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钱 编 页数:240 字数:215000
前言
文化具有决定环境与发展方向和细节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文化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决定发展结果。中国历史是一部文化史和文明史,中华文化通过不断地调整与演进得以延续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人古文明的千古绝唱,就充分说明了其中的奥秘。人类以文化和道德的方式生存,文化与环境相互适应是极其关键的环节。人与环境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更多的是使之适应,通过利用和改造环境来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但必须讲求适度,否則就会产生生态问题;环境对人类的适应是通过自然力量实现的,要求人类必须遵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否則对人类的惩罚则不可避免。只有人与环境相互适应,才能达到持续的生态环境动平衡状态。一种文化与环境协同演进则具有了可持续性,就会得以传承、延续并向更高层次发展,反之则必然会走向衰退,甚至毁灭。也就是说,文化及其演进取向失误诱发了环境退化,环境退化导致了生态失衡,生态失衡削弱了环境对文化的承载力,巴比伦、玛雅和楼兰等古老文化的消亡,不能不说是由于生态环境对文化的支撑能力崩溃导致的悲剧。
内容概要
生态文化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打造了无限的“时空隧道”。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的“登堂入室”之门。 环保与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社会从传统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向生态方式转移的重要节点,也是构建生态社会的奠基工程。由于环保与节能减排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公众的环境行为取向、道德取向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传承和发展生态文化,推动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实践,特编写此书作为参考。 本书共分文化、饮食、家居和从业等八篇,采用词条式写作格式进行编排,对所涉及内容的深度进行了高低搭配,并尽可能通过相关事典进行说明,力求体现环境科普的性质,特别是探索性地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切入,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公众、面向社会,围绕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环保与节能减排等层面的相关解析,如果能够为普及生态文化,推动公众从自我、从身边、从今天做起参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是我们最大的期冀和心愿。由于各学科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论,因此本书倾向并选取了贴近生态文化、环保与节能减排的新理念、新信息和技能与技巧,为公众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参考和工具性的指南。希望本书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对大家有所启发或帮助。
书籍目录
一、文化篇 生态文化——继往开来的新文化 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先导与支撑 节约型社会讲节约 环境友好型社会讲友好 转变环境价值取向——生态文化建设的前提 生态系统是产生价值的整体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转变环境行为取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 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 循环经济是资源减量化再利用的循环 清洁生产从头到尾都干净 外部不经济让社会与公众付出巨大代价 生活方式转变是基础中的基础 让绿色生活与消费方式成为习惯和时尚 转变环境教育取向——生态文化建设的动力 生态道德——调整人们社会生态适应态度及行为关系之准则 生态道德的调节作用不可替代 明辨人与环境关系的善恶美丑 引导人们环境行为的取向选择 约定俗成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生态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不可或缺 生态道德意识与规范教育 生态道德素质教育 节能减排不能不说的话题 节能减排新机制 需求侧与综合资源要管理与规划 能源管理也需要合同 节能必须有自愿协议 要用能效标准来约束 要用能源效率标识去监督 政府采购要统一 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支点 太阳能应用越来越广泛 风能乘着大风车走进寻常之家 核能越来越受青睐 生物能前途无量 地热能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 氢能——可替代能源的一颗新星 盐能——可替代能源的新尝试 潮汐能等未开垦的处女地亟待开发 绿色创建——生态社会的纽带与桥梁 生态省建设 辽宁生态省建设总体目标 辽宁生态省建设阶段目标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 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 环保模范城市创建 环境友好企业创建 绿色社区创建 绿色学校创建二、饮食篇三、家居篇四、衣妆篇五、出行篇六、工业从业篇七、农业从业篇八、公共事业从业篇主要参考文献编后语
章节摘录
产品指标——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不得含有或使用我国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禁用的物质,不得含有或使用我国所签署国际公约规定禁用的物质;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相关标准。在环境标志认证范围之内的产品,要按照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进行考核;对已经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不再考核。绿色社区创建我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于2001年启动,已表彰国家级绿色社区263个。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影响着健康城市发展的基本脉络.家庭是社会的基因,影响着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走向。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活垃圾、污水等生活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超过了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上升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排行榜的首位。防治生活污染,已经成为环保与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政府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的同时,要从源头减少生活污染的排放量,需要引导公众对绿色家园“一致关心、共同分享”,主动肩负起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在广大居民中蕴藏着推动环境治理和环保与节能减排的巨大潜能。社区要贴近居民、贴近生活,倡导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向生活、面向家庭、面向居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倡导有利于优化环境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消费方式。引导和鼓励居民从自己、从身边、从家庭做起,从生活细节上采取节约资源、反对奢侈浪费,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食和一滴油;家居要适度装修而不过度或豪华装修;选用节能环保家用电器和设备;实行垃圾分类、废物回用;环保购物、绿色消费;以步代车,节约能源,同时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绿化、美化行动和环境监督。
编辑推荐
《你我他环保与节能减排零距离》给我们揭示了:只有人与环境相互适应,才能达到持续的生态环境动平衡状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