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传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季正矩  页数:387  
Tag标签:无  

前言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时曾说过:“这是一次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些巨人“几乎全都处在时代的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有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全面人的那种性格上的丰富和力量”。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恩格斯的这句话,回首20世纪沧海桑田般的发展历程时,我们深深地觉得,20世纪更是一个伟大和进步的时代,列宁就是这个时代中的巨人之一。这是因为,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领袖和导师,对世界历史和俄国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和研究列宁生平事业及其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列宁逝世后,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列宁的论著和文章,数不胜数,浩如烟海。但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具体看法和结论也不尽一致。尤其是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对列宁及其思想的评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诸如,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悲剧性错误?列宁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是不是“早产儿”?列宁是不是“极权主义的设计师”?列宁主义是不是斯大林主义的“原罪”?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否已过时?苏联、东欧剧变是否意味着列宁主义本身是错误的?列宁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模式是否仍具有现实性和指导价值?等等。列宁问题,不仅仅是列宁个人的荣辱问题,也不是历史遗留的某种情感问题,而是对他所从事的事业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也是一个现实而敏感、严肃而深刻的问题。因此,应该客观、历史、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列宁的生平业绩及其思想,并从中得出科学而正确的结论。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固本清源,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深刻总结苏联剧变的教训,进一步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内容概要

本书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实事求是。在西方出版的一些列宁研究成果中,尽管不乏一些新观点和新角度,但也有不少对列宁的歪曲和攻击等不实之词。例如,一些西方学者打着心理分析方法的旗号,宣称列宁“从小就是个精神病患者”,抑郁症和轻躁狂症相互交替,贯穿列宁的一生;一些人攻击列宁在党内是信奉“权力意志论”的尼采主义者,在党外则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者,把“权力欲”说成是列宁从事政治活动的思想动力;还有一些人程度不同地否定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列宁的哲学思想对立起来,鼓吹列宁的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和唯意志论,把列宁的晚年思想和新经济政策说成是列宁“最后的绝望斗争”。对于这些奇谈怪论,我们自然不能接受。在苏联,有关列宁的传记很多,材料丰富,体裁和方法多样,对列宁的介绍和评价基本上是全面的、中肯的,但毋庸讳言,也有不少地方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和个人崇拜的因素。反对个人崇拜是列宁生前一贯倡导的思想,他本人也身体力行,反对人们对他“歌功颂德”。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全面地叙述列宁的生平及其思想。本书对列宁的描述持以下观点:一是列宁是历史中的“人”。列宁是人,不是神,无论其个人的成长,还是思想的发展,都有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足和历史局限性,也有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二是列宁是时代和历史的巨人。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不朽的业绩、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崇高的品德、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三是列宁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人,其人格具有独特的魅力。    (2)学术性和通俗性兼顾。本书力求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系统介绍了列宁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优秀的中学生、学运领袖、仗义执言的律师,最后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程,客观叙述了列宁如何处理友情、爱情、亲情等方面的关系,全面揭示了列宁治党、治国、治军的高超艺术和胆识,从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列宁作为一代伟人的风采。本书是一本通俗性人物传记,不是一本列宁思想研究专著,无意于对学术界的各种观点和看法作出评介,但是也力求简明扼要地叙述列宁在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的历史背景、写作过程、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从而梳理出列宁思想认识的来龙去脉,阐明列宁主义的“实态”和整体性。同时,书中对列宁主义的实践性、时代性和俄国特色都有宁晚年的一些思考十分重要,本书也侧重予以介绍。    (3)在结构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新尝试。作为传记,本书主要以列宁生平活动的时间顺序安排章节,但为了更好地概括列宁的有关活动和思想,某些章节的时空跨度较大,从而把“条条”(以事件为线索)和“块块”(以历史时期为线索)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季正矩,籍贯山东诸城。1985年就读于聊城大学,198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副所长,《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主编,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改革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宣部思政所客座研究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先后出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前沿学术对话》、《国家至要——当代国家政治安全新论》、《中国政治发展若干问题研究》、《通往廉洁之路——中外反腐败经验教训研究》等10多部著作,发表《腐败与苏共垮台》、《苏其兴衰成败的十个经验教训》、《经济发展与苏联的兴衰》等100多篇文章,主持重要课题10多项,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好评。曾荣获“中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直机关优秀党员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伏尔加河畔 金以童年 全优生 心灵的震撼 一个“不安分”的大学生 放逐乡下第二章 从律师到革命家 特殊的律师 到彼得堡去 身陷囹圄 在西伯利亚流放地 革命伴侣 第三章 建党的历程 “星火”行动 历史性多数 医治党内危机 革命的预演 在白色恐怖中 流亡日内瓦 寓居巴黎 独立建党第四章 十月的决战 迁往克拉科夫 在一次世界大战硝烟中 远方来信 在两个政权并存的日子里 转入地下 震撼世界的十天第五章 治国安邦 红色专政 “不幸的和约”  三次遇险 国内战争 创建共产国际 战时共产主义 为革命辩护 在威信与权力面前第六章 晚年的探索 危机后的选择 外贸垄断制的争论 格鲁吉亚事件 三次中风 病榻上的深邃思考 最后岁月列宁年谱

章节摘录

  第一章伏尔加河畔  金色童年  公元1870年4月,正值春天的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及其支流斯维亚加河开始解冻,融化的冰块不时发出“噼啪”的撞击声,河面逐渐开阔起来。在两条河的交汇处坐落着一座城市——辛比尔斯克。相传400多年前有一个姓“辛比尔”的保加利亚公爵曾住在这儿,因此人们便习惯用他的名字称呼这个地方。17世纪中叶,沙皇下令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内城,并构筑了坚固的堡垒,使它成了一座军事要塞,用来抵御来自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辛比尔斯克已成为商港,是粮食、鱼、羊毛、硝石等的贸易集散地。全城有3万多人,大部分是工人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视察员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一家就住在城市边缘特列尔茨街的一座木板结构的房子里。  4月22日(俄历4月10日),阵阵婴儿的啼哭声从乌里扬诺夫家中的小木屋中传出,家中又添丁进口了。小孩大脑袋、高颧骨、蒙古型眼角、略为向上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极像父亲。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乳名沃洛佳。他就是后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和导师的列宁。  4月28日,在一片钟声中,尼科尔教堂的执事为列宁做了神圣的洗礼,并登记造册。  在小列宁的摇篮旁,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乌里扬诺娃充满了做母亲的幸福、骄傲和希冀,禁不住唱起了美丽的歌曲:  你生到这个世上来,  命运有什么安排?  你会建立丰功伟绩,  让英名天下传遍,  在危难紧急的关头,  我们敬爱的领袖,  你将英勇地挺起胸膛,  保卫自己的家乡,  用正直无私的心肠,  光明正大的力量,  战胜罪恶和黑暗,  捍卫住真理正义。  ……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1831年7月26日,是一位出色的国民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身于阿斯特拉罕一个贫苦的小手工业者家庭,祖父早年是农奴,祖母是属于蒙古族的加尔梅克人。在他7岁时,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家中一贫如洗,列宁的伯父过早地担起养活全家的重任,虽然他自己也很想求学,但为了使弟弟受到教育,他只好放弃自己求学的念头,先后赶过大车和当过商店伙计,终生未娶,把整个一生都献给了贫穷的家庭。伊·尼·乌里扬诺夫长大成人后,一直十分感激哥哥为他作出的牺牲。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杰出天赋,在不断克服困难的情况下,于1843年进入阿斯特拉罕中学,先后两次获奖学金,1850年中学毕业时获得银质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同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毕业时获得物理数学候补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在奔萨贵族学院担任数学、物理教师,并担任了喀山气象站的气象观察工作。  为人师表后,伊·尼·乌里扬诺夫力求做到行为世范、诲人不倦。他讲课细致又耐心,对学生的淘气行为从不疾言厉色,还免费帮助贫苦学生,因此深受学生们的爱戴。50年代末当时负责教育行政管理的领导认为,他教学热心、教学成绩好、知识渊博,故此而获得奖励。  60年代初,伊·尼·乌里扬诺夫在同事奔萨贵族学院学监维列金尼柯夫的家中,认识了后来成为其妻子的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勃兰克,维列金尼柯夫是玛丽亚的姐夫。  因工作成绩突出,1869年伊·尼·乌里扬诺夫被任命为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视察员,之后又升任省国民教育总监,获世袭贵族称号。  伊·尼·乌里扬诺夫担任国民教育视察员时,正值俄国废除农奴制并开始创办国民教育体制之际。当时俄国乡村教育十分落后,师资缺乏,资金困难,没有固定的课本和教育参考用书,伊·尼·乌里扬诺夫奔波于各乡村之间,在村公会上劝说农民办学,还多方筹集资金支持教育,并为青年教师举办师范进修班,以便使他们按教育学原理授课。到1886年他去世时,在全省共创办了近450所学校,在校学生2万余名,其中有几所中学和上千名中学学生。伊·尼·乌里扬诺夫的思想接近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俄国启蒙学派。他平易近人,同情农民的疾苦和艰辛,厌恶当时那种奴颜婢膝、追求功名的官僚习气,对当时的沙皇专制不满。  1863年夏天成家后,伊·尼·乌里扬诺夫几乎把全部薪金都用在养家糊口和培育子女上,自己也不爱好各种享受和社交活动,几乎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家中,注意锻炼孩子们的意志,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育他们诚实正直,热爱劳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时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开开玩笑,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总是尽量通俗易懂地予以解答,有时也和孩子们玩槌球、下下棋,孩子们感到无拘无束,从客厅里经常传出欢快的笑声。  列宁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勃兰克是医生亚·德·勃兰克的女儿,1835年3月6日生于彼得堡。亚·德·勃兰克的父亲是一位德国商人,母亲是一位瑞典人。亚·德·勃兰克出身于市民阶层,1824年毕业于彼得堡医学院,早年丧偶,夫人给他留下了6个年幼的孩子。亚·德·勃兰克学识渊博,思想进步,为人耿直,不趋炎附势,因此而不受上司青睐,工作屡被更换,晚年在喀山省科库什基诺村附近买了一个不大的庄园,种地之余,给附近的农民治病。在姨母的严厉教育下,玛·亚·勃兰克很小就养成了勤劳和俭朴的习惯。她的父亲按斯巴达方式来教育女儿们,5个女孩子一年四季都穿短袖敞领的印花布连衣裙,就连这种衣服每人也只有两套替换穿。伙食也很简单,甚至她们成年以后也不喝茶和咖啡,因为当医生的父亲认为茶和咖啡有损人体健康。这种生活方式使玛丽亚的身体长得结实,特别能吃苦耐劳,“不知道什么是神经衰弱”。玛·亚·勃兰克性格沉稳,天资聪颖,在姨母的指导下,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学过音乐,读过不少书,钢琴技巧很娴熟。虽然未正式进过学校的门,但却通过了中学的笔试,成绩优异,获得了在小学当女教师的资格。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未能上大学,成为一大憾事。婚后,玛·亚·乌里扬诺娃专注于理家和相夫教子,对当时上流社会中讲究穿着打扮和喜欢飞短流长的习气不感兴趣。她做事有条不紊,持家勤劳节俭,对孩子从不体罚打骂,总是耐心地引导和教育。  列宁共有5个兄弟姐妹:姐姐安娜·伊里尼奇娜·乌里扬诺娃·叶利扎洛娃(生于1864年)、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1866年,乳名萨沙)、妹妹奥丽加·伊里尼奇娜·乌里扬诺娃(生于1871年)、弟弟德米特里·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1874年)、妹妹玛丽亚·伊里尼奇娜·乌里扬诺娃(生于1878年)。另外,列宁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他们出生不久就不幸夭折了。家中的保姆格里果列夫娜最喜欢列宁和妹妹奥丽加,经常把他们一边一个放在膝上,给他们讲故事。在兄弟姐妹中,列宁和妹妹奥丽加关系最好,小时候几乎形影不离。  为了使儿女们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列宁半岁时,父母把家搬到了特列尔茨街17号房子的二楼上。1878年,父母又用全部积蓄买下了莫斯科街58号的一幢木制的带有阁楼和回廊的平房。列宁和兄弟姐妹们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就是在这儿度过的。新居因面对大街,一年四季尘土飞扬,人声喧哗,但房间却宽敞明亮。下层有5个大房间,分别作为父亲的书房、母亲的卧室、餐室、厅堂和客厅,东西还各有一间前室以及厨房。阁楼上面还有4个小房间,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地,列宁住在朝东的一个房间里,与哥哥萨沙相邻。同时,新居的近邻是一个幽深的大院落和一座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和树木,每到夏秋季节,这里便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景象,充满了大自然旺盛原始的野趣,这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乐园。  孩提时代的列宁聪明、活泼、淘气,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天真烂漫的生活。  列宁喜欢玩热闹的游戏,常常把妹妹奥丽加赶到沙发底下,然后喊口令:“从沙发下面往外开步走。”有一次,他和妹妹奥丽加玩过家家的游戏。奥丽加坐在用干树枝搭成的窝棚中,窝棚外面放着一堆干树枝,上面放一层红叶子,表示篝火熊熊燃烧,火上面放着一瓦罐,在做饭。奥丽加头上插着一块很大的绿色牛蒡草叶子作为头饰,等待猎手归来。过一会儿,列宁“打猎”归来,一手握弓箭,一手拖着被他捕获的“野兽”——块大树根。他手舞足蹈地向奥丽加讲述了他同野兽搏斗的经过,他一箭射中野兽之后,野兽咬他、追他,使他失去了知觉。列宁一面讲着,一边学着野兽的咆哮。最后列宁说自己狩完猎后,又累又饿,要求妹妹给他回家取两块面包吃。  有时候,顽皮的列宁喜欢搞一些恶作剧,戏弄弟弟妹妹。有一回,他和妹妹奥丽加玩“赶马人”游戏。开始列宁扮演赶马人,妹妹扮演马,他用绳子套着“马”,用鞭子抽打“马”,“马”很驯服。而当列宁扮演马时,没等妹妹用鞭子赶“马”走,列宁就挣脱绳子跑到了一边。妹妹坐在草地上赌气地说:“这样玩不行,我不玩了。”列宁做了个鬼脸说:“马总比人力气大,赶马人应爱惜马,喂给马点好吃的,比如带盐的黑面包,那马就会乖乖地听使唤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列宁的去世使世界失去了由战争所造成的唯一的真正伟大的人。  可以认为,我们的时代将进入列宁和爱因斯坦的时代,这两个人成功地完成了巨大的综合工作。一个在思想领域,另一个在行动领域。  ……  列宁这样的国务活动家在世界上最多100年才出一个,我们中的许多人未必能够活着再看到另外一个像他那样的人。  ——英国哲学家 罗素

编辑推荐

  客观公正、全面系统地再现列宁波澜壮阔的一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列宁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客观公正、全面系统地再现列宁波澜壮阔的一生,列宁的去世使世界失去了由战争所造成的唯一的真正伟大的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   下次出差时看
  •   無論後人現在或將來如何評價列寧,作為歷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列寧的重要歷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   好厚的一本啊,看了一点就没有兴趣。纯属个人原因。如果喜欢快速阅读的人,就要考虑了。
  •   纸张不是很好,字体太小,书的质量有点差
  •   蘇維埃的締造者,偉大的人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