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档案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国宝档案》栏目组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电视节目自播出以来,栏目的同志时常就具体选题和内容找我咨询,他们对节目认真严谨的作风和诚恳谦逊的态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使我对《国宝档案》更加关注和在意。    《国宝档案》播出的内容都是国家级的,有馆藏文物的精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如果按时下收藏热的时髦说法,那都是顶级的“国家收藏”。        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7000年绵延不断、有文字记载的悠久文明史。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存,它们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巨大财富和宝贵遗产。    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仅需要文博界的文物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保护和研究,更需要广大民众了解它们,共同来保护和传承。而长期以来,由于文博领域专业性强,涉及的历史、人文、考古等方面的知识多,因此,广大民众对这一领域有相当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近些年出现的传统文化热、收藏热就是很好的说明。因此,普及文物知识,引导民众了解优秀的文化遗产,从中吸取营养,提高民族素质,唤起民众热爱国宝文物、保护文物的热情,就成为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和意义深远的事情。

书籍目录

序一 弘扬中华文化担当历史责任序二 展示国家瑰宝弘扬中华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 荆楚古玉  唐哀帝即位玉册 唐宋玉册 西汉楚王金缕玉衣 玉叶组佩 大禹治水玉山  秋山行旅图玉山 翠玉白菜 翡翠蝈蝈白菜 宫廷如意 合卺杯 乾隆宝玺 乾隆田黄三链章 清帝扳指 温凉玉圭 陶器·瓷器 人面鱼纹陶盆 陶鹰尊 秦始皇陵文官俑 唐三彩 击鼓说唱俑 定窑孩儿枕 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官窑青瓷贯耳瓶 邢窑白瓷莲瓣座灯台 月白釉出戟尊 青瓷莲花尊 奇妙的鸡冠壶陶器·瓷器金银器

章节摘录

插图:风景秀丽的徐州博物馆,坐落于徐州市南面,是一座集考古发掘和文物收藏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陈列着上千件精品文物,这其中就包括了金缕玉衣。金缕玉衣,也称玉匣,分为头罩、前胸、后背等10多个部分。它高1.74米左右,由4248片大大小小的玉石组成,这些玉片全部采用上等的新疆和田玉打磨抛光而成,表面异常光亮温润。玉片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它们面积从1到9平方厘米不等,厚度则只有1毫米左右。金缕玉衣是根据人体的体形分别采用不同样式的玉片连缀而成,从头到脚连成一体,非常像古代的盔甲,拼合得天衣无缝,整套玉衣晶莹剔透,光亮华丽……那么,这样一件珍贵的玉衣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还要从江苏徐州的一座小山和一位老人说起……在徐州的城东边,有一座高约60米的小山包。因为形状像一只蹲卧的雄狮,所以当地人叫它狮子山。从1986年开始,一位老者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狮子山上。遇到山上有村民在聊天,他就要凑过去听听,只要一有人提到哪里曾经发现过洞穴,他就会马上去看看,边看还边用携带的洛阳铲左探探,右戳戳。这位老者是谁,他为什么总在狮子山上转悠呢?原来,这位老者名叫王恺,是徐州西汉兵马俑博物馆的馆长。在两年前,也就是1984年,徐州狮子山下发现了西汉兵马俑坑。根据汉朝的墓葬形制,专家们推测,它的周围一定还存在着西汉时的楚王陵墓。为什么呢?徐州古称彭城,地理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与湖北和湖南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楚文化的地域之一。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这里就出了中国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王朝后,把自己的弟弟刘交封为楚王,以彭城,也就是徐州为都城,控制着3郡36县的属地,成为了当时最大的诸侯国之一,这也就是徐州其后12位楚王的来历。1987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宁书年教授,邀请了全国3C多位地质专家,用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对狮子山进行了全方位透视,虽然确定了一些墓葬可能存在的地点,但墓穴还是没有发现。此时,对狮子山到底有没有西汉陵墓的疑问也越来越多了。但王恺,作为徐州西汉兵马俑博物馆的馆长,却一直充满着信心,因为这位考古老专家,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坚信,在狮子山上一定会有一座大型陵墓。他觉得只要坚持不懈地找下去,最终会有发现它的一天。从此,狮子山上就时常出现了王老的身影。王恺在狮子山周围一找就是好几年。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跟当地的两位老农闲聊起来,谈话中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原来村民提到,在山上有一个储藏红芋的地窖,深达数米。敏锐的王老立刻感觉到那里有可能是墓葬的入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狮子山上的土层普遍较薄,一般往下挖到半米就会碰到岩石层,如果某处的土层深达数米,那么很有可能是人工开凿后,住回填土所致。兴奋的王恺立刻组织考古人员开始发掘,果然,在地窖里挖了3米左右,就发现了陵墓的外墙壁。此后,徐州又上报国家文物局,开始正式对狮子山西汉陵墓进行全面发掘。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发掘队决定派专人在夜间进入陵墓,而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年轻的考古队员邱永生身上。半夜,邱永生只身摸进了漆黑的墓室内。但是,满怀希望的他进入墓后不久心就凉了半截。原来,种种迹象还表明,早在古时盗墓贼就已经进入过陵墓,里面的文物很可能早巳被洗劫一空……面对此景,邱永生不免有些沮丧,但还是打起精神,继续在阴森黝黑的墓道中不停地发掘着……就在邱永生有点失望的时候,奇迹却突然出现了……他挖着挖着,突然在一块塞石上竟摸到了一块小小的玉石片,难道墓中还有文物遗留下来吗?这使得心灰意冷的邱永生立刻又振奋起来。接着,一块,两块,三块……邱永生在周围不断地发现玉片,数量之多让他兴奋不已,他联想到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里闪现出来,难道这就是人们传说的金缕玉衣?不错,邱永生摸到的玉片正是极其罕见的珍贵文物——金缕玉衣,值得庆幸的是,当年的盗墓者盗走了墓中的金银财宝,却把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遗存在墓穴内,他们认为金缕玉衣虽然价值连城,却是一件丧衣,是死人穿用过的东西,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忌讳。

后记

《国宝档案》电视栏目创办5年来,对于把它的解说词刊印成书我并没有多去想,而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做好《国宝档案》这个电视品牌上。作为电视栏目,《国宝档案》闯进了一个让人兴奋,使人崇高,又叫人敬畏的领域。我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不仅是因为这个领域的内容专业,学问高深;也不仅是因为电视收视率考核的压力;而更是因为,从一开始面对那些国宝文物,我就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朝圣之感。我暗自告诫自己,必须以一颗虔敬的心来做《国宝档案》。只有如此,才能不辱先人留下的辉煌遗产,才能不负观众的期待。这期间,许多观众要求节目能重播,在购买节目光盘时,希望把《国宝档案》也能印成书,使它成为一本可以时常翻阅的资料和长期保存的档案。文博学者和同行也时常提此建议。慢慢地我觉悟,观众希望把《国宝档案》印成书,不仅是对《国宝档案》电视节目的肯定,其实也是在肯定它作为电视节目以外的价值。今天,作为书籍的《国宝档案》终于问世了。在与出版社同仁一起整理文稿的过程中,他们渴望经典,追求精品的出书理念令我萌生敬意;他们对《国宝档案》出书的纵横分析让我耳目一新,使我对于把《国宝档案》作为书籍出版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这一过程也使我有机会重新回望自己与整个团队为之付出心力的《国宝档案》。2004年10月4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在没有做任何宣传和预告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推出了一档新栏目《国宝档案》,很快便受到广泛关注和观众的认可。最初《国宝档案》是每周5天播出,很快就改成每天播出了。虽然节目不长,每期只有10分钟,但一年365期节目的制作压力是很大的。大家只是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于节目,待抬头看时,一晃已经5年。数数播出的节目,已有1500多期,涉及的国宝文物有上千个。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包括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珍稀的自然遗产。尤其是那些最能体现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堪称国宝的历史遗存。其中既有博物馆收藏的国家定级文物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藏于民间被国人精心呵护的珍宝;既有因历史原因东渡海峡存于宝岛台湾的,也有历尽磨难流失海外漂泊异国他乡的。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件件旷世珍宝,了解了它们的知识和价值,更看到了国宝传承的世事沧桑和人的命运。而这其中的每一件国宝文物既是文明的载体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永不枯竭的文明之光。在历史的传承中每一件国宝都见证了一段历史,每一件国宝的流失都有一段苦难的经历,存世至今的国宝无不历尽了人间沧桑。这其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产生了无数曲折动人的故事,包容了多少国宝与人物的命运。这是一座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并长生久视的永续根基,是子孙万代享用不尽的财富宝藏。《国宝档案》就是站在这样一个先人为我们铸就的圣殿之上,触摸着每一个给我们带来精神慰藉和心灵震撼的国宝。《国宝档案》选择在文物领域做文章,虽然,看似这个领域范围狭窄,又很专业、生涩,但是,《国宝档案》看准的正是,文物承载的不可限量的文化与历史价值。通过讲文物可以以小见大,从具体文物人手可以讲出一个大的主题。《国宝档案》节目所要体现的精神价值就来自于每一件国宝文物所蕴含的文明之光。《国宝档案》追求的是,一切从观众出发,一切为了观众,因此,它既坚持选题内容的高档次和节目格调的高品位,同时也坚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叙述风格。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做到雅俗共赏,成为《国宝档案》努力的方向。几年前,当《国宝档案》以新的选题领域和新的节目样式出现的时候,观众惊喜的是,遥远的历史原来离他们是这么近;陌生的文物并不冷僻还很亲切;深藏的国宝竟如此灿烂、令人震撼。电视业界则有感于,《国宝档案》率先将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选题领域做成了一档每天相见的日常节目,而独特的选题角度和叙述方式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对节目持之以恒的高标准包装制作几乎成为标准化生产。如今用讲故事的方法通俗易懂地面对观众,已经成为共识,类似介绍国宝与文物收藏的电视栏目和节目已有许许多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宝档案》起了踩路、抛砖的作用。《国宝档案》在节目叙述方式上的与众不同和独到之处,使它就像一个国宝故事的电视连环画,不是死板如教科书般地讲述国宝文物的历史和价值,而是强调挖掘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事情,突出表现围绕国宝所发生的故事、民间传说和曲折动人的传承经历等,把人们不太熟悉的历史知识、专业知识融入在其中,使其通俗化,让观众看得懂,有兴趣,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了解历史、增长知识。节目主持人任志宏亲切、沉稳的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节目的节奏和起伏,与节目风格融为一体,得到了观众的赞许。尽可能调动电视技术的包装手段强化屏幕效果,是《国宝档案》的另一个特色。为了充分展示国宝的风貌,节目中使用了大量的二维和三维特技,突出国宝主体的视觉效果,使国宝文物更赏心悦目。这种高质量的精细制作可以说在一个10分钟的日播栏目里是罕见的。这充分体现了《国宝档案》对待观众的真诚和所具有的职业态度。《国宝档案》的制作者们把文化历史内涵深厚,专业知识极强的选题内容,做成了一个能让广大观众看得懂又喜欢看的节目,这不能不说是《国宝档案》创意的成功;但是,这个成功又是建立在国宝文物的永恒价值之上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众关注《国宝档案》,喜欢《国宝档案》,是因为国宝文物的永恒价值和永久魅力使然,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对自己祖先流淌至今的血脉与生俱来的渴求使然。这套书的内容,就是从《国宝档案》已播出的节目中挑选出来汇集而成的。由于内容涉及的文物种类多,因此出版社从图书出版的角度考虑,尽量按不同的内容分门别类,成为丛书。当读者朋友打开这套书的时候,也许会觉得还有更好、更重要的器物或精品应该介绍而没有。这是因为,或是在电视节目策划和拍摄时,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尚未能拍摄到;或是因为书的篇幅所限没能选进去。我想只要节目继续做,书继续出,国宝重器都会有的。请读者朋友不要把这套《国宝档案》丛书当作教科书来看待。它的初衷,当然也是电视节目的初衷,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而不是专业的和教科书的角度)来看待、来理解国宝;只是想换一种说法来讲述国宝;换一种方式来引起人们对国宝文物,乃至历史遗产的关注和兴趣。也许读者朋友会觉得有的内容不全面,不严谨。这是事实。10分钟长的节目,2000字的篇幅,只能选其一点,不及其余。但是,对节目的制作和故事的编写,我们始终有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基本史实准确,有依据,有出处;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情节推理和演绎,以此来讲传说,讲故事。因此,在追求朴实通俗的表达风格时,难免会有疏漏、有失严谨。另外,由于电视解说的特点是与画面相互配合的,在许多地方都是有所特指,是看画面来理解,而不需要过多的解说。但是这些文字以读物形式来阅读,就会有不连贯的感觉和口语的随意性。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真诚希望读者朋友予以理解并提出批评。借此机会,我要向为《国宝档案》栏目付出智慧与辛劳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是他们为《国宝档案》指点迷津,让我们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辨识珍宝,是他们拂去了历史的迷雾与尘埃,让我们得见国宝的光芒。特别要感谢德高望重的罗哲文老人,虽年事已高,但他对《国宝档案》却有求必应,随时为我们答疑解惑;此次又专为《国宝档案》题词,殷殷关爱之情令人感动。《国宝档案》特邀常年顾问,青铜器专家李先登先生和丁孟先生从《国宝档案》创办之日起就在选题、内容、史实等方面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国宝档案》的篇章,凝聚着他们的心血,我们为此常怀感激之情。在撰写和制作《国宝档案》节目时,我们常会查阅、引用专家与学者们的著述或研究成果,在此,也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还有许许多多给予《国宝档案》帮助的人,在这里虽不能一一列举,但我们会感念不忘。在此,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国家文物局对《国宝档案》采访拍摄的有力支持。还要特别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全国各地的文博单位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非常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杨瑞雪社长、郭林茂总编辑,感谢责任编辑赵卜慧和张霞,他们为保证这套书高质量地出版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感谢宗沅雅轩书籍设计工作室为本书的装帧设计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努力。正是大家的努力才使《国宝档案》电视节目的内容变成了纸上的文字,加入到书的行列。

编辑推荐

《国宝档案4:玉器 陶器 瓷器 金银器案》的编者中央电视台知名品牌栏目《国宝档案》讲述国宝曲折动人的故事,提示国宝鲜为人知的秘密,介绍国宝丰富玄妙的知识,展示国宝撼人魄的魅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宝档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从来没有买过这种类型的书,上次去了一下省博物馆,突然想看看文物方面的书。生怕书太生涩,找来找去,买下了这套国宝档案,真是意外的惊喜,昨晚拿到就不停地看啊,看啊。很吸引人,一点也不枯燥。
  •   立意深刻,图文并茂,展示国家瑰宝,非常喜欢,建议大家阅读和观赏CCTV《国宝档案》节目
  •   看了该书,感觉又回到了从前。一件件国宝,一个个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对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越发肃然起敬。
  •   CCTV《国宝档案》系列很棒的,超喜欢。
  •   买了两本,玉器笔青铜器,都很不错!纸张好,印刷好,对得起这价格。又读了故事又看了国宝,配的彩图很也精美,值得收藏。
  •   多件国宝集一书,长知识了
  •   看国宝,学搜藏
  •   我是在《百家讲坛》看到的这个节目,很喜欢,只是有些没有看到,因此买来阅读。很好,可以经常看看,了解历史。
  •   CCTV特大牌,即保眼福,又得知识,真是难得的书,买了一整套.价格有点贵
  •   这本书挺好的。印刷还可以
  •   很好的书 纸质很不错
  •   内容没的说,确实很不错,不过书的质量有一点点一点点不太好,感觉像是销量特别大然后赶印出来的,总共买了两本书,居然是当当网的塑料袋子看起来最高端洋气上档次,略显失望。
  •   很有意思的书,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图文并茂。
  •   有帮助,,建议把视频也看了,,书质量很好。。
  •   不错啊,很喜欢。
  •   看后便知!
  •   通过讲故事去介绍国宝,很吸引人
  •   基本是电视的文字版很不错,图虽然少但是很大很清晰。
  •   这套书籍应该还是“青铜器”那本更加故事性强些,本来就是娱乐性书籍,因此故事性应该强些,
  •   就是书来的时候有点坏掉了,不是很高兴,但里面内容没有失望,退片很近没,内容详细。
  •   书中有插图,有解释,还有小故事,很好。
  •   这本书不错,是正品
  •   书写的很好,看了收获很大。印制很好,就是图配的少了点。
  •   画面还好,只是介绍的不全,尤其是在旁征博引的时候,这个什么、那个什么之类的,根本没给画面,只是照搬电视屏幕的解说词,不好!编辑偷懒!
  •   国宝档案这一系列的书,非常不错,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物古迹以及传统文化都有介绍,有点可惜的是,因为内容量过多,所以介绍的不是很详尽,而且其中的图片不是很充足,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   特点有三:1、通俗易懂;2、印制精美;3、价格偏高;4、内容可读;5、值得收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