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凌鹰 页数:180
前言
总序:时间的背景与大师的重量缘起时间如水一样流去。如水一样流去的时间没有皱纹。但是,没有皱纹的时间不仅催生了历史的苍老,而且催生了人类自身的皱纹。各个时代的文化大师就是这种苍老的镜像;各个时代的文化大师就是这种皱纹的缩影。时间是有背影的,但时间的背影被许多人所忽略。大师是有重量的,但大师的重量被许多人所遗忘。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个不要崇高只要低俗的时代。看看大街小巷那些眼花缭乱的广告吧,那些张牙舞爪的嘴唇和碎片化的喧嚣带来了集体失语的无意识。每个人都在歇斯底里,每个人都要发言。真是大狗叫,小狗也叫,人人争当言语的主宰。正是这种没有中心、没有焦点、没有方向、没有理想的嚎叫,虽然满足了个人的言说欲望,却因为没有认真的倾听者而使所有的言说失去意义,也使得许多言说者因为“言说”而变成“不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时的话语系统撕碎了传统的游戏序列。时间可以任意地插入进来,正义的故事可以突然夭折,生活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开始,沉默的语言可以在任何时刻被激活。这不是人在言说,而是语言在说人。换句话说,言说的主体再不是所指的“我”,而是能指的“他者”。语言在说我,昔日那些能写出“真理”、“信仰”和“终极意义”的心灵冲动至今只能化作无序的语言碎片,以自言自语或自言他语的方式泡沫一样流向四方。这样一来,昔日的“我说语言”,变成了“语言说我”,甚至无奈地退化成喧哗的“无言”。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双重挤兑,每个人的体力消耗殆尽,每个人的精力也消耗一空,大家麻木地生存着,处于非我的“耗尽”状态,人成了非中心化的空壳主体。在此情境下,自我与现实并不联系,历史与未来也并无依托,英雄与小丑同时出场。自我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像没有根的浮萍,或没有肉体的游魂,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作无序的漂流。没有热情,也无所谓感动。芸芸众生变成蚂蚁一样,忙忙碌碌,却又从没有想过为什么如此忙碌。结果,这些蚂蚁就是个人的文化身份,就是碎片化的符号宿命。因为碎片化的文化可以拼贴、复制、放射、重叠,形成镜像和暗喻,与精神无关,与思想无关。然而,在时间的背影深处,有一种力量在喊叫,那是大师们曾经有过的挣扎、呼号、奔走、追求,是大师们的理想、信仰和血肉,是传统、信念和执着。一句话,是大师们的重量。这重量使轻飘的碎片有了定力,使迷茫的文化有了方向,使麻木的人们有了火热的灼痛。我们轻轻触摸,像古老的樱树找到了春天,满手芬芳。“走近文化大师”丛书的构思如上所述,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也是一个日趋浅薄的社会。浮躁的时代需要沉实的精神食粮;浅薄的社会需要深刻的思想火种。质而言之,在商业因子无孔不入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有一种深深的焦虑,感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丽正在不知不觉地丧失,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亟需捍卫知识的尊严,捍卫平面“阅读”传统带来的心灵愉悦,捍卫根植于血液中的诗意和单纯。而这种捍卫需要一种强力,一种定力,一种带有后启蒙性质的激励情怀和精神光芒。为此,我们把目光瞄准了文化大师,这是因为:文化大师永远具有号召力;文化大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文化大师的生活是时代的缩影;文化大师是一个隐喻:他们的成功是人们效仿的榜样;他们的失败也给人们带来警醒和启迪。文化大师是怎样成为大师的?文化大师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是什么?文化大师也是凡人,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哪里?等等。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以“雕刻”的方式,撰写一套中外文学艺术领域里那些声名远播、影响卓著的文化大师的从书。该丛书是“雕刻”而不是传记,是叙事而不是评论。但“雕刻”的基点是建立在传记之上,叙事的原点也带有较强的评述性。换句话说,我们所写的是真实的文化大师,是文化大师生活的某个侧面,是文化大师作品的一个主音,我们着眼的不是全部而是局部,我们感兴趣的不是阴影而是亮点,我们发掘的不是鸡毛蒜皮或个人隐私,而是历史文化、精神气质和时代背景的杂糅,是纪实、抒情和日常诗化的融合。“走近文化大师”丛书的主要内容该套丛书第一辑共四本已经于2007年元月隆重推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这次出版的是第二辑,共五本,分别是冯伟林的《历史的跫音》、聂茂与厉雷的《俄罗斯心灯》、李蒲星的《寂寞的道路》、刘应雄的《永远的明灯》和凌鹰的《巨轮的远影》。同第一辑一样,第二辑仍然聚焦中外文学、绘画等领域里成就显赫的大师级人物,选取他们的经典作品作为切入点,对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学术成就作出合乎理性的评判。我们不要求面面俱到,只求选取其中一篇(件)在读者知识点上耳熟能详的文本作为章节标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具有强大的阅读群和广泛的受众基础,不少作品曾经入选过大中学生的教科书,读者重新接触这些标题,唤起一种记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然后,我们围绕这个经典文本,联系到文化大师的生活、情感和对事业的追求等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突出文化大师的某个侧影。这个侧影也许被人忽略的,也许有人看到但发掘不深。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们力求生动感人,力求客观冷静,力求符合实际。我们的总体要求是:每本书选取适当的叙事对象,选取文化大师的生活片断作为主要内容,文字清新活泼,叙事朴实简练,努力做到故事性、趣味性和励志性相统一,寓教于乐,以真正实现我们所追寻的“大教育、雅文化、准学术、泛美术”的创作目的。“走近文化大师”丛书与同类著述的不同点描写文化大师的作品很多,本丛书与同类著述相比,其不同点在于:叙事风格不同:我们追求文化的底蕴,讲究文字的空灵与诗意,唯美而不粗糙,细腻而不琐碎。选取内容不同:我们不是事无巨细的原生态式的实录,而是选择大师们生活的基点和拐点,高潮或底潮,不是编年史,更像是断代史。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将某个侧面发掘其最大的意义。表现形式不同:我们不是纯粹的记事,而是结合大师的生活和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述,这样,既不同于纯粹的学术著作,又不同于纯粹的传纪作品。传播目的不同:同类著述的传播目的要么是张扬文化大师的一些隐私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要么是虚拟大师们的一些无法印证的浪漫事以增加可读性,或者用纯粹的学术著作在知识分子的小圈子里独享清高。本丛书既有大众趣味,又有学术情怀,其传播目的是让普通读者得到励志和学术熏陶,让学界专家感得到完全不同于自身作品的“别一样的风景”。“走近文化大师”丛书学术和文学价值该丛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较高的文学价值。其学术价值在于,我们发掘了大师们生活的某个基点,对其代表作品进行还原性的解读,将被历史遮蔽的真实意蕴呈示出来。这种解读是在参考了学界同行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避免了人云亦云或从文本到文本的简单解读。其文学价值在于,作为一种文化散文,我们借助于许多表现形式,追求诗意的写作,强调文本的欣赏趣味和美学价值,使“雅”不“曲高和寡”,使“俗”不“下里巴人”,使读者在学到知识、了解历史和得到激励的同时,获得一种全新的美文品味和阅读快感。鸣谢与感恩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田军先生的远见卓识、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感谢我的合作者用一本本沉甸甸的著作扎扎实实地支持我。这套丛书还在继续编写之中,我们力争每年出版十本左右,将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大师的精彩华章和个性追求重新灿烂地呈现出来。希望有很好的写作功底、真正热爱文化大师的实力作家们都来关注并参与到这套丛书的写作中,为碎片化的时代增加一种胶力,为肤浅的社会带来一份深刻,为漂泊的文化系上一坨锚锭,为迷茫的“蚂蚁”送去一缕烛照。有了这些文化大师,许多言说者就会羞愧地沉默;有了这些文化大师,许多冒犯者就会心痛地自责;有了这些文化大师,许多浮躁者就会静静地深思;有了这些文化大师,许多忙碌者就会愉悦地生活。这就是时间的背影;这就是大师的重量。为此,我深深感恩。主编聂茂2007年6月1日于长沙岳麓山下抱虚斋
内容概要
该套丛书第一辑共四本已经于2007年元月隆重推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这次出版的是第二辑,共五本,分别是冯伟林的《煮史论圣贤》、聂茂与厉雷的《俄罗斯心灯》、李蒲星的《寂寞的背影》、刘应雄的《永远的明灯》和凌鹰的《巨轮的远影》。 同第一辑一样,第二辑仍然聚焦中外文学、绘画等领域里成就显赫的大师级人物,选取他们的经典作品作为切入点,对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学术成就作出合乎理性的评判。我们不要求面面俱到,只求选取其中一篇(件)在读者知识点上耳熟能详的文本作为章节标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具有强大的阅读群和广泛的受众基础,不少作品曾经入选过大中学生的教科书,读者重新接触这些标题,唤起一种记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然后,我们围绕这个经典文本,联系到文化大师的生活、情感和对事业的追求等进行生动传神的描写,突出文化大师的某个侧影。这个侧影也许被人忽略的,也许有人看到但发掘不深。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们力求生动感人,力求客观冷静,力求符合实际。 我们的总体要求是:每本书选取适当的叙事对象,选取文化大师的生活片断作为主要内容,文字清新活泼,叙事朴实简练,努力做到故事性、趣味性和励志性相统一,寓教于乐,以真正实现我们所追寻的“大教育、雅文化、准学术、泛美术”的创作目的。
作者简介
凌鹰,男,1969年出生于湖南祁阳县,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自1988年始,先后在《湖南文学》、《芒种》、《漓江》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20余篇。1994年开始主攻散文,已先后在《散文》、《中华散文》、《北京文学》、《美文》、《散文天地》、《散文百家》、《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散文200余篇。其中《倾听大峡谷》、《跟霍贝马回家》、《天堂马车》分别被选八《暗香中的梦影一1996·2004散文精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2003精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文学中国》(花城出版社出版)等,还在《长沙晚报》、《牡丹江日报》、《环境时报》开设过散文随笔专栏,并被《散文选刊》、《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作家典藏》等刊选载。
书籍目录
总序时间的背影与大师的重量第一章 新文化园地里的守望者——雕刻胡适 一、拥有35个博士学位的中国“洋人” 二、一只天鹅直冲云霄 三、在哲学的流水中沉浮冲浪 四、寂寞旷野上空的文学义旗 五、“无情人”终成眷属 六、水中的鸳鸯蝴蝶梦第二章 思想的花朵——雕刻冯友兰 一、汪洋中的一条船 二、在美国勤工俭学 三、都是哲学惹的祸 四、跟随清华漂泊 五、困惑中的三道金光第三章 “新民”浪尖上的舆论巨人——雕刻梁启超 一、“害人”的万木草堂 二、藏在历史深层的疼痛 三、直冲霄汉的怆然虎啸 四、维新火光与政治浊流 五、启蒙思想的黄河长江第四章 泰斗风范长青松——雕刻季羡林 一、想象一座大山的高度 二、永不消散的音符 三、水木清华归去来 四、顽石上的垦荒者 五、东方语言河流的领航者 六、像老农一样“土气” 七、见证泰斗风范第五章 被流放的灵魂——雕刻梁漱溟 一、经文与拐杖 二、用《究元决疑论》敲开北大之门 三、不披袈裟的方丈 四、一朵晚霞的传奇 五、还是那么顽固 六、师生情深夙愿了 第六章 凋谢在昆明湖上的莲花——雕刻王国维 一、凝望一座丰碑 二、科举苦旅上的一只倦鸟 三、决绝科举史海行 四、流亡中的幸运鸟 五、东渡的浪子 六、清朝上空的布谷鸟 七、笑看双重文化的园林风景 八、聆听犹远犹近的《人间词话》 九、凋谢在昆明湖的莲花第七章 最后的永远——雕刻陈寅恪 一、先锋家庭的先锋教育 二、只求知识不要文凭的“另类” 三、在清华国学门 四、逃亡路上的失书之苦 五、失明后的光明 六、在柳如是的红楼闲坐第八章 被争议困守的革命家——雕刻章 太炎 一、在《时务报》“不识”时务 二、心底无私天地宽 三、无法囚禁的文化人格 四、被绞杀的政治理想 五、用国学疗伤 六、好了伤疤又添新痛 七、幽禁龙泉寺 八、静守书斋听秋意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思想的花朵:雕刻冯友兰二、在美国勤工俭学初到美国,冯友兰就像走进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大迷宫,对什么都充满了新奇。但这样的新鲜感就像泡沫一样,很快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学费和生活费的现实难题像只饥饿的老虎一样盘腿坐在了他的面前,凶神恶煞地瞪着他。这是冯友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最后两个学期。这一年,河南籍的留学生再也不能按时收到中国政府分发的官费了。那时,中国在华盛顿设有两个留学生监督机构,一个是清华的留学生监督,只管从清华来的留学生;另一个是中国教育部的留学生监督,是统管各省来的中国留学生的。也就是说,先由各省按期将其所负担的留学生经费寄给这家监督机构,然后再由这家机构按期分发给留学生们。可有很多省就不能按期寄来经费,中国教育部的留学生监督深知各省都是因为经费困难才拖延,就向留学生们各自的学校作出承诺,学费可以缓交,由他们负责,但生活费他们不管,由学生自己想办法。异国他乡,他们能想什么办法呢?无非是两种途径,一种是向家里要钱,另一种就是自己找点事做,去打工,去勤工俭学。冯友兰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就选择了勤工俭学。于是,就在一家饭馆里找了份差事。具体事情就是把顾客用餐后的盘子收拾起来,送到洗盘子的地方,工作时间一个小时,而劳动报酬就是在这家饭馆吃一顿一菜汤、一份甜食、一份咖啡、面包随量吃的“美餐”,大约值当时美金的五毛钱。每天工作一小时能解决一餐饭,虽然没得到现金,但也省下了一餐饭钱,冯友兰对这份“美差”还是满意的。可是,有一天,他和一个中国留学生应邀去参加一次讲演,因讲的是中国哲学,讲着讲着就变成了哗啦啦的流水,止不住了,就忘记了“上班”时间。待他把“水”止住,赶到那家饭馆,营业早就开始了,老板一看见他就勃然大怒,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把他给辞掉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被解聘了,被炒了“鱿鱼”。不过偏偏又因祸得福。
编辑推荐
《巨轮的远影(图文珍藏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