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蒋年云,舒扬 主编 页数:267
内容概要
流通业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下,通过不断优化流通组织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广泛采用现代流通技术,按经济流量和产业布局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以市场需求构建零售终端,依托环境资源要素,所形成的高效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流通综合实力和流通服务能力。 广东对传统流通体制改革最大的突破,就是改革了单一所有制结构,打破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独家经营的格局,逐步建立国有、集体、个体与私营经济、合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少环节并存的“三多一少”商品流通新体制。
作者简介
蒋年云,1948年7月出生,安徽省寿县人,经济学研究员,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1982年5月获安徽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82年6月至1995年3月先后任芜湖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7年)、研究员(1993年)、所长。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经济学和哲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哲学研究方面,发表在国家级及其他刊物上的论文30多篇,并出版专著,约40多万字;在城市经济学研究方面,发表在国家级及其他刊物上的论文60多篇,并出版专著,约120多万字。主要代表作有:《城市经济学概论》、《中等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活》、《辩证思维认识之沦纲》、《企业·市场与政府——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分析》等,主持完成的应用研究成果近50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流通业概述与战略地位 (一)流通业的概念和产业界定 1.流通和流通业的概念 2.流通产业范围界定 (二)流通业的战略地位 1.流通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2.流通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性产业 3.流通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性产业 4.流通业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推动性产业 5.流通业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支撑性产业 6.流通业是扩大社会就业的基础性产业 7.流通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带动性产业 8.流通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性产业第二章 广东省流通业发展历史回顾 (一)广东省流通体制改革回顾 1.改革购销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 2.改革流通结构 3.改革国有商业 (二)广东省流通管理机构设置的演变 (三)广东省流通业的发展历程 1.建国至1978年:计划经济流通业发展时期 2.1979-1989年:流通业转型发展时期 3.1990-1995年:现代流通方式萌芽时期 4.1996-2001年:现代流通业快速发展时期 5.2002年一现在:现代流通业全面成长时期 (四)广东省流通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1.发展概况 2.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 流通业产业竞争力内涵与评价体系 (一)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内涵分析 1.国外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 2.国内产业竞争力评价现状 3.对产业竞争力内涵的理解 (二)流通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内涵理解 1.流通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现状 2.流通业产业竞争力内涵理解与分析 (三)构建评价指标的思路、原则和体系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说明 (四)评价指标的计量方法 1.层次分析法 2.主成分分析法 3.竞争优势系数法 4.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数据来源与说明第四章 广东流通业产业竞争力测度与分析 (一)广东流通产业显性竞争力测度与分析 1.广东流通产业显性竞争力动态比较分析 ……第五章 广东省流通业产业竞争力现状评价第六章 广东省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七章 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流通业发展经验及启示第八章 提升广东省流通产业产业竞争力的目标、思路与重点第九章 提升广东省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流通业概述与战略地位 (一)流通业的概念和产业界定 1.流通和流通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流通)和消费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流通是商品占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商品占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马克思研究的重点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对流通的研究也是为剩余价值研究服务的。他没有具体研究流通的过程,而是从本质去分析流通,认为流通的核心是交换,交换的对象是商品的所有权,交换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流通的定义较为广泛,大致有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是把流通(distribution)和市场营销混同使用,代表性的有R.科克斯。他认为,“流通是作为我们经济特征的复杂分工成为可能(因分工而必然化)的各种活动的总体。流通的主要任务,是给经济专门化的人们提供选择资源的指针,实施被生产的财物和服务的交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