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中央编译 作者:舒大刚 页数:215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竭,今日更以雄姿英发之势,傲视寰宇。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巍然独立的“世界四大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中唯一的一个,也是上述四大文化圈中传承序列最明晰,文化形态最温和,可持续性最强的一种文化。浩浩龙脉,泱泱华夏,何以能造成如此文明奇迹?“诸子百家”、圣人贤人所作的绝妙思考和留下的精神财富,无疑就是历代中国人获取治国安邦之术、经天纬地之才的智慧源泉。在这一群圣人贤人之中,出生平民的孔子(前561—前479)无疑又是其中最伟大的智者和良师!孔子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幼而贫贱,通过刻苦自学,位至卿相,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位有名可考的“学然后从政”的“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熟悉历史,精于礼乐,提倡仁义,乐天知命,为救世救民辗转奔波,其百折不挠、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被当世贤者赞为救世之“木铎”(《论语•八佾》)。他高风亮节,知识渊博,道德人格,令人折服!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修订《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易》《春秋》),托古见意,成为后世研之不穷的圣经宝典。特别是他那宏大的思想体系,实际的人生哲理,更成了后儒演绎不尽、汲溉千古的精神源泉。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从教,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气势庞大的“儒家”学派。特别是他有教无类,“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教焉”,对于学生不问身家,无论贵胄还是贫民,凡行过师礼,都同样授以六艺四科,将原来只限于贵族学习、平民无缘问津的珍贵典籍,传播到了民间,这不仅开启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更点燃了人民智慧的火焰,实际上引导和促成了“百家争鸣”时代的到来。孔子心爱弟子颜回曾感叹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焉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论语•子罕》)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也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世则荣,死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这不仅是颜回、司马迁一家之私言,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共同感受。《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天不生仲尼,万世如长夜!”浩浩中华五千年历史,恰以孔子为中心,前2500年,盖因孔子所修《六经》而得以讲明;后2500年,也因有孔子智慧而变得文明和辉煌!孔子的人格高如南山,孔子的智慧博大无边,凡是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的人,无不如沐春风,身心快畅,也无不被其感召而心说诚服!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策的确立,孔子思想更是伴随着独尊的儒家,一道成为中国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指南北斗!成为塑造中国思维和中华文化的模型范式。生今之世,思古之人,孔子自然是我们首先想到的最佳人选!处今之事,学古之智,孔子当然也是我们最希望获得有益教诲的至圣先师。
内容概要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 “天不生仲尼,万世如长夜!”幽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恰以孔子为中介,前2500年的中国历史,盖因孔子所修《六经》而得以讲明;后2500年的中国智慧,也因有孔子的教诲而得以点燃!
作者简介
舒大刚,生于1959年,重庆秀山县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199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在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先后做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5年起,历任古籍所副所长、所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现任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儒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文献、儒学史、经学史,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种,另有古籍整理成果10余种、工具书5种。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起并主持大型宋代文献珍本《宋集珍本丛刊》(108册,线装书局,2004年)再造和研究工程,大型儒学文献《儒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007年已出版两批共100册)整理工程和大型儒学流派史《中国儒学通案》(人民出版社即出)研究工程,大型“三苏”文献《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整理研究工程等。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兼职教授,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书籍目录
引 言第一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圣人的风采第一节 从孤儿到良师第二节 沂水清波——隐居以求其志第三节 五十而知天命第四节 周游列国第五节 至圣•先师第二章 贵学——孔子谈学习的意义第一节 学而优则仕第二节 仕而优则学第三节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第三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谈学习方法第一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重视求学时机第二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的求学方法论第三节 谦虚和持之以恒第四节 学习的苦与乐第五节 下学而上达——圣人知道的阶梯第四章 仁者爱人——人格的自觉意识第一节 仁的释义第二节 仁者面面观第三节 仁者的情意——忠恕第四节 行仁由己第五章 义者宜也——人类的道德自律第一节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二节 义的释义第三节 义与仁、礼的关系——孔子的“系统”观第六章 礼者履也——仁义的必由之路第一节 人与兽的分水岭——礼的必然性第二节 治与乱的分界线——礼的必要性第三节 礼之因革第四节 人而不仁,如礼何?第五节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第七章 中庸之道——方法论和处世哲学第一节 允执厥中——适中第二节 无过与不及——中正第三节 和而不同——中和第四节 时中——无可无不可第五节 憎恨老好人——反对乡原第八章 天人相与——孔子的天命观第一节 从“子罕言”说起第二节 孔子的天道自然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第三节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第四节 继承与发展——孔子思想特殊的东西第九章 为政以德——孔子君德论第一节 德的释义第二节 政者,正也第三节 君德种种第十章 仁政——帝王的大智慧第一节 足食、足兵第二节 重教、轻刑第三节 乱中求治——正名第四节 为政在人——选贤才第十一章 不教而杀谓之虐——仁者谈刑第一节 “孔子诛少正卯”的是是非非第二节 重礼轻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一第三节 先教后刑——不教而杀谓之虐第四节 重生轻杀——古之听狱求所以生之第五节 礼刑并用——宽猛相济第十二章 中国国粹——孔子论孝道第一节 孝的释义第二节 孝道与鲁国政治特色第三节 孝弟为仁之本——孔子论孝第四节 几谏——孝子的禁忌第五节 余话——孝思寻源第十三章 敬鬼神而远之——迷信主题的理性思考第一节 死后知与无知的二难定义第二节 敬鬼神而远之第三节 孔子鬼神思想探秘第十四章 修身之道——从士人到君子第一节 大众人格——匹夫•匹妇第二节 修身初阶——士第三节 四德共修——成人第四节 登堂入室——善人第五节 理想人格——君子第六节 神圣的人格——圣人
章节摘录
第二节 沂水清波——隐居以求其志孔子凭着对周礼的精熟,要想进入贵族阶层,取得利禄,已是易如反掌。但鲁国当时的形势非常叫孔子失望:鲁君具位,“三桓”专权。三桓世代把持朝政,连鲁公也不放在眼里。“三桓”中尤其是季孙氏实力最雄厚,“富于周公”(《先进》),势力炙手可热。他们世代把持朝政,鲁君成了傀儡。他们僭用礼乐,专行征伐,完全没有一点君臣之分。鲁昭公时,鲁国大臣乐祁已说:“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自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三代以来,世为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四代君主执政大臣,使鲁君大权旁落,政在大夫。这一状况至鲁定公时更为严重。当时季桓子执政,作威作福,专权擅禄。孔子惊呼:“禄之去(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三桓子孙微矣。”(《季氏》)后来,“三桓”的家臣强大起来,又取“三桓”而代之,出现“陪臣执国命”的现象,这更是孔子不能容忍的现象。他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稀)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季氏》)天子,即周王,是天下共主,具有颁定礼乐、决定征伐的绝对权威,这是西周太平盛世的景象,是为“天下有道”。诸侯,是周天子所封的以拱卫周王室为职志的地方国家之主;大夫,是诸侯的臣子,是诸侯的枝辅和附属;陪臣是大夫的家臣,是大夫的管家。天子号令诸侯,诸侯统帅大夫,大夫支使陪臣,在孔子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照这个顺序运转,社会就有秩序,就能重致西周的太平盛世,这就是“天下有道”;不照这个顺序运转,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天下就永无宁日,这就是“天下无道”。孔子出仕的目的是复兴周礼,亦即维护周礼的等级秩序,合乎这个秩序的他就赞成,就参与;不合乎这个秩序的他就反对,就回避。他为自己规定的出仕原则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而对“无道”的现实,孔子自然不会委屈求全、同流合污,他情愿做个隐君子,悠游涵泳,颐养性情,“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孔子弟子子路也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当官是为了“行义”,当官若不能“行义”,当然就可以“卷而怀之”了。在50岁以前,孔子一直隐居阙里,远离官场。或埋首书斋,以艺文为事;或游山玩水,弄沂水之清波;或丝竹管弦,乐育天下之英才,砥砺一己之德行!在他35岁时,鲁国发生了以“斗鸡”为导火绳的政治危机。鲁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与后昭伯斗鸡,“季氏介(戴甲胄)其鸡,后氏为之金距(配金爪子)”,季氏怒,侵后氏,昭公助后氏,结果昭公被季氏打败,逃奔齐国,季氏完全接管了鲁国大权。鲁昭公被逐出鲁国,鲁国坠人大夫专权的黑暗深渊。在这以前,孔子还对季孙氏寄以厚望,希望通过改造季氏来实行周礼,他出任季氏“委吏”和“乘田”之职,就是这个目的,可季孙氏不但未被感化,反而变本加厉,越来越不像话。孔子忍无可忍,亦出走齐国,随君“远播”去了。在齐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主张,要求人们自觉、自律,克己复礼,重振秩序,使社会重新回到既定的轨道——“周礼”上来。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可以看出,此时的孔子在熟悉“六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仁义礼”三位一体的系统思想。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整治当时混乱的政治秩序和伦理关系的理想图式。他说:“如用我,其为东周乎!”(《史记•孔子世家》)但是,光有周礼这个外在的强制力量还不够,还需要人的道德自律和人格觉醒,于是,“仁”和“义”就成了实行“周礼”的先决条件和精神准则。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可见仁是行礼兴乐的前提条件。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可见义又是礼的实质内容。礼即周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各种规定;仁即爱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情感;义即原则,表现为尊尊贵贵的等级原则。仁、义、礼的结合正是孔子治理社会的系统工程。由于社会礼坏乐崩,人欲横流,天下滔滔,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从政治生活到伦理生活都缺乏秩序,没有规矩,故需要“礼”来重加调整。上篡下僭,名分荡然,伦理扫地,故需要义来加以区别。以强临弱,以众暴寡,人间被投入弱肉强食的罪恶深渊,故需要“仁”来实现亲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孔子“正名”思想的具体说明,也是“礼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这对于在春秋乱世中建立等级和谐的社会秩序,可谓对症下药,因而得到齐景公的大力赞赏,《颜渊》篇记载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当此之时,陈恒制齐,君不君,臣不臣,故以此对也。”君臣名分不清,秩序混乱,关系颠倒,职权不明,不仅鲁国如此,齐国尤其如是。孔子以“正名”相对,正中齐国弊端,正合景公下怀,当下即准备将“尼溪之田”封给孔子,但因晏婴反对未果。不过,景公还是以鲁国叔孙氏的地位(“以季孟之间处之”)来对待孔子,孔子在齐国获得了大夫级别的礼遇。孔子在齐国得到景公的知遇,不为无幸。但孔子在齐国最终并没得到重用,齐景公未能实行孔子的主张,孔子见道义不行,遂从齐国回到鲁国。那时鲁国的政局更加衰败。鲁昭公流亡国外七年,后死于晋国乾侯,鲁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季平子死,季桓子执政,季氏家臣阳虎(《论语》作“阳货”)专权。从此,季氏大权旁落,受制于阳虎,鲁国的朝政进一步从大夫落入了家臣之手,鲁国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败落景象。孔子无意仕进,“退而修《诗》、《书》、《礼》、《乐》”,传道授徒,于是“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史记·孔子世家》)。在孔子的学生中,除了鲁国人,还有齐人、卫人、秦人、楚人、吴人,孔子的私人学宫,真称得上是没有国界的学府。同时,孔子“依仁游艺”,继续修炼德行,继续陶冶性情,继续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弟子盈门,礼乐蔚然,诗书之诵朗朗,管弦之声不绝……在这安闲乐易的生活中,孔子怡然自得地安度光阴,实现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两大思想飞跃!“不惑”,从思想方法而言,即有智慧,不偏执。《论语·子罕》载:“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为三达德。智即在六艺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智慧,它表现在待人接物上的灵活性和适中性。《颜渊》:“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又:“樊迟游于舞雩台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两处对“惑”的解释,都是偏激和懑憨,可见“不惑”即其反面,是有智慧,不偏激,在方法论上即是“中庸”。“知天命”,《孟子·万章上》:“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天命即客观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天命又称“天道”。“命”还有“使命”的意义,《说文》:“命,使也,言天使己如此也。”故“天命”又有客观规律赋予人之使命之意,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日》)即为此义。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命者,立于己而受之于天。”“是故知有仁义礼智之道,奉而行之,此君子之知天命也。知己有得于仁义礼智之道,因而推而行之,此圣人之知天命也。”故“天命”兼自然规律、必然性和天赋使命双重含义。具有博大智慧,处事适度等特征,这是孔子40岁完成的认知过程;知道规律,体察天命,并且油然而生替天行道的使命感,这是孔子50岁完成的认知飞跃。如果说孔子30岁以前基本还只是个博学之士的话,那么至此,孔子已从一个“博学”的学者,进而对世道、人心以及客观规律有了深刻的体认,进入了一代哲人、一代伟人的境界了!
编辑推荐
《孔子的智慧》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