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威胁

出版时间:2009-03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法)魏柳南  页数:221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5月的四川地震使超过8万人失去生命,“超过1500万的人流离失所,这场自然灾难惩罚了中国人对西藏人犯下的罪行”:从美国影星莎朗·斯通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发表的这段言论可以看出,西方在面对30年来中国人民及其领导人通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智慧所取得的成就时,表现出的不理解、曲意宣传和无故挑衅到了什么程度。2005年1月正值纺织品出口限额解除之际,反华活动的卷土重来令北京奥运会的组织筹备者深感不安。当时,媒体和西方政治家们都在积极介入这些被认为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众多经济领域构成主要威胁的贸易保护主义事件。奥运会前一年,这场运动的第一波浪潮开始出现:指责中国与实施种族大屠杀的苏丹政府关系密切,2007年每天对于中国产品(尤其是玩具质量)的控告都不绝于耳,还有对中国的缅甸政策的尖锐声讨,在几个月里对中国环境政策的持续批评,2008年4月欧盟发表声明谴责中国的非洲政策,以及对中国针对少数支持“西藏事件”的人实施的政策进行谴责。中国所面对的这场诋毁运动,在我们看来,预示着当代国际关系进入了新阶段,尽管极少的观察家及为数更少的公众在舆论辞令上注意把握分寸。最近刚去世的法国作家让·弗朗索瓦·勒韦尔,是自由主义的信徒和美国的绝对仰慕者,在他2002年出版的作品《反美困扰》中写道:“欧洲右翼势力的反美潮流所扮演的是这个大陆在20世纪就丧失了的角色,欧洲自15世纪开始就是全球的主要启蒙中心——征服者,是主要的艺术和科学的故乡,并几乎是世界政治战略和经济活动的滥觞。时而是这个欧洲国家,时而是另一个欧洲国家成为未定型的世界化的领跑者,但所有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不论是同时的还是轮流更替。现在,欧洲不仅失去了在世界范围内独断专行的能力,而且各国也根据所面临问题的不同而处境各异,始终处于美国影响的阴影里,这使其受到限制,难以重返竞争行列。”颇为反常的是,这一年来,疯狂的反华浪潮在媒体和西方政治阶层占据主导地位。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要对中国发起新一轮具有历史意义的“运动”,在某种形式上我们可以将其比作让·弗朗索瓦·勒韦尔的断言。实际上,欧洲人在20世纪经历了一段失去影响力的痛苦时期,而美国则从中受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它们自己的缺陷和荒唐,以及在瓜分领土和财产方面的无能为力和盲目的民族主义所致。实际上,对欧洲来说是无异于自杀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地理上不属于欧洲但来自于欧洲的主角(美国)登上舞台。这种新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经历着阵痛,但随着21世纪初欧洲不断涌现出亲美政权(尼古拉·萨科齐的法国,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的意大利,瓦茨拉夫·哈维尔的捷克,安格拉·默克尔的德国,以及自1945年就无条件与美国永久结盟的英国1944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向戴高乐将军宣称:“你想让我们英国人怎样做,采取不同于美国的立场?知道这一点,每当我们需要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时,我们选择美国。每当我要在您和罗斯福之间选择时,我将一直选择罗斯福!”),法国回归北约,许多新加入欧盟的成员表现出亲美倾向,尽管受到公众舆论的强烈反对——这些舆论过去曾被灌输美国电影的理念并且受到向美国文化大献殷勤的媒体的麻痹。但是所有这些都预示着美国似乎正要在西方阵营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某些欧洲公众以及某些知识和政治精英坚持不懈地企图抑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实现。正值这时,新崛起的中国力量成为意外的机会。

内容概要

  《中国的威胁》提出了一系列与过去法国汉学家或中国问题专家所未曾关注或提出的看法和观点。“抵制奥运“、”西藏问题“、”人权问题“,只要愿意,西方似乎总能找到反华借口对中国施压;“军事威胁”、“经济威胁”、“文化威胁”,一切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什么在中国这里被蓄意夸大?作者为法国外交部对华政策顾问,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在国际外交领域享誉卓著。《中国的威胁》以国际视野的外交理念对21世纪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挑战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也客观地指出了中国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内容涵盖经济战略、能源战略、国防军事、政治改革、民族与宗教、恐怖主义、人权进步等诸多议题,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政策制定均有一定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魏柳南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中国威胁论”第三部分 中国的国家战略第四部分 中国的军事挑战第五部分 中国的主权质疑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威胁论”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中取得了成功。而国际组织也没有因为对中国政治制度存有偏见而否认她的这些成就。由其核心领导人制定的改革方针政策旨在循序渐进地构建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系。这些大政方针以经验为基础,而没有陷入教条主义的陷阱。这些发展标准没有以西方国家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参考,而是另外开辟了一条新路。中国的老邻居俄罗斯在解体初期学习了号称“黄金男孩”的美国。而作为老师,美国对新的俄罗斯政权教授了市场经济的课程,也帮助她们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开放的市场经济。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在解体10年后,俄罗斯的经济几乎陷入崩溃。在没有考虑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地照搬所谓通用的模式,只能让俄罗斯的经济雪上加霜。而隔壁的中国则相信:实践胜于理论。她选择了和俄罗斯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先循序渐进地发展一部分市场经济,谨慎地从中找到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和欠考虑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这一方法十分恰当,改革开放29年后,即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其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6.99万亿美元,远高于日本(4.29万亿美元)。目前只比美国(13.84万亿美元)低。改革开放的前几年,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密切关注着中国如此特别的经济增长模式。他们发现这对西方国家企业拓展市场大有裨益,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在对中国经济和商贸发展有利的前提下,中国逐渐打开了国门,而美国人则为此取名“0pendoorpolicy”。随着改革开放一步步加深,也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经济增长:中国用剩余的资金和优惠的政策支持大型国有企业,投入到再发展和海外投资上。目前涉及的产业包括能源和自然资源,将来还会逐步向各类工业、信息家电、自动化及纺织等产业推进。这一战略决策大大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大型西方国家集团也发觉:中国每年都会从欧洲和美国手中抢到更多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订单。令其不快的是,中国已经涉足很多西方世界固有的势力范围,这已经影响到后者的市场运营全局。在忍受了世界银行和国际国币基金组织近10余年的市场强制政策和控制之后,中国发展了独特的不规则的经济模式,但却成就了卓越的经济业绩。诚然,这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中国经历了很多困难,同时也顶住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压力,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正确的决策及务实的态度屹立于东方。“到中国发展”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强,而且也成了挑战称霸两个世纪的西方国家权威的代名词。这种威胁也表现在:一些西方人认为对未来的前景展望可以命名为“北京共识”,而过去的前景展望则叫做“华盛顿共识”,因为美国对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威胁来自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不同于日本在几十年中的快速发展。事实上,日本的腾飞并没有对西方的统治地位构成全局性的危险,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东京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和外交欲望,她的政治色彩和西方国家是相同的;其次,美国认为日本的自然资源不是很丰富,属于以防御为主的国家,应对这个群岛国给予保护和扶持。当然,美国为了迫使日本接受其经济制度,随后又出台了一些对日本的经济限制的政策。例如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高调抛售了美金储备,导致美国不得不对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日本政府则是采取了一贯服从的态度。在1985年9月,东京不得不接受美元兑换日元和德国马克的货币贬值。这是个不合理的经济政策,结果导致日本十几年的经济衰退。而在中国,情况则不同,西方势力强制中国政府接受对本国不利政策这一手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例如人民币升值)。由于中国军事力量较强,不必屈服于美国的高压政策;同时,中国的经济也能够影响世界经济(中国在2007年的经济增长达到世界总增长份额的35%,而美国只有5%,和欧盟差不多);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在北朝鲜、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等国际争端);她也能够应付不法闹事分子的恐怖活动,同时延缓外来的经济、政治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更好的战略发展方向。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强到能够影响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就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事实上,不管是一些冲突,还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呈直线上升,这些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麻烦”不能完全被西方国家掌控。美国和欧洲国家为约束中国而颁布的一些新的规则也不能被中国所接受。同时,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力度也在逐渐加强,不会轻易附和西方决策国的意见,甚至还会做出相反的政治表态。从19世纪初期开始,如何完善世界发展的体制一般由一些西方权威轮流指导,一些欧洲的思想家(如戈比诺和休斯顿·张伯伦)还对此进行论证研究。当然,在欧洲还有很多反对这些理论的声音,而且殖民化也带来了很多正面冲突:平民的抵触情绪、宗教的冲突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等。这些冲突主要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原始文化的差异。尽管西方国家有非殖民主义和否定种族主义的思想存在,但是和保持西方权利优势性的意识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这也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或政治的差异。因此,很多西方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发展”和“文明”相互矛盾的尴尬之中。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特殊的景象:年轻的美国战士、满满的可口可乐、愚蠢的电视游戏、自信能给伊拉克带来“文明”的“抵达者”

编辑推荐

《中国的威胁》是一部震撼欧美政坛的力作!以法国外交官的名义对“中国威胁论”说NO!《中国的威胁》书中观点触及到中国最敏感的政治、宗教、疆域、人权、军事问题!以“颠覆西方传统中国观”为核心宣传推广点,帮助国人清醒认识自我,客观认识西方。具体主要诉求点:1.西方出版后震撼西方政坛。2.颠覆西方传统中国观,西方外交官眼中真实、充满活力、引人深思的中国。3.法国外交官的视角研究中国的崛起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造成的重大影响。4.作品新论迭出,驳斥“中国威胁论”,针对中西方系列争议独到的洞见与对策。5.作者身份:法国资深外交官、对华友好的著名汉学家。6.客观认识西方:对西方媒体、西方中国问题研究者、美国角色的真实认识,关于中西方的误解与理解;中西方的情感呼应等。读者定位:主要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宣传、外交部门及院校研究人员、相关专业大学生)以及18岁以上其他关心政治时事读者;前期以高端读者带动普通读者,中后期由高端读者定位图书转向大众读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的威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特别是对中国边疆局势的分析,因为75事件所以发现这位作者确实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
  •   中国的最大威胁仍然是巨大上升的人口和资源不足的矛盾,表现为环保执行差环境不断恶化,就业难劳动力富余,能源不断依赖进口,农村生活水平改善难,土地有效利用率差低产,房价与普通老百姓收入差距太大,看病难看病贵等等
  •   看了中国不高兴,所以就买了这本看下。没什么内容。
  •   国际的形式依然是相互博取利益,我们的发展需要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于依靠国外的势力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   传承主旋律的时事评论,总有隔靴捎痒的感觉,说到哪里算哪里,老外写的东西逻辑结构非常清晰的不多!
  •   不管是G20 还是G2 中国崛起的步伐 谁也阻止不了
  •   还没来得及从头到尾看完,已觉得是一本好书,对我的工作将起大作用。首先,我认为该书观点客观、视角较新,可以帮助中国人认清我国当前国家安全与战略方面所处的环境和问题,尤其有助于青年读者认识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正确,从而认清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虽然本书作者不是中国人。其次,本书有不少数据资料可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举例或引用。进一步的评论... 阅读更多
  •   中国的威胁不是来源于内部,而是自身!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均以及比世界好五倍的人权,是卡在脖子上越拉越紧的绳索!看似满清的威胁来自海上,其实是自身腐败至骨髓!外国侵略者只在门上踹了一脚,整栋房子就坍塌了
  •      读了此书突然想起中国一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趁着羽翼未丰,怎能容你东山再起。养虎为患的道理,看来人家比咱们清楚得多。
       人权、主权、民主、民生,解释有用吗?何况有些本来就是一本糊涂账。
       看着被买走的钓鱼岛,还能称之为“威胁”。。。
       只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