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徐祥民//孟庆垒 页数:358
前言
多年来从事环境法学理论研究获得的体会之一是,学习环境法、研究环境法学必从国际环境法开始。因为是体会,原本说不出什么理由来。日子久了,学者的究问习惯终于催促我尝试回答其中的缘由。不过,我今天的回答仍然只能是体会式的,这或许是因为“从国际环境法开始”的判断毕竟来自体会。 对通过环境因素的侵权行为(英文中的nuisance、trespass等)及相关问题的关注曾经是推动环境法产生的重要力量。然而这股力量却无法像有力地推动人们去关心环境问题那样有力地保证环境法制建设走向正确的轨道。这是因为,沿着侵权一赔偿的路线展开的思考和制度建设只能在侵权人、被侵害主体、权利、侵权行为、因果关系、救济等这个狭小的圈子里兜来兜去,或者再给侵权人(一般都是给社会造福的企业主)的行为一个“社会正当性”的护身符,并据此展开社会利益(包括更多的工业制品带来的社会福利等文明成果)与受害人遭受的损害之间的利益平衡,说服受害人接受“必要的”牺牲,或者抬高“忍受限度”。这样的思考再周密,其视野也只在于环境行为人(诸如燃煤电厂等企业)和受环境行为影响的权利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出于调整这两者之间关系的需要而在环境媒介上作某些文章,比如以一定的环境因素质量作为维护权利人利益的盾牌,也无法根本解决环境问题,为人类享受优美环境提供具有根本保障的办法。这样的制度建设再完善,其效力范围也只在于对环境行为人与环境受害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即使为了这个调整的使命而划定某种环境标准,这样的标准对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也不是有效药方。这是因为,以具体的人为判断标准无法保证人类环境的根本好转,因为具体的人的利益这种推动力无法造就事关千秋万代的环境保障体系。
内容概要
国际环境法并无十分悠久的历史。林灿铃先生等对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所做的专门考察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把l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确认为“国际环境法诞生的标志川。法国学者亚历山大·基斯把国际环境法的历史追溯到“二战后的重建时期”:而在他所说的这个“重建时期”的“历程”中,国际环境法面世的具体时间似乎也是1972年前后的某个时刻年轻的国际环境法没有太多的秘密,因为它只有这样短暂的经历。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法律系统,我们除了期待它的迅速成长,或者说期待国际社会大力推进它的成长之外,研究它的基本原则(包括这个法律系统应有的基本原则),对其健康成长和减少成长道路上的阻力可能是有帮助的。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给予了在一些同行看来或许有小题大做之嫌的关注,花费了一点研究的力量。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内涵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宏观对策第二章 全球共同利益原则 第一节 全球共同利益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全球共同利益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对全球共同利益原则地位的探讨 第四节 对全球共同利益原则实施上的几点思考第三章 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 第一节 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概述 第二节 主权与环境 第三节 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的法律渊源与具体内容 第四节 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的不足与完善 第五节 我国对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的运用与完善第四章 预防原则 第一节 预防原则概述 第二节 预防原则的成立依据 第三节 预防原则的相关法律制度及其法律体现 第四节 对预防原则的评判与展望第五章 谨慎行事原则 第一节 谨慎行事原则的由来和基本涵义 第二节 谨慎行事原则的成立依据 第三节 谨慎行事原则的构成要素及主要相关制度 第四节 谨慎行事原则在法律文件中的体现 第五节 对谨慎行事原则的综合评价及我国的基本态度第六章 污染者负担原则 第一节 污染者负担与国际环境法中的污染者负担原则 第二节 污染者负担原则在国际环境责任制度中的体现 第三节 污染者负担原则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相关制度的关系 第四节 污染者负担原则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关系的处理 第五节 污染者负担原则下我国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第七章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一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形成 第二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基本涵义 第三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律文件中的体现 第五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贯彻第八章 国际合作原则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原则 第二节 推动国家间关于环境保护的政治合作 第三节 寻求解决全球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四节 对国际合作原则的深层思考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面对着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永存的悬殊现象,不断加剧的贫困、饥饿、病痛和文盲问题以及我们福祉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86这是l72个国家的代表团、ll6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50多个包括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在内的政府间组织和3 000多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达成的共识。这也是大会制定的《21世纪议程》的开篇语。它向人们揭示了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全球环境的持续恶化。 的确,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长时间以来,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都把地球当做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在经济利益至上观念的推动下,各国对自然资源进行着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全球环境恶化要求人们重新选择发展模式,要求人们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地球生命支撑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途径,我们寻求的不仅仅是在几个地方,在几十年内的发展,而是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盯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人类面临环境危机的状况下进入国际环境法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变革,它体现了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危机的强烈反思,体现了人们对未来负责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