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柏拉图  页数:646  字数:5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一般认为是柏拉图盛壮之年写成的,书中广泛探讨了优生、节育、婚姻、专政、独裁、民主、宗教、文艺、教育、男女平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柏拉图草拟的一部宏伟的治国方略。因而,本书不仅是西方第一部完整的政治学著作,而且在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被称作古希腊的“哲学大全”。
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本书也以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仅次于《法律篇》。柏拉图的著作思想深刻,辞采丰赡,可以说对话这一体裁在柏拉图的手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作者简介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上承苏格拉底,下启亚里士多德,其学说影响绵延两千余年,且文字优美,开创了对话体哲学和文学体裁。

书籍目录

BOOK I: OF WEALTH,
JUSTICE, MODERATION,
AND THEIR OPPOSITES
BOOK II: THE INDIVIDUAL,
THE STATE, AND EDUCATION
BOOK III: THE ARTS IN
EDUCATION
BOOK IV: WEALTH,POVERTY,
AND VIRTUE
BOOK V: ON MATRIMONY
AND PHILOSOPHY
BOOK VI: THE PHILOSOPHY
OF GOVERNMENT
BOOK VII: ON SHADOWS AND
REALITIES IN EDUCATION
BOOK VIII: FOUR FORMS
OF GOVERNMENT
BOOK IX: ON WRONG OR
RIGHT GOVERNMENT, AND
THE PLEASURES OF EACH
BOOK X: THE RECOMPENSE
OF LIFE
APPENDI x: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章节摘录

版权页:I should say so. And the forbidding principle is derived from reason, and that which bids and attracts proceeds from passion and disease? Clearly. Then we may fairly assume that they are two, and that they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the one with which a man reasons, we may call the r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soul; the other, with which he loves, and hungers, and thirsts, and feels the flutterings of any other desire, may be termed the irrational or appetitive, the ally of sundry pleasures and satisfactions? Yes, he said, we may fairly assume them to be different. Then let us finally determine that there are two principles existing in the soul. And what of passion, or spirit? Is it a third,or akin to one of the preceding? I should be inclined to say——akin to desire. Well, I said, there is a story which I remember to have heard,and in which I put faith. The story is, that Leontius, the son of Aglaion~ coming up one day from the Piraeus under the north wall on the outside, observed some dead bodies lying on the ground at the place of execution. He felt a desire to see them, and also a dread and abhorrence of them; for a time he struggled and covered his eyes, but at length the desire got the better of him; and forcing them open, he ran up to the dead bodies, saying, Look, ye wretches, take your fill of the fair sight. I have heard the story myself, he said. The moral of the tale is, that anger at times goes to war with desire, as though they were two distinct things. Yes; that is the meaning, he said. And are there not many other cases in which we observe that when a man's desires violently prevail over his reason, he reviles himself, and is angry at the violence within him, and that in this struggle, which is like the struggle of factions in a State.

编辑推荐

《理想国(英文详注本)》由牛津大学著名希腊文及古典学教授B.乔伊特英泽并详加注释,不惮視缕,所占篇幅几与正文相等,至今为学术界公认的权威版本。B.乔伊特自1855年被女王授予“皇家教授”一职,终其一生精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圣经》,被同辈及后学尊为牛津大学“伟大的导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理想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总以为哲学类的书籍离我们普通人很远,很难读懂,但这书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评论,一点不会觉得苦涩无聊,反倒是体会到作者的思辨能力和不可挡的语言魅力。
  •   一般买书不写评论,这本书太好了,名家翻译,我本来已买了一本英文版的理想国,为了这本又破费一次,印刷和装帧都好,打个满分。
  •   价廉物美是什么样,就是这本理想国了。什么叫理想,就是开始前你根本没怎么想,收到货了除了高兴什么都不想!!
  •   帮朋友买的,是正版书,发货速度很快。
  •   我喜欢这本书 还有一个收藏的 藏书票 亚马逊物流很好 就是商品保护很差劲!!!买了几次 亚马逊直售的总是磨损厉害。商品就包一个塑料袋 什么保护都没有。物流每天都要处理那么多物品 碰撞时必须的。 希望提升商品保护措施!!!!
  •   书收到了,质量很好,性价比挺高
  •   亚马逊的送货态度不错,书质量很好,赞!
  •   物超所值。就是英文不太好懂,需要下一番功夫钻研。
  •   英文详注本"有点疑问?没有看到注解,莫非我有问题。令人费解。
  •   发货的时候店家一定要包装好,有点皱,反正值这个价
  •   完全没有找到详注的痕迹啊,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让我看起来务必的费劲啊。。。。骗人不带这样骗的。。你要是说纯英文的我也能买,可我是需求详注的,你说有详注我才来买的啊。。。
  •   没事慢慢啃吧,书很好。
  •   很厚的一本,后面是详注。快递员好认真负责!第一次送的书有破损,又很快换了一本!谢谢卓越这么好的服务!
  •   可惜啊,最后送个学生了,自己还没有读呢。。
  •   描述真实,质量还不错。值得认真读。
  •      每个人都有必要读一下这本书,如果每个人都读一下这本书,那么理想城邦就会早日到来。
       真的很难想象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这么一个人想得那么远,甚至可以影响到几千年后的社会。柏拉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借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讲述着他的乌托邦,讨论正义,善恶,指出教育的意义,等等。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适用的。
       关于教育,他指出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美化人的心灵,体育教育让人变得勇敢。这两样东西居然是我在四年前就开始追求至今没有放弃的东西。柏拉图让我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论依据。
       几千年后,当我感受着柏拉图思辨的力量,我多么想生活在他的城邦。
  •     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代开常州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常州无房证明
  •     我只是想说我第一次看理想国是全英文版的,表示被绕昏了。还是找个机会读下中文版吧,记得第一章就关于那个justice和injustice讨论了很多,包括其中苏格拉底等和其他人的争论正是让人大快人心,只是我阅读的太过浅薄,想必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     重新阅读《理想国》后,我认为本书中最主要涉及政府理论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第一卷到第四卷中关于正义与非正义讨论中涉及的内容,二是第八卷和第九卷中对于几种政治制度阐述的相关观点。
      首先来谈一下书中对于正义与非正义讨论的内容。在这一部分中讨论的问题,归纳出来即两点,一是何为正义何为不正义,二是权力与利益的归属问题。首先来界定一下正义与非正义,第一卷中色拉叙马霍斯提出,“凡是对政府有力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因此,我的意思是,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政府当然有权,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不管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苏格拉底说,“当统治者向老百姓发号施令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犯错误,结果反倒违背了自己的利益。”这样的说法,意图显然是在于推翻色拉叙马霍斯关于“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在与色拉叙马霍斯对于“不正义比正义往往更有益处”的讨论后,他阐述了自己对于正义的看法,即第四卷中所说的“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他说,“真实的正义确是如我们描述的这样一种东西......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虽然是“干自己份内的事不干涉别人”,但这与当今我们面对社会问题时经常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绝不属于同一概念,我认为将他的这一概念与“各司其职”相比较更为贴切,这在第三卷中也有所体现,如“他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应该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这里我也想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苏格拉底关于权力与利益归属的观点,与社会主义的一些追求是否有所重叠,因为在第一卷中他说,“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一切运营部署都是为了对象,求取对象(弱者)的利益,而不是求取强者的利益”第四卷中也提到,“我们建立的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阶段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认为在一个这样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这种追求全民幸福,强调老百姓即多数人利益才是真正利益的观点,对我们是否有价值观的借鉴意义。
      再来谈苏格拉底对于城邦中存在的几种政治制度的观点。主要有五种,第一是贵族政制,第二种是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第三种是寡头政制,第四种是民主政制,最后一种是僭主政制。这几种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是有所继承的。苏格拉底认为与贵族政治和好人政治相应的人是“善者和正义者”,他们从贵族政制产生,是一种依靠荣誉来进行统治的“荣誉政治制度”。这一点不禁让我想起我们之前学习过的韦伯理性官僚制中的内容。韦伯认为社会存在三种权威,第二种传统型权威即依靠世袭的、对传统力量的沿袭来获得的,与苏格拉底所说的贵族政治有相似之处。而当手中握有贵族政权的护卫者掌权后,往往开始蔑视音乐教育轻视体育锻炼,变得越来越缺乏教养,统治阶层的素质也就相应变得越来越差,导致了血统的冲突,极易引发战争和仇恨,人们变得更加贪图荣名、争强好胜,这也使得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应运而生。而当公民缺乏良好的教育、好的培养和好的政治制度,对于财富的追逐到达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寡头政治,这是一种根据财富资格而决定谁统治、如何统治的制度,也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一定的相似。这种财产上的标准被规定入法律之中,在第八卷中写道,“法律宣布,凡财产总数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人,谁也不得当选。”而其实这项法律的通过是他们用武力来实现的,或者“用恐吓以建立自己的政府后实现的”,这种制度本质的标准显然是有问题的。这里苏格拉底引入了“雄蜂”的说法,他将雄蜂看作是国家中的乞丐、小偷、扒手及盗贼等一切为非作歹的人。在寡头政治下,当人们贪得无厌的追求最大可能财富,社会财富出现极大的差异时,“雄蜂”便急切地希望通过革命手段来成为统治者,实现平民政治,也就是民主政制。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公民都有同等的公民权及做官的机会——官职通常抽签决定”,苏格拉底认为这种政制具有自由、宽容、平等三种特点,但这里的民主显然是含有贬义色彩的,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管理形式,它对于建立国家的原则是轻蔑的,“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反而和当初建立民主政制事与愿违。这也成为了“僭主政治所由发生的根”。
      僭主政治,或者说“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民主政制的统治者在变为僭主后,经常挑起战争,因为“他怀疑有人思想自由,不愿服从他的统治,他便会寻找借口,把他们送到敌人手里,借刀杀人。”,“他必须清除所有这种人,不管他们是否有用,也不管是敌是友,一个都不留。”僭主本来想要争取过分的极端的自由,却往往落入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随后,苏格拉底从哲学的角度得出结论,即哲学家是城邦和法律的最好护卫者,他们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于一身,“哲学王最幸福,僭主最不幸,——他们终生生活在恐惧之中。”正是表达了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
  •     从《理想国》看柏拉图的诗与哲学思想
      
      
      
      在《理想国》的第十卷中,柏拉图谈及了由来已久的诗与哲学之争的问题。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诗表达出了明显的贬斥,甚至提出了将诗驱逐出城邦或者不欢迎诗人进入正义的城邦的激烈观点,这样看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诗与哲学的看法是显而易见而清晰的,即一贬一扬。但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罗森曾在《诗与哲学之争》中说到:“《理想国》像柏拉图的所有对话录一样本身是诗。” 而柏拉图在其他著作中也曾热情的讴歌诗人与诗。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是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对诗与哲学的看法本身含混不清存在矛盾?抑或只是表面看起来如此。笔者在此意欲结合《理想国》及一些别的文本针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什么是“诗”
      这个标题看似有些荒诞,因为在当代我们对诗的定义是确切的,即一种文学体裁。但我认为在《理想国》中诗的范畴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恐怕是有出入的,所以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弄清《理想国》中“什么是诗”。关于这点,柏拉图似乎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定的答案。但根据第二卷中提到的音乐的教化可以说,故事是诗的范畴,而根据第十卷中对荷马对悲剧诗人的贬斥,对喜剧的嘲讽等,即言史诗、悲剧、喜剧均是诗的范畴,显然颂诗也是。这样综合来看,我认为柏拉图的诗的理念大致可以用现在的文学的概念来替换。而再考虑到柏拉在第十卷中分析时喜欢用画家类比诗人,所以我认为在分析柏拉图对诗人和诗的贬斥时其实可以将这个概念扩大到现代的艺术的范畴。当然在下文的讨论中,还是以文学这个范畴为准。
      二、谁是“诗人”
      通过上文的探讨,已明晰了《理想国》中什么是诗。接下来我想继续论述《理想国》中“谁是诗人”这个问题。首先我想引述一下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对人的分类。柏拉图按掌握真理的多寡,把人分为九等:第一等是掌握真理最多的人,是人中的精英,柏拉图称之为“爱智慧的人”,“爱美的人”,“诗人”,“缪斯的追随者”,“爱者”;第二等是守法的王者或军士长官;第三等是政治家或商贾;第四等是运动员训练者或医生;第五等是占卜或祭祀;第六等是诗人或模仿艺术家;第七等是工匠和农人;第八等是智者或蛊惑人心的政客;第九等则是人人痛恨的僭主。 显然,上文中出现了两种“诗人”,都冠之名曰“诗人”,但二者在柏拉图的心目中的地位却是云泥之别:一种是最高等的,最智慧的,享受最美好生活的“缪斯的追随者”;另一种却是处于较低贱位置的下等人。与之对应,在《理想国》中也出现了两种诗人。谁是“诗人”?被苏格拉底贬斥的荷马是,贬斥荷马的苏格拉底是,创作出贬斥荷马的苏格拉底的柏拉图也是。而前者显而易见是所谓的第六等的诗人,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自己则是“缪斯的追随者”。这样区分以后我想文初的一部分疑问就解决了。如上柏拉图对“写诗的人”是有两种分类的,崇高的“缪斯的追随者”与低贱的“诗人”。而他赞美的是前者,贬斥的则是后者,其中并无矛盾。接下来我想进一步分析这两种人的区别即他们柏拉图眼中如此地位悬殊的原因。
      三、被放逐的诗人
      首先,本节中提到“诗人”一词默认指代“低等的诗人”。在《理想国》第十卷开始苏格拉底就说了“这种艺术(诗歌)对于所有没有预先受到警告不知道它的危害性的那些听众的心灵,看来是有腐蚀性的”。 然后表示“虽然我从小就对荷马怀有一定的敬爱之心”, 但“我们一定不能把对个人的尊敬看得高于真理”。 接着就对诗人与诗展开了激烈的抨击。
      其中第一个理由就是诗歌是不真实的。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他论证这一观点的过程。苏格拉底首先重申了他的“理念”的理论,即“在凡是我们能用同一名称称呼多数事物的场合,我认为我们总是假定它们只有一个形式或理念的”, 然后举了家具的例子,即虽然有许多的床或桌子,但却只有一个床或桌子的理念。然后他提出了一种匠人,说这种匠人是万能的,能够制造一切用具一切植物一切动物以及他自身,甚至能制造天地诸神天体和冥间的一切。但这种匠人在现实意义上当然是不存在的,但苏格拉底指出如果你愿意拿着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话,就可以做到,但这样创造出来的既不是事物的本质,即理念,又不是实在,即真正的万物,而只是实在的影子。接下来他以床为例,论述了画家是列于创造自然地床的神、制造实在的床的木匠之后的床的影子的创作者。而这种和自然隔着两层的作品的制造者均被称作模仿者。显然按照这样的定义,诗人也属于这个行列,即“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 接下来他又强调了因为诗人模仿的甚至不是实在的本身而是对影像的模仿,因此“模仿术和真实的距离是很远的”。 接下来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始考察悲剧诗人以及其领袖荷马。苏格拉底一贯以追求和掌握真理的程度判断人的优劣,这里也不例外。他认为,如果诗人对自己模仿的事物有真知的话,他就一定宁可献身真的制品而不是模仿。他以荷马为例,说明了诗人虽然想谈论战争指挥问题城邦治理问题和人的教育这样的最重大最美好的事情,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智慧,也没有美德。接着苏格拉底再次以画家为例,说明这些模仿者对自己的模仿的优劣既无只是也无正确意见,所以他们创作的东西只是看起来美,“并非生的真美”, 再次重申“模仿不是和隔真理两层的第三级事物相关的吗?” 最后通过结合已经论述过的人的心灵的不同部分的观点,因为模仿术与信赖度量和计算的心灵的最善部分相悖,所以苏格拉底得出了以下结论:与诗歌相关的是人心灵的低贱部分,而诗人所运用的模仿术乃是“低贱的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
      而到此,对诗人和诗的控诉也就自然转向其的另一大罪状了:诗激发非理性,败坏理性。按照苏格拉底的惯例,先是重申了一些他多次提到过的观念理论作为前提,在此即:人的心灵中理性是最善部分,而非理性则是低贱的部分,应该受到理性的统治。具体而言,比如人交了厄运,遭受痛苦时,促使他克制的是理性,而怂恿他悲伤的则是纯感情即非理性。而理性的克制对人是有益的,非理性则只是让人如孩童般沉湎哀伤之中而对现实其实毫无帮助,是无益的。而非理性的不冷静给模仿者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而理性的稳定与平静则不易模仿,所以显然诗人模仿的是心灵低贱的部分。因为“他的作用在于激励、培育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 然后苏格拉底就得出了那个著名的结论:“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
      最后苏格拉底控诉了他认为的诗歌的最大罪状即:“它甚至有一种能腐蚀最优秀人物的力量”。 显然苏格拉底承认诗歌的巨大魅力。他自己也说了:“当我们听荷马或某一悲剧诗人模仿某一英雄受苦,长时间地悲叹或吟唱,捶打自己的胸膛,你知道,这时即使是我们中的最优秀的人物也会喜欢它,同情地热切地听着,听入迷了的。我们会称赞一个能用这种手段最有力地打动我们情感的诗人是一个优秀的诗人的。” 但也很显然,他并不认为诗歌的这种魅力是好事,或者把之称之为蛊惑力可能更合适。苏格拉底认为舞台演出时诗人满足迎合我们心灵的软弱的非理性部分,对戏剧人物的怜悯使观看者自己得到发泄。但这种怜悯在苏格拉底看来无疑是洪水猛兽,因为“替别人设身处地的感受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为自己的感受,在那种场合养肥了的怜悯之情,到了我们自己受苦时就不容易被驯服了”。 而诗歌的这种腐蚀效果可以推之心灵的其它各种欲望和苦乐适用。即言诗歌给非理性的感情浇水施肥,导致本来应该由理性统治的非理性反过来统治了人的心灵。而这恐怕是苏格拉底认为的最糟的事情了。到此,文本中苏格拉底对诗人和诗的抨击基本上结束了而他也第一次准确的提出他所驱逐隔离的这些诗实际上指的是“甜蜜的抒情诗和史诗”。
      苏格拉底看似列出了三条分离的罪状,但其实三者之间是递进而相互联系的。诗歌的不真实性是他最先提出来的,但稍深入的思考便可知,这并不是他要求驱逐诗人与诗的根本原因。因为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论,如果一种人不是掌握真理的,是可以将之归为低贱的人,但仅凭这点却似乎找不到理由一定要把这些低等人拒之城邦之外。而且鉴于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自己其实也都酷爱以及擅长“编故事”,所以这一条即使不能赦免也能忽略不计了。而接下来的两条罪状或者更准确说最后一条罪状才真正判了诗人与诗歌流放之罪。不难看出第二条罪状基本上是建立在第一条罪状上的,但如果诗人与诗歌的罪行也仅限于可以激发非理性,似乎流放之罪也定的有点重了,顶多严加管制也就可以了吧。而最后一条罪状比第二条更“罪大恶极”的是,这种不真实的低贱的模仿术恰恰却又具有太巨大的腐蚀力,以至于苏格拉底这个城邦的构建者根本不愿意冒风险去管制它,而只愿意像对待瘟疫一样将之彻底隔离于自己的正义的城邦。到此,低等的诗人被驱逐的根本原因也就明晰了:他们以及他们的诗歌对城邦的稳固统治造成了威胁,而在苏格拉底看来,诗歌这种爱人即使看起来再美,但由于她心灵蒙昧恶毒,正义的人也只能弃绝之。
      四、“缪斯的追随者”与“爱者”
      在上一节中已分析了低等的诗人被放逐的原因,而在这一节中我想重点探讨柏拉图笔下的“缪斯的追随者”又是怎样的诗者。这个问题柏拉图并没有在《理想国》中正面提及,但他其实给出了一个具体丰富的答案。苏格拉底就是答案。他富有理性,热爱真理,掌握真知,诲人不倦,是典型的哲学家形象,但也不要忘记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优美的言辞,这些不也正是一个诗者的能力么?不要忘记他善用的比喻与寓言,金属谎言、洞穴比喻以及书末的关于灵魂不灭的故事,这些单独来看不也正是诗么?而他自己用语言创造的整个关于“理想国”的神话不正是《理想国》中最伟大的诗篇么?
      至此,“缪斯的追随者”是什么样的诗者这个问题已经不言自明了:在柏拉图关于人的分类中,它和“爱智慧的人”同处于第一等,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说第一等人包括这些类别,我认为这些不同的称谓其实指代都是同一的。即言显义上的哲学王就是隐义上的伟大的艺术家,当然也包含伟大的诗人。而这些看似不同的身份是怎么相互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的呢?结合一些别的著作,较为通观全局的观察,我认为这种最重要的维系就是“爱”。
      柏拉图在谈到爱时曾说过:“爱是这样的聪颖,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能在人们的心里点燃诗的火花……爱是一位诗人,精通每一种包含创制的技艺”。 以爱之名,哲学家和诗人共同的名字就是“爱者”。只有一个“爱者”,才能坚定而永不倦怠地追求真、善、美。也只有一个“爱者”,才能兼有哲学的理性与诗的激情,而又能用理性来驾驭这种激情而不使之沦为低等诗人所激发创造的非理性的情感。在“爱者”这里诗与哲学之争消解了,它们成为“爱者”达到探索世界表达自我这一目的的两种不同语言,和谐共存,它们的结合显示了神迹创造了奇迹。
      而关于“爱者”的诗是怎样的苏格拉底给出了一个较狭隘的答案。即“歌颂神明的赞美好人的颂诗”。但我想更直接更好的答案参见《理想国》文本本身即可。
      诗与哲学之争之我见
      这样,我认为文初提出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柏拉图在诗与哲学这一问题上并非观点前后矛盾立场含混不清。概而述之,他的思想体系中有两种诗人的理念,一种是他所贬斥的以荷马为代表的那类诗人;一类则是他所推崇的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爱者”。而诗与哲学之争也在后者那里其实已经消解了。最后我想补充谈一些自己对柏拉图这部分思想的一些浅薄看法。
      虽然我已经替柏拉图“自圆其说”地在“爱者”那里将诗与哲学之争消解掉了,但我自己其实并不认为诗与哲学之争真的消逝了。T.S.艾略特曾说过“诗与哲学是关于同一世界的不同语言”。而称之为“不同语言”即言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对话,至多相互认可,但没有哪一者能把另一者完全同化为己。而在柏拉图那里,所谓的哲学家与诗人的同一,哲学与诗的结合,其实是建立了哲学对诗的绝对统治。这样的诗是被理性、有益等原则净化或者说阉割过的,而很难想象它是否还能保持它的巨大魅力而不是只是沦为哲学的一种教化工具。而理想的“爱者”也只是一个“理念”,或许柏拉图自己也只能求助于神才能达到他心中的宏愿:驯顺而又瑰丽的诗。
      在谈到被放逐的诗人时,我没有直接概括他们作为 所谓“低等的诗人”的特点,一方面是觉得通过描述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被诟病的原因基本即可看到这些人的大致轮廓;另一方面我发现给他们一个准确的特征概括也是比较难的,因为我认为这个群体的确定其实是柏拉图通过排除法给出的。即他自己是先有了哲学家“爱者”的标准,而不符合之的艺术家即都被划作需要被放逐的了。所以非要概括其之特点的话,或可称之为不理性、不爱善、不爱美等等,即只要在哲学家的美德前加以否定词即可。唯一不被否定的可能就是这些诗人语言与言辞的美吧,但这些在哲学家看来也不过是表面的美不值一提而已。
      但这些诗人及诗歌真如柏拉图笔下如此不堪么?按照柏拉图的价值标准当然的确如此。因为在他的理念中理性是至高的,而非理性则是低贱的。哲学与诗之争,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之争。其实在将这两者当做对立的二元时就已经自动地给出了一个价值取向的判断。理性优,非理性劣。而柏拉图或者说苏格拉底更准确的极端就在想要让理性完全归驯非理性,而我认为这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的,事实证明虽然几乎每一个时代的理性都在试图压制所谓的非理性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非理性与异质的成分从来也都没有在历史上消失过。而假设它能够成功,当理性完全否定了非理性后,就如理念的人完全摒弃了世俗的人,理想国完全排除了世俗生活,那恐怕剩下的也不是大获全胜的另一者,而是彻底的虚无。所以我认为柏拉图的这种价值标准本身就存在着偏执,那些因为危险和低贱被他否定的诗歌是有价值的甚至这些价值并不亚于哲学的价值。
      而诗与哲学之争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但我认为这种“争”本来就不该是被归一的,有“多”才有“争”,有“争”才有新的思想与火花,才有前进,所以似乎并没有必要为之苦恼。
      最后还有一点存疑,这是在写论文过程中一直疑惑的。柏拉图是完全赞成他所创作的苏格拉底这个形象的言论,抑或苏格拉底只是他思想的一个方面的代言人?我更倾向于赞成后者。但由于我在此篇文章中主要只涉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诗与哲学思想,所以在此暂默认二者同一,而用人称称谓时根据需要有时是柏拉图,有时是苏格拉底,但想表明的思想的身份是同一的,谨此说明。而这个疑问也许在以后阅读更多柏拉图的著作和相关书籍后会明朗吧。
      
  •     
      
      《理想国》开篇即是围绕着正义而展开的。何为正义,为何正义,以及如何正义,是贯通全书的核心问题。经过第一卷的讨论,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否决了正义是欠债还钱、是遵循订立契约、是对友和善对敌残忍等诸多定义,之后更是着重否决了色拉叙马豁斯的观点,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毫无疑问,正义是善的,在《理想国》里这是一个无须置疑的前提。但正义是善的这一点是否就已经足够支撑我们去选择正义,却是值得商榷的。在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就遭到了来自色拉叙马霍斯的质疑,“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故而它并没有一个客观的依据。最后,苏格拉底用技艺与人的关系对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没有错的,即便是遵从强者的命令会为之带来不幸。柏拉图用这一点反驳了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但这一观点是否真正被驳倒,仍需要在下文作进一步的阐释。
      
      在第二卷开头,格劳孔对苏格拉底的观点进行了驳斥。他的反驳是非常有力的。他首先提出了正义的起源与本质,人们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而订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这就是正义的本质与起源。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359B)这也就意味着,一般人不做不正义之事,并不是虑及行不正义之事本身的好与坏,而是因为如果对不正义的行为不加限制,就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显然,选择正义并不是出于一种道德认同,而是出于利益自保。“它之所以为人们接受和赞成,就不是因为它本身真正善。”(359E)故而,格劳孔在为何正义上所提出的观点是:“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之下,才走到正义这条路上来的。”(359D)。
      
      他随后举出的两个形象的对比,说明只有在正义和不正义各趋极端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判别谁更幸福——然而结果却是,大家都意识到正义会带来好的名声,因为神会奖赏那些行事正义的人,而惩罚那些不正义之徒;而实际上,不正义的人如色拉叙马豁斯所言,比正义之人更加精明,他们既通过不正义谋取利益,又能够得到正义之名。作恶的途径总是轻而易举且名利双收,而行善则困难重重且易引祸上身。他通过诗来说明,“名利多作恶,举步可攀登。恶路且平坦,为善苦攀登。”
      
      那么一个人是否应当正义?为了解答格劳孔的质疑,苏格拉底提出,可以通过考察一个城邦的正义来考察个人正义,就此引出了理想国。可以说,对于构建理想国的初步目的即在于为正义寻求其存在并值得人们奉行的依据。也就是说,为了解决何为正义,柏拉图最终却以为何正义与如何正义来回答。
      
      柏拉图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城邦的正义究竟是什么,又或者说,什么才算是正义的城邦。在成熟的城邦之中,人人各司其职,故而城邦中有三类等级,即统治者、守护者与生产者。城邦需要具备四种美德,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其中,正义是“能够使节制、勇敢、智慧在城邦中产生,并在它们产生之后一直保护着它们的”(433C)的品质。当苏格拉底阐释了前三种美德在城邦中的作用之后,他认为正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每个人在国家内做着他分内的事”在使国家完善方面制衡着节制、勇敢与智慧,故而,“正义是人有自己东西干自己的事情。”(434A)简而言之,便是各司其职。
      
      那么对于个人正义来说,柏拉图采取了同样的阐释路线。文中,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部分构成,即激情、理智与欲望。当三者能够在人身上和谐共存,且激情与欲望能够服从理智的统治而不反叛时,那么这个人便可以称作正义的人。故而,个人正义就是激情、理智与欲望在人身上的调和,而不正义则是三者篡夺彼此的位置、意图行使本不属于自己的功能所造成的混乱。
      
      正如健康的东西在内部造成健康,不健康的东西在内部造成不健康。三者的协调统一会使心灵完善,而混乱则会导致其败坏。故而,这样一来我们为何选择正义便不言而喻了。柏拉图借格劳孔说:“因为,若身体的本质已坏,虽拥有一切事物和饮料,拥有一切财富和权力,它也被认定是死了。若我们赖以活着的生命要素的本质已遭破坏和灭亡,或者也没有价值了。正义已坏的人尽管可以做任何别的他想做的事,只是不能摆脱不正义和邪恶,不能赢得正义和美德了。”(435B)
      为何选择正义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正义。其实在此之前,柏拉图已经开始了关于正义城邦的构想。其中之一要素便是城邦中人人各司其职,但在这其中更为瞩目的是柏拉图提出的另一个观点:哲学家当王统治城邦。
      
      “哲学家必须成为国家的国王,或现在担任国王和君主的人需要成为名符其实、严肃认真的哲学家,这样政治权力和哲学就能完美地结合为一体。”(473D)
      
      这个观点并不仅仅作为正义讨论的结果体现在《理想国》之中,而是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之一;在七封书简中,柏拉图谈道:“最终,我明白了所有的现行国家都管理得不好,因为它们的立法并没有在有利的情况下做出充分的准备,因而几乎无可救药。于是我只能应用真正的哲学,并宣布,只有在它的照耀之下,人们才能了解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正义究竟在何方。因此,只要纯粹而且真正的哲学家没有掌握权力,只要城邦具有神性的领袖没有切切实实进行哲学思考,那么恶人还将对人们为非作歹。”(325C-326B)
      
      而哲学家当王的实质则是,权力与智慧的结合。柏拉图在构建城邦之初,就提到过一个完善城邦之中人人要各司其职,对于其职责的选择不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是个人的禀赋。哲学家热爱真理,厌恶谎言,他们能够真正的把握善、正义与美德,而不会被权力冲昏头脑,故而他们成为了最为合适的人选。
      
      “知识对行动作出根据。人们只有揭示城邦真正的结构,方能予城邦以秩序。无论是政治还是道德,真正的法号施令者就是善。”(《民主与城邦的衰落》P128)这时候不难让人觉得,柏拉图的主张在本质上与色拉叙马豁斯并无区别,只不过在柏拉图的框架内,强者变成了能够掌握至善的哲人。色拉叙马豁斯曾提到,真正的强者是不会犯错的。“统治者真是统治者的时候,是没有错误的。”(340E)故而也有观点提到,这也许是柏拉图《理想国》写作技巧的一种,即那些苏格拉底所驳斥的观点恰恰隐藏着柏拉图本人最真实的见解。抛却此番猜测不谈,回归柏拉图的本意,可以见得,柏拉图本质上对于大众判断力的不信任。“极端可怕的奴役,从极端的自由中产生。”
      
      在这里,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那个历经千辛万苦爬出洞穴的人最终要回到洞穴中去,正如哲学家要回归尘世政治之中。
      
      哲学家本应该远离政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却要站在政治的顶端。这并非出自他自愿,而是强迫。“我们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幸福,而是全体人的幸福。不让他们各行其是,而是力争团结。”(520A)苏格拉底说,倘若在其他城邦中,哲学家回不回去是无所谓的,因为一切是自己努力而获得的,所以不必对于城邦有所付出;而在理想国中,哲学家是被城邦培养出来的,故而要为城邦服务。
      
       “事实是,在凡是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必然是有着最善最稳定的管理,凡有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最恶。”(520D)让不热爱权力的人掌握权力,以避免权力成为争夺的目的,而仅仅让权力作为一种行事手段。
      
      “因此只有强迫才可以使他们参加正义城邦的生活。因为正义城邦视培养哲学家为其最重要的任务,正因为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务,世界事物对哲学家才显得微不足道。哲学家的正义——他们避免欺骗同胞——恰恰来自于对非哲学家们所热衷于竞争的东西的蔑视。”
      
      可见,哲学家的统治之所以不会如寡头制、勋阀制(荣誉制)或者民主制一样走向混乱,是因为哲学家本身就对于权力毫无兴趣。在《理想国》开篇第一卷,苏格拉底已与其他人达成了共识,即政治统治者的品格是政治的核心要素。而哲学家的品格决定了其统治下的城邦正如哲学家本人的灵魂一样,各个部分由理智统领,各行其责。所以,让本应远离政治的哲学家来操纵政治并不奇怪,而正是因为哲学家有着超越于政治权力的更高追求,故而并不会为权力所诱惑。这说明,在柏拉图的理论框架内,限制权力的因素不在权力之中,而在权力之外,权力不需要由其他的权力来加以制衡,而只需要听从于智慧与理性。
      
      故而,色拉叙马霍斯“强权即正义”的观点其本质与柏拉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前者的观念里,正义脱胎于城邦政治之中,而柏拉图的正义虽然作用于城邦,其来源却并不在城邦之中,而在于人的灵魂。在《理想国》的结尾,柏拉图这样写道:
      
      “不管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
      大一读书笔记
  •     乌托邦的世界,或许谁都会有一丝幻想。这本书介绍的确实是一个理想的天国。教育、孩子、与女人的权利在这个世界里似乎都得到保护,然而这样的世界却都是在哲学王的控制之下,被操控着。其内在包含的压迫的逻辑确实非常深刻的。其所为的正义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在其位谋其职”的理念,但其极端化,却将人变成城邦组织之下的固定的螺丝钉。
  •     苦涩艰难的读了一遍。不敢说看的懂。
      只是,希望哲人治国,真的只是理想。
      哲学家的思辨逻辑能力或许无可挑剔,
      但是可能总是缺少那么一点点妥协吧。
      而这个或许是政治治国最不能忽视的吧
      
      
      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这是这天上的国家,只是适合芸芸众生吗?
  •     几乎每个现代人都可以看做是消毒版的色拉叙马霍斯,因为现代人依然不断重复应对着他所提及的道德危机,现代人几乎天天也在忙于应对如何在博弈中获胜成为强者——僭主的梦想从未失落过,尽管谁都注定无法成为古典时代的僭主。
      在伦理习得上,对于未曾充分检省甚至是经过检省的现代人的身上几乎可以同时观察到苏格拉底、色拉叙马霍斯、康德、卢梭、边沁和穆勒对正义的理解与执行,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这些现象甚至都是让人惊异的,虽说不上那么有意思,但也足以让人严肃地重新理解重新阅读两个人,一个是苏格拉底,一个是马克斯·韦伯。
      苏格拉底在两千年前肯定就意识到人类生活世界的伦理成分的混乱,因此他提请大家要充分检省自己,所以“未经察省的生活不值得过”。而马克斯·韦伯则在现代立场上正视了这种混乱,但他依然提请我们依然要进行苏格拉底意义的检查,在他看来尽管许多立场都可以成为一种生活和存在方式,但人们往往并不充分地理解其人生立场的选择,依然还是会在几个立场之间互相颠倒来回切换,并不是一以贯之。
      但另一种意义上,哲学之间的融和往往会有新的创造。在我看来,现代人正是能够利用启蒙之光自觉不自觉地完成这样的混合,以此应对个人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危机,现代哲学也催生了实用主义与新实用主义这样的分支和门派。
      我这里提出的一个观察是,《理想国》当中的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在现代人这里更多的是达成了一种和解,很有趣但论证起来相对麻烦,这里只能做一些尝试性的成分区分,和解的真正求证应该是回到人的实践,亲身看一下、听一下你自己、你的朋友父母的内在声音和外在表现。
      在Thrasymachus和Socrates讨论之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人当中的聪明者)可以对人群进行这样的划分:
      第一个区分维度是能否完成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区分;
      第二个区分维度是是否有追逐己利的强目的性追求;
      第三个区分是是否有实力完成对自己定义的“己利”的目的达成。
      简单来看,第一个区分能够区分开 启蒙者和愚昧者,尽管这个词也不够恰当,但有一个意思至少表达准确,在现代视野当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具备“个人”这个概念,那么肯定不会称为启蒙者。现代社会仍然有无私奉献者,但他们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搞透了 “个人”概念之后完成的超越,并不是无法区分个人与他人。
      第二个区分则是行动者与非行动者的区分,有些人持有一套伦理见解但他未必是行动者,有些人持有了并且行动。这也足以给出对实践的人,参与政治的人一个划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肯定不乏持有左派理想主义伦理但行保守右派公共政策投票行为者。
      第三个区分则几乎是Thrasymachus意义的胜者与败者、强者与弱者的划分。政治行动的人狭路相逢,遭遇战之后便产生了胜负输赢——尽管这种划分是不完整的,在生活中仍然存在一部分狭路相逢但最后未有输赢者,他们形成了共生的合作关系,然而这种情况较少,故未单列。
      显然Socrates与Thrasymachus都是能够完成己利与他利区分的人,尽管他们未必充分拥有现代政治学之自由主义之“个人”的政治概念,但至少有朴素的这种人我的划分。他们的分歧在于人我划分的“利益”理解不同,在我看来Socrates对“利益”的解释难以回应Thrasymachus所给出的政治实践“强者获利弱者遭遇”“守规则者博弈处弱”的情况。
      第二层面,Socrates与Thrasymachus产生巨大分歧,虽然可以从语言上面达成一种效用主义的统一,即他们都某种程度上追求他们最珍视的事物,Socrates珍视良序和谐的灵魂,Thrasymachus珍视政治博弈中的主动乃至宰割性的地位。但是他们实践差别巨大,故我们不应该在词汇上迷惑大家。
      第三层,因为第二层的差异,所以他们的理论造就的各自人物差异巨大。Socrates之理想的达成就是拥有正义良序的灵魂,以此也拥有完满的人生,如同Plato在《斐多》里面记录的那个苏格拉底,是幸福的哲学家。而Thrasymachus所能实现的则是最充分古典意义的僭主,他大权在握,在几乎一切的政治博弈当中处于优势。然而僭主幸福么?色诺芬的《希耶罗》倒是一篇可以翻看的经典。
      ---------------------------------------------------------------------------------
      现代人还可以有另一幅的人群划分:
      第一种人是会算计的人。
      他们能够知道和界定哪些事件是属己的利益还是属他的利益,认识清楚哪些是当下的、此时此地的个人危机(不得不应对)还是当下的团体的组织危机(可以搭便车,没那么着急应对)。
      第二种人是更高的算计者。
      他们能够在第一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第一类人的判断之成立的时空条件与外在约束,所以他们能够搞清楚或猜测到时空与外部约束发生变更,并提前完成应对,这种应对可能是逃避灾祸或者是从中套利。
      除这两种人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人,这里还不知道怎么归类和称呼合适。
      --------------------------------------------------------------------------------
      政治博弈和一切有军事对抗性质的战争当中,地位和权利都是“打”出来的,甚至是赤裸裸、面对面的对抗和战争获得,只要外部约束条件不是合作博弈,生活中几乎都是非合作博弈。在一般情形下,甚至都不太可能找到合作博弈的环境(这本身似乎就是大自然对人性的某种暗示)。
      说霍布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并不存在,实在是书院派的书生意见,至多如Socrates给Thrasymachus表达的正义言辞的语言能指给摘掉罢了,现实社会的实质指向来看霍布斯的判断仍然富有鲜活的实例——我们语言的语法经常有错乱,成语也经常被误用,但是大量的谬误留了下来为何?除了一些偶然外,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词汇完成了实用主义哲学意义的“有用”,对现实社会中的实践人产生了富有创见和指导意义的启发。
      还有一点,非常需要提醒。那就是一个人试图营造和维护合作博弈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连爱情这样的二人系统要完成合作博弈都需要付出极大心血。
      
  •     1.《理想国》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读完这本书,你很难说出苏格拉底到底在说什么,至少概括起来很难。仔细回想一下,苏格拉底谈论的关键词是“城邦”与“正义”,从“个人的行为怎样才算是正义的”开始,一直谈到“正义的城邦如何构建 ”结束。回想起来,《理想国》其实是以对话的形式来说明“正义的城邦如何实现”。
      2.正义不是什么
      仔细阅读会发现,理想国的前几章一直在谈论的一个问题是“正义不是什么” 。另外,了解智者学派的“人文运动”的话,就会发现苏格拉底反对的几种观点,都是希腊公共剧场中非常流行的观念。诸如“对神的虔诚信仰就是正义”、“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这些观点在当时的希腊非常流行。苏联法学家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对这些观点有过精彩的论述。苏格拉底以“辩诘”的方式一一驳斥了这些观点,在这些章节中你会发现各种不同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专门的演讲录也很难具有这么丰富的修辞和论说技巧。苏格拉底运用“辩证”的方式,逐步将自己的正义观念阐释出来。
      3.正义是一种“精准的知识”
      《理想国》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欧几里得和毕达哥拉斯的几何学知识,这是不足为怪的。柏拉图本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重要弟子。进入该学派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学习过几何学” ,而且进入该学派的前几年是只准聆听不准说话的。这么做的是目的是发现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理,也就是“数理”,因为该学派信奉世界的存在是符合完美的几何学规律的,要想认识世界,就要先找出支配世界的“和谐的数字”。(在这里,我将希腊的数学和几何学理解为同一事物是为了方便,实际上希腊遭遇数学危机以后才转向几何学)。理解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思想,再去理解苏格拉底一直谈论几何学知识就不足为怪了。同样的,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苏格拉底的观念中,正义是一种精准的知识,发现它并掌握它的是年长的“哲学家”。对于城邦而言,正义是彼此分工,相互满足。
      4.城邦的正义:彼此分工,相互满足
      通过多次的论辩,苏格拉底以航行中的船只需要哪些人为比喻,找到了正义城邦的基本原则:彼此分工,相互满足。正像一艘航行的船上需要舵手、水手、领航者一样,一个城邦也需要自己的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以保证城邦的存续。这种观念今天并不新奇,对自信心极度膨胀的个人和极端民主的城邦而言,却是有力的一击。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达到了全盛,人们对自己的能力都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信。借助卓越的修辞学技巧,大众的心理被激情洋溢的演说和赞美之词沸腾了,每个雅典公民都觉得自己在政治事务中无所不能,他们都相信自己具备美好的“多才多艺”。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在战争中,一个练习过格斗技巧的轻武器士兵,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一个重装步兵。在残酷的现实中,希腊人发现了分工与记忆的重要性,却独不愿从神话般的“民主政治”中醒来。以雅典为主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主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战争持续了许久,没有人愿意再聆听使人警醒的“悲剧”,人们沉浸在各式各样的泡沫剧中,遗忘节日,遗忘自己。提出反对意见的智者,要么被冠以“公众的反对者”驱逐出境,要么被削去军职流落异乡,以平等原则为基础的“轮流民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理想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分工与技艺的重要性,在成文文献中,第一次将城邦事务(公共事务)看作是职业政治家(护卫者和统治者)的事情。此后,任何一种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政治思想都没有对这一思想提出过异议(事实上,还是有的,在研究苏联解体的著作中,有人明确提出“官僚集团”的坏处)。
      5.正义的城邦: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
      (1)统治者:哲学王
      《理想国》认为挽救民主神话的政体是君主制,而这个君主必须是明智的哲学家。为什么非是哲学王不可呢?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年长的哲学王,是掌握统治技巧和幸福知识的人。在后面关于教育的论述中,苏格拉底论述了三个阶层的产生方式。哲学王是从护卫者阶层中产生的,它具备四种美德:忠诚、勇敢、节制、智慧。通过观察战争培养心灵的美德:忠诚和勇敢,用以产生护卫者阶层,从护卫者阶层中产生哲学王。这个选拔需要通过掌握辩证法来完成。因此,在苏格拉底看来掌握统治技巧和最高知识获取技巧的哲学王是最合适的统治者。城邦的幸福能否实现依赖于是否有哲学王。
      (2)护卫者:军人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主张摧毁家庭,实行共产共餐制度,在最合适的季节交配,以诞生最优秀的后代。同时,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情。教育的内容也是精心选定的,用以培养不同的美德。具体的内容不再重复书本。这样的做法应该是以斯巴达政制为蓝本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家庭的差异,消除家庭因素和财富因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随着不同的年龄段进行不同的教育,通过对战争的不同认识,区别出生产者和护卫者。
      (3)生产者:奴隶
      在希腊人的观念里,生产不是自由人的事情,更多的是奴隶的事情。自由人追求的是灵魂的升华,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因此,卑微的心灵追求财富而不是美德,拥有这样心灵的人不适合成为护卫者,因为他们缺乏勇敢。
      6.实现正义城邦的举措
      《理想国》的最后几章一直在讨论教育问题,旨在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培养不同的人,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显现,找到自己在城邦中的位置。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讲,柏拉图的举措是反经验的,是理性主义的。从摧毁家庭开始,历经养育孩子,培养勇气,培养修辞技巧,直到找到唯一的哲学王为止。另外,柏拉图对城邦中已经长大的孩子和诗人也是要驱逐的,他们的心灵已经受到污染,注定无法成为正义城邦中的一员。经过分工,掌握不同技艺的人不再生活在家庭中。他们实行共产共餐制度,家庭和财富已经与他们绝缘。到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哲学王成为城邦的统治者,理想国也就显现了。与前面相对应,每个人灵魂的快乐在正义的城邦中得到。个人的本性、灵魂的快乐以及完美城邦的维持在最后达到了统一。
      7.《理想国》的对话形式
      为什么要以对话的形式写作《理想国》,这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一方面我们发现,当时已经有叙事体裁的著作。另一方面,《理想国》是一篇完整的对话录。它不像《论语》这样的启示录,其内容非常严谨,整个谈话也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已经有专门的文章研究整个问题,其主要说法是为了真实的呈现作者的意图。这一说法非常的有道理,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与作者不得不同前面几种错误的观点交锋有关。或者,作者作为苏格拉底的门徒在整理其老师的著作。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思想山的猜测,也需要考古学的发展。但是,通过对话的形式,确实能够避免偏见,尽可能真实的呈现作者的意图。
      8.理想国:思想和理性的国度
      洪涛在《逻各斯与空间—古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中认为,《理想国》不仅是为了真正在现实中实现这一国度,而且也为了在思想中竖立一座里程碑,对城邦的危机做出思想的启迪。从柏拉图的信件来看,他的确有在现实中建立理想国的想法和实践,从对叙拉古僭主的帮助中可以看出柏拉图早期的确是对理想国寄予厚望的。但是,理想国只能在思想中实现,作者提出的关于知识和理性的见解直到现在还在发挥影响。作者认为理性是挽救城邦危机的唯一希望,而能够达到理性阶段的人除了哲学王以外,绝无任何可能。因此,人类的永恒幸福和城邦的存续只能依赖于幸运的时代里出现的哲学王。在柏拉图的思想里,理想国的实践失败以后,他曾流露出悲观主义的倾向,并进而去寻求挽救城邦危机的其他途径。这一完美的国度,也只有在思想的国度里才能得以实现。
      9.理想、理想国和理性主义
      面对城邦的危机,知识分子总是会寻求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他们批判现实,要么怀念古代生活的美好,即“尚古派”。要么主张憧憬未来的美好,即“未来派”。尚古派认为古代的生活和政制十分美好,通过一系列手段使人们回到先贤时代。中国的孔孟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他们均主张恢复“周礼”。未来派则主张未来符合一定的趋势或者观念,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使人们进入理想时代。尚古派和理想派都主张对现实进行改造,但改造的方向不相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反对的几种思想,可以按照上述类别加以区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尚古派还是未来派,都会运用理性主义的手段来批判现实,正是借助理想和未来的美好,批判现实才会有效。两派也会运用理性主义的手段,去建构一个美好的政治共同体。尚古派的国度往往会借助古代的历史,增强其现实感,使人们感到他们的思想并不是渺不可及。未来派的国度,也往往会找到必然的“潮流”,只有遵循历史潮流才会获得幸福。尚古派的历史未必是真实的,诸如“小康、大同”这样的社会,其主要借助古时候的淳朴民风来巩固期合法性。未来派的历史是真实的,至少是符合当代的解释的,但是往往容易对历史进行过度的解读,发现所谓的“历史趋势”,借助“不可违背的潮流”来巩固期合法性。两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主张都无法以经验的方式进行检验,即韦伯所说的并不存在所谓的“思想科学”,以检验每种思想的真实性。因此,保持开放性的争论,以辩证的方式尽可能找到“必然趋势”和“美好主张”中的漏洞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记附录:
      1.卡尔•马克思是怎样运用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
      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是怎样运用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
      3.为什么卢梭既是民主思想的启迪者又是专制思想的维护者?
      4.当黑暗的现实被粉碎,理想的火焰业已熄灭 ,理性主义如何转向经验主义?
       当法国大革命发生后,为什么不是民主时代而是恐怖时代?
       当苏维埃革命发生后,为什么不是民主时代而是恐怖时代?
  •     前面几卷读着没有太强的感觉,从第七卷开始才精彩起来。在这本书里柏拉图提出了不少有意思的问题或者想法,从讨论什么是正义开始,从个人正义到城邦正义,从护卫者到哲人为王,对于不同城邦政体的比较,再回到个人正义——把握真理或者善。
      不过鉴于自己不是哲学科班,说实话也没觉得有特别强烈的感触。何怀宏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从文本说开去谈到知识分子、政治、人生神马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不接地气的知识分子酸腐气息,而哲学系的同学每次发言也都是激情澎湃,似乎从文本中受了很大触动。而这些都是自己所无法理解的。难道是自己学了经济学之后变得物质了?
      
      另及,貌似现在西方哲学,或者说启蒙哲学,应该不是循着柏拉图这条路子来的吧?文中的调调恐怕是为自由主义者所无法接受的。
  •     同样是由门徒记载的圣人语录,《理想国》显得更加平民化,体现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相比《论语》,他更注重国家的发展问题,提出如教育,人权等深度问题。而中国的圣贤就比较注重人际交往,强调“仁”,“礼”等人性深处的问题。这就是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差别,不能说孰对孰错。而回到《理想国》中,柏拉图,苏格拉底等构造的理想国事实上到今天为止,却还没有实现。这个理想中的国家需要每个人没有私欲,对待人没有亲近疏远之分。我想起了Sanders教授讲过的,一个世界如果绝对公平,那么一个人是没有朋友的。我不知道这样的国家是否完美无缺,但这种国家按现在的观点来看只是一种奢望,至少理想国内的国君都是不重视国家的富裕的,这点现在没有哪个政府不想国家富强吧。站在今天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再看《理想国》,这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      色拉叙马霍斯本身的观点是否彻底被驳倒了仍然还是个问题,柏拉图安排他出场或许并不是仅仅是一个配角,还有可能是柏拉图真切地看到了在正义问题上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不充分的,所以写就《理想国》安排恩师与其对话,对话的不断深入也是他对这个问题的不断尝试,色拉叙马霍斯的伦理境界不及苏格拉底并不能跟他的观点指向混同,要严肃对待他的“正义即强者统治的利益”,假如不能给出驳斥的理由就轻视他,太武断了。
       是否有种第三种立场,或许是柏拉图的隐晦教导,那就是力量上,柏拉图赞同特拉叙司马霍斯的强者,只有强者才能撑住局面,才能调度资源,才能在关键决策和关键节点上发挥作用。但是在伦理上,柏拉图赞同苏格拉底,正义要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和福祉,柏拉图的 这本书的描写,对其恩师 的诸多观点未必尽然相信,他总是躲在背后沉思。
       在政治生活当中 重新理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色拉叙司马库斯很多时候要召唤回来,言辞当中的他被压制了,但行动中的他怎么样,柏拉图完全没提,他表示沉默。经历过同苏格拉底、格劳孔和阿黛曼特斯 共同讨论的一晚上后,色拉叙司马库斯会怎么样行动,这是一个谜团,他不太可能放弃既有的立场,也不完全拒绝苏格拉底的教导,这些思考单纯做个学生还是难以达到的,还是要有真实的生活。
       柏拉图的色拉叙马霍斯其言辞是否只意指为政治上的强权主义,或者说抛开色拉叙马霍斯的本意,其言辞是否能够超越政治强权主义做更深刻的解读,这倒是应该严肃对待,厘清关系。在我看来,在纯技术的科层管理的考虑下,柏拉图的色拉叙马霍斯仍然有不少观点站得住脚。
  •     《理想国》中city in speech的建立其思想用意,或许可以用程序员调试程序来理解,在这一点上《理想国》可以同电影《黑客帝国》发生一些奇妙的关联。
      程序员创造程序世界<--->哲人与听众在言辞中创建城邦
      程序世界有层次建制<--->城邦有内在的规制
      程序世界会产生异常<--->城邦会发炎、发烧、肿胀
      异常需要程序员调试<--->发烧的成本需要哲人来净化
      异常检查依赖程序语法<--->哲人见到真实世界把握到了真正的自然
      
      这样的程序的把握能够从一个解读理解柏拉图与格劳孔、阿黛曼托斯一道联合尝试建立理想城邦的意思,类似于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向一个不懂程序的新手展示程序的强大魅力,小白(格劳孔)并不能充分理解哲学(类似于计算机科学)的强大,但他汲汲于荣耀,柏拉图的苏格拉底自然抓到了这一点。所以程序员的苏格拉底想到,即便跟他一道完成一两个即便不是怎么成功的计算机程序实例,也足以让小白兴奋不已——最重要的是,哲学不太成功的demo建设当中,大牛引导小白在理解程序的设计思想,引导他们理解整体的框架与原则(《理想国》的框架可以认为是城邦灵魂的有序,是各个阶层与秩序在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的体现)。
      当然,对于我们后人来说,知晓其中剧情和用意是一回事,最要紧的还是柏拉图的程序架构与原则是否适宜,这仍然是个问题。
      
  •     洞穴隐喻的内隐含义诸多,柏拉图在本身当中日喻、线喻、洞喻、船喻和药喻内在形成了互相支撑的哲学体系,话题穿涉基本的本体认识论、道政治哲学乃到教育哲学,这就是大手笔。
      
       《理想国》与《会饮》的主题交相辉映又互相补充,从洞穴的隐喻说开,返回洞穴的哲人要完成灵魂的生育,恰好对应《会饮》当中精神生育与肉体生育的讨论。俗人凭借肉体生育,而哲人则在灵魂中生育。
      
      
        哲学要高于城邦,哲学要指导政治,这是柏拉图的基本判断。在这样的判断下,哲人返回洞穴就有了诸多引申含义 :
        1. 哲人为何要返回洞穴?哲人是出于对洞穴的爱返回洞穴,哲人也不可能独自在地上生存,他需要城邦提供给他的生活环境。
        2. 哲人出于爱与责任,要照料洞穴的那堆火,但他们认识到自身自然生命有限(无法永生),所以必然要寻找继承者,必然要完成形式上的“自我克隆”——他必须要引导更多的人走出洞穴。
        柏拉图在这样一系列的重大隐喻和深刻思考后,在哲人寻求照料城邦的文明之火的迫切下,第一次以大手笔给出了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往后我们还能听到卢梭、康德与杜威等人对此问题的大手笔讨论)。柏拉图的教育哲学可以按照对象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级别的是城邦的护卫者阶层(主要涉及体育与音乐教育)。而第二层也是柏拉图最为关注的则是对潜在哲人的选拨与教育,包括几何、算术与辩证法等高等知识。
      
       然而,柏拉图的教育哲学似乎是贵族的、精英的,翻读整部《理想国》我没有看到他对铜铁灵魂的城邦人的教育有任何设计,反倒是在多处嘲讽和批驳这些乌合之众,对这些人的教育活动柏拉图的沉默或许就是不管不问。
      
       柏拉图的教育哲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直接交代或隐晦暗示了相互关联的问题:
      
        1. 为何要行教育?这是教育活动正当性的问题。
        2. 教育的目标与导向(爬出洞穴,见到天空与太阳,又返回洞穴)
        3. 如何选拔青年施加教育,教育的阶段性内容应该怎样(小时候的音乐陶冶、诗歌净化和体育教育,三十岁以后经过考核才可以学习辩证法)
        4. 什么样的人最能够完成教育?(哲人,见到更光亮的人,瞥见永恒秩序者)
        5. 教育活动与城邦关系的冲突与解决
        金质灵魂者不可再贪图金银,但城邦有必要赡养哲人并在相当的限度内允许/容忍其自由教学。对于从事城邦管理的哲人,还要年老后被送往福人岛,以便能更专心继续哲学活动并安享晚年.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政治哲学层面的一种尝试,或许是最早的哲学对生活方式的谋划。
      
  •     本想获取你,如让种子种在地上
      但不想,种子顽固地刺穿了大地
      既不读古书也不听先哲的教诲
      只会看到此时此地
      幸好,偏见的荒原播下了,渴望整全的种子
      古典的整全如此诱人
      即便是幻想,也值得一窥
      
      见你梦幻的舞姿,酥胸如玉
      我走到你跟前,仔细打量你的容颜,伸手
      解开的却是,冰凉的身躯
      最完美的城邦如此不堪,在天国里永未建成
      一座城本是一个人的魂
      靠近,继续解下才闻到芬芳
      却不知哲人的苦与悲
      存在与是的深渊遥不可及
      我偏要道明此中的玄机
      
      本体不变如一
      我一手指天,你一手指地
      万物的同一是否如我所意
      灵魂完满的偿还
      是一场永恒的沉醉
      让我导引你走出昏暗如斯之洞穴
      光不会自然照进,要见到光
      惟有辛苦爬行,全身沾满血迹
      光明与真的世界就在上
      神圣之光流溢到你的魂灵
      借着光靠着光我才能识别真理
      
      可是阳光灼烧了你的眼睛
      必须返回,归程已定
      下行的路途再次昏黑
      让我们点起火
      看管、照料这个生我育我的世界
      
      这一晚我们的灵魂如此清明通透
      合上一本书,打开一座城,朝向一束光
      莫要过度啊,认识你自己
      理性为王,血气是最好的辅佐
      这就是灵魂完满的王
      这就是完满城邦的建成
      
  •      《理想国》的核心话题与核心线索到底是什么,柏拉图写作的动机到底何在,柏拉图写此书到底要给那些人看,这些都非常难以把握。单拿出第一个问题讨论,可能是正义,可能是灵魂,也可能是理想城邦的建成。单纯从中文传统翻译《理想国》来看,不知道多少人就仅仅通俗理解为柏拉图作为一个哲人所意淫的理想城邦的哲人王之梦。
       不错,柏拉图的这部著作的的确确破费周折地描述了这样一个必须由哲人为王的城邦,而且这样的城邦里面是哲人被迫为王。但是,这样的描绘也仅仅占据全书的不到一半章节罢了,又如何能够把握全书的其他部分,尤其是是第一卷之起始完全只字未提什么理想城邦,一切的讨论开始却是哲人苏格拉底被迫留在了海港,为了脱困他被迫打擂与各路人士辩论何为正义,尤其是第一卷里面苏格拉底与特拉叙司马库斯的对垒。
       再比如全书第八、第九卷对五种城邦政体的演变讨论,第十卷爱尔神话的撰写,这些部分都比较难以跟理想城邦的建设与哲人为王扯上直接的关系,更不用说《理想国》第五六卷相关对护卫者阶层财产公有与共妻制度的描绘。不得不说,传统的《理想国》翻译可能不是太大的硬错误,但或许未必是柏拉图此书的总纲与原意。
       《理想国》(姑且这么指称)最早是柏拉图以古希腊文写成,对应的希腊文politeia的原意其实是政体、政制的意思,而非“理想的国度”或“理想的国家”,而且古希腊文的那个“政体、政制”绝不仅仅限于现代词汇里面的国家范畴,还有适用于个人的灵魂层面。中文翻译《理想国》一部分是采用意译(因为书中确实描写了最佳城邦的建设),一部分则是受英译本的影响,英译本基本都翻译为《the Republic》 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就是《共和国》。在最近的国内学者经过反复研究和慎重思考,还给出了另一种翻译《王制》,在个人看来这种翻译比《理想国》或《国家篇》更加切近柏拉图的原书宗旨。
       《王制》这一翻译能够更加切近地表达或综合吸纳此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尤其是双关性地将灵魂的理想安排与城邦的理想安排给穿在了一块,暗含了柏拉图本人的灵魂的完满必须以理性为王,得到血气部分的辅佐而驾驭欲望部分的实现,暗含了柏拉图认为最佳城邦必须由曾经爬出洞穴的哲人而统治的想法。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柏拉图在其学园的每一部著作其实都有一个副标题,当然并非是柏拉图自己所附加(至少不是他在文本上的附加),柏拉图学园的后世掌门人整理柏拉图的著作时,根据柏拉图学园的“秘传”,给每一部著作提了副标题,而《理想国》得到的副题是“论正义”——足见柏拉图自己的学园传人对本书的把握。
       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理想国》的核心线索仍然是遵循其恩师苏格拉底与古希腊神谕教义的哲学反思,这样的哲学反思是那么抽象、那么高层所以囊括了相当多的中下层问题,以致于柏拉图不得不用整整十卷来操作和回答这些问题,虽然我们无从把握他本人是否对此回答满意。这个所谓的高层问题其实很熟悉,就是“什么样的生活最值得过”的古典哲学的总纲问题。
       灵魂的完满是哲人追求的状态,也或许是哲人可能走到的地方,然而目睹恩师苏格拉底之死又深深地触动了他,激发他思考哲人与城邦的冲突——哲人不被城邦所容纳,哲人又应该怎么办,哲学的生活方式又如何能在城邦扎根?所以,柏拉图这里不得不从一种哲人身份的焦虑和哲学自身的存在合法性危机,完成一部著作以解释哲人和拔高哲学——不让哲学及其生活方式陷落,完成哲人的自我认同,更是为城邦的建设寻求一种出路,而《理想国》就是这样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理想国》不是悠然的柏拉图所做,不是朴素诗人的柏拉图所做,甚至也不是大众启蒙哲人形象的柏拉图所做,更大意义上是深处哲学全面危机感知下的柏拉图的一种挽救。在这种挽救当中,柏拉图必然首先要为其恩师苏格拉底申辩,虽然之前他已经写过《申辩篇》,这一次的《申辩》要更加全面、更加理论化、他要朝向那些有德性的乡绅阐明真正的苏格拉底形象。在这种挽救的第二步,柏拉图要思考哲人如何面对城邦的问题,他的心中以高于城邦的哲学来校准城邦、来谋划乃至全部改装城邦,言辞中的城邦被他描绘出来,蓝图已经做出,但他又思考到:哲人又为何下行到城邦,哲人如何能够部分放弃哲学生活。为了建立理想城邦,也是为了给恩师申辩,柏拉图发现不得不面对诗人的指控,在他那时开始全面展开了一道亘古的战斗,那就是哲人与诗人、哲学与诗的历史性战斗,断断续续绵延至今,在《理想国》当中柏拉图给予荷马、赫西俄德等诗人以猛烈的批驳,柏拉图说诗人只懂得模仿事物,甚至是只懂得模仿事物的外表罢了。
      
      
  •     第一卷
      
      格劳孔:随着对肉体上的享受要求减退下来,我爱上了机智的清谈。
      ——与格劳孔讨论“晚年”
      
      
       1. 年老是痛苦的源泉吗?
       2. 从又疯又狠的奴隶主手里挣脱出来
      
      年老是人心平气和,清心寡欲。主要是看性格,如果性格是心平气和就不会有太大的痛苦。
      
      ——心平气和与“财富”的关系(or 外在条件)
      “如果我是塞里福斯人,我固然不会成名,但是,要让你是雅典人,你也成不了名”。
      
      ——财富的好处
      不必为了生存做不正义的事
      
      
      
       * 引入什么是“正义“
      
      
      
       1. 西蒙尼德”欠债还债就是正义“
      
      苏格拉底的诠释: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
      玻勒马霍斯: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 伤害任何人无论如何总是不正义的
      
      ——色拉叙马霍斯杀出来指责苏格拉底的辩论方式
      ——色拉叙马霍斯与苏格拉底谈正义
      
      
       * 色:强者的利益——服从统治者——统治者的决策有对有错。。
       * 每种技艺都有自己的利益,技艺的目的就是在寻求和提供这种利益
       * 没有一门科学或技艺是只顾到寻求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及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的(医生——病人;舵手——水手)
      
       ——羊和牧羊人的区别:牧羊人把牛羊喂养的很肥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色拉叙马霍斯的心声: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
       最不正义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不愿意为非作歹 的人也就是最吃亏苦恼的人。
       一般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并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
      正义为强者的利益服务,不正义对一个人有好处。
      
      
      不正义产生分裂和分歧
      每一种事物凡有一种功能便有一种特定的德性,正义是心灵的德性。
      
      第二卷
      
      
      ——格劳孔对”善good“的分类
      
      
       1. 善在其本身之中:快乐
       2. 善在其本身和结果之中:身体健康,视力好
       3. 善在结果之中:赚钱术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是第二种,格劳孔认为是第三种。
      
      格劳孔重述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证分三步:
      
      
       1.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订立契约,既不要这个利,也不要吃这个亏。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跟最坏的折中。得到大家的赞成也不是因为本身真正善。
       2. 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
       3. 人们说不正义的人倒真的是务求实际,不慕虚名的人——做真实的人。
      
      阿德曼托斯补充:
      1.教育为人必须正义,但并不是颂扬正义本身,而是来自正义的”好名声。“
      
      ——苏格拉底的回应:大字后小字: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1. 建立城邦:因为每一个人不能靠自己达到自足
       2. 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
       3. 一个繁荣城邦的成长(各种行业,战争,军队)
      
      没有一种工具是拿到手就能使人成为有技术的工人或斗士的(懂得使用,认真练习)
      
      
      护卫者:真正善的城邦护卫的天性——爱好智慧、刚烈,敏捷,有力。
      
      
       * 如何教育?
      
      体操练形体,音乐陶冶心灵
      凡是开头最重要。幼小阶段最容易塑形。
      
      
       * 诗的标准
      
      善者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
      神是善的原因,而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
      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最不容易被任何外界的影响所干扰或改变。
      神连改变的愿望都不要有。永远停留在一种既定的形式中。
      嘴上的谎言只不过是心灵状态的一个摹本,是派生的,仅仅是形象而不是欺骗本身和真的谎言。
      
      第三卷
      
      
      ——如何是护卫者不怕死?
      诗人们赞美地狱的生活
      
      
      
       * 虚假对于神明毫无用处(真实高于一切)。但对于凡人作为一种药物,还是有用的。先让这种药物要交给医生(统治者)。
      
       * 年轻人需要自我克制的美德
       * 不能让它们纳贿贪财
      
      故事的形式或风格
      
      
      第四卷
      
      
       * 建立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各司其职)
      
       * 两个原因能够使技艺退化:贫和富
       * 若非国家根本大法有所变动,音乐风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的。
       * “音乐中的非法翻新”:它会一点点地渗透,悄悄地流入人的性格和习惯,再以渐大的力量由此流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由人与人的关系肆无忌惮地流向法律和政治制度。
       * 真正的立法家不应当把力气花在法律和宪法方面做这一类的事,不论是在政治秩序好或不好的国家。因为在政治秩序不良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是无济于事的,而在秩序良好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是不难设计出来的。
       * 城邦: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 智慧——有谋划——有知识:护国者:领导城邦的智慧
       * 勇敢:就是一种保持。不因快乐褪色,也不因苦恼害怕和欲望褪色
       * 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做自己的主人”
       * 正义: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
      
      
      
      
      
  •     读书笔记:理想国
      基本信息:
      书名:理想国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译者: 郭斌和 张竹明
      出版者: 商务印书馆
      版次: 200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读书笔记
      几位大拿的生卒时间: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柏拉图(前427-前347),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时代背景:雅典城邦衰落时期,大政治家伯利克里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
      第一卷:
      讨论正义的问题。
      年老不是痛苦的原因,人的性格才是。
      有人提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苏格拉底(柏拉图)通过一系列提问,诱导出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再得出伤害(任何人)都不是正义的功能,从而说明这个定义是错的。
      又有人提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从中得出正义是服从统治者,但统治者也会犯错,于是弱者受命去做对强者不利的事。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他说的是理想的情况,现实未必)。每种技艺都有特殊的利益(医术->身体健康,航海术->航海)。没有一种技艺或者统治术,是为了它本身的利益的,而都是为了对象,求取对象(弱者)的利益的。因此好人不愿当官,只能用利益或者惩罚来促使其从政。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但要求胜过异类。而不正义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超过和自己不同类而且相反的人。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和不同类的人都想超过。因此正义者跟又聪明又好的人相类似,不正义者跟又笨又坏的人相似,两个相像的人性质是一样的。因此正义者又聪明又好,不正义者又笨又坏。一个城邦、一支军队、或任何集团,想要成事,其成员间不能彼此相处毫无正义。绝对不正义的真正坏人,绝对做不出任何事来。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德性(性质、特性吧?)。事物之所以能发挥它的功能,是由于它有特有的德性。之所以不能发挥它的功能,是由于有特有的缺陷。人的心灵有它特有的功能,生命是心灵的功能。因此心灵也有德性,坏心灵的指挥管理一定坏,好心灵的指挥管理一定好。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正义心灵正义的人生活得好,不正义的人生活得坏。生活得好的人必定快乐、幸福,生活得不好的人,必定相反。所以正义者是快乐的,不正义者反之。痛苦不是利益,快乐才是利益。因此不正义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
      (这卷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反驳别人提出的正义的定义,但是还没提出自己的定义)
      第二卷
      三种善:①只要它本身,不要其结果(娱乐)。②既要其本身,也要其结果(明白事理,视力好)。③只要结果(体育锻炼,看病)。正义是第二种,但是一般人认为正义是第三种。
      继续讨论正义。旁人的辩论:①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做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所以人们互相立契约(契约论打这来的),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干了坏事不受惩罚)和最坏(受了罪而没法报复)的折中。②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事作恶。
      苏格拉底:如果正义遭人诽谤,而我一息尚存有口能辨,却袖手旁观不上来帮助,对我来说,恐怕是一种罪恶,是奇耻大辱。看起来,我挺身而起保卫正义才是上策。
      正义有个人的正义,也有整个城邦的正义。先探讨城邦的正义,再从个别人身上考察,即由大见小。
      建立城邦的原因:每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需要很多东西(1+1>2)。城邦的成员要把各自的工作贡献给公众。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合适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事情,生产的东西较多。(社会分工)随着城邦成员需求增多,城邦规模不断扩大。土地等资源不够,产生争夺,走向战争。因此城邦需要保卫者(军队)。打仗也是特殊技艺,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进行。没有一种工具是拿到手就能使人成为有技术的工人或者斗士的,需要练习。护卫者的要求:秉性刚烈,对智慧爱好。爱学习与爱智慧是一回事。这是护卫者的先天基础。对护卫者的教育: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文化)来陶冶心灵。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后文柏拉图提出用来教育的文学作品要先审查,丑恶的,粗鲁的,渎神的都不要。这是政府干预教育啊)。
      第二卷到此结束,理想国的雏形出来了,而其引出是从讨论正义的定义来的,这就是第一卷讨论正义的原因吧。
      第三卷
      开始还是讨论文学,要废除荷马史诗里某些字词等。
      关于谎言:必须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国家的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有理由用它(谎言)来应付敌人,甚至应付公民(政府可以撒谎?)。其余人医改不准和它发生任何关系。在城邦里治理者遇上任何人在讲假话,就要惩办他,因为他的言行足以颠覆毁灭一个城邦的。
      关于克制:一般人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统治者来说,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
      关于音乐,只留下节奏简洁,音调简单的。(看来理想国里的公民们真的只能干自己的本行,其它啥也不能干了。)
      关于体育锻炼:要戒酒,别贪睡,各种饮水各种食物均能下咽。
      对于医术:对受伤或者简单方法能治的要治,靠复杂的治疗手段一味延长不能尽公民义务的生命无意义。(安乐死的先驱?)
      对法官:需要人生阅历,所以必须是年纪大的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好像就这样)
      智育与体育的关系:专搞体育,野蛮与残暴。专搞智育,软弱与柔顺。护卫者需要两种品质兼而有之,彼此和谐。音乐和体育--我要说这是某一位神赐给我们人类的。
      统治者的选择:护卫者中最好的。应当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必须从所有护卫者里选择那些在我们观察中显得最愿毕生鞠躬尽瘁,为国家利益效劳,而绝不愿做任何不利于国家的事情的人。(统治者的选择)还得随时考察他们,看他们是否能终身保持这种护卫国家的信念(对官员的监督和定期考察)。
      人的天赋:有的人是用黄金造的,是统治者。有的人加入了白银,是辅助者(护卫者、军人),农民和其他技工加入了铁和铜。统治者的子女也可能出现加了铜和铁的,需要变成农民。反之亦然。(不同阶层间的迁移,现代主要靠教育)。
      对统治者和辅助者,要防止其对人民施暴。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良好的教育。另外,对于统治者和辅助者,第一,除了绝对的必需品外,他们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私产。第二,任何人不应该有不是大家所公有的房屋或仓库。
      本卷继续讲理想国里的制度,主要是对护卫者和统治者的教育,统治者是从护卫者中来的。
      第四卷
      建立理想国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古今中外,所有国家都这么说,做到的有吗?)。必须劝导护卫者及其辅助者,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劝导其他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整个国家将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
      贫富:贫和富都会是人的技艺退化。太富,就不会努力提高技艺了,太贫,没法维持再生产。
      战争:理想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城邦,互相间相互牵制、合作。
      城邦规模:应该规定一个不能超过的最佳限度,国家大到还能保持统一。
      社会阶层移动:如果护卫者后裔变低劣了,应把他降入其他阶级,反之亦然。
      婚姻嫁娶及生儿育女:“朋友之间不分彼此”(共产共妻?)。
      教育的影响: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法律:真正的立法家不应该把力气花在法律和宪法方面做这一类事情。
      终于把理想国“建立”起来了,再来讨论正义。
      这个理想国是“善”的,因此也就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为啥是这四个?数学上的“公理“,不证自明的吧?)
      方法:先找到其中三个性质,剩下的肯定是那个了(排除法)。
      智慧:一个国家有智慧,不是在于具体的生产技术的知识,而是护国者的知识,是在我们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护国者的那些统治者之中。一个按照自然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所以整个被说成是有智慧的,乃是由于它的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最小的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它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唯有这种知识才配称为智慧,而能够具有这种知识的人按照自然规律总是最少的。(真理在少数人手中)
      勇敢:说一个国家勇敢,是指其护卫者的勇敢。勇敢是一种保持,即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通过教育给予护卫者一种精神上的能力,这种关于可怕事物和不可怕事物的符合法律精神的正确信念的完全保持,就是柏拉图主张的勇敢。
      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的灵魂里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较好的部分控制。对国家也如此,为数众多的下等人的欲望被少数优秀人物的欲望和智慧统治着。节制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
      正义:(终于绕回来了)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正义使节制、勇敢、智慧在这个城邦产生,并在它们产生后一直保护着他们这个品质。不同的人互相干涉相互替代对于国家是有最大害处的。这就是不正义。反之,则是正义的。人的灵魂也可以分为理智、激情和欲望三部分。因此,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且数目相同。个人的智慧和国家的智慧是同一智慧,使个人得到智慧之名的品质和使国家得到智慧之名的品质是同一品质。其它两个性质同理。因此,国家的正义的定义也可以用于人,即每一个人如果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他就也是正义的,即也是做他本分的事情的。
      接下来研究不正义了:不正义即三种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不正义、不节制、怯懦、无知,总之,一切的邪恶,就是三者的混淆与迷失。
      政体的类型:有多少中类型的政体就能有多少种类型的灵魂。
      本卷完成了对正义的定义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也完成了对理想国的设计。
      第五卷
      讨论妇女儿童的问题。
      男女平等:对有同样天赋的男女同等使用,因此要给女子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和训练。两性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生理上的区别。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是专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
      婚姻生育:(主要是护卫者的)女人应该归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小家庭。儿童也公有,父母子女相互不认识。由统治者选出一些男人,同时选出一些品质与男人一样的女人,将女人派给男人。同吃同住同锻炼,使其天然结合。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就是对人的“人工选择”啦,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先驱)。结婚人数的多寡,由统治者斟酌,要保持适当的公民人口,不能太多或太少(计划生育啊)。生下来的孩子由专门的官员抚养,脱离其父母。生育年龄,女20-40,男过了跑步最快的年龄到55。私生子不合法。男女过了生育年龄就可以不受限制相处,除了与直系亲属。如此做法的原因是,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通过夫妇子女公有,任何人都可能与自己有关系,也就连接成一体了。因为没有私产,没有私利,就不会发生诉讼。护卫者之间也能和平相处。因为避免了这些琐碎无聊的事,所以护卫者是幸福的。在战争中也要带护卫者的孩子进行“见习”。
      军事:士兵开小差,要下降到工匠或农夫等级。士兵被俘,任由对方处理。作战勇敢者,可以获得荣誉,还可以随意交配。对于对方的俘虏,如果是希腊人,放了,团结一致。如果是外邦人,让其做奴隶。对战场上击毙的敌人,要埋掉,别侮辱。对希腊城邦的敌方,不能杀人放火,最多拿走一年的收成。
      理想与现实:用作画来做比喻,理想国的描述是画家头脑中的完美形象,现实是画家按照完美形象画的画,只能尽量接近,不可能完全一致。
      哲学王:除非哲学家称为统治者,或者现在的统治者们能成为哲学家,否则理想国不能实现。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不是仅爱智慧的一部分,而是爱它的全部。
      知识和意见:知识天然的与有相关,知识就是知道有和有者的存在状况。“有”是知识的对象,意见比知识阴暗,比无知明朗。在知识和无知之间有一种被称为意见的东西。知识是稳定的,永恒的。意见不是。(意见是不是就是马哲里的“感性认识”啊?)
      第六卷
      哲学家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让最能守卫城邦法律和习惯的人来当城邦的护卫者。哲学家的天性是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知识,他们爱关于实体的知识是爱其全部,不会情愿拒绝他的某一个部分。他们热爱真理。
      对“哲学家对城邦无用”的辩论:无用的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不用的原因是公众对哲学家的毁谤。产生毁谤的原因是有一些自称搞哲学的人。由于受坏的教育的影响,真正的哲学家很少。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的成就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进而能以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
      学习哲学的过程:①年少:适当的课程。②青年:锻炼身体,做好体力准备。③灵魂成熟:加强对心灵的锻炼。④体力转衰,过了政治军事服务年龄:自在逍遥,从事哲学研究。
      哲学王:必须确定哲学家为最完善的护卫者。善的问题是最大的知识问题。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正义和美怎样才是善,他就没有足够的资格做正义和美的护卫者。一个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无权夸夸其谈。
      理念的问题:有多种美的东西、善的东西存在,并且每一种美的、善的东西又都有多个。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以及一切诸如此类者本身。相应于上述每一组多个的东西,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者,称它为每一个体的实在。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的对象。听觉和声音不需要其它媒介(错的,需要空气)。而光把视觉和可见性连接起来。
      太阳比喻:太阳之于视觉和可见事物的关系,就像可理知世界(可知世界)里面善本身(理念)跟理智(认识、意识)和可理知事物(认识对象)的关系一样。(人的意识要靠理念来认识事物,认识对象是理念在现实中的投射,被人认识到。柏拉图的认识论)善的理念,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同样,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虽然善本身不是实在(是精神不是物质的),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的东西。
      线段比喻: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用一条线段代表,分为不相等两部分,分别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两部分再按相同比例分为两部分,可见世界的两部分分别为影像和影像的实物,可知世界的两部分分别为本身有自己的影像的实物作为影像,研究从假定出发下降得到结论的部分和只用理念进行研究,假定出发可以向上得到原理的部分。(图示: 可见世界[影像-实体]:可知世界[具体知识-抽象知识])相应的四个部分有四个灵魂状态:想象-信念-理智-理性。)
      第七卷
      洞穴比喻: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可以让跟洞穴一样大的一束光照进来。一群人被囚在里面,只能面对与光相对的墙,不能转身。他们身后有人拿各种器物晃,光照在这些器物上,影子投射在墙上。这些人从小看到的就是这些影子。他们会认为看到的阴影就是实物本身。如果其中有一个人被解除囚禁,看到身后的光,以及那些实物,开始会很不习惯。他最终走出洞穴,接触洞穴外面的阳光。当其逐渐适应后,他会替还在洞穴中的伙伴感到遗憾。当他回到洞穴,告诉伙伴们他看到的,其他人不会接受的,甚至会伤害他。地下室比喻可见世界,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从地下室到洞外的过程相当于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当人的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后,会与其他人产生冲突和矛盾(隐喻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吧?)。
      如何使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得以正面观看实在。因此有I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没受过教育不知道真理的人和被允许终身完全从事知识研究的人,都是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因为没受过教育的人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公私活动都集中于一个生活目标,而知识分子(那时就有这个称呼了?还是翻译的问题?)又不能自愿地做任何实际的事情,而是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已离开这个世界进入乐园了。作为理想国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心灵达到最高的只是,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当其达到后,还要使其再下来,做国家的管理者。因为立法不是为了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这些哲学家有这个义务,因为是国家培养了他们。只有当未来的统治者能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他们才可能管理好国家。只有在这种国家里才能有真正富有的人来统治。(高薪养廉啊)要让不爱权的人来掌权,否则就会出现对手之间的争斗。
      培养哲学家:学共同的东西—它是一切技术的、思想的和科学的知识都要用到的,它是大家都必须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①算术:这个学科能把灵魂引导到真理,它超过任何学科,它能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②平面几何学: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没有用的学科是最有用的。)③立体几何:研究还不完善。(说明柏拉图认为平面几何研究已经相对完善了。查了下,欧几里得是前325-前265,在柏拉图之后)④天文学:不是为了实用目的。应该像几何学那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去管天空中的那些可见的事物。(这点祸害后代几千年,哥白尼、伽利略他们才纠过来,天文学是观测学科啊。)⑤关于声音的科学。这些都仅仅是培养哲学家的开始。哲学家必须能对自己的观点作出逻辑的论证。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不是黑格尔,更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所谓的”辩证法“吧?)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她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只有辩证法有能力让人看到实在,也只让学习过我们所列举的那些学科的人看到它,别的途径是没有的。辩证法像墙头石一样,被放在我们教育体制的最上头,再不能有任何别的学习科目放在它的上面是正确的了,而我们的学习课程到辩证法也就完成了。学习辩证法前的预备科目,不应通过强迫方式,要有游戏的方式。
      挑选统治者:在必要的体育训练一结束的时候。反复挑选和考试。学成后要轮流下到地洞,指挥战争或其它公务。这一切对妇女同样适用。
      第八卷
      除了理想国以外的四种政体:①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②寡头政制。③民主制。④僭主政制
      斯巴达政制(荣誉政制):生育时间不对,导致出问题。统治者爱好荣誉。掺和着音乐的理性,这是人一生美德的唯一内在保障,存在于拥有美德的心灵里。
      寡头政制:是一种根据财产资格的制度,政治权利在富人手里,不在穷人手里。由财产决定统治者。其统治者贪财。
      民主制:寡头统治引起党争,平民造反,建立民主制。允许广泛的自由,并相当宽容。
      僭主政制:就是极权政治啦。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的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极端的可怕人的荣誉,从极端的自由产生。
      第九卷
      讨论僭主:
      可怕的强烈的非法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心里,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里都有。往往在睡梦中显现出来。(所谓YY)
      僭(jian四声)主一生从来不真正和任何人交朋友,他们不是别人的主人便是别人的奴仆。其天性是永远体会不到自由和真正友谊的滋味的。
      最恶的人也是最不幸的。剥去一切伪装看到一个人赤裸裸灵魂的最好场合是看其再自己家和亲信中的所作所为。
      五种政体的幸福次序:王者型、贪图名誉者型、寡头型、民主型、僭主型。(作者对民主评价不高啊,是不是因为苏格拉底是被一群“民主”的人给干掉的?)
      心灵有三个部分:学习、发怒、欲望。人也分三种基本类型:哲学家/爱智者、爱胜者、爱利者。
      管教儿童的目的:直到我们已经在他们身上确立了所谓的宪法管理时,才放他们自由。
      第十卷
      对模仿的看法:一个事物只有一个理念,理念决定了事物。对事物的模仿(木匠按床的理念造床,画家根据造出来的床再画床,是模仿者)也就是对影像的模仿,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模仿。从荷马以来所有的诗人都是对美德或自己制造的其他东西的影像的模仿者。任何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模仿者的技术。模仿者对于自己模仿的东西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知识。模仿的诗人还在每个人心灵里建立起一个恶的政治制度,通过制造一个远离真实的影响,讨好无理部分。
      灵魂:①一切能毁灭能破坏的是恶,一切能保存有助益的是善。②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特有的善与恶。③当一种恶生到一个事物上去时,它使整个事物变恶,最终毁灭。④如果某种事物特有的恶不能毁灭该事物,也就不再有别的什么能毁灭它了。⑤如果发现某种东西,虽有专损坏它的恶,但不能使它毁灭,则它必定是不可毁灭的。⑥没有使心灵恶的东西。由上,灵魂不灭。(疑问在第六点:真的没有吗?按现在观点,灵魂就是意识,是人脑的功能。人脑挂了,灵魂也就挂了。因此死亡就是使心灵恶的东西。当然,如果柏拉图的“灵魂”不是指的这个,而是某种超物质的存在,那就两说了。)
      回到关于正义的讨论:不正义者开始能获得好处,但是最终还是正义者的结局更好。
      柏拉图关于世界的模型:好多同心圆柱,最里面是月亮,出来是太阳,最外面是恒星。显然是臆想,错的,不说了。还讲了个故事,其中主人公死了后第12天举行葬礼的时候又复活了,讲了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后的经历。耶稣的故事是不是灵感从这来的?
      最后全书结论: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1000年的旅程中。
      (第一次看哲学原著—“马哲”啥的不算啊,好多没读懂。读第二遍吧。)
      读第二遍的笔记:
      1.对理想国删除不符合其目的的诗歌等的看法:国家(政府)有没有权利为自己的目的对公民能得到的信息进行控制?拿柏拉图来说,那些他认为有害的荷马的史诗来说,他自己就很熟嘛,也没见他受什么不良影响。从古至今几乎任何政体,任何政府都有信息控制的行为,只是控制得多少,控制是隐蔽还是公开而已。我认为对所谓“不良”信息,提高公民鉴别力比封杀要好得多。
      2.理想国的品质:柏拉图说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为什么恰好就是这四个?不能是三个、五个?比如公平算不算?和谐算不算?
      3.柏拉图的理念论:善的理念是知识和认识中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这个理念观点贯穿了整个西方历史,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的上帝,直到现代某些科学家心目中的最高存在(牛顿的第一推动,爱因斯坦的上帝不玩骰子),都是和理念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义词吧。至于“唯心”“唯物”啥的,先顺着一路看下去再说吧。
      4.柏拉图讨论的政体的现代对应物:斯巴达政制(荣誉政制)-军国主义,寡头政体-专制政体,民主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独裁政体,理想国-?,最后一个是共产主义?不过这个已经臭了。当然不是绝对一一对应,绝对相等的。柏拉图用统治者的个人个性来解释不同政体的起源,似乎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     《理想国》整本书,都是围绕着“什么是正义”以及“不正义和正义相比哪一个更为有利”的主题,通过苏格拉底和其他各色古希腊人物的对话展开论述。这样一本对话体的著作中,苏格拉底运用了他那著名的反诘法——理智助产术,将玻勒马霍斯和色拉叙马霍斯等人的观点加以批判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正义,就是各司其职。无论是小到个人心灵,还是大到整个城邦,这一结论都适用,并令人信服。苏格拉底的整个论述逻辑精妙无比,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之所在是令我们仰望的高度。因此,在论述之初,我必须首先表示对伟人及他的思想的敬意。
      本书中,首先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格劳孔、克法洛斯、阿德曼托斯、尼克拉托斯等人的辩驳。在这里,苏格拉底驳斥了四种观点。
      (一) 正义就是欠债还钱
      驳斥: 如果朋友患病而使还钱给他这件事对朋友有害则会使这件事本身成为不正义的事情。
      (二) 由(一)所引申: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
      驳斥:伤害敌人,会毁坏他的德性。而正义的作用应该在于塑造人的德性。
      (三)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驳斥:强者需要对弱者进行统治,而这种统治本身其实是为了弱者的利益。
      (四) 不正义比正义有利
      驳斥:正义是既智慧又善的,而不正义是既无知又恶的。正义是心灵的美德,而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因此,正义的人必然会比不正义的人生活得好。
      如果单单是看这些驳斥的话语,我自己都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按照苏格拉底的逻辑思维步步推导而得来,却又令人觉得顺理成章无比。然而我并不能说我完全理解了他的逻辑和思维方式,下文中我将叙述我的疑惑。苏格拉底推翻这些学说的方法的理智助产术,这是一种消极辩论法,只能推翻对方观点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第一卷之尾苏格拉底说“……现在到头来,在这场讨论中我是一无所获。因为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美德,也就无法知道拥有正义的人是痛苦还是快乐。”
      接下来,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对于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进行了归纳,使它们更为具体,也增加了论据。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翔实令人信服,接下来他便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分别来讲,同时以“正义就是各司其职”立论。
      在城邦的正义中,苏格拉底说正义就是每个人只做自己的事情,“不该做”也“不兼做”别人的事。而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之上,便是正义背后的天赋原则——必须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赋的职务。苏格拉底将城邦里面的自由民分为生意人、辅助者、护国者三类。当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的时候,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这个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而后,苏格拉底将正义的城邦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认为这三种人应该分别对应着三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他对智慧的解释主要是在政治谋划方面,认为智慧应该用于考虑整个国家大事,改进其对内对外关系的知识,仅适用于统治者。而勇敢则是一种能够保持法律上关于可怕事物的信念的能力,并通过良好的天性和教育培养能够使之在护国者的心中牢牢生根。而最后的节制是指整体国家的有分寸的欲望,表现为统治者靠理性和正确信念所规制的欲望,并通过自己的欲望和智慧统治其他人的欲望,从而使得整个国家的欲望得到规制。由此各人各司其职而不会越矩,整个国家关于“谁来统治”(三种人的分类)达到一致。
      类似地,苏格拉底将人的心灵也分为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由此,一个人的心灵便类似于一个国家,理性相当于统治者,激情相当于护国者,欲望相当于生意人。当三者达到很好的协作并由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激情服从协助理性并将欲望加以节制时,这个人便是正义的人。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将正义进行精准的剖析之后,苏格拉底接下来论述了正义和不正义的具体表现,并把它们进行对比,以令众人能从个人的角度辨别它们的优劣。诸如“妇女和儿童共有”、“给予妇女同样的培养和训练”这些在当时的人们甚至如今的我们都看来不可思议的观点,却被苏格拉底站在“善”的角度一一加以合理阐述。这些“理想国”中的措施无论在当时抑或如今都是不具备实际操作性的,但是这些理论确确实实是不可辩驳的真理。
      随后苏格拉底按照从正义到不正义的标准将国家政体进行了五类划分:王政、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不同于后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的“美德”层面上进行的政体划分,这五种政体完全基于正义或者不正义的本质,更加清楚地向读者展示了“何为正义”以及“正义之利”。毋庸置疑,人人都希望生活在王政的统治之下,而最后的僭主政体无异于乱世之景。
      接下来,便是著名的三喻了。苏格拉底试图用真实的场景或者事物将善理念描绘出来。由此,他的思想也更加明晰,但其中的逻辑,始终给我一种叹为观止的神秘感。
      最后便是教育。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正义的城邦最重要的部分便是教育,他自己本人也是由于所谓的“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按照人类思想的过程将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等级,而这三个等级又分别对应着文艺和体育、科学教育、辩证法教育这三类。在他眼中,一个城邦正义与否首先在于其统治者,而统治者的教育决定他的心灵,辩证法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把握“善”的理念,反过来塑造正义的人格和心灵。
      在苏格拉底的言语之中,始终会提起另一个词“善”,它不同于我们如今所说的“善良”,亦不同于文中所论述的“正义”。苏格拉底论述“正义”,便是因为它的本质在于“善”。在读这本书伊始,我便对这个词的涵义感到棘手不已。文中分别对正义、智慧、勇敢、节制四种美德进行了阐述,而对于“善”,却只有寥寥数语的解释。“善的理念能够使心灵的理性认识事物的理念和善理念,又能够使事物的理念和善理念被理性认识的道理”,以及“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义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这两句话我将它们归纳为“善是理性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只是这个定义过于抽象,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总觉得它太晦涩以至于难以把握。
      而文中也有一些其他的地方令我费解。苏格拉底所驳斥的第二种正义观——帮助朋友伤害敌人,他推翻其的合理性是在于正义这种德性的功能不应该用来伤害别人。他推导的过程如下:
      (他根据自己和辩者都公认的逻辑)1.受到伤害会使事物的德性变坏(如马狗之论)。得出结论:敌人在受到伤害之后会变得不正义。
      2.任何一种德性或者素质都不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如医术不会使人生病)。得出结论:正义不会使人变得不正义。
       因此,关于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的定义是不正确的。
      可是在我看来,为什么受到伤害之后德性就会变坏呢?原文如下:
      
       苏:拿马来说吧!受过伤的马变得好了呢,还是变坏了?
       玻:马的德性变坏了。
       苏:同样道理,狗受了伤,是狗的德性变坏,而不是马的德性变坏,是不是?
       玻:那还用说吗!
       苏:请问朋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人受了伤害,是人的德性变坏了?
       玻:当然可以这么说、
       苏:正义不是人的德性吗?
       玻:这是无可否认的。
       苏:那么我的朋友啊!人受了伤害便变得更不正义,这也是不能否认的了。
       玻:似乎是的。(P12)
      
       苏格拉底一开始就抛出了选择疑问句,并通过选择性的疑问步步控制着玻勒马霍斯的思维。但是他最初始的逻辑都令我感到难以接受。
       为什么会说人受到伤害就会德性变坏呢?人受到伤害,只是物理方面的实力受到了削弱,而并不会导致心灵的损伤。即使是受到了心灵上的伤害,又以何说明其影响就一定是会变得不正义?
       而第二个逻辑,也具有绝对性。但是前者我尤为费解。
       另外,书中给出的正义的定义是 各司其职 。由此,我们能不能说,帮助朋友和伤害敌人也是我们的为人职责之一呢?这样说来,“帮助朋友伤害敌人” 作为正义的定义,不能说是完全错误,只是作为正义的一个方面而过于狭义。
       在苏格拉底驳斥色拉叙马霍斯的时候,其中逻辑的合理性更为耐人寻味。色拉叙马霍斯就像一个幼稚肤浅却又狂妄自大的小学生,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苏格拉底恭维赞美的陷阱。他看出了苏格拉底的反诘法是混淆视听的,但却因自身品格的缺陷而不得逃脱。
       苏格拉底推翻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的逻辑过程和之前相似,首先提出双方都认可的逻辑-------1.没有一门科学或者技艺是只顾到寻求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及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的。而再通过他们所公认的逻辑------2.技艺是支配它的对象,统治它的对象的。以此将逻辑1推广至统治学领域。由此,苏格拉底得出结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逻辑1和逻辑2都在我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但是当他的话到最后一句时,他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在我眼中就已经脱离他原本的逻辑了。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这句话我不敢苟同。但苏格拉底推翻的过程,我也不愿意赞同。但如果结合色拉叙马霍斯和苏格拉底的观点可以发现,二者的逻辑并不矛盾,只是苏格拉底强行推出了对立的观点而已。
      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色)。强者统治弱者(色)。强者统治弱者的目的也在于其自身的利益(色)。强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必须照顾弱者的利益(苏)。因此,在强者实施自己的统治的时候,他自己的利益必然是占据主导地位,而他所统治的对象的利益虽然也隶属其中,但是属于次要地位的(我)。因此,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强者通过对弱者的统治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强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弱者的利益,也由此实现正义(我)。逻辑由此成立。苏格拉底将自己所论证的次要方面扩大范围,得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强者统治弱者,而强者统治的过程是为了实现弱者的利益,因此原观点不成立”的结论。
      这只是一些我不太赞同原文的细节。但是总而言之,苏格拉底的思想传承千年,其中的逻辑和思想之深奥,需要时间来细细品味。在苏格拉底被判刑之后,在众多弟子的帮助之下,他本有机会逃离,但是,为了城邦的正义,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他自愿赴刑。这便是苏格拉底所践行的正义吧,虽千万人,吾往矣。
      
  •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著作《理想国》的古希腊文-中文对照本,正文采古希腊文、中文双页对照形式。
       本书中文翻译,来自徐学庸译、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理想国篇>译注与诠释》。此部分的文字处理原则是:
       1. 徐译采直译方式,基本上亦步亦趋迻译原文,词序照旧,文饰很少。因之,这个译本显得相当生硬,可读性不强;但佐以原文,颇能见出希腊文的独有行文特征,便于对应阅读。因之,我们对译文的翻译风格不做改易,仅对不符合大陆出版规范的用法略做调整。
       2. 台版原书,参照徐译本所据2003年牛津版的分行排列,不做自然移行。这种做法虽因希-中两种语言差距甚远而不够精确,然尚能想见原文的面貌,故有可取之处。因此,我们对正文的排版(包括附录中另两篇对话的排版)严格按台版分行,亦不做自然移行。
       3. 徐译的专有名词翻译颇为独特。这不仅包括台湾固有的翻译方式,亦含有译者对于柏拉图基本概念的理解。鉴于此,我们对译本的专有名词译法均不做改动,俾使读者得见台版原貌。中文译注与附录中引用的希腊文词句均已转写为拉丁字母;由于排版上尚存在一定困难,我们也照抄过来,未改为希腊字母,免增混乱。
       台湾商务印书馆的版本并无原文对照。考虑到此译本的独特风格,复希望为越来越多学习希腊语的读者提供此书的原文以供比对研读,我们加入古希腊语原文,以原文和中译本双页对照。因徐学庸先生系根据S. R. Slings校注、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理想国》新版翻译,我们对于古希腊语原文的标点、分段与异文,基本上也遵照牛津新版校准,分行亦借鉴台译本原则,一遵牛津本处理。唯因版权问题所限,略去牛津本的全部校勘性脚注,唯保留了中译本的全部脚注,供读者参考。
       这是我们第一次出版希-中对照版著作。囿于我们的学术水平有限,加之经验缺乏,书中舛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多多指正,以利改进。
  •     按照slings希腊文新校本翻译,很多译文很拗口,但是错误相对少些,当然也有错误,如362a6“正义之人”应该是“不正义之人”。这个译本最适合对照着原文读。译者有哲学修养,文辞修饰少些,译文适合哲学系使用。
  •   http://www.douban.com/note/115806901/这篇文章有句毒舌说得好:“理想国中的哲人王尚且要被迫站出来统治,政治家与媒体却在一来二去的“对话”中制造了对等的幻象。”
    在我看来苏格拉底在驳倒色拉叙马霍斯的过程中,他最有力道的质疑是:正义者/弱者的不幸=不义者/强者的幸福吗?——通过将社会的本质还原为经由共同生产、共同发展技术而获得幸福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苏格拉底指出不义者/强者幸福生活的获得并不取决于于伤害他人而是恰恰相反,取决于共同发展,互助互利。如医生的幸福生活取决于施展医术治愈病人,通过这一与患者双赢的手段获得收入及威望,在这一过程中还发展了医术,社会因此向前发展:医术在进步,疾病和死亡率在下降,患者和医生生活质量都提高了。无论如何医生难以从“伤害病人”中获益,苏格拉底然后置换词语指出:在医生/患者这一情景关系里,医生作为强者,患者作为有求于强者的弱者,强者利益的实现并不通过迫使弱者陷入更不幸的境地,反而让弱者摆脱不幸生活得更好才符合强者的利益。这种观点核心的“发展思路”其实类似今天的“高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念,如果只讲短期发展,抢一把就走,那么暴力侵占是合理的选择,但如果讲城邦的长远发展,长治久安,子孙辈过着更胜于今的幸福生活,“抢一把就跑”就变得不可取了。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对人性的认识。人类有两种彼此龃龉的天性,一种是恃强凌弱,暴力侵占他人的成果,这是不可摆脱与生俱来的兽性冲动,之所以是兽性冲动,就是因为没有将来可言。第二种是着眼未来,对事业做长远规划的天性,为了将来的远景压抑眼前的欲望,放弃短暂的满足而求长期的繁荣发展。
    色拉叙马霍斯不是被苏格拉底驳倒的,是被人类的第二天性驳倒的。
  •   感谢回复,我专门写了一篇日志 http://www.douban.com/note/319587774/
  •   省去校勘是很大的遗憾,无法见到其他版本的校词,该直接买了版权的好。
  •   恩 这书若是买版权,就一定出不来了
    单位对成本卡得很死,此书原文已经做公版书处理,才能立项
    若是多出来原书的版税,单位根本无法通过了
  •   唉,是呀,辛苦了,能出出来就算功德了,看你年前忙了一整子说出版社没立项,现在能出来最好。定价多少?
  •   定价还不清楚,领导出差了不知道如何定的
    这书印数会很少,运作得也很艰难
    本来我想再做一个纯中文版,分散一下成本,结果被单位砍掉一个
    最后好歹说服领导,做了对照本
    我想因为第一次做,大家都没有感觉;若这个能受学界欢迎,他们信心会强一些,那再争取一步步完善这套书吧
  •   好,不过有古希腊文的受众有限,最好做成丛书,会有规模效应。有机会可以试试。
  •   我确实想做成丛书
    这个选题的命运如何,其实就看目前这本的状况
    有点赌博的味道——若是反应冷淡,就不会有接续的了
  •   嗯(⊙_⊙)拭目以待
  •   振起古典学,善莫大焉,张老湿勖哉!
  •   谢谢~~~~~~~~
  •   看到说明,中译本的脚注应该都保留,不知道中译本后面的长篇解读是否也全部保留?
  •   台译本一字未删:脚注,解读,附录的两篇对话
    只是做了基本的编辑加工
  •   什么时候面市?期待中!
  •   同问,这学期要用,不知何时可以购得?
  •   已经送印制了,这星期应该下厂
  •   等上市不知还要多久,能否在您处代购?
    不过这个定价似乎高了些,台版定价NT520
  •   台版只有中文的啊,我们的是有希腊文的
    代购暂时不能,这个需要印出来才行
  •   这价格……好家伙的
  •   是,拿到译文之前还不很有感觉,拿到以后才觉得对照起来真是爽目
    遂决定一定说服领导做对照本
  •   注释和诠释方面如何?
  •   注释诠释都不算多,最后附有长篇研究性论述,算比较精当。
  •   有没有列出further reading之类的
  •   有的,全都收进去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