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1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蔡元培,杨佩昌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初期的二三十年间,凡是学界中人,几乎无人不知有位“蔡先生”。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他出身商人世家,11岁丧父,家境从此窘困。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可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功名富贵已是囊中之物。然而当时正值戊戌之际,在他看来,以中国之大,积弊之深,不根本上从培养人才着手,要想靠几道上谕来从事改革,不可能把腐败的局面转变过来。他认为康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事先不培养革新人才,希图以少数人取代政权,此为致败原因。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下,他告别官场,回到南方,致力于办教育。20世纪初,他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致力于打破封建主义教育,为反清革命培养人才。 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随驻德公使孙宝琦赴德,开始了他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这段经历十分艰苦,因为不是公费留学,蔡元培只好在驻德使馆中兼职,还担任过当时在柏林学习的唐绍仪子侄四人的家庭教师。然而在莱比锡大学这所古老的学府,已是老学生的蔡元培真正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 1912年,武昌起义胜利后,蔡元培回国,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实践其改革近代中国教育的理想。此后,蔡元培又几次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蔡元培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每当革命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听从召唤,偶有间歇就前往欧洲考察学习。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他亲眼看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都远比中国先进,所以他力倡中国青年留学欧洲。后来,蔡元培在法国游学期间,积极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也拉开了他人生最辉煌的序幕。蔡元培入职那天,校工们恭恭敬敬地在校门口排好队,向这位昔日的教育总长、现在的校长行礼。没想到蔡元培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而是脱下自己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躬。要知道,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校长的职位相当于三品大员,蔡元培当过的教育总长更是相当二品高官'o这一鞠躬震动了北大,瞬间成为北大的新闻。 蔡元培从进入校门的鞠躬开始,决心要给中国一个全新的北京大学。他在就职演说中说:“诸位来北大求学必有一定宗旨,要求宗旨正大,必先知大学性质,我以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蔡元培认为,对学校的改革,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而现代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就在于学校首先要培养一种自由的精神,尤其是学术自由,它首先是要容纳一大批各个学科的大师级的学者,让他们都能自由发展。他要把北大办成学术自由的摇篮、百花齐放的园地。他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方针,就是有名的八个字: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为了贯彻自己的办学方针,他聘请了像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胡适、周作人、王世杰等一大批新学方面的学者;同时又保留或聘请了一批在学术上有很高造诣,但在政治上非常保守,甚至主张君主制的学者,像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钱玄同这些人。于是,北大校园里有保守派,有维新派,亦有激进派,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汇聚一堂,“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在蔡元培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 蔡元培在北大短短两年的改革,就彻底改变了北大的面貌,新派知识分子在北大越聚越多,新文化运动规模也越来越大。北大很快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他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成文学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于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后人在书写蔡元培的传记时,常常这样评价蔡元培:“他是新文化运动之父,他通过改变一所大学进而改变了一个民族!”中国知识分子从官场走向学术殿堂,从庙堂走向民间,正是蔡元培在北大开风气之先。 “九一八事”变后,蔡元培积极主张抗日,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援救了一批革命志士和爱国青年。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终年72岁。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在陪都重庆主持公祭;共产党则在延安举行各界追悼大会,中共领袖毛泽东发唁电:“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一位贫病交加的读书人,受到国共两党共同的尊崇。 蔡元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涉猎广博的研究家、学者,除投身于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外,他还在民族学、伦理学、文学、美术等诸多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中国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大潮中,蔡元培审时度势,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译介、传播西方伦理学说,同时又注重中西伦理学说的比较、融合,力求建构具有新时代、新特点、新方法的中国伦理学,在伦理学方法、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史诸多方面为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清代晚期他就认为“吾国夙重伦理学,而至今尚无伦理学史,迩及伦理界怀疑时代之托始,异方学说之分道而输入者,如风如烛,几有互相衡突之势,苟不得吾民族固有之思想体系以相为衡准,则益将彷徨于歧路,盖此事之亟如此。”然而又深知“当代宏达似皆为遑暇及”,于是他“用不自量,于学课之隙,缀述是篇”,在德留学四年中,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这样就诞生了我国近代的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 《中国伦理学史》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32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本书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附录中列叙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学说。 现代意义上之“中国伦理学史”,出现于清末,而蔡元培是“开路先锋”。他撰写的《中国伦理学史》是借用西方学术的框架撰写而成,虽“比较粗略”,但却“新意迭出”,极具“开创性”,“成为中国近代伦理科学的范例”。全书不足十万字,却把自唐虞至清末几千年伦理思想“叙述得井井有条”。在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伦理思想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伦理文化向何处去,蔡元培建立在倡导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基础上的伦理思想是20世纪中国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蔡元培先生的伦理思想是近代中国道德批判和伦理革命思潮合乎逻辑的思想成就,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产物,是一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在救亡与启蒙双重变奏中的心路历程和伦理诉求。 该书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了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及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各家的伦理学说,辨析其优长与缺失,审度其弃取与抑扬,既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又合情合理,褒贬有度。尤其突出的是,蔡元培在此书中将法兰西革命中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同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进行比较,主张中西汇通,互相学习,这种采用西方近代的学术观点和方法整理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做法是蔡元培对伦理学所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作者写该书的目的是作教材用,故而条理清楚、语言朴素、言简意赅。该书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蔡元培所著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华工学校讲义》《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伦理思想的补充,本书一并收录。 本篇导言参考了大量文献,引用了许多专家的文字,在这里表示衷心的谢意。
内容概要
蔡元培编著的《蔡元培》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32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蔡元培》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附录中列叙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学说。
书籍目录
中国伦理学史
序例
绪论
第一期 先秦创始时代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第三章 孔子
第四章 子思
第五章 孟子
第六章 荀子
第七章 老子
第八章 庄子
第九章 许行
第十章 墨子
第十一章 管子
第十二章 商君
第十三章 韩非子
第一期结论
第二期 汉唐继承时代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淮南子
第三章 董仲舒
第四章 扬雄
第五章 王充
第六章 清谈家之人生观
第七章 韩愈
第八章 李翱
第二期结论
第三期 宋明理学时代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王荆公
第三章 邵康节
第四章 周濂溪
第五章 张横渠
第六章 程明道
第七章 程伊川
第八章 程门大弟子
第九章 朱晦庵
第十章 陆象山
第十一章 杨慈湖
第十二章 王阳明
第三期结论
伦理之学说
中学修身教科书
例言
上篇
第一章 修己
第二章 家族
第三章 社会
第四章 国家
第五章 职业
下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良心论
第三章 理想论
第四章 本务论
第五章 德论
第六章 结论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
智育十篇
中国人的修养
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思想自由
在育德学校演说之述意
劳工神圣
科学之修养
义务与权力
我的新生活观
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
美育与人生
章节摘录
第五章 孟子(儒家) 孔子没百余年,周室愈衰,诸侯互相并吞,尚权谋,儒术尽失其传。是时崛起邹鲁,排众论而延周孔之绪者,为孟子。 小传 孟子名轲,幼受贤母之教。及长,受业于于思之门人。学成,欲以王道干诸侯,历游齐、梁、宋、滕诸国。晚年,知道不行,乃与弟子乐正克、公孙丑、万章等,记其游说诸侯及与诸弟子问答之语,为《孟子》七篇。以周赧王三十三年卒。 创见 孟子者,承孔子之后,而能为北方思想之继承者也。其于先圣学说益推阐之,以应世用。而亦有几许创见:(一)承子思性说而确言性善;(二)循仁之本义而配之以义,以为实行道德之作用;(三)以养气之说论究仁义之极致及效力,发前人所未发;(四)本仁义而言王道,以明经国之大法。 性善说 性善之说,为孟子伦理思想之精髓。盖子思既以诚为性之本体,而孟子更进而确定之,谓之善。以为诚则未有不善也。其辨证有消极、积极二种。消极之辨证,多对告子而发。告子之意,性惟有可善之能力,而本体无所谓善不善,故曰:“生了为性。”曰:“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椦。”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对于其第一说,则诘之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盖谓犬牛之性不必善,而人性独善也。对于其第二说,则曰:“戕贼杞柳而后可以为桮椦,然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言人性不待矫揉而为仁义也。对于第三说,则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哉?”人之为不善,亦犹是也。水无有不下,人无有不善,则兼明人性虽善而可以使为不善之义,较前二说为备。虽然,是皆对于告子之说,而以论理之形式,强攻其设喻之不当。于性善之证据,未之及也。孟子则别有积以经验之心理,归纳而得之,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人皆有之,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智之端也。”言仁义礼智之端,皆具于性,故性无不善也。虽然,孟子之所谓经验者如此而已。然则循其例而求之,即诸恶之端,亦未必无起源于性之证据也。 欲 孟子既立性善说,则于人类所以有恶之故,不可不有以解之。孟子则谓恶者非人性自然之作用,而实不尽其性之结果。山径不用,则茅塞之。山木常伐,则濯濯然。人性之障蔽而梏亡也,亦若是。是皆欲之咎也。故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之意,殆以欲为善之消极,而初非有独立之价值。然于其起源,一无所论究,亦其学说之缺点也。 义 性善,故以仁为本质。而道德之法则,即具于其中,所以知其法则而使人行之各得其宜者,是为义。无义则不能行仁。即偶行之,而亦为意识之动作。故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于是吾人之修身,亦有积极、消极两作用:积极者,发挥其性所固有之善也;消极者,求其放心也。 浩然之气 发挥其性所固有之善将奈何?孟子曰:“在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者,形容其意志中笃信健行之状态也。其潜而为势力也甚静稳,其动而作用也又甚活泼。盖即中庸之所谓诚,而自其动作方面形容之。一言以蔽之,则仁义之功用而已。 求放心 人性既善,则常有动而之善之机,惟为欲所引,则往往放其良心而不顾。故曰:“人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虽然,已放之良心,非不可以复得也,人自不求之耳。”故又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孝弟 孟子之伦理说,注重于普遍之观念,而略于实行之方法。其言德行,以孝弟为本。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又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大丈夫 孔子以君子代表实行道德之人格,孟子则又别以大丈夫代表之。其所谓大丈夫者,以浩然之气为本,严取与出处之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为外界非道非义之势力所左右,即遇困厄,亦且引以为磨炼身心之药石,而不以挫其志。盖应时势之需要,而论及义勇之价值及效用者也。其言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又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怫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足以观孟子之胸襟矣。 自暴自弃 人之性善,故能学则皆可以为尧、舜。其或为恶不已,而其究且如桀纣者,非其性之不善,而自放其良心之咎也,是为自暴自弃。故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政治论 孟子之伦理说,亦推扩而为政治论。所谓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者也。其理想之政治,以尧舜代表之。尝极论道德与生计之关系,劝农桑,重教育。其因齐宣王好货、好色、好乐之语,而劝以与百姓同之。又尝言国君进贤退不肖,杀有罪,皆托始于国民之同意。以舜、禹之受禅,实迫于民视民听。桀纣残贼,谓之一夫,而不可谓之君。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 结论 孟子承孔子、子思之学说而推阐之,其精深虽不及子思,而博大翔实则过之,其品格又足以相副,信不愧为儒家巨子。惟既立性善说,而又立欲以对待之,于无意识之间,由一元论而嬗变为二元论,致无以确立其论旨之基础。盖孟子为雄伟之辩论家,而非沉静之研究家,故其立说,不能无遗憾焉。P17-19
媒体关注与评论
论资格,蔡元培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功劳,他比任何人大。 ——林语堂 学无涯也,而人之知有涯。积无量数之有涯者,以与彼无涯者相逐,而后此有涯者亦庶几与之为无涯,此即学术界不能不有学术史之原理也。 ——蔡元培 读古人之书,不可不知其人,论其世。我国伦理学者,多实践家,尤当观其行事。(中国伦理学史)是编限于篇幅,各家小传,所叙至略。 ——蔡元培
编辑推荐
蔡元培编著的《蔡元培》是中国第一本伦理学史著作。作者先在绪论中将伦理学与修身书、伦理学史与伦理学进行区分,正文中又把中国伦理学史分为先秦创始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和宋明理学时代三个时期,对各个时期伦理学说之渊源进行考察,而后分别论述伦理学家之思想,实为中国伦理学史的奠基之作。 蔡元培所著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华工学校讲义》《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伦理思想的补充,本书一并收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