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心中的周恩来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侯隽 编  页数:236  

前言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北京早年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侯隽同志组织撰写了《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一书。她来看我时,恳请我为这本书作序,我无法拒绝她的要求。侯隽同志是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生前一直关心的一位下乡知青,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早就认识,后来又成为朋友,几十年来往不断。她的这本书稿,浸透了那一代知识青年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厚感情,也使我想起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当年对知识青年关心的一些往事。其实,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城镇知识青年下乡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开始了。那时候,在河北省的宝坻县有3个出了名的姑娘,其中就有我所熟识的侯隽同志。侯隽下乡的1962年正是我们国家遇到3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她当时插队既非组织安排,又在农村举目无亲,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独自在乡下生活,自然困难很多。除了生活中的困难,一些人的冷嘲热讽也给侯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因为那时候下乡的知青寥寥无几,因此她的苦闷可想而知。恰在这时候,周恩来总理知道了北京女知青在河北农村落户的事,他马上对知识青年下乡这一新生事物给予了支持和鼓励。周总理说:这是一个方向,青年一代就是要下乡。随即,他派专人去了侯隽落户的河北省宝坻县窦家桥大队过问她的具体情况,还要求当地各级组织帮助这个城市姑娘在农村锻炼成长。周总理的关心,不但令侯隽十分感动,也使我们这些在西花厅工作的同志备受教育。而侯隽同志也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后来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面旗帜。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批北京、上海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新疆、宁夏等地的生产建设兵团,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作为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周恩来同志对这些远离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十分关心。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视察,在这里,他专门接见了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鼓励大家扎根边疆,努力搞好农业生产。周恩来同志详细询问了青年们的思想、文化、工作和家庭等情况,特别鼓励那些出身于非无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们说: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要看他们现在的表现和立场。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只要能同原来的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就会有光明磊落的前途。周总理的话,温暖了很多知识青年的心,使他们日后成为建设新疆的骨干力量。1980年邓颖超同志出访法国回来到新疆时,也特意去了石河子。2005年,我曾经到新疆的石河子市参观,见到不少当年的上海知青,他们至今未忘周总理当年叮嘱过的六句话,把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当成了自己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在石河子市的垦区展览室,我见到了周总理当年给知青们的题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1968年12月22日,结合当时形势,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接着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生争先恐后走向农村或者生产建设兵团。由于没有经验,在大批知青上山下乡后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国务院信访部门不断收到知青的来信,反映他们上山下乡后的实际困难,比如生活环境恶劣,生产关系落后,极“左”思潮泛滥等等。对于这类信件,我们也呈报周总理,总理看过后十分重视。批示有关部门调查,并将调查意见直接反馈给他。周总理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存在的问题不少,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生活非常不容易。”他要求国务院统一解决知青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方法,切实解决知青的实际困难,把这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百姓利益的事情处理好。事实上,正是在周总理的直接建议下,经中央研究,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知青的管理并统筹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多年来,正是因为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存在,才使无数上山下乡知青及家庭感到了宽慰。周总理工作很重,有时为了稍事休息一下脑子,他就会写写毛笔字。一次,他看到一位知青填的一首词,认为写得不错,就提笔抄了下来:“壮志今酬,农村显身手。哪怕汗浸衣衫透,春种又秋收。担起千辛万苦,风狂雨骤何愁?!看来日麦香禾壮,把生活织成锦绣。”一位国家总理抄录一个不知名的中学生因参加农业生产而填出的新词,本来就令人感动,而周总理之所以抄录这首词,也说明他老人家确实是从心底表露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关心与厚望。40多年过去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一页翻过的历史。但是,我们无法否认,正是那段坎坷经历,才使许许多多当年的知青成了今日共和国的栋梁之材。数数看,如今,在为数不少的高级领导、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企业家和众多事业有成的各界名流中,有许多都是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在千百万平凡劳作,为共和国繁荣富强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中,更有许多都是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那段历史留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历练财富。侯隽等同志怀着深厚的感情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岁月,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这本书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到周恩来总理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关怀农村的建设,关心知识青年的成长,而且可以从这个角度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感谢侯隽同志及本书所有的作者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赵炜原为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秘书,曾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内容概要

  您是一座丰碑,您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为千秋万代所传颂,永存于中华儿女心中……您是一面镜子,您以自身塑造的完美让我们时刻在您面前整理着自己的行为和容貌……您是一位师长,您那慈父般的关怀和教导给了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进步源泉……  敬爱的周总理,您在哪里?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简介

侯隽,女,北京人,1943年3月出生。1962年7月高中毕业后自愿下乡插队,被称为“特别的姑娘”,全国城市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和著名劳动模范。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团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省妇联副主任、天津市团委书记,及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是团九大代表、党的十大代表和四届人大常委。1980脱产后历任宝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县长、县政协主席和区政协主席,2007年5月退休。

书籍目录

第一辑 亲切的关怀心系知青的周恩来周总理与延安地区插队青年工作座谈会难忘周总理回延安周总理落实毛主席给知青家长的复信第二辑 永远的怀念总理拉着我的手铭记周总理曾给我敬酒周总理表彰咱“天津庄”周总理永远活在知青心里允公允能的南开骄子周恩来周总理与知识青年心连心民族伟人时代巨匠永远的怀念总理贴近着我们总理关怀记心中心中的丰碑周总理我们永远的爱总理亲自批准我们去云南伯伯的教诲与我的知青生活我心中的周恩来三胞胎姐妹怀念周总理伯伯支持我去延安南泥湾精神世代相传忘不了总理的那份关爱带着总理发我的球拍下乡插队终生难忘的一次接待服务工作伴我终身的请柬第三辑 巨大的鼓舞周总理教会我们一生大有作为跨世纪的精神力量总理精神影响我们两代人“玛奈赛总理”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送牛无尽的思念我写《诗的花圈》前后总理,您放心吧版纳知青缅怀周总理我做花圈送总理人格力量的感召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心系知青的周恩来我国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其初衷试图结合支援农业发展,探索一条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道路。这一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延续了27年。而在此期间,最震撼人心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把上山下乡变成一场政治性运动,其下乡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社会影响之大,令世人瞩目。历史需要正视那段岁月,人民需要了解历史的真实。在原国务院知青办工作过的一些同志,作为这—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比较熟悉上层的决策过程,也比较了解下乡知青的坎坷经历。为对历史负责,尽其所能,大家曾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于1997年初编写出版了《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和《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两部史料书,如实地反映了我国这段历史的演变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对上山下乡有着种种议论,这也在情理之中。不论未来历史对上山下乡怎样评说,有三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一是知青下乡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基本出发点及其相应的若干做法,在“文革”前和“文革”中有着根本区别,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个历史阶段。二是不同阶段下乡的知青尽管心态和追求有所差异,而他们都在为国分忧,经受了痛苦磨练,为开发、振兴农村不发达地区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历史性奉献,功不可没。三是国家对知青上山下乡投入了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给下乡知青以各方面的关怀与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深知广大下乡知青的境遇,为他们花费了很大精力。最令人不能忘怀的是“人民总理”周恩来,他老人家生前十分关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一再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党政机关对下乡知青要做到“国家关心,负责到底”,而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心系知青,为他们的妥善安置和健康成长,付出了尢数的心血。广大知青也无比崇敬和深情爱戴周总理。对此,我们这些曾多年从事知青工作的古稀老人感受颇深,许多往事依然铭记在心中。首次将知青下乡纳入国家计划众所周知,知青下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这—工作的开展,是与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发展又不平衡,城镇就业困难,广大的农村和边疆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建设人才等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1962年,为纠正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持续3年多的失误,中央实施大幅度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把压缩城市人口,加强农业战线,作为摆脱国家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严重困难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把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提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1962年10月,遵照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会议通知,国务院农林办第一次召开国营农、林、牧、渔场安置家居大中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汇报会,周总理亲自到会听取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总理说:城市人口每年要增加100多万,总有一部分要下乡安置,要到农业上去找出路,当然就找到了农、林、牧、渔场,我们要为今后若干年内安置城市多余劳动力打好基础,所以说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总理还说:安置到农村去的学生,一般要求年纪要到18岁,再小了下去不能参加劳动。城市还有另外一条出路是当兵,可是入伍后5年又回来了,还得安置。大家来开会研究,是一项重要的事,不然,把18岁以上的城市青年都变成闲散人口那就不好了。城市工业能吸收的人总是有限的,今后几年不可能增加太多。我们安置城市下乡人员是积极的,是为了发展生产、扩大就业范围、解决城市多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会上首次把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纳入国家计划,就安置对象、方式、经费、物资等制定了相关政策、计划和保障措施,并组建了国务院农林办安置领导小组(这一机构后来几经变动,最后成为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一领导。由此,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正式拉开了帷幕。以插队为主调整安置方向安置城市青年原本寄希望于国营农场,但农场能容纳的劳动力有限,而且国家财政的负担也重。实际上,一些地方早已开辟了下乡插队的新渠道。早在1957年,天津市就组织了7800多名城市中小学毕业生到郊区县农业社插队。还有吉林、辽宁、四川、云南、广东、福建、浙江的一些县,也组织了城市青年下乡插队。他们大部分人思想稳定,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特别是嘉兴,由于浙江省委将该县的经验批转给全省各地县,同时也上报了党中央,致使嘉兴县动员城镇人口下乡插队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为了总结经验,寻求更好的安置办法,进一步做好下乡上山工作,1963年6月29日至7月10日,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召开各大城市精减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这次会议是围绕能不能插队和如何搞好插队这个中心议题进行的。周恩来总理听取了汇报,并就调整安置方向和改变工作重点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总理说:插队本来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嘉兴的生产队能安置,为什么其他地方不能这样干呢?侯隽在北京住家,是个“书香门第”,有条件在城市上学,但决心下乡搞农业。苏州市能动员人下乡,别的城市更可以。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一号召,就会到处有人响应。15年内把我们的生产队办好,每个队只要安置两个劳动力,好的队还可以多安置几个。而且这种安置法给农业生产带去了文化。要把城里人下乡参加农业生产造成一种社会风气。周总理在7月9日的会议上着重指出,今后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要求各大区和各省、市、自治区都要作长远打算,编制15年安置计划。今后安置的主要方向是插入人民公社生产队,其次是插入国营农、林、牧、渔场,再次是扩建、新建国营农、林、牧、渔场。要抓紧督促各地把安置工作的重点转到插队上来,把青年自动下乡插队作为主要方向来宣传。亲自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前期的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中间,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如天津的赵耘,吉林的吕根泽、吕向阳、栗心河,河北的邢燕子、王培珍、戴秀稳,江西的宋喜明,江苏的董加耕,北京的侯隽,广州的陈嘉鲲,安徽的张韧,陕西的韩志刚等等。周恩来总理曾经高兴地赞叹说:“天涯处处有芳草,祖国处处有英雄”。这其中,在全国回乡、下乡青年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邢燕子、董加耕和侯隽了。他们获得的成功和声誉,是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鼓励,以及报刊的大力宣传分不开的。邢燕子:1958年7月,在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进城的时候,却响应党的号召,立志做有文化的新农民。她读完初中回到河北宝坻的司家庄村,团结当地一批女青年,组成“燕子队”,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了贡献,成为全国知青中有影响的带头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赞扬。董加耕:1961年在江苏盐城市龙岗中学高中毕业后,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加强农业第一线的号召,立志耕耘,将自己的名字“嘉庚”改为“加耕”,回乡到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务农,在农村做出了成绩,赢得了信誉,成为全国下乡上山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先进知青代表邢燕子、董加耕当选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71周岁诞辰。根据过去毛主席提出的并经中央政治局做出“不准祝寿”的决定,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只邀请了参加“三届人大”的十几位知名人士,用毛主席的稿费在人民大会堂设便宴祝贺,邢燕子、董加耕这两位知青带头人也在其中。那天,周总理把他们安排在毛主席的左右两侧。席间,毛主席与他俩亲切交谈,亲自为他俩夹菜助餐。此殊荣见诸报端,立刻在广大知青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编辑推荐

《知青心中的周恩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知青心中的周恩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好的书,因为外公爱收藏,给他买了好多这种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