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 塞拉·本哈比 主编 页数:372
Tag标签:无
前言
“协商民主译丛”首批共4本译著在2006年推出后,在国内理论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译丛在初版后很快得以重印,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已经成为政治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些研究西方协商民主的专题论著不断面世,相关的学术研讨也广泛展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论界还就协商民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而言,选举民主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协商民主只能起补充的作用;另一种认为,协商民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不应走选举民主的道路,而当走协商民主的道路。正像一句老话所说:真理愈辩愈明。无论对于我国的政治学研究,还是对于现实的政治发展,这样的讨论与争论,都是十分有益的。“协商民主译丛”,是一套严肃的学术著作丛书。与一般的学术译丛的一个明显不同是,这套丛书的基本读者不仅包括学者,也包括广大干部。从出版社方面获悉,一些党政机关直接向出版社方面订购“译丛”。这表明,协商民主理论不仅为学者所关注,也为政府官员所关注。
内容概要
在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中,谢尔顿·沃林(Sheldon Wolin)写道:“因此,民主对复杂社会来说太过简单,而对简单社会来说又太过复杂。”社会复杂性和民主的关系也是哈贝马斯的论文“三种规范性的民主模式”关注的核心问题。哈贝马斯区分了民主政治的三种看法:自由主义的、共和主义的和程序一协商性的(proceduralist—deliberative)。根据自由主义模式,民主过程的功能在于把自主性的公民社会的利益传递给政治机构,政治的任务在于整合不同的个人利益。根据共和主义模式,政治就是表达“共同之善”,即共同体的伦理生活的实质性看法。政治的优点,不在于整合公民社会的利益,而在于在公民之间产生团结。 本书包含了对此问题的一系列回答。理查德·罗蒂(Riehard Rorty)认为我们应当在理想和基础之间作出区分,理想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怎样使我们的实践更具一致性?而基础则应当回答,我们应当全身心投入我们当下的实践之中吗?对罗蒂来说,对实践持反基础论的态度就意味着,应当把对实践的批评或者赞扬限定在同其他的现实或者可能的社会实践作比较的范围之内。罗蒂承认,这种诉诸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网络的做法可能不会使得排外主义者、种族至上主义者和顽固分子感到信服。他认为,在理论上使这些人信服的答案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这种假设不被大家所公认,民主定然会走向衰微。同曼斯布里奇、墨菲、巴伯和霍尼格一样,罗蒂对通过理性的解决办法来使民主正当化表示怀疑。确切地说,总是存在“比理性更多的东西”,不管这是权力,非谈判性或自明性价值差异,还是永无休止的对冲突和变易的主张。
作者简介
塞拉·本哈比(seyla Benhabib),耶鲁大学政治科学与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由民主社会中的文化多元。主要著作包括《文化宣言:全球化时代的平等与多元》、《批判、范式与乌托邦》、《定位自我:当代伦理社会中的性别、共同体与后现代主义》等。
书籍目录
导论:民主的时代与差异的问题第一部分 民主理论:基础和视角 第一章 三种规范性民主模型 第二章 变幻无常的民主 第三章 利用权力/对抗权力:政体 第四章 走向协商模式的民主合法性 第五章 协商民主的程序与实质 第六章 交往与他者:超越协商民主 第七章 处理差异:一种观念的政治,或者是一种存在的政治? 第八章 加拿大三种群体差异的公民权 第九章 多元与民主:表征差异 第十章 民主、差异和隐私权 第十一章 性别平等与福利国家:一个后工业化思想实验第三部分 文化、认同与民主 第十二章 民主、权力与“政治性” 第十三章 差异、困境和政治的家园 第十四章 民主和多元文化主义 第十五章 公民身份的绩效:法国大革命中的民主、性别和差异 第十六章 边缘人和叙述性认同:晚期现代性的阿伦特式反思第四部分 民主需要基础吗? 第十七章 理想化、基础和社会实践 第十八章 民主理论与民主经验 第十九章 民主、哲学与正当性 第二十章 基础主义和民主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民主理论:基础和视角第一章三种规范性民主模型于根·哈贝马斯我想描绘一种程序性的民主和协商政治观,它既不同于自由主义范式,也不同于共和主义范式。我先列举这两种模型的对立性特征,然后借助于对共和主义观点的“伦理超载”的批判,引出一种新的程序主义的民主观。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将通过比较这三种模型所反映的国家与社会景象,来详细解释它们之间的异同。两种既已接受的民主政治观根据“自由主义的”或者洛克式的看法,民主过程所承担的任务在于按照社会的利益规划政府,政府代表着公共行政机关,而社会则是市场结构性的私人互动之网络。政治(就公民的政治意志形成意义而言)的功能在于聚合私人利益,并驱使政府专注于运用政治权力实现集体目标。然而,根据“共和主义”民主观,政治所承担的不仅仅是这种中介性的功能,更确切地说,它对作为整体的社会之过程具有构成性的意义。“政治”被视做实在性伦理生活的反思形式,即是说,通过政治过程,相对孤立的共同体成员开始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经过充分思考后开始作为公民而行动,并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出相互承认的关系,结为以法律为调节的自由而平等的联盟中的社团。
后记
《民主与差异》一书,是一本对于中国读者深入理解现代社会的认同与差异问题、深入了解协商民主理论新发展,以及深入把握现代民主困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该书汇集了认真对待和思考差异问题的民主理论者、特别是协商民主论者的多篇重要著作,尽管由多篇文章汇集而成,但该书的关注核心,始终是民主时代的差异问题。在现时代,不管有没有被认识到,以多种形式——不平等、公民权、社会运动、政治排斥等——表现出来的差异问题,已经成为民主政体必须认真对待的主要问题,这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困扰。若所言不差,中国读者从《民主与差异》中读出的,不仅是对西方社会差异问题的理解,而且还应当有对当下中国随着政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日渐浮出水面的差异问题的认知,尽管差异问题在中国的表现形式、讨论方式和解决途径有所不同,但差异这一现代政治的核心关切、困扰及其解决,并不为所谓“先进的民主国家”所独有。众所周知,翻译是一件苦差事,翻译之苦,如鱼饮水,译者自知。本书所收录的文章,风格各异,主题多样,非尽心竭力,揣摩锤炼,不能相对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与意涵。恳请读者与译者一道,在反复的阅读中悉心品味,反复推敲,为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推荐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是对传统代议民主的某种超越,代表了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罗尔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西方思想界的领军人物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协商民主译丛”精选西方学者在协商民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思想渊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重要争论和现实基础,旨在为国内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民主政治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