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喻大华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诗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七代君主,1851-1861年问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关于清朝皇帝的评价中,对咸丰帝的争议最大。有史学家认为,他放荡享乐、目光短浅、贪生怕死,是一位缺乏责任感的“渎职皇帝”;相反,像《清史稿》这样的传统正史对他评价不低,认为他处在动荡的时代里,没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但能“任贤擢才,洞观肆应”,虽然手下不乏曾国藩那样的“能臣”、肃顺那样的“权臣”,但都为皇朝效忠尽力,绝无二心。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高阳先生甚至认为,从个人资质、驾驭国家的能力等方面考察,咸丰帝在人关之后的十位清帝中排名次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位居第五,在其父道光皇帝之前。那么,咸丰帝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让我们将眼光放远,从中国王朝盛衰的周期规律谈起。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改朝换代频繁:一个王朝历经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往往就会寿终正寝;能延续200年以上者不多,而且,终究难逃覆亡的命运。
内容概要
咸丰皇帝奕詝(1831—1861),他即位初期,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直到他在避暑山庄撒手西归9东南半壁江山依然硝烟弥漫;在他统治期间的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陷落、圆明园灰飞烟灭、大片国土沦陷。咸丰帝心胆俱裂,以31岁的年纪命丧热河。此间,王朝政局跌宕起伏,各种势力集团纵横交错,斗争激烈……
作者简介
喻大华,1963年2月生于辽宁辽阳,历史学博士,任教于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晋升教授,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2008年起任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书籍目录
序一 谁是太子 老来得子,子以母贵 幼年丧母,寄人篱下 道光择储,左右为难 建储封王,谁是太子二 连丧重臣 师徒君臣,百年讹传 帝师献计,斥退佞臣 出师未捷,林公暴卒 帝师早逝,幼主无助三 曾国藩起兵 农家子弟,跻身朝堂 砥砺修身,志冲青云 补天无术,回籍葬亲 投笔从戎,书生领兵四 湘军建功 长沙建军,步步荆棘 衡州练兵,缔造湘军 先败后胜,湘军建功. 攻克武日日,大功不赏 战系国运,殊死搏杀五 天国内讧 落第书生,举旗造反 建都南京,逼封万岁 天国内讧,自相残杀六 慈禧入宫 玲珑少女,气质超群 官家小姐,平凡童年 诞育皇子,母以子贵 固宠有法,染指政务七 兄弟反目 建储封王,潜藏祸根 兄友弟恭,暗藏裂痕 逼封太后,兄弟反目八 铁腕能臣 皇帝新宠,太岁动土 变更祖制,重用汉臣 肃顺结党,飞扬跋扈九 科场第一案 天子脚下,科场案发 大案告破,触目惊心 皇帝震怒,考官伏法十 兵临津门 英国挑战,疆臣束手 制造借口,挑起战争 兵临津门,皇帝妥协十一 泣别圆明园 战火重燃,大沽报捷 皇帝万寿,内外交困 兵临城下,泣别名园十二 名园浩劫 城下议和,虚与委蛇 强盗闯园,大肆劫掠 火烧夏宫,名园浩劫十三 命丧热河 心灵煎熬,热河求死 身后安排,左右为难 命丧热河,临终托孤十四 叔嫂通谋 太后权臣,矛盾凸显 奕诉奔丧,叔嫂通谋 两宫争权,大臣“罢工”十五 辛酉政变 回銮京师,从容布置 晴天霹雳,辛酉政变 风云散尽,新朝开篇十六 定陵盖棺 赶修陵寝,大葬咸丰 帝王情趣,天子风流 定陵盖棺,悠悠史评 大事记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谁是太子在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前的19世纪中叶,中国历史进入了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动荡时代。我们如果将清王朝比做一条大船的话,这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多年、千疮百孔的破船驶入了中国历史上的“好望角”,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激流险滩的航程,搞不好立即翻船玩完,搞好了就进入浩瀚无垠的大西洋……大清朝的命运是寿终正寝,还是起死回生?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位年轻的新舵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诗。让我们从头来说,奕泞是怎样成为皇位继承人,从而登上皇帝宝座的呢?老来得子,子以母贵这要从奕詝的爸爸道光皇帝说起。从道光中期开始,有一个烦恼一直萦绕在道光皇帝的心头,挥之不去,伴随他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什么烦恼呢?谁做太子。道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1831年5月23日),道光皇帝得到一个噩耗,痛哭失声,太监立即响应,很快,养心殿里哭声一片。原来,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死了。这个奕纬是丫头生的,是道光皇帝做皇子期间跟手下一个叫纳喇氏的使唤丫头的产物。这本来是偷偷摸摸的事儿,说起来不体面,孩子一出生,就露馅儿了,道光简直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把他的爸爸嘉庆皇帝乐坏了,这是他第一个孙子,自己当爷爷了,所以,嘉庆帝做主,把纳喇氏封为儿子的侧福晋,就是妾。从此,他们之间就不用偷偷摸摸了。
后记
“咸丰”系列节目录制于2009年5~9月,播出于同年11月下旬,是我在央视《百家讲坛》的第三部作品。遥想2007年12月,我前往北京,到百家讲坛试讲,那时的我不敢奢望能选中留下,更不敢设想会在“百家”的大道上走多远。两年时光转瞬即逝,回首这一历程,其中充满了喜悦,也充满了艰辛。2009年9月10日午后,我完成了“咸丰”系列的拍摄,在观众的掌声中走出录制现场,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聂丛丛老师。2009年7月,她重掌《百家讲坛》,但我每次前往北京拍摄,来去匆匆,所以直到今天方才见面。聂老师没有一点儿制片人的架子,一看就是个气质出众、精明干练又颇具亲和力的人。在我走上《百家讲坛》以来的两年间,魏淑青主任为我的成长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凡事儿她比我想得周到,有时,连我都感觉气馁,她给我鼓励、给我支持。青年编导王珊为本节目的制作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她日以继夜地工作,凌晨两三点钟才能休息。我想,《百家讲坛》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和以诚待人、推己及人的伟大品格是她们事业成功的一个原因。从2009年9月以来,我一面忙于“咸丰”的定稿,一面跟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刘海涛主任联系。令我感动的是他的每一个承诺均能按时兑现,这种诚实信用的作风确实难得。签出版合同之时正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出人意料的是,杨瑞雪社长特地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人民大会堂赶来见面,这份诚意,让我感动不已。
编辑推荐
《咸丰皇帝》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一位命运多舛皇帝的悲剧人生 一段国运维艰历史的伤痛记忆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