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一 作者:李文勇 页数:242 字数:260000
前言
历史是个大舞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精彩瞬间。舞台上有人是主角,有人是配角,但无论是谁,他们都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角舞台,发挥着自己独有的光彩。 在近六千年的华夏文明中,留给后世的有呼风唤雨的帝王君主,有驰骋沙场的将军豪杰,也有气宇轩昂的风流才子,更有叱咤政坛的权势重臣。他们用他们的人生演绎历史,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不息。 在这条滚滚河流中,有人流芳千古,有人遗臭万年。他们的功过是非,忠奸善恶,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评判着。无论是帝王还是权臣,是才子还是佳人,他们已经随着那段过往的历史,消散在茫茫的时空中,一去不返。今天我们重新去看待历史的时候,怀着的不是义愤填膺,也不是顶礼膜拜,而是用一个客观的态度去回味曾经的岁月。 在本书中,我们不论帝王风采,也不评才子风流,而是悉数历史中的权臣,在他们的悲喜中体验历史。历史上的权臣太多太多,是他们造就了王朝的兴衰,也是他们构成了历史长河。他们看似是沧海一粟,却在自己的航线上划出了波澜壮阔。 在本书中,我们选了历史上有争议性的22名权臣逐一评说,再现他们的历史瞬间,随着他们的起起落落找寻曾经的岁月。书中有怀着血海深仇登上高位的伍子胥;有为变法献出生命的商鞅;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吕不韦;有导演指鹿为马闹剧的赵高;有杀戮无数、沉迷女色的董卓。
内容概要
历史是个大舞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精彩瞬间。舞台上有人是主角,有人是配角,但无论是谁,他们都占据着属于自己舞台的一角,发挥着自己独有的光彩。 伍子胥、商鞅、曹操、奏桧、和珅……这些历史上的知名权臣,在历史这个舞台上,他们曾经或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或暗潮汹涌隐藏满楼风,至于演出的成功与否,很难以简单的好与坏评定,只能更客观地评述与分析,让过去的历史在如今的岁月里闪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伍子胥:把我的眼睛悬在国门口 惨遭灭门,历尽千辛报父仇 鞭打王尸,被仇恨扭曲的心理 小人陷害,悲剧再次上演 挖我双眼,悬于国门之前第二章 吴起:死了也要报仇 杀妻求官,被名利蒙住了双眼 战场上的神话,政坛上的传奇 即便乱箭穿心,也要大笑着死去第三章 商鞅:品尝五马分尸的酷刑 冷酷无情的变法者 留恋权位,竞不肯急流勇退 以身殉道,五马分尸终不悔第四章 苏秦:被刺杀的国际问谍 悬梁刺股,发愤苦读为扬名 六国相印,一时风光谁能比 被刺重伤,临死不忘报仇计第五章 吕不韦:一杯毒酒痛断肠 奇货可居,旷古未有的大生意 一场豪赌,偏偏遇上个姓“赢”的第六章 李斯:腰斩于东市 意气风发,辅佐祖龙扫六合 贪慕富贵,终于被拉上贼船 身死东市,可悲的下场第七章 赵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沙丘政变,篡改遗诏立暴君 指鹿为马,仗权势颠倒黑白 杀掉二世,依然挽不回自己的命运第八章 王莽:被乱兵所肢解 重权在手,王莽“新”朝替汉朝 效仿古人,改制自毁王朝 可悲皇帝,死于乱军之中第九章 董卓:那一场要命的美人计 大权在握,奸雄乱中得势 迷恋女色,终究难过美人关 死于非命,作恶终有报应第十章 曹操:杀掉神医的病人 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 曹操与孔融和杨修之死 一怒杀神医,生命终难保第十一章 司马昭:路人皆知是枭雄 乱中得势,司马家族掌朝政 独断专横,建立傀儡政权 统一全国,开创西晋王朝第十二章 字文化及:被美色消磨意志的奸雄 纨绔恶少,乱中得势 野心勃勃,顺势篡权 奸佞小人,亡朝弑君第十三章 李林甫:皇帝救不了的残命 不学无术,只懂投机钻营 口蜜腹剑,阴险奸诈丧天良 悲凉死去,落得个遗臭万年第十四章 杨国忠:被乱兵一棒子敲死 妹妹受宠,无赖堂哥占便宜 巧为钻营,竟然一朝为宰相 专权误国,罪有应得遭惨死第十五章 蔡京:像流浪狗一样饿死 看风使舵,爬上权力高峰 以权谋私,却得皇帝喜欢 咎由自取,孤身饿死街头第十六章 秦桧:被口水淹死的奸臣 出身贫微,却有幸踏入仕途 内奸贼子,耍阴谋窃相位 残害忠良,被历史唾弃的千古罪人第十七章 严嵩:在贫病交加中凄凉离世 抓住时机,平步青云掌握大权 父子奸臣,结党营私谋害忠臣 恶贯满盈,咎由自取终遭天谴第十八章 多尔衮:大清朝的悲情英雄 雄才大略,与皇位失之交臂 屡建功业,却只能做个摄政王 江山美人,英雄也很薄命第十九章 鳌拜:大勇士却被小孩所擒 出生将门,驰骋沙场建功勋 把持朝政,权势赫赫震朝野 凄惨结局,少年帝王除朝霸第二十章 和坤:被皇帝吞掉的巨贪 天子错爱,小人物平步青云 仗势敛财,造就历史第一贪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第二十一章 曾国藩:顶着圣人光环的刽子手 勤勉苦学,组建湘军得功名 持家教子,堪当长者楷模 处事用人,成就政坛宗师第二十二章 李鸿章:死在谈判桌上的“卖国贼” 发迹乱世,跻身高官显贵 戎马一生,扶持腐朽王朝 百口莫辩,公道自在人心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伍子胥:把我的眼睛悬在国门口 惨遭灭门,历尽千辛报父仇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司马迁 熟悉春秋这段历史的人,定会记得有个叫伍子胥的人,他身负血海深仇,忍辱负重,终于完成复仇大计,同时也造就了他一代名相的历史地位。 伍子胥,名员,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他的父亲伍奢为当时楚国太子建的老师,为人耿直,是个直言不讳的贤德君子。而伍子胥多舛的命运也正是从其父为太子老师开始的。 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各国相互争夺霸权,各国之间的矛盾很尖锐,在经过很多次战争后,各国损伤很大,为缓解这一紧张形势,大多数国家都想停止战争。 应当时形势所需,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兵”就是停止战争的意思。在这次会议上,晋国和楚国分别代表南北双方达成一致,决定停止战争,各国之间讲和,并签订了盟约。盟约自然是站在两个大国的利益上制定的,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 由此看来,所谓的讲和盟约,不过是另一种形势的欺压弱国、争夺霸权。说白了,表面上看实际的战争是暂时结束了,然而这种所谓的和平,却为另一场战争的开始做好了铺垫。 历史发展到楚平王当政的时候,曾经所谓的大国——楚国逐渐衰落,晋国开始强大起来,楚平王担心晋国会进攻自己,决定联秦抗晋。于是就派大夫费无极去秦国为太子建求亲,想通过联姻达成两个国家的联合,而秦国国公也担心晋国对己不利,就很快答应了楚国的提亲要求,决定把自己的妹妹孟赢嫁给楚国的太子建。 当时的大夫费无极是个阴险的小人,他知道楚平王是个好色之徒,一直以来就垂涎于孟赢的美色,于是就鼓动楚平王把孟赢娶过来。此事正中楚平王下怀,虽然他感觉有些不符合道德,但经不住美色的诱惑,就答应了费无极的提议。他接收了孟赢,只好把孟赢的一个侍女嫁给了太子建。 此事过去后,费无极担心事情暴露,会危及到自己的权位,就煽动楚平王把太子建赶出宫,去宫外任职。又过了一段时间,费无极又害怕楚平王死了,太子继位,到时候,万一事情被太子建知道后,自己性命不保,于是就想来个斩草除根。 他开始想办法挑拨楚平王和太子建的关系,对楚平王说:“听说太子知道您霸占了他的妻子,一直怀恨在心,现在正在自己的驻地招兵买马,准备攻打您呢,您还是先下手为强吧。” 楚王听后,不是十分相信,就叫来太子建的老师伍奢,问此事是否真实,伍奢知道费无极是个小人,便对楚平王说:“您怎么能听信小人的话,而不相信自己的骨肉呢?” 自这件事之后,费无极便开始怨恨伍奢,总想办法把伍奢除掉。后来,他就向楚平王举报说:“伍奢最近正想造反,想杀掉您,好立太子为王。” 楚平王因为担心自己性命不保,就轻信了费无极的话,下令捉拿伍奢,又派人召太子进宫,太子建看自己的老师被抓了起来,便预感事情不妙,于是连夜带着自己的儿子公子胜逃到了宋国。 伍奢被抓后,费无极想斩草除根,便派人到伍奢家里召他的儿子进京。伍奢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伍尚,小的就是伍员,即伍子胥,都是有勇有谋的奇才。他们听说自己的父亲因谋反被抓,便知道有人陷害,要大难临头了。 弟弟伍员主张逃走,将来再为父报仇,而哥哥不同意,说这是不孝,不能眼看父亲被杀而自己逃走,决定和父亲一起死。无奈之下,伍员单身从楚国逃了出来,他的父兄便被楚平王残忍地杀害了。伍员当时满腔仇恨,发誓将来一定回来报杀父兄之仇。 他听说太子建去了宋国,便也赶到了宋国,找到太子建,想和太子建一起共商大计。不巧宋国发生内乱,楚国派兵干涉。没有办法,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本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王虽然接纳了他们,但是郑定公并没有马上同意为他们报仇的事。 谁曾想太子建报仇心切,竞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结果被郑定公发觉,就把他给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 一路上,他们十分担心被抓,既怕郑国人,又怕楚国人,真是前怕狼,后怕虎。因为当时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还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严紧盘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白天躲藏,晚上赶路,一路上心惊胆战。 后来,他们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楚王料到伍子胥会从此过,早就派了士兵严加防守,关前还挂了许多伍子胥的画像,而且关上的官吏盘查得也很紧。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在关前停了好几天,由于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加上重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 为了过关,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叫东皋公,他十分同情伍子胥,便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于是东皋公便想了一个以李代桃的妙计,他让这个朋友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化太大,守关的竟没认出来,就这样给他混出关去了。这就是传说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间变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和公子胜二人逃出昭关后,担心后面有士兵追赶,便马不停蹄向前赶路。不曾想,面前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这时楚国士兵越追越紧,马上就要追上他们。 正当他们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个小渔船划到了他们面前,渔夫帮他们渡过了江。伍子胥十分感谢老人的救命大恩,便把自己身上的佩剑解下送给老人,以答谢老人的及时相救。老人笑了笑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爵位。我连这个爵位都不贪图,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伍子胥感激涕零,赶忙收回宝剑,向老人道谢辞行。 他们继续赶路,来到吴国,吴国国君看他相貌不凡,文采卓著,便把他留下为自己所用。而此时的吴国正处于内部斗争中,吴王的哥哥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伍子胥看出公子光能成大事,便决定与他合作,他不断为公子光推荐有用的人才,辅佐公子光成就大业。后来,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重用了一位将军,就是后来流传千古的大军事家孙武。吴王有了这两位文武大将,吴国的实力大增,他又不断地整顿兵马,几年的时间先后兼并了临近的好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此时的伍子胥在吴国的声望已经如日中天,也正是由于他的鼎力帮助,吴国在进攻楚国的战争中才取得节节胜利,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楚国都城郢都,楚国灭亡指日可待。而对于伍子胥来说,他的报仇心愿也即将实现。 可以说,伍子胥经历这么多苦难,都不退缩,等的就是这一天。如今,胜利在望,他的复仇计划即将实现。回顾昨天,父兄之死还历历在目,如今满腔仇恨终于可以得以发泄。可以想象,此时伍子胥的心中是多么的激动,复仇的快感一点点地在他的身体里蔓延。他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了,不用再经受逃离的痛苦,也不用再品尝仇恨的折磨。眼看楚国一天天地接近自己,伍子胥等待已久的报仇时刻终于要来了。 点评: 从伍子胥的逃亡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勘察形势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去留,也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心愿。他忍受父兄的血海深仇,却能忍辱负重地坚持等待,这是一个薷要有胸怀的人才可以做到的。他最后终于得偿心愿,虽然是借吴国之手攻打楚国,可这个计划没有伍子胥是不会实现的。可以说,攻打楚国的举动,于公实现了吴国的争夺大计,于私满足了伍子胥的报仇心理。 鞭打王尸,被仇恨扭曲的心理 “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国一路开进,攻陷了楚国都城。重新踏上这片土地的伍子胥,感慨万千,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为父兄报仇了,但是遗憾的是,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逃亡到其他国家了。 所以对于伍子胥来说,尽管打败楚国,按理说应该是报仇雪恨了,但是他心中一直闷闷不乐,总感觉有口气出不来。后来吴王问他为什么现在还不高兴,伍子胥坦然地说:“我没有亲手杀了他们,心里不甘呀!” 吴王问:“那你想怎样呢?” 伍子胥思考了一下说:“能不能允许我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他的尸首,让我再亲手把他斩首?”吴王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伍子胥就找到楚平王的坟墓,让士兵扒开坟堆,拖出楚王的尸体,然后伍子胥手拿皮鞭,对着尸首狠狠地抽了三百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鞭尸三百”的故事。 历史自然是后人记载的,因此,对于这一故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古文献中也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而现在还出现一种完全否定“鞭尸”“鞭坟”的观点。 其实具体怎样,唯有当时的人知晓了。到今天,无论何种认识,都是后人的想象。也许每一种观点都代表了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同时代表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态度。 史书中有许多关于鞭尸一说的记载。《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豁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应该很有可靠性。扬雄《法言·重黎》也有这种说法,然后批评伍子胥“鞭尸籍棺,皆不由德”。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庐内传》,除记有“掘墓鞭尸”的情节外,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扶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照此看来,说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鞭坟说。说伍子胥根本没有鞭尸,只不过是为了泄恨,鞭打了楚王的坟墓而已。《吕氏春秋·首时》记载,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彀梁传·定公四年》说“挞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说伍子胥鞭坟,而没有鞭尸。孔子的《春秋》,成书早于《史记》一百多年,书中也没有关于“鞭尸”的记载。由此可见,说伍子胥没有鞭尸也是有证可查的,这样一来,便有了伍子胥只是鞭坟三百,没有掘墓鞭尸的说法。 完全否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人否定了所谓的“鞭尸”和“鞭坟”两说。其主要理由是:诸如《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中,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而且《左传》也仅仅记载了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而且还有一点令人疑问的事,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的时候,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像孔子这种如此重视礼教、讲究忠孝节义的人,他都没提此事,好像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根本就没有伍子胥“鞭尸”或“鞭坟”的说法。 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后人是难以评断的,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对于此事各种版本的思考和推断。在推想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这样在看待事情上自然也会产生分歧。 就像前面列举的不一样的观点,其实每一种认识都是不同人的记载,而他们对于伍子胥所包含的感情不一样,在撰写的时候,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把事情描述的不一样。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是忍辱负重,含泪而写,他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悲愤的。这个时候,他为怀有血海深仇的伍子胥写传,多少会有些共鸣吧,尽管他们的遭遇不一样,但是对于残害他们的统治阶级的痛恨,他们应该有着同样的体会,都在憎恨着曾经伤害过他们的君王,也许在这样的一种体验下,司马迁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加进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他同情伍子胥的遭遇,想借自己的笔为他出口气也是有可能的。 关于“鞭坟说”也是后人的观点,不过这种说法应该早于《史记》,但同样的也是后人所著,或许他们在编撰的时候,也是带着义愤填膺的心情来叙述这段历史的。只不过比较司马迁老先生来说,他们的感受没有那么深罢了。 其实哪一种观点并不重要,鞭没鞭打尸体好像并不影响伍子胥的历史地位。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伍子胥强烈的复仇心理是显而易见的。他眼看父兄被杀,自己无能为力,只能选择委屈地逃亡,心理上产生难以抚慰的痛苦也是正常的。人们常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何况在当时一个如此讲究孝道的社会环境里,那更是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伍子胥在忍辱负重的过程中,心理上难免会有压抑,他急于想复仇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攻打到楚国都城的时候,他就极力主张吴王一举把楚国全部歼灭。不过可惜的是,吴王烧了楚国的宗庙,这也算是一种毁灭吧。 后来,楚国的申包胥央求秦国,出兵解救自己的国家,秦国可怜申包胥,就答应了。于是,派了五百辆马车去攻打吴军,吴军难以应付,只好撤兵。到此,吴国攻打楚国的历史暂时告一段落。 点评: 伍子胥做没做“鞭尸”之事,已不可定论。如果他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说明他的复仇心理多少是有些扭曲的,复仇到这样一种境界也令世人汗颜;但假如他没有做过“鞭尸”之事,只是为了泄恨,攻打了楚国,虽然是一种残酷的复仇,但多少还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吧。 小人陷害,悲剧再次上演 “乃苦身劳心,夜以继日。日倦欲合,则攻之以蓼;足寒欲缩,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累薪而卧,不用床褥。又悬胆于坐卧之所,饮食起居,必取而尝之。中夜潜泣,泣而复啸,“会稽”二字,不绝于口。” ——《东周列国志》 扩张自己的势力是每个国王都想做的事,吴国打败楚国后,吴王也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而此时南方的越国也开始强大起来,并有争雄的趋势。吴王眼看越国的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于是决定主动出击,讨伐越国。 公元前510年,吴国正式兴兵进攻越国。于是,轰轰烈烈的吴越战争开始上演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