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任勇,周国梅 等著  页数:398  

前言

进入21世纪后,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凸现,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由此,我国的环境与发展关系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路径,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减排等重大行动为内容,为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构建了清晰的路线图。正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新形势下和新阶段中,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从世纪之交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从理念倡导到国家决策的第一次飞跃。从2006年开始,迅速进入全面试点示范阶段;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标志,2009年开始进入整体推进阶段。全面试点示范和整体推进意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无论从速度还是规模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这一进程在世界其他国家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主要遇到过三类问题: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什么是循环经济?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在初期,“为什么”的问题是首要问题,即针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决策者,解决要不要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有什么好处的认识问题。关于该问题,学者、政府官员及媒体曾发表了浩如烟海的论文、报告及评论。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之后,“为什么”的问题至少在国家层面上基本得到解决。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十三章:第一章总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与政策及模式问题;第二章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第三章循环经济:物质流分析与管理;第四章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重点行业提高生态效率的政策;第五章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政府在、绿色采购政策;第六章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的政策;第七章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第八章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与政策;第九章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第十章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第十一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经济政策与定量分析;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与政策及模式问题  1.1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1.2 中国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实践形式  1.3 中国循环经济政策发展状况  1.4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需求评价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2.1 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国际经验  2.2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政策  2.3 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实践与政策  2.4 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  2.5 国际经验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第三章 循环经济:物质流分析与管理  3.1 物质流分析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3.2 物质流方法概述  3.3 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4 物质流方法应用于循环经济实践中的方法体系  3.5 物质流方法的实践应用  3.6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 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重点行业提高生态效率的政策  4.1 中国重点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4.2 提高重点行业生态效率的关键政策之一——水泥制造业  4.3 提高重点行业生态效率的关键政策之二——造纸业  4.4 提高重点行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第五章 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5.1 政府绿色采购——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  5.2 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作用机制  5.3 政府绿色采购的国际经验  5.4 中国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建议第六章 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的政策  6.1 中国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现状分析  6.2 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的国际经验  6.3 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6.4 促进中国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的政策建议第七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  7.1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模式概述  7.2 东部自发战略转型模式  7.3 辽宁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7.4 贵阳等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跨越式模式  7.5 中国现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局限及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第八章 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与政策  8.1 循环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8.2 区域循环型生产与消费模式  8.3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  8.4 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第九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  9.1 中国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9.2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法律制度建设第十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10.1 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构成  10.2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政策调整  10.3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的构建第十一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经济政策与定量分析  11.1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政策识别  11.2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机制设计  11.3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政策模拟结果分析  11.4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经济政策建议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12.1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政策建议  12.2 提高重点行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12.3 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政策建议  12.4 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及政策建议附录A 中国循环经济政策清单附录B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英文版)  Preface  Executive Summary  Chapter 1 China'S Policy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Chapter 2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Chapter 3 Policies for Improving Eco-Efficiency of Key Sectors in China  Chapter 4 Policies to Promote Recycling,Reuse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Disposal ofWaste in China  Chapter 5 Regional Circular Ecomomy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Policies  Chapter 6 Key Economic Policy Modell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Chapter 7 Conclus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nexed:Lists ofExisting Policies for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2.2 中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关于中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国内说法很多,但《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基本上是一个较全面、简洁和权威的定义,即“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根据这一定义并综合国内其他的说法,可以从5个方面或用5个关键要素来认识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的本质(任勇,2005)。1.2.2.1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很显然,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为了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强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2.2.2 循环经济活动的外延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新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发展模式”,“循环”是从物质交换方式来描述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特征。所以,循环经济活动的外延包括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重点是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从产业划分的角度看,交换和流通领域的活动,有些可以划入消费领域,有些可以划入生产领域,如服务行业的问题。所以,从中国循环经济的目标和外延看,其与国际社会正在开展的建立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的概念和实践是相通的。1.2.2.3 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标志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效果上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最直接标志是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高资源能源投入、低经济产出、高污染排放”(即“两高一低”)转变为“两低一高”(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低污染排放)。当然,常规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也可能使经济发展取得这一效果,所以,循环经济还要有根本性的区别特征。1.2.2.4 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特征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实质_卜是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出现了故障。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系统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超过了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出现了短缺问题;产生的废物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出现了污染问题。因此,循环经济的理论本质是:调控经济活动中的物质流动方式和流量,将资源环境与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同等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这也是循环经济区别于经济学理论管理经济活动的核心特征。直观上讲,就是将传统经济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改造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方式。

编辑推荐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政策》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中资料颇多,囊括了有关循环经济的大量资料。
    因为只是读读看,并不做研究,所以看起来属于硬着头皮读下去。但感觉若做研究,这是本好书。
  •   还可以吧,刚好赶上用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