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李晓兵 页数:503
Tag标签:无
前言
人们往往把世上的哲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学院哲学家,像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罗素,其著述成体系,按人类知识的问题,一本一本地写成书;一类是非学院哲学家,苏格拉底、尼采、萨特,其思想尚闲散,然生活丰富,影响极大。事实上,除以上两类外,还有一类,就是像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既无前一类那样刻意著书,高台讲章;也无后一类这样无拘无束,浪漫激情。他时而出没于学院,时而逍遥于社会,这种哲学家,姑称之为以哲学本身为趣味的哲学家。尼采、萨特这些人明搞哲学,实在于济世社会;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罗素这些人表面上出入于学院,实则在于对理性的追寻。而维氏一生在于把哲学作为趣味。难怪权威评论家、英国的赖特先生这样谈论维氏:“他觉得他好像是在为那些具有与当今人们完全不同的思想方法和不同的生活态度的人而写作,好像为了另外一种文化的人。”按一般的哲学家标准衡量,维氏很难说是在搞哲学:他一生都对机械制作及动手干活感兴趣,时而试验风筝的飞行,时而想制造一个机械推进器,晚年仍倾心于博物馆中的蒸汽机;他爱好音乐节奏的研究,喜欢吹单簧管、口笛;他乐于到边远山林当小学教师;甚至动手为姐姐修房造堂花费了近两年精力。兴致来时动手雕出一女孩或一小精灵的头像,兴致不高时就在笔记本上写些人生、死亡之类主题的遐想。
内容概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的名著《审美之维》一书中,有我反复引用并信奉不已的一句话:文化或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她能够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
作者简介
李晓兵,男,1957年1月出生,安徽桐城人,出生于四川成都。1974年-1976在四川省蒲江县复兴乡插队;1976年-1978年入伍进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藏拉萨指挥部后勤部汽车连任驾驶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2-1993年经考试入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为高级访问学者和注册学生,在著名哲学家M.达米特教授和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家G.A.科亨教授指导的博士班,进修PPE课程及当代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2003年在哈佛大学,参加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办的“高级公共管理班”,获EMPA。经历:1984年后,先后在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央党校校刊《理论月刊》编辑部、中央党校办公厅,任教员、编辑和秘书;1992年,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现国际战略研究所),任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1996年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党总支书记;1999年任中央党校办公厅副主任、外事办主任;2003-2009年任中央党校出版社总编辑;现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期间,1994-1995年曾在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社任总编辑理论秘书;2004年在中组部中央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办公室任副主任;1994年破格晋升为中央党校研究员;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业方向或研究旨趣: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当代国外政治哲学,文化和文明理论。
书籍目录
代序:文化哲人一 论马克思主义跨世纪发展的几大课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和历史:文化的批判 马尔库塞的哲学一美学思想:文化的审美之维 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 文明的冲突与国际政治 现实主义的形成:政治权力或强力 现实主义与国家利益 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 罗尔斯的政治哲学 诺齐克政治哲学 关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对话三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文化矛盾 西方哲学文化观的演化及当代哲学问题 现象学与海德格尔哲学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跋:论加强理论本身的建设后记
章节摘录
一论马克思主义跨世纪发展的几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在19-20世纪之交,在全世界范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世界范围内,诞生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上一个世纪取得“跨世纪”的重要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根据当时世界尤其是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真正面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现实的一系列科学的回答,最终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今天,从21世纪现实发展的具体情形看,马克思主义遇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和对这类挑战作出回应的契机。有人认为,20-21世纪之交正在出现一个新的旨在·“埋葬马克思主义的神圣同盟”,而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共产国际”。①在一定意义上说,正视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有针对性地作出正确的回答,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尔库塞的晚期著作基本上都是美学著作,其中,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专著《审美之维》表明了他一生的思索主题以及对这一主题的回应。正如他早年的博士论文《德国艺术小说》所标示的,他学术生涯的起点是艺术,当他即将终结生命时,他所关注的仍是艺术。作为马尔库塞的最后一部著作,《审美之维》的诞生,实质上是他总结左派激进运动衰落的实践,重新在理论上强调人的解放。从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透察出马尔库塞经历了一个理论-实践-理论的正、反、合后,又回到对早期理论构想的强调。力比多的合理性仍是他的社会主义指导原则,不过,爱欲的实现,不再依附于政治运动的兴衰,不再归属于左派的新感性,而是找到了艺术这个崭新的、升华了的避难所。1.对艺术的批判性反思在马尔库塞看来,发达工业社会的“单面性”,导致劳动者被一体化,人们沉溺于虚假的需要(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略、漠视真正的需求(精神的和意识的需求)的满足。人们虽然也感到被统治的压抑感,但是,由于“单面性的思想”窒息着人们的灵感,使人们丧失了对现代社会进行合理批判的能力。心理学上的抑制说,认识论上的唯理论、美学上的表现论,都是资产阶级政治专制在观念上的对应物。正如海德格尔所揭露揭的,那种把人抽象出来作为一个能思维的主体,而把世界理解为这个思维主体的认识对象,这种形而上学观,旨在划分出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主观与客观、心与物、我与我,使人与世界原初同一被彻底破坏了:一方面,使人们把自己生活于中的世界视为对立的对象性世界,变成一味去探索、利用、征服、占有的世界;另一方面,人通过变为主体,也使自己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不过成了众实体中一种形态的实体。在这种哲学背景中勃兴起来的科技,把自然和人都变成了可操纵的事物。总之,这种哲学观在人们生活中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由于认为“那里”理所当然地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不可改变的世界(现实),我们适应于“现实原则”,便顺从了既成的公意,仿佛它是一项永恒的自然规律。因此,海德格尔意欲摧毁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代之以追问生存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的本体论。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走上了对艺术作品的哲学考察,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一种存在的样态,它本身就是存在,因为它建立起一个世界,也就是敞开了一个世界,涌现出一副新颖的人生景象,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马尔库塞师承海德格尔,对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使他沿着同一条思维轨迹,寄厚望于艺术。他认为,艺术,作为充满想象力、可能性的“幻象”世界,表达着人性中尚未被控制的潜能,表达着人性的崭新的层面。艺术,蕴含着新的社会改造的生机,革命首先在于解放出人的美感、快感、被压抑的追求愉快的潜在本能。马尔库塞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正是忽视了艺术一审美这个重要的层面及其意义。概括起来,马尔库塞指出了这种美学理论的两个缺陷:一是忽视了人的作用,一是忽视了艺术的批判和否定作用。在强调人的社会性时,忽视了人的自然本性;在强调艺术对现实的肯定的反映时,忽视了艺术对现实的否定的表现。在马尔库塞看来,不解放属人的自然(感官与原始冲动),就不可能解放外在的自然(社会);反而会得出简单、机械的经济基础决定艺术(外在自然决定内在自然),阶级属性决定艺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等一系列美学结论。
后记
这部书是我30年来读书、求学和思考的记录。这些记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和方面:第一,我的学术兴趣的缘起是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这场讨论把我甚至我们一代学人都嵌入到文化一历史一哲学的框架;第二,北大的哲学尤其是外国哲学的专业学习,使我一直保持着对叔本华、萨特、海德格尔以及柏拉图以降的人类文化传统的关注;第三,牛津大学的问学经历,尤其是PPE课程中对政治哲学的探讨,让我始终跟踪着罗尔斯一诺齐克学说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深远社会影响;第四,近年来在哈佛大学与亨廷顿、杜维明、傅高义等文化学者的会见和讨论,使我感到文明冲突或文化力的研究会越来越重要;最根本的一点是,我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以及之后的工作实践,都离不开面对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当代中国,正如萨特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说过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学说。这部书集录的文章,就是这些经历的历史一逻辑记录。时间有限的读者,我建议可以读读本书的“代序”和“跋”,以便了解作者的用心和动机。可能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正文前,看到这些文章的题目就会问:在今天,面对全球经济政治的“喧嚣与狂乱”,面对迅猛崛起的政治、经济、科技新态势,尤其是以互联网为轴心的大众文化时,这些“纯粹理性”的思考和爱好还有什么意义?对此,我在上世纪80年代参与译介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著述基本上都在努力交付答卷。
编辑推荐
《政治·哲学笔记》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