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回避危险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日] 小宫信夫  页数:93  译者:兰琪译  
Tag标签:无  

前言

  自护时代  今天看到一本好书,名叫:《帮助孩子回避危险》。  作者小宫信夫博士,专业是犯罪社会学,自日本中央大学法学系法律专业毕业,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犯罪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任职日本法务省、国联亚洲防止犯罪研究所、法务综合研究所。现任警察厅“少年不正当行为相关研究会”委员、东京“防止不正当行为犯罪的被害教育内容考察委员会”的客座委员长。与文部科学省共同合作关于“防范教育以及学校安全管理调查研究”,在“防范”、“孩子的危险回避”等领域有卓越的成就。  《帮助孩子回避危险》是一本儿童预防犯罪侵害与突发事件的小百科全书。该书主要特点如下:  一、学贯东西,内容新颖  由于小宫信夫博士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加之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犯罪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底蕴,使得本书既充满了现代英国预防被害手法的实用气息,又有日本学者做学问的细腻功底。“地域安全图”是在英国艾克勒姆犯罪标图上的创新;而漫画插图又是日本人的擅长。  二、范围广泛,全面应对  本书从“在危险的场所,对陌生人提高注意力”到“与其严厉地训斥孩子,不如和孩子约定不要再做类似的事情”,几乎涵盖了儿童被犯罪侵害的方方面面,包括:犯罪篇、回避危险篇、性虐待篇、心理篇。  三、细致分解。操作性强  西方预防被害,有许多操作性很强的做法,每一命题分解为若干步骤。注重技能训练而非知识传授。例如:“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提供若干答案供孩子选择,以辨对错。  四、开拓创新,图表实用  本书的又一创新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图表,例如本书中的“危险度测试清单”、“您孩子的性格类型(星图)”等,形式新颖,一目了然。  五、图文并茂,亲子同读  本书指导家长从何处入手。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单页家长读,双页图文并茂孩子读”,寓教于乐,孩子和家长同时受到教育。让孩子一边读,一边看插图。对照插图,具体地教育孩子!  小宫信夫博士与我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一,他所任职的“联合国亚洲防止犯罪研究所”我曾两次去学习过。一次是1985年,另一次是2003年。其二,我们共同在英国学习过。其三,回国后,又都积极从事预防儿童被害的技能普及工作。  细读本书,颇觉耳目一新,从心中赞叹。  英国人说:“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救助那些先自救的人们)自救成为英国人的绅士之德。1829年之前,世界上是没有警察的。在此之前,大部分民众依赖的,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自警理念和自救措施。现在,虽然警察制度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我们也应当同时提倡“自护时代”,从预防犯罪走向预防被害,一方面加强“心防”,另一方面注意自警、自助、自救。  应当承认,我国在儿童自救自护方面,防范意识淡漠,技能不足。因此,本书的出版,将为中国儿童预防犯罪与突发事件提供一本全新教材与通俗读物,它告诉我们的孩子:周围除了鲜花与小白兔外,也有大灰狼。  让全家一起快乐地读这本书吧,因为,平安是最大的智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王大伟  2008.09.22

内容概要

  《帮助孩子回避危险(保存版2)》是一本日本版权书,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关心孩子安全的图书,单页家长读,双页图文并茂孩子读。书中涉及回避犯罪、回避危险、回避性骚扰以及保持健康的心理等方面。要想让孩子们回避所有的犯罪易发区是不可能的。因此,必要的是,教给孩子们去犯罪易发区时的应对方法。去那些场所时,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并对陌生人提高警惕。《帮助孩子回避危险(保存版2)》旨在提高孩子的这种意识和能力,即让孩子们能意识到回避危险场所的必要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让孩子思考各种情况,使他们感觉到危险的存在。

书籍目录

序·自护时代本书使用方法现在,你是安全的?还是处于危险之中?犯罪危险度对照表第1部分 在危险的场所,对陌生人提高注意力!(犯罪篇)分不清是危险人物,还是可以放心的人连大人都很难判断得出来的“危险人物”的基准陌生人前来搭话在“犯罪易发场所”,要警惕陌生人也许陌生人是在编造谎言呢编造孩子无法忽视的谎言来接近孩子的人身体被揪住,要被带走时不要放弃,肯定有可以逃脱的机会陌生人说要馈赠东西要教育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不为诱惑所动“我让你搭顺风车。”别人这么说的时候上陌生人的车是非常危险的可疑车辆停在路旁保护孩子,以免孩子被别人用车拐走迷路了不应教育孩子“不要迷路”,而应该教育孩子“如果迷路了应该怎么办,家里没有人,自己一个人进家门时大人都不在,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家容易被犯罪分子瞄上一个人在家时,电话响了家中大人不在,最好别让孩子接电话大人都不在家时来了客人大人都不在家时,教育孩子“门铃再响也不要出来”是最基本的乘坐电梯的时候告诉孩子“电梯的危险很多”第2部分 不给坏人犯罪的机会,不接近危险的场所!(回避危险篇)哪里是“危险的场所”准确告诉孩子“危险的场所”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去“危险的地方”时父母和孩子要注意的“预防要点”走路的时候不光要避免犯罪的伤害,还要避免交通事故的伤害经常玩耍的公园里也有安全隐患认清“安全的公园”和“危险的公园”想在空地或施工现场玩儿工地和空房子里,犯罪和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去海边、山上、河边玩儿时海边、山里、河边也同样存在危险去人多的地方时商场里尽管人很多,但是并不安全玩儿着玩儿着天黑了晚上,原则上“不要走黑漆漆的道路”陌生人进入学校时“在学校就很安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第3部分 孩子免受来自危险成人的性侵害(性侵犯篇)身体被摸了,感觉怪怪的要让孩子知道,有些大人是会对别人进行“性骚扰”的有人想要和你一起拍照有些人会以各种手段骗取孩子的钱有人对你说:“把衣服脱了”要让孩子知道,不能在别人面前脱衣服有些坏人企图用“拉勾”来封住孩子的嘴即使有人不让孩子说那些“很奇怪的事情”,也要鼓励孩子说出来从孩子的行为看出是否遭遇了性侵犯孩子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关于拒绝的练习第4部分 人际关系方面:不要被别人伤害,也不要伤害别人(心理篇)和小朋友争吵打架了“吵架”不一定都是坏事,教给孩子和“吵架”有关的道理被小朋友欺负了遇到“被人欺负”这件事时,要首先保护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身边有喜欢招惹是非的孩子不要认为“我们家的孩子是不会欺负别人的”老师真可怕!他打了我老师也有做得不对的时候做坏事了与其发很大的火,还不如与他约定再也不做同样的事复习题

章节摘录

  第1部分 在危险的场所,对陌生人提高注意力!(犯罪篇)  不要让孩子对所有人产生不信任感,但同时要让孩子明白“有的场所很危险”  不光要对“看起来危险的人”提高警惕!  毫无疑问,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危险人物接触。但是父母大概只会对孩子说:“不要和危险人物说话”、“不准跟危险人物走。”  实际上,想要孩子判断出“危险人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恐怕大人都很难看清看透吧。  大多数情况下,犯罪分子接近孩子时,都会装出一副善良的“好人”模样。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着对方像“善良的好人”,就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结果成了受害者。危险人物是不会从外表就一眼被看穿的。  有必要这么教育孩子:从人的年龄、性别、穿着等是判断不出是不是“危险人物”的;“看着像好人”的人也并不一定是“可以放心的人”。  教育孩子:要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觉——对危险的感觉能力  要告诉孩子:看上去是好人的陌生人即使对自己态度很好,但是接触时总是有感觉到不安、害怕、危险,这种时候,最好相信自己的直觉。  注意,可能会导致这种状况:把所有接近自己的成年人都想成“危险人物”,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不相信社会上所有的人,而进入自我封闭的世界里。  因此,就要教育孩子:注意场合,警惕“犯罪易发的场合”的成年人;在“不易发生犯罪事件的场所”,只要和人保持正常接触就可以了。  即使是有犯罪动机的人,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也不会成为犯罪份子  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即使有犯罪动机的人,如果没有犯罪机会的话,也不会引发犯罪事件。以儿童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如果犯罪分子连和孩子接触的机会都没有,犯罪分子自然不会得逞。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犯罪事件易发的场所,也就是那些犯罪机会很多的地方。  尽量不接近危险场所,或是,在那种场所时对成年人提高警惕。这样的话,孩子们就可以回避很多危险,保护住自己的人身安全。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认真思考一下犯罪易发场所都是哪些地方,尽量远离那些地方。这样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性。  孩子的心情年轻漂亮的姐姐、老人都是好人吗?  孩子似乎有这种心理倾向:认为年轻漂亮的姐姐、老爷爷、老奶奶这些人都是好人。  孩子经常会这样想:对自己和蔼可亲的老人,自己也应该和善地对待他们。  实际上,“坏人”是不能靠其外表、年龄来判断的。虽然够不上犯罪,多数情况下,那些难缠的推销员不正是年轻漂亮又亲切的姐姐嘛!  也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他们自己不干,利用别人来做坏事。要教育孩子,不要以外表来判断人的好坏。  教育孩子:既要与人为善,也要保持警戒心  警惕出现在“犯罪易发场所”的“陌生人”  “陌生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没见过的人都属于“陌生人”。但是,对于那些时常遇见,但不熟悉的人,这样的人不算是“陌生人”呢?这种时候,孩子会感到很困惑。  即使常遇见的人,在不知道那人是好是坏时,最好把他当成“陌生人”。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一起确认这种人。  不认识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坏人。但是,在人们不容易注意到的角落,前来和孩子搭话的人中,也可能有犯罪分子。  在危险场所,有必要十分警惕前来跟自己搭话的陌生人。  教给孩子在无法忽视对方时的应对方法  陌生人跟你说“我给你点心吃哟”、“我开车带你去玩”时,很多孩子会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走。  被问到“能告诉我去哪儿怎么走吗”时,也许那人的目的只是问路,但还是有些孩子会警觉地起身离开。因为现实生活中问路是很多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所以不理会是比较安全的一种做法。  孩子觉得“没法不理会”,不得不与陌说话的情况下,要与之保持两个臂长(约1.5 米)的距离。  两只伸出的胳膊的距离(自己的胳膊和对方的胳膊的长度加起来的距离),万一,对方是犯罪分子,在他想抓你时,自己还可以迅速地跑掉。  不注意的时候,陌生人突然来到自己身边搭话,这时可能会被突然抓住身体。与别人保持两只胳膊的距离,也可以清楚地听见对方的声音,可以给别人指路,也可以回答对方的问题。要教育孩子:和陌生人说话时,要始终保持两只胳膊长度的距离。

编辑推荐

  《帮助孩子回避危险(保存版2)》由破解犯罪密码的先行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倾情作序。愿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安宁快乐,为了所有孩子不再遭受伤害。  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安全图书,亲子教育家族必备书籍,依靠家族教育来提高孩子自身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和孩子一起读!  《帮助孩子回避危险(保存版2)》是一本帮助熟了避免遭受犯罪、危险及事故伤害的书。  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初中“大声呼救练习”、“在紧要关头拒绝别人的方法和逃脱的方法”!  《帮助孩子回避危险(保存版2)》可以让孩子一边读,一边看插图。对照插图,具体地教育孩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帮助孩子回避危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非常好,买了屯着!!!!
  •   这个感觉比较实用,先囤着~~
  •   早就想找这样一本书
  •   有用,长见识
  •   更适合家的学龄儿童的家长或老师

推荐图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