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高伯文 页数:444 字数:41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书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图景中,以开阔的历史和世界视野,从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城乡工业、区域工业、工业化发展同社会发展及国内外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多视角、多层次地考察和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创新和对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独特贡献。 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原中共党史系主任王顺生教授,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谢春涛教授等专家认为:这“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新成果”,“一部高质量的优秀学术著作”,“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利于推进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高伯文,教授,1951年生,福建莆田人。曾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现代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主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 1.1 经过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才能到达社会主义 1.2 发展国营经济领导的多元经济和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工业化 1.3 以工业为领导、农业为基础,农轻重相互促进 1.4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构想的创新与意义第二章 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模式 2.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转轨 2.2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2.3 工业化建设与制度变革并举 2.4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 2.5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模式的两重性第三章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命题的提出和初步探索 3.1 对苏联工业化道路模式的反思与中国工业化道路命题的提出 3.2 建立独立、比较完整、现代的工业化目标体系 3.3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模式 3.4 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工业化指导方针 3.5 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加速全国的工业化 3.6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探索的意义与局限第四章 向片面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模式的畸变 4.1 片面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的形成及其特点 4.2 “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方针 4.3 工业化超高速赶超战略模式选择的误区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性转轨 5.1 传统工业化道路模式的困境与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5.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指导思想的确立 5.3 由片面发展重工业向产业协调发展模式转变 5.4 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的重新调整第六章 走向市场化和开放型的工业化道路 6.1 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本途径 6.2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的有机耦合 6.3 全方位发展开放型的工业化战略 6.4 在市场化中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创新第七章 城乡协调互动的农村工业化道路的开创 7.1 推行以农业承包制为中心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 7.2 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村工业化 7.3 建设小城镇,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7.4 统筹城乡工业化协调发展 7.5 城乡工业化互动发展,推动全国工业化的创举第八章 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道路的选择 8.1 部分地区先发展带动各地区工业化共同发展 8.2 两个大局构想与东、西部工业化的互动 8.3 统筹区域发展与区域工业化的协调推进 8.4 中国区域工业化发展道路创新的特点 第九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开辟 9.1 当代中国工业化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坐标及历史使命 9.2 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9.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9.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世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双重超越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 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启动并推进的工业化实践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的,但对“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问题的认识和探索,却在建国前就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经过不断探索和选择,逐步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开创了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从工业化的视角,内含着既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也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新构想,即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 限于历史条件和受实践经验的制约,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创新探索和认识,虽然只是初步的,大体上只是轮廓性的设想,而且实践的过程极为短暂,不久便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所替代,但却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最初起点,对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着极为宝贵的历史借鉴和启迪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