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光明日报 作者: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页数:295 字数:242000 译者:吴岩
Tag标签:无
前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冲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在我看来,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易中天2007年6月17日于厦门大学
内容概要
泰戈尔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是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泰戈尔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泰戈尔诗为中学生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本书的全译本由著名翻译家吴岩根据英文版《泰戈尔诗选》翻译。
作者简介
泰戈尔(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出身加尔各答市的望族,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在父兄的教导下,掌握了丰富的历史、文学知识。十四岁时就有诗作发表。1878年赴英留学,学习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13年获
书籍目录
吉檀迦利采果集园丁集情人的礼物渡新月集遐想集集外集断想钩沉飞鸟集流萤集
章节摘录
插图:吉檀迦利一你已经使我臻于无限的境界,你乐于如此。这薄而脆的酒杯,你再三地饮尽,总是重新斟满新的生命。你翻过山岭、越过溪谷带来这小小芦笛,用它吹出万古常新的曲调。在你双手不朽的按抚下,我小小的心里乐无止境,发出的乐声亦非笔墨所能形容。你无穷的赐予只送到我这双小之又小的手里。许多时代消逝了,你的赐予依旧在倾注,而我的手里依旧有余地可以容纳。二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自豪,似乎心都快爆裂了;我凝望你的脸,泪水涌到我的眼睛里。我生活里一切刺耳的与不悦耳的,都融成一片甜美的和谐音乐;——而我的崇拜敬慕之情,像一只快乐的鸟儿,展翅翱翔,飞越海洋。我知道你喜欢听我唱歌。我知道我只有作为歌手才能来到你的面前。我用我歌儿的庞大翅膀的边缘,轻拂着你的双脚——那可是我从不奢望企及的。我陶醉于歌唱的欢乐,忘乎所以,你明明是我的主,我却称你为朋友。四我生命的生命啊,知道你生气勃勃的爱抚抚在我的四肢上,我一定努力使我的躯体永远保持纯洁。知道你就是点亮了我心灵里的理智之灯的真理,我一定努力把一切虚伪从我的思想里永远排除出去。知道你在我内心的圣殿里安置了你的座位,我一定努力把一切邪恶从我的心里永远驱逐出去,并且使我的爱情永远开花。知道是你的神威给我以行动的力量,我一定努力在我的行动中把你体现出来。五我请求你纵容片刻,让我坐到你的身边。我手头的工作,片刻后我一定完成。见不到你的面,我的心就不知安宁也不知小憩,我的工作就变成劳动的无涯苦海中无穷的苦役。今天,夏天带着它的唏嘘和低语来到我的窗口,蜜蜂正在鲜花盛开的庭院里尽情游唱。如今正是时候了,该静悄悄地同你面对面地坐下,在这寂静的和横溢欲流的闲暇里,吟咏生命的献诗。六摘下这朵小花,拿走吧。不要迁延时日了!我担心花会凋谢,落入尘土里。也许这小花不配放进你的花环,但还是摘下它,以你的手的采摘之劳给它以光荣吧。我担心在我不知不觉间白昼已尽,供献的时辰已经过去了。虽然这小花的颜色不深,香气也是淡淡的,还是及早采摘,用它来礼拜吧。七我的诗歌已卸去她的装饰。她已无衣饰豪华的骄傲。装饰品会损害我们的结合;装饰品会阻隔在你与我之间;环佩丁当的声音会淹没你的柔声细语。我诗人的虚荣,在你面前羞惭地化为乌有。诗歌的宗师啊,我已经坐在你的足下。但愿我的生活单纯正直,像一支芦笛,供你奏乐。八孩子被穿上王子的衣袍,颈子上又挂起珠宝项链,他在游戏中便失去了一切兴趣;他的衣饰步步都阻碍着他。深怕衣饰被磨损,或者被尘土弄脏,孩子总是回避世界,甚至连动一动也害怕。母亲啊,华服盛装的约束,如果它使人和健康的尘土隔绝,如果它剥夺人进入日常生活的盛大庙会的权利,那就不是得,而是失了。一O这是你的足凳;最贫贱、最潦倒的人们生活的地方,便是你歇足之处。你歇足在最贫贱、最潦倒的人们中间,我竭力向你鞠躬致意,可我的敬意达不到个中深处。你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走在最贫贱、最潦倒的人们中问,骄傲可永远到不了这个地方。你同最贫贱、最潦倒的人们之中那些没有同伴的人作伴,我的心可永远找不到通向那儿的道路。一一别再诵经唱经和数珠吧!在这重门紧闭的庙宇的幽暗寂寞的角落里,你在礼拜谁呢?睁开眼睛瞧瞧,你的神可不在你的面前!神在农民翻耕坚硬泥土的地方,在筑路工人敲碎石子的地方。炎阳下,阵雨里,神都和他们同在;神的袍子上蒙着尘土。脱下你的圣袍,甚至像神一样到尘埃飞扬的泥土里来吧!解脱?哪儿找得到这种解脱?我们的主亲自欢欢喜喜地承担了创造世界的责任,他就得永远和我们大家在一起。丢掉你的鲜花和焚香,从你的静坐沉思里走出来吧。如果你的衣衫褴褛而肮脏,那又何妨呢?在辛勤劳动中流着额上的汗,去迎接神,同神站在一起吧。一二我跋涉的时间是漫长的,跋涉的道路也是漫长的。我出门坐上第一道晨光的车子,奔驰在大干世界的茫茫旷野里,我在许多恒星和行星上留下了我的踪迹。到达离你自己最近的地方,道路最为遥远;达到音调单纯朴素的极境,经过的训练最为复杂艰巨。旅人叩过了每一个陌生人的门,才来到他自己的家门口;人要踏遍外边儿的大干世界,临了才到达藏得最深的圣殿。我的眼睛找遍了四面八方,我才合上眼睛说道:“原来你在这儿!”这问题和这呼喊“啊,在哪儿呢?”溶成了干条泪水的川流,然后才和“我在这儿!”这保证的洪流,一同泛滥于全世界。一三我想唱的歌,直到今天依旧没有唱出来。我把日子都花在调弄乐器的弦索上了。节奏还不合拍,歌词还没配妥;我心里只有渴望的痛苦。鲜花还没有开放,只有风在旁边唏嘘而过。我不曾见到他的脸,也不曾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我只听见他的轻轻脚步声,在我房子前面的大路上走过。漫长的一天都消磨在为他在地上铺设座位了,而灯却还没有点亮,我还不能请他进到屋里来。我生活在同他相见的希望里;然而这相见的时机尚未到来。一七我只是在等待着爱,最终要把我自己托付在他的手里。这便是我所以姗姗来迟的缘故,这便是我所以犯懈怠之罪的缘故。他们带着法律和规章,来把我束缚得紧紧的;但我总是回避他们,因为我只是在等待着爱,最终要把我自己托付在他的手里。人们责备我,说我漫不经心;我相信他们责备得有理。市集已过,忙碌的人也都工作完毕了。那些白白地来唤我的人已经愤愤地回去了。我只是等待着爱,最终要把我自己托付在他的手里。一八云霾重重堆积,天色暗下来了。啊,爱人,你为什么让我孤零零地在门外等候?在中午工作忙碌的时刻里,我和大伙儿在一起,但在这暗淡寂寞的日子里,我希望的只是和你待在一起。如果你不让我看到你的容颜,如果你完全把我抛开,我就不知道怎样度过这些漫长的、下雨的时辰。我始终凝望着天空遥远的阴霾,我的心和不安宁的风一同流浪哀号。一九如果你不说话,我就忍耐着,以你的沉默充实我的心。我一定保持缄默,像黑夜,在繁星闪烁下通宵无眠地守更,耐心地俯身低首。早晨一定会到来,黑暗一定会消失,而你的声音一定会划破长空,在金色河流中倾泻而下。这时你说的话,都会在我的每一个鸟巢里变成歌曲,振翅飞翔,而你的一切音乐,也会在我的一切丛林中盛开繁花。二○莲花盛开的那一天,唉,我心不在焉,而我自己却不知不觉。我的花篮里空空如也,而我对鲜花可依旧视而不见。不时有一股哀愁袭来,我从梦中惊起,觉得南风里有一缕奇香的芳踪。这朦胧的温柔之情,使我的心因思慕而疼痛,我觉得这好比夏天热烈的气,息在寻求其圆满的境界。那时我不知道,这完美的温柔之情,竟是那么近,竟是我自己的,而且已经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开花了二一我必须把船开出去了。可惜啊,我意兴阑珊的光阴在岸边虚度了!春天开过花就告辞了。而今背负着落花狼藉的包袱,我却等待而又留连。涛声喧哗,岸上树荫小巷里黄叶飘零。你凝望的是何等空虚,你可感觉到,随着从彼岸飘扬过来的歌声,自有一种惊喜之情流贯天空?二三是你在这暴风雨之夜,在你那爱的旅途上跋涉,我的朋友?天空,像个失望的人在呻吟哀号。我今夜无眠。我再三打开大门,向门外黑暗中张望,我的朋友。我眼前什么也看不见,我不知道你走的道路在哪儿。是你从那墨黑河流的昏暗岸边,经过颦眉蹙额的森林边缘,穿过幽暗深处的迷津,迂回曲折地来到我的身边,我的朋友?二六他来坐在我的身边,我却浓睡未醒。好一个可咒诅的睡眠,唉,不幸的我!他来的时候,夜是静悄悄的;他手里拿着竖琴,我做的梦同他奏的乐共振共鸣。唉,为什么我的良宵全都这样虚度了?啊,他的气息触及了我的睡眠,为什么我总是见不到他呢?二九我用我的“名”把他圈禁起来,而他在这监狱里哭泣。我总是忙于在周围筑墙,墙垣一天天高入云霄,我就看不见在黑沉沉阴影里的真我了。我以这伟大的城垣自豪,我用土和沙抹墙,深怕我这“名”之墙上还有一星半点的漏洞;尽管我煞费苦心,我可看不见真我了。因此孔达树在冬夜里重新开花,以装饰泪水涟涟的秋天的喜悦之盘。心啊,在白天穷尽的时候,在黑夜穷尽的时候,你必须把你攒积的一切留在道旁。没有时间踟蹰和回顾,皇帝,你焦急的心,因而就希望借助于美的魅力去偷窃时间的心,你把花环投在她的颈子上,便给了原是没有形式的死亡一个不朽的形式。岁月匆忙奔流,没有时间哀悼,因而你就把你无休无止的号啕囚禁在冷酷大理石的无声无息的罗网里。月明之夜在你的密室时你用以呼唤你爱人的昵称,那些情意绵绵的低声呼唤,你都在这儿留下了,留在“无限”的耳朵里。泪水盈眶的柔情蜜意,作为美的花朵,已经在寂静的石块里盛开。皇帝诗人啊,你心上的这梦中图画,这新的《支使》,正以歌曲和节奏飞向那未见之地,在那儿,你所热爱的皇后,已经同黎明的霞光慵倦黄昏的柔和叹息、月光里莎米莉花的飘逸秀丽合而为一,已经同那非言语所能形容的、饥饿的眼睛前往探索又受挫而归的无涯国土合而为一。你那美的使者,躲过了时间的警卫,永远在宣告:“我没有忘记,亲爱的人儿啊,我没有忘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他一八六一年五月七日出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那是英印帝国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他的祖父生活豪华,又乐善好施,成了商业时代的“王子”。他的父亲对吠陀和奥义书很有研究,生活简朴,人称“大仙”。 “大仙”生了十四个子女,罗宾是他最小的儿子。儿子从小喜欢写诗,“大仙”喜欢在喜马拉雅山区旅行。罗宾十一岁时,“大仙”把他带往山区。白天,高山丛林,目不暇给,儿子“总担心,别把那么的美景遗漏了”;晚上,儿子给父亲唱他所喜欢的颂神曲,父亲给儿子讲天文学。罗宾十四岁时发表叙事诗《野花》,长达一千六百行,便是以喜马拉雅山为背景的。 一八七八年,泰戈尔赴英国读法律,兴致索然;后改入伦敦大学学英国文学,兼攻西方音乐。一八八○年奉父命中途辍学回家。他对国内外的学校教育都不喜欢,觉得收获不大。他的家庭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浸润于印度文学艺术传统,又颇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罗宾主要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学成才的。 一八九一年,泰戈尔奉父命下乡管理祖传田产,常泛舟河上,与佃户有些接触,从而触发了改造农村、“更合理地分配财富”的幻想。乃在一九。一年于圣谛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一九二一年发展成为“国际大学”。 二十世纪初参加反英的人民运动,以诗歌抨击殖民主义者。他反对暴力,也反对妥协,逐渐与群众运动格格不入,便退隐了。一九一三年,以他自己译成英文的诗歌《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又陆续将其孟加拉的诗歌,选译成英文。陆续出版《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情人的礼物》、《渡》、《遐想集》、《流萤集》。别人为了纪念他而编的《集外集》,绝大多数也是他生前译成英文的。总之,这十种书,都是泰戈尔亲自从孟加拉文译成英文的,可说是泰戈尔有意要贡献给全世界读者的“自选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诗人自己选译成英文的诗集陆续出版,使“东方和西方的想像互相理解”,泰戈尔因而名震全球。这时官方也来轧一脚,一九一五年,英国授予他“爵士”的称号。然而,由于事实的教训,印度本土和国际政治斗争的日益激化,泰戈尔的思想亦逐渐变化发展。一九一九年英国殖民当局血腥镇压印度阿姆利则人民,泰戈尔愤而放弃英国封他的“爵士”称号。从此,泰戈尔面对现实,关心印度的命运和世界大事,日益坚强地走上了反帝、反殖、反法西斯斗争的道路,直至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溘然长逝为止。 泰戈尔多才多艺,又博又专,一生用孟加拉文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个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大量的歌曲,以及不少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总体看来,他首先是个抒情诗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