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杨海成 页数:3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身”与“仁” 能兼得时,才有所谓“杀身成仁”;当“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才有所谓“舍生取义”。无需“杀身”便能“成仁”时,你何乐而不为?无需“舍生”就能“取义”时,你何乐而不为? 但胡兰成就不愿为。他自觉地、有意识地、顽固地站到日本人一边,视日本为老家,视日本兵入侵中国为“大气”所以他被视为“不可原谅的人”。 中国近现代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文学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道德学家或反道德学家,十八岁以上成年人。 胡兰成,1906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嵊县,1927年从燕京大学中途退学。后曾任汪伪政权掌控下的《中华日报》总主笔。抗战胜利后,经香港逃亡日本。在日本期间开始学习日语,结识大数学家冈洁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村秀树,遂成就其学问体系。1974年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终身教授。在台湾期间,其文学才能影响了整个台湾文坛,尤其是朱西宁、朱天文、朱天心父女,受其影响颇深。1981年7月25日在东京病死。著有中文著作《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礼乐》、《中国文学史话》、《革命要诗与学问》、《今日何日兮》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无行才子的今生今世1 汉阳轮2 政治:爬满蚤子的华美袍子3 情感是一束花第二章 生在胡村1 胡村风情2 月令节气3 幼事拾遗4 清浅家事5 义父庶母6 幼年求学7 初婚无忌第三章 混在民国1 初次远游2 首入斯家3 玉凤新殁4 路转南宁5 因文惹祸6 上海沦陷第四章 在汪伪政府的日子1 投身汪清卫2 战难,和亦不易3 汪伪政府成立4 宣传部政务次长5 春天斗百草6 公馆派与周佛海派7 七十六号与吴四宝8 缘悭一面9 法制局长10 斗杀李士群11 决裂南京城第五章 相逢尘埃1 初识才女2 尘埃中的花朵3 我回来了4 赫德路婚书5 《苦竹》第六章 天道无情第七章 异域腾踏附录胡兰成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胡兰成的生命当中,共印有八个女人的痕迹。分别是:唐玉风、 全慧文、应英娣、张爱玲、护士周训德,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以及上海黑帮头子吴四宝的寡妻佘爱珍。尤其是张爱玲,上海沦陷时期的“孤岛”文学绝对绕不开的人物,也被胡兰成俘获了,胡兰成何以有这么大的魅力? 胡兰成曾写道:“我与女人,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知……情有迁异,缘有尽时,而相知则可如新,虽仳离决绝了的两人亦彼此敬重,爱惜之心不改。《桃花扇》里的男女一旦醒悟了,可以永绝情缘,两人单是个好。这佛门的觉,在中国民间即是知,这知竟可以解脱人世沧桑与生死离别。” 这是胡兰成关于自己跟女人情感问题上的表白,很值得玩味一番。一个“知”字,倒是道尽了千万女人的心中事! “女为悦己者容”,可单单是“悦”,还不够,还需要“知”,胡兰成深谙此理,又刻意努力去做,所以在女人问题上一帆风顺。
编辑推荐
胡兰成1906年出生于浙江嵊县(现嵊州)胡村,贫寒农村,12岁过继给俞姓财主。靠义父完成中学学业。21岁到北平燕京大学副校长室抄写文书共一年,每日两小时,“余外就偶或去旁听”。当过教师,做过新闻工作,从过政。学历不高,但异常聪明,“很有学问”。 官拜汪伪政权宣传部政务次长,伪行政院法制局局长,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华日报》总主笔。抗战胜利后经香港逃日本。1974年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终身教授。1981年7月25日病死于东京。 近代几个“著名”汉奸,汪逆几次遇刺,被刺客打“黑枪”后一直病恹恹的,最后死在这粒子弹上;陈公博、周佛海等被明正典型;陈璧君、周作人等虽罪不至死,也蹲了数年大牢。算来算去,还数胡兰成“幸运”。成为汪伪政权中唯一漏网的高官。 胡兰成,文学爱好者一听此名,第一反映会是文学奇才,张爱玲的丈夫;政治学爱好者一听,第一反映应该是汉奸,叛徒,卖国贼。一个有着旷世奇才的文人,为何会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面前屈膝失节?既然是个卖国求荣之辈,为何张爱玲等爱国人士又会对其产生爱慕之心?通过本书客观的叙述和分析,你将会解开心中的这些疑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