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安人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方克立,张加才 著  页数:502  

前言

这是一套为广大干部编写的中国哲学经典读本。为了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胜利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最近突出地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问题,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读书学习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列宁的名言:“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角度来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自己好读书、善学习的自觉实践和表率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全党、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和进步的阶梯。在古今中外汗牛充栋的书籍中,我们应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呢?一般来说,领导干部最需要读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书:为了提高思想水平,重点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认真读这方面的书;为了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重点要读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书籍;为了提升精神境界,则很有必要多读一些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名著,特别是本民族的传世文化经典。多读这方面的书,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的关系,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做一个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好干部。“经”本来是指纺织物的纵线,引申为常行的道路、义理、法则。“典”是“尊藏之册”即具有典范性的书籍。所谓经典就是文化共同体中经过时间的考验而最终被人们选择和流传下来的,涵蕴着宇宙、历史、人生之常理常道的原创性的典范之作,也是人类文化中恒久的、素朴的、直探人性本源的、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精华部分。阅读经典是学习和掌握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一条捷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如何“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通过经典阅读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一种文化教养、高尚的精神气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得到的是共同体赖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和发展的优质文化基因。

内容概要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先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而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经典阅读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民族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先秦诸子的哲学辩论,“皆务为治也”,即都是围绕着如伺治国平天下而展开的,他们思考的问题和提出的应对之策,对今人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策划并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吧。

书籍目录

导言修己安:人第一章 学而篇第二章 为政篇第三章 八佾篇第四章 里仁篇第五章 公冶长篇第六章 雍也篇第七章 述而篇第八章 泰伯篇第九章 子罕篇第十章 乡党篇第十一章 先进篇第十二章 颜渊篇第十三章 子路篇第十四章 宪问篇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第十六章 季氏篇第十七章 阳货篇第十入章 微子篇第十九章 子张篇第二十章 尧日篇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晏婴不同意,便利用孔子学说的矛盾之处,进谏景公,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意思是,这些儒者能言善辩却不能用法度来约束;高傲自大却不懂顺从,不可以为百姓效仿;崇尚丧礼表达哀伤,破费财物厚葬死人,不能让这些成为生活习俗;四处游说乞求施予,不能靠这些来治理国家。自从大贤相继过世,周朝衰落,礼乐不兴有很长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礼节,连续好几代都搞不清他的学问,一年到头学不完他的礼。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风俗,恐怕不是引导百姓的好办法。从晏子的进言来看,当时的儒者确实具有能言善辩,居处傲慢,主张厚葬,四处游说自己学说的特点。儒家倡导的尊卑上下,繁文缛节,礼法巨细等行为规范,的确并不适合春秋社会末期的政治需要。晏婴能客观地刻画出儒者的面貌,抨击他们学说的弊端,因此说服了景公。此后,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并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孔子。在得知齐国大夫又企图谋害孔子时,齐景公颇多无奈地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意谓,我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孔子离开、了齐国,返回鲁国。

后记

中国人读《论语》大多带着敬仰和神圣的情怀,我自然也不例外。2006年仲夏,我实现了自己人生历程上的一大转折,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从事自己喜爱的儒教研究工作,但是,谈到为《论语》作注写评,却从未奢望过。2008年初,张加才教授来函示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诸同仁,怀建设精神家园之大愿,欲寻同道,共同撰写中国哲学经典品评丛书。宏愿盛情,却之不恭,遂欣然应允。由于偶然的原因,北京大学的孙熙国教授主动表示很高兴能够和我一起完成本书的写作。孙先生是引领我走进中国哲学这块神奇而又富有魅力的园地的第一人,让我感到荣幸的是他一直视我为“学术知己”。能够和他一起完成这样一部著作,对我们两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我个人来说,实在是幸莫大焉!学术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是快乐的。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常有“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的惕惧,又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慌恐,更有在相互探讨、交流和碰撞中进发出思想火花时的畅快和兴奋。一字之考辨,一句之疏解,一段之阐释,都充满着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编辑推荐

《修己安人〈论语〉》:经典是民族的文化基因,经典是思想的源头活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修己安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是我想要的版本,很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