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梁启超|整理:杨佩昌 页数:2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梁启超编著的《梁启超》内容介绍:梁启超的这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语言亲切,像是一个朋友在和我们谈话,对于学林掌故,娓娓道来,加上他那支“有魔力”的笔,以及他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思维,真可谓最佳中国传统学术入门书了。他写成此书,距今已经80多年了,却一点儿也没有褪色,反而随着传统文化重新受到重视,而愈发重要。原因无他,在于他对于中国文化深深的挚爱。
书籍目录
一 反动与先驱
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三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四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
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
五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黄梨洲 附:孙夏峰李二曲
余姚 王学家 李穆堂
六 清代经学之建设——顾亭林 阎百诗 附:胡眦明 万充宗
七 两畸儒——王船山 朱舜水
八 清初史学之建设——万季野 全谢山
附:初期史学家及地理学家
九 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张杨园 陆桴亭 陆稼书 王白田
附:其他
十 实践实用主义——颜习斋李恕谷
附:王昆绳 程绵庄恽皋闻 戴子高
十一 科学之曙光——王寅旭梅定九 陈资斋 附:其他
十二 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十三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经学 小学及音韵学
十四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 辨伪书 辑佚书
十五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史学 方志学 地理学及谱牒学
十六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历算学及其他科学 乐曲学
章节摘录
恕谷说:“人,天之所生也,人之事即天之道也。子,父母所出也,然有子于此,问其温清定省不尽,问其继志述事不能,而专思其父母从何而来,如何坐蓐以有吾身,人孰不以妄骏目之耶?”《周易传注序》宋儒所谓明道、传道,乃至中外哲学家之形而上论,皆属此类,所以颜李反对他们。 宋儒说的理及明理方法有两种。一,天理——即天道,指一个仿佛空明的虚体,下手工夫在“随处体认天理”,结果所得是“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二,物理,指客观的事物原理,下手工夫在“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结果所得是“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其实两事只是一事。因为他们最高目的,是要从心中得着一种虚明灵觉境界,便是学问上抓住大本大原,其余都是枝叶。颜李学派对于这种主张,极力反对。习斋说:“理者,木中纹理也,指条理言。”《四书正误>卷六又说:“前圣鲜有说理者,孟子忽发出,宋人遂一切废弃而倡为明理之学。不知孟子所谓礼义悦心,有自己注脚,日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仁义等又有许多注脚。……今一切抹杀,而心头玩弄,日孔颜乐处,日义理悦心,使前后贤豪皆笼盖于释氏极乐世界中。……”同上恕谷说:“后儒改圣门不言性天之矩,日以理气为谈柄,而究无了义。……不知圣经无在伦常之外而别有一物日道日理者。……在人通行者,名之日道。故小人别有由行,亦日小人之道。理字则圣经甚少。《中庸》文理与《孟子》条理同,言秩然有条,犹玉有脉理、地有分理也。……今乃以理置之人物以前,则铸铁成错矣。……”《中庸传注问)训“理”为条理。而以木之纹理、玉之脉理为喻,最合古义。后此戴东原《孟子字义疏证》,即从这个训诂引出许多妙义来。理之界说已定,那么,不能于事物之外求理,甚明。故恕谷说:“事有条理,理即在事中。《诗》日有物有则,离事物何所为理乎?”《论语传注问),既已除却事物无所谓理,自然除却应事接物无所谓穷理。所以习斋说:“凡事必求分析之精,是谓穷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讲述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他自小就十分聪明,勤奋好学。他4岁就开始学习写字,读《四书》、《五经》,8岁就会写千字文章。别人在科举路上跌跌撞撞,梁启超却走得很顺,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只是在会试时莫名其妙地栽了个大跟头。当时,乡里人都称他是“神童”。1890年,梁启超赴京会试,不中。返乡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从此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转变。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佛教用来形容佛祖说法时的词语),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于是退出以前求学的学海堂,拜康有为为师。从此,在康有为的引导下,梁启超尽舍训诂之学,接受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与政治主张,逐渐成长为康有为的左膀右臂,史称“康梁”。变法之前,梁启超的主要见解皆来自于康有为,梁启超用他那充满感情的笔,阐发康有为杂乱、高深的思想,从而使“君主立宪”深人人心。
编辑推荐
国学泰斗季羡要多次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是民国时期影响国人的大师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