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团结 作者:窦应泰 页数:23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首次以全新资料披露李敖2000年迄今的曲折人生内幕。在这10年间,他经历了诸如“诺贝尔文学奖”入围提名,以无党籍身份参与台湾“五大枭雄”竞选“总统”选战,状告前“总统”李登辉,不花一分钱摘取台湾“立委”头衔,阔别56年隆重“登陆”,在北京、上海等三所名校轮流发表演讲,继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之后再次足涉新加坡《黄河焦点》节目,推出华人世界的全新招牌《李敖妙语天下》,73岁出版遭物议的新书《虚拟的十七岁》等一系列连年轻人也无法企及的辉煌瞬间。暮年的李敖更精彩,暮年的李敖在狂飙中书写着新的传奇。
书籍目录
开篇上篇 2000,风云激荡的一年 A.诺贝尔文学奖 001.入围提名 002.《北京法源寺》 003.得主最终并不是他 B.参选“总统” 004.赵少康探路未果 005.李庆华一顾“茅庐” 006.期盼浪漫、仗义、狂飙的一幕 007.李敖冲击波 008.李敖:“我不花新党一分钱!” 009.走下阳明山 010.输家,还是赢家? C.最后一场官司 011.大溪山庄亮相 012.说来,涉讼已有数十起 013.李登辉三大罪名 014.从高院告到台北地院 015.法院变成了陷阱中篇 2004—2007,“红帽子”生涯 A.再玩一次“立委” 016.大起之后必有大落 017.电视美女主持人 018.陈文茜:李敖,你要出山! B.高调参选,高票取胜 019.枪声,震醒草山隐居人 020.李敖参选三原则:不花钱,不站台,不设总部 021.罗大佑站台演唱,开局良好 022.获票三万五千张 C.文坛政坛。都要冲冲杀杀 023.仍是一只闲云野鹤 024.陈文茜登山辞别 025.李敖:“我已七旬老人,为何还耐不住寂寞?” 026.“催泪瓦斯”事件 027.爆料“3·19枪击案”绝密文件 028.该退出时,就主动退出下篇 2005—2009:大陆行及重出江湖 A.青年与暮年 029.仇蒋情结晚年有所改变 030.《与李敖打官司》大陆面世 031.李敖的另一面 B.上演“神州文化之旅” 032.香港凤凰卫视策划“搭桥” 033.天安门·大会堂·新鲜胡同 034.在故宫受到破格礼遇 035.在北大演讲赞美共产党 C.珍惜故土的每一分钟 036.清华园内外 037.何谓“人书俱老”? 038.第三场演讲在复旦 D.清寂的阳阴山 039.从喧嚣归隐平静 040.李敖再出江湖 041.《虚拟的十七岁》与“李敖纪念馆” 042.李敖:60春秋新起点
章节摘录
上篇 2000,风云激荡的一年 A.诺贝尔文学奖 001.入围提名 1999年,即将进入深秋,一天,李敖正坐在台北市区内东丰街那四壁皆是书架的宽大书房里,遥远而陌生的欧洲忽然传来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信息,他已经被久负盛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列入提名的人选! 初时他不以为意,误认为这只是坊间多事者的谣传。因为数十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几乎与中国人绝缘,这是让人为之愤慨的严峻现实。与其说西方人历来仇视东方的文学,不如说这个诺奖的文学评委们从不了解伟大的中国文学,他们每天所能接触到的,多为英文版本的书刊,而对于中国方块字写成的精美华章,大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中,只有一个叫马悦然的人懂得一点中文,其余者均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一窍不通。 但是,当新千年即将到来的时候,这个远在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多年始终无视中国作家的行径有些说不过去了。因为中国的文学也如中国腾飞的经济一样,震撼了西方。诺贝尔文学奖的橄榄枝终于抛向了中国文学界。 其实早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就已经有一批杰出的中国作家实际上达到了这个国际奖项的水平,有些作家的作品甚至超越了诺贝尔文学奖所谓的入围标准。伟大鲁迅自不待言,就说老舍和巴金等人的作品,早已经可以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当然,这些作家都一度受到这个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的重视,然而最终由于种种政治原因,中国作家始终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 这种情况,一直到1999年仍然保持着。在李敖被提名之前,没有一个中国人人围这一项奖的提名。但李敖所著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改变了这种状况,这部小说让评委们刮目相看。1999年深秋之后,海峡两岸的华人报刊开始争相报道这位中国台湾作家的第一部小说,以及这部作品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所有熟悉李敖的读者们都清楚,李敖是一个政论作家,或者把他归属于杂文家的范畴也比较合适,然而他从来没有写过小说。那么他的第一部小说《北京法源寺》,究竟是一个什么风格的作品呢? 带着好奇,大陆的读者们拜读了李敖的这部长篇新作。客观地说,李敖驾驭政论文章可谓轻车熟路,然而有人认为李敖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写小说,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无论如何,李敖的这部作品,都是一部较为成功的长篇小说。毕竟北京这座古都的条条胡同里都留有李敖早年在此生活过的陈踪履痕。因此,李敖写北京的法源寺时,是带有感情的。也许就是他的这种情感,他的传神语句,感动了远在欧洲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 1999年10月的一个下午,一位从中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新闻记者,驱车出了台北市区,沿着吉隆河和新店溪交会处的一条高速公路,驶进了直通阳明山的仰德大道。这位从中国广东来台的记者对这条大路早有耳闻。他知道就在1973年的夏天,蒋介石从台北士林官邸前往阳明山顶行馆消夏避暑的半路上,就在前方不远的半山腰拐弯处,猝然遭到了一场飞来的车祸。如今,大名鼎鼎的李敖于一年之前,在距蒋介石山顶行馆只有几里路的地方,花巨金购买下一幢豪华大宅。李敖在阳明山购宅的原意,当然是他讨厌台北东丰街那幢旧宅的喧嚣。在城区里,他尽管极想“大隐于市”,可他是名人,是一个名扬于海内外的大作家,所以,他想在东丰街旧宅里过清静的日子,几乎只是一种奢想。因此,李敖下决心要远离尘嚣。他很羡慕已经离开台湾的另一个东北同乡——张学良将军,推崇张学良在解除多年幽禁以后,力主“宁与鬼住,不与人居”的思想。一生景仰张少帅的李敖,也欣赏张氏的一句名言:“妻何聪明夫何贵,人何寥落鬼何多?” 少帅最终在阳明山下的复兴岗,择选了一方恬静无人的林间隙地,自筑了一座宽大的宅院,闭门安度晚景;而李敖则看中了多年来只有国民党高官显要们才在那里购置别墅的阳明山顶。群峦幽谷间的阳明山顶显现出一种与凡尘迥异的肃穆。在李敖购买的大宅附近,几乎都是一些令人生畏的建筑。成群的别墅区里虽然不再有蒋介石、蒋经国、蒋宋美龄等人的遗族旧宿,但是,一些当年国民党的显要们的后裔子孙,仍然还在山间留有他们的行馆。国民党中央经常召开重要会议的馆驿,蒋介石当年驻跸的旧址,时至现在依然有重兵防守。一些重要的禁区甚至还拉有层层电网,不可越雷池一步。 李敖偏偏要住在这里。他的理念是:我本来就应该住在山上,尽管我没有从政,尽管我没有做官,可我是一个思想家。而思想家应该与政治家在这个世界上平起平坐,既然蒋介石可以住在阳明山上,我李敖为什么就不可以? 那位大陆来的记者登上此山之前,就对李敖于1998年花相当于人民币5000万的高价,在素有台湾政治高官与富商别墅云集的阳明山顶购宅的来龙去脉略知一二。现在他决定要亲自前往这座有名的大宅去采访李敖。这对他而言无疑就是一种荣幸。在他看来,像李敖这样以写作为生的文人,不要说在香港,就是在祖国内地数以千万计的职业作家之中,出手如此豪阔,能以数千万购买别墅的人,也是闻所未闻。 当然记者和李敖最感兴趣的话题,离不开“诺贝尔文学奖”。 在谈到《北京法源寺》一书在祖国大陆的再次走俏时,李敖似乎早有预料。图书就好比作家生下的孩子,只有他才真正了解自己作品的分量与质量。尽管这本小说是李敖从文几十年来,在台湾和内地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可是,他并不认为这部小说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文学性不强。”只有李敖心里清楚,数十年来他在台湾为什么写了那么多的政治性论文,那么多嘲讽时政时弊的杂文和评论。他认为这是与他生存的环境密不可分的。在世态严酷而生计无着的情况下,他不可能真正坐在斗室里,用笔展示他的艺术创作。许多生动而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就像一朵朵无法盛开的花蕾一样,被严寒牢牢禁锢与封锁。但是,李敖始终也没有放弃有朝一日挥笔写作长篇小说的打算,《北京法源寺》就是李敖多年心血的结晶。 对于《北京法源寺》的创作过程,李敖深有感触。因为他了解这个“孩子”孕育的艰辛。《北京法源寺》是他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酝酿才完成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李敖就开始构思这部作品了,当时他正身陷牢狱。在炎热的盛夏,在那问只有几平米的小牢房里,当他浑身汗流如注时,思绪往往回到了他久违的北京。少年时他奔跑过的景山东街,那些路边古色古香的店铺和小胡同里鳞次栉比的四合小院,都让当时的少年心驰神往。法源寺,在寺院林立的北京,本来算不得什么让人注目的古刹。虽然小时候住在北京,但李敖并没有到过法源寺,也不知法源寺究竟在北京的哪一条街,哪一条小胡同里?如果不是李敖后来想到这座少年时只闻其名的小庙宇,如果不是后来他通过一位到过北京,并委托其把北京法源寺内的一幢幢殿宇拍成照片,绘成地形图寄到他手里,如果在若干年问不是以这座北京的寺庙为背井,萌发撰写一部历史小说的念头,也许世上的许多人不会知道在偌大的北京,有这样一座古寺的存在。即便一些在北京生存半个世纪的老北京们,你向他们探问法源寺在何地,他们也会茫然不知所云。 不过,法源寺在李敖的心里生了根!这是事实。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