的尊贵,彻底走向了街头,征服了大众,又被大众颠覆。我还是不能相信仿品能带来同样的效果。就像钻石耳钉的光芒并不比水钻好,甚至还不如后者,但戴它们的感觉却有天壤之别一样。奢侈品的最高价值就在于昂贵。一旦失去了这一点,它带来的精神头、刺激性就全然消失了,它也就立即泯然众人矣。发型师那点事儿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热衷于花枝招展地打扮自己,很多人以为我妈也是如此,后来她们见了都觉得震撼。我妈是个鄙视一切女性特质的人,多年来她洗澡只用香皂,自己剪头发,从不做面膜、染发。可想而知,在纯洁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别的小姑娘梳着整齐的辫子、头上戴着大红纱做的花朵,骄傲地在额头点着红点参加“六一”文艺汇演时,我迈着不情愿的小碎步,可终于还是到了理发店,在我短短的学生头不幸变成更短的萝卜头后,终于发出杀猪似的号叫!我到现在都没想通,为何一向被认为太过节俭的我妈在理发方面这么舍得花钱,甚至不惜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用冰棍和打骂来利诱威逼我。我剪过最便宜的头是一块钱,在一个狭小的屋子里,有几面镜子和椅子,地上堆着一撮撮头发,年龄不大的小工在一个桶前帮人洗头发,桶底端有个水龙头,上面缠着布来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海鸥”熟悉的香味扑面而来,一个愁眉苦脸的小女孩坐在椅子上泪眼蒙蒙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很多又黑又粗的头发掉到地上、脸上、脖子上,站在她旁边的妈妈不停地说剪短点儿凉快,哄了她几句,但很快就失去了耐心。根据某些心理学有关童年的研究和我一个理工科女同学“缺啥补啥”的大白话,加上我的头发长得慢得惊人,我一直对“头等大事”十分在意,“长发情结”比某些男性还要重。我终于熬过了很多年,在上大学后争取到了留长发的权利——解放了!而我和理发师正式打交道的生涯也就开始了。印象中的理发师都是男的、年轻的、有一点儿姿色的。随着店里放着的音乐,理发师纤长的手指抓起一小缕头发,滑到末梢,微微修剪后落下来,一提一卷一抿一搓中,一种奇怪的亲密感在陌生人之间营造出来。情侣之间恐怕也没有这么深的感情吧。许多人很喜欢被人摸头发的感觉,感觉自己就像一头顺毛驴一样开心地打着喷嚏,或者像一只被抚摸的猫一样愉快地闭上眼睛。很多人也都奇怪为什么感觉不到疼痛的头发会给人们带来这么细微的感触和自在的快乐。我一边感受着理发师专业的小花把戏,一边会产生幻觉:理发师是世界上很容易取人性命的职业吧,与眼睛、脖子近在咫尺的锋利剪刀,不是可以轻易取人性命么。男人自然比女人更需要理发,我们周围也不乏有几位热衷于烫染的男性,但就和许多洗浴机构都不接待女客一样,许多理发师是谢绝男客的。男理发师与女顾客之间确实有种微妙的关系,那种天然的协调和自然,朦朦胧胧地看似很近、实则距离很远的暧昧,很难想象在女理发师和女顾客之间能同样存在。当坐到理发店的椅子上,就开始了每个人生命中重要的不可掌控命运的时光,即使你对自己的发质、发型和流行趋势有着再详细的了解,提出的要求再具体,你也很难猜到一个乃至数个小时之后的结局。无奈这样的结局都是不好挽回的,烫错的只好拉直回来,染错的只好再染回黑色,至于剪掉的就只好靠再多剪掉些来弥补,结果都可想而知是不太乐观的。头发的哲学不过就是剪短和弄直弄弯,而一季季的所谓流行,引得人们争先恐后。琦君有篇文章叫《髻》,写自己的母亲和姨娘。姨娘年轻,请了刘嫂来每天梳凤凰髻、羽扇髻、同心髻、燕尾髻,边梳头边说笑;母亲是大太太,请了陈嫂来梳头,母亲像个闷葫芦似的一句也不搭腔,很快陈嫂就待不住走了。作者说在父亲死后,母亲和姨娘相依为命了很多年,之后自己又只剩姨娘这个亲人了。其实,我倒觉得她真正谅解姨娘是在姨娘年老时,当时作者看着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姨娘心酸,想替她再重梳一遍头,姨娘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三千烦恼丝的打理是女人终身的工作,可对头发上心的只是风华正茂的女人的专利。只有在最好的年头,人们才最重视自己的头发,当一个女人放弃了自己的头发时,心是早已灰了的吧。刚才这个故事里的陈嫂和刘嫂都算是发型师,这让我想起来李莲英擅长梳头,很多历史学家都能拿出证据说他曾跑遍烟花柳巷偷学梳头技艺,深得慈禧欢心。又有《金枝欲孽》里小禄子为了帮安茜,在为皇后梳头时给皇后的发油中下毒并让其很快因此而死,因为头发对女人的重要性而带来女人与发型师的特殊关系,不知道让多少人看得心惊肉跳。当然还有很多有头发情结的电影。《茉莉花开》的故事情节是一个同学在北大二教外面草坪里的石头上给我讲的。她有着一丝不乱的头发,一直保持着对自己疯狂的爱惜。那时候,我们俩都怀着小梦想考北大中文研。一次在晚饭后透气,不知道怎么说起这部电影来,她用她那一贯夸张的声线,一口一个“女人”和“偷情”,直说得两个人都愣愣地忘了周围看书的人,后来发现他们也听得愣愣的,忘了进教室。后来,我们都没有去成北大,我去了北师,她去了上外,各自过着不同的生活。我们已经有好几年不见了,可我还清楚地记得她,对于一个如此爱惜自己的女人,我总是很尊敬的。后来我专门找了苏童的原著《妇女生活》和这部电影来看,竟然不如她讲得生动。但有一个细节印象深刻:走投无路的莉回到照相馆,年老的母亲茉搭上了瘦小猥琐的理发师老王,还给了他两个戒指,老王却对莉动了心思,帮她做大波浪卷,这样不堪的一幕又被母亲茉看到。《做头》这个电影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的被新的取代,过时的被前卫的、时髦的取代,低调的、经典的被张扬的、肤浅的取代。时代的变迁和女人一生的幸福与落魄都能从做头中体现出来。中年没嫁好的大美女关之琳和年轻暴露的爆发露露在争夺英俊发型师阿华的斗争中一败涂地。当关之琳幽幽缓慢地说出“怎么可以连头也不做,这日子真是过到头了,跟自暴自弃有什么两样呢”的时候,我一遍遍感叹张爱玲的那句话“到底是上海人”。上海女人和发型师的关系怕是更要复杂吧。占用发型师的那些时刻虽然短暂,他却分分秒秒都是你的。有多少女人能承受住爱人是一个英俊发型师带来的痛苦呢?那些轻柔的抚摸随着吹风机的热风飞舞,头发乱成款款飞舞的蝴蝶……《白毛女》里的喜儿上演的惊心动魄现在已经没人爱看了,古装武侠片里的女子和洗发水广告中的模特那样完美的头发,我们已经明白都是假货,夫妻越来越多地离婚,“结发”二字早就被忘却了。越来越多的人抱怨自己的头发掉得多、发质越来越不好,即使去最高级的理发店做出的发型也不够理想。那些发型师一个个心怀鬼胎,顶着抽象的形式主义亲切地喊着“姐姐”、“美女”,拿着精致的册子,算着复杂的套餐,眼睛瞄着你藏起来的口袋。你永远无法明白那些号称漂洋过海的药水和那些看起来很灵感的烫染名称。他们高举剪刀的手永远毫不留情,他们的嘴巴一刻不停地在推荐。有人说找一个合适的发型师比找男朋友还要难。可不,大约每个女人都要找男朋友的,可是没几个人能有幸固定下来合适的发型师。因为对头发有着极高的要求,我就算情绪再低落再怨天尤人都不舍得剪成短发,而且几乎每一次从理发店站起身来都怀着大大小小的愤怒和失落——这听上去有点类似靳羽西女士所谓的“在国内没遇到过一个让人满意的发型师”——终于有一段时间,我对所有的发型师都失去信心,我有近一年的时间没见过任何号称“只剪掉一点点”的发型师,我被迫在镜子面前用小剪和小刀来以毫米为单位修剪我的头发,竟然还算可以。可惜我这只卑微的小猴子又怎么能永远逃脱如来佛祖那天网恢恢的巨手呢,在今年我终于被梨花头打动后,只好又不可避免地回到了发型师的手中。当我花费了几百大洋后顶着一个很难保持的梨花头走出门,我知道我很快会再回来。头发就真的那么重要么?恐怕是的。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直直弯弯后,我洗头的耐心越来越大,越来越愿意用昂贵的洗化用品,越来越宝贵我的头发,再不愿意染,烫也越发慎重。后来看了部韩国恐怖电影《假发》,写姐姐智贤在妹妹秀贤出院静养的那天送给了她一个假头套,可秀贤戴上这个假头套之后,性情大变,一系列诡异的现象出现了,她变得自私、暴躁,争夺姐姐的男友。原来这顶假发来自一个怨灵,他对前世的记忆和仇怨都留在了假发之中,并想借这顶假发去复仇。韩国恐怖电影的变态有时不亚于日本片。这个有着真人毛发记忆的说法立即打消了我对瑞贝卡假发的兴趣。不过,头发跟女人的爱恨情仇有关是再明显不过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因为我们向往品位,把品位当做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标签。 我是朴素的,在咖啡馆读完这本书,心里非常有感触。但是,我只是笑笑,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我,不敢奢望太多。那些大牌产品,大多都不是属于我们这个消费层次的,我们向往、羡慕,然后做梦。看看而已,何必介意和介怀。高档的产品必然有他们的消费的群体。最终,我还是从这本书中提炼出了适合我们每个女人的部分,我们将开始的是我们自己的装扮尝试,并从中升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部分。无需高档的包包、高档的鞋袜,品位只是我们的一种态度而已。我们向往品位,而不仅仅是一种装扮。
编辑推荐
《It Gril时尚品位100分》:时尚多变,风格永存;给自己风格的style第二次重生的机会。《It Gril时尚品位100分》里有女性必修的时尚课、品位课,更有引导你走向自我风格的捷径速成80后时尚血泪史,90后必备借鉴书。《It Gril时尚品位100分》,从购物败家女到上城女孩升华史我们需要知道,拥有凹凸有致的身体仅仅是成就It Girl的基础,如果没有对时尚的独特视角和对自己的足够了解,那么你还是不够“It”。即便百分之八十的女人没钱养大牌,百分之八十的女人跟风跟得疲惫而又没效果!这本书告诉你,不用再让虚荣束住了你的手脚,无法复制的自己才能美得独一无二,每一个女人都是自己的shelia!品位是一个对美不懈追求的女子优雅、细腻的生活,它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让穿衣打扮不再浮于表面,真正融入你的心境,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每一个人应该明确“自己的基调=时尚的基本”就是确立自己时尚的关键。所以我们提升品位,所以我们学会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style的时尚。如何练就好莱坞It Girl的迷人风采,《It Girl身体保养100分》中,悠然简单的文字将女性身体各个部位的保养方式配以五十多幅插图,实用易操作,通过按摩、运动、食疗、面膜的结合,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方式随时随刻进行修炼。当你能够熟知自己的身体和良好的驾驭时尚的方向时,如何在各种商务、私人活动中为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这都将是日后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韩国从事12年相关工作的好感达人郑慧全全新力作《It Girl好感度100分》。
名人推荐
因为我们向往品位,把品位当做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标签。 我是朴素的,在咖啡馆读完这本书,心里非常有感触。但是,我只是笑笑,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我,不敢奢望太多。那些大牌产品,大多都不是属于我们这个消费层次的,我们向往、羡慕,然后做梦。看看而已,何必介意和介怀。高档的产品必然有他们的消费的群体。最终,我还是从这本书中提炼出了适合我们每个女人的部分,我们将开始的是我们自己的装扮尝试,并从中升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部分。无需高档的包包、高档的鞋袜,品位只是我们的一种态度而已。我们向往品位,而不仅仅是一种装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