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纪伯伦 页数:23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先知,疯人、先知、爱、死亡、纪伯伦用诗的语言,优美的方式道出真与善。自由、痛苦、自知、友谊、善恶、祈祷、生死等人生命题,是其历尽人生坎坷之后的经验之谈。不必过多诠释,只是在宁静的午后或深夜展卷,其美丽的片段就足以使你感动。
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画家,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旅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岁创办《真理》杂志,抨击时弊,揭露封建陋习;21岁师从罗丹学习绘画。纪伯伦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时期,以前以小说为主,后期转向散文、诗歌。《先知》被公认为是他的“顶峰之作”。
书籍目录
译序冰心译序先知船的到来论爱论婚姻论孩子论施予论饮食论工作论哀乐论居室论衣服论买卖论罪与罚论法律论自由论理性与热情论苦痛论自知论教授论友谊论谈话论时光论善恶论祈祷论逸乐论美论宗教……结语
章节摘录
当代的曙光,被选而被爱戴的亚墨斯达法,在阿法利斯城等候了十二年,等他的船到来,好载他归回他生长的岛上去。 在第十二年绮露收获之月的第七天,他出城登上山顶,向海凝望,他看见了他的船从烟雾中驶来。 他的心扉砉然地开了,他的喜悦在海面飞越。他们在灵魂的严静中祷告。 但当他下山的时候,忽然一阵悲哀袭来,他心里想: 我怎能这般宁静地走去而没有些忧哀?不,我要精神上不受创伤地离此城郭。 在这城围里,我度过了悠久的痛苦的日月和孤寂的深夜:谁能撇下这痛苦与孤寂,而没有一些惋惜? 在这街市上,我曾撒下过多的零碎的精神,在这山中,也有过多的赤裸着行走的我所爱惜的孩子,离开他们,我不能不觉得负担与痛心。 这不是今天我脱弃了一件衣裳,乃是我用自己的手撕下了一块自己的皮肤。 也不是我遗弃了一种思想,乃是遗弃了一颗用饥和渴做成的甜蜜的心。然而,我不能再迟留了。 那召唤万物来归的大海,也在召唤我,我必须登舟了。 因为,若是停留下,我的归思,在夜间虽仍灼热奋发,渐渐地却要冰冷变石了。 我若能把这里的一切都带了去,何等的快乐啊!但是我又怎能呢? 声音不能把付给他翅翼的舌头和嘴唇带走。他自己必须寻求“以太”。 鹰鸟也必须撇下窝巢,独自地飞过太阳。现在他走到山脚,又转面向海,他看见他的船徐徐地驶入湾口。那些在船头的舟子,正是他的故乡人。 于是,他的精魂向着他们呼唤,说: 弄潮者,我老母的孩儿,有多少次你们在我的梦中浮泛。现在你们在我更深的梦中。也就是我苏醒的时候驶来了。 我已预备好要走了。我的热望和帆篷一同扯满,等着风来。 我只要在这静止的空气中,再呼吸一口气,我只要再向后抛掷热爱的一瞥。 那时,我要站在你们中间,一个航海者群中的航海者。 还有你,这无边的大海。无眠的慈母,只有你是江河和溪水的宁静与自由。 这溪流只还有一次的转折,一次林中的潺谖。 然后我要到你这里来,无量的涓滴归向无量的海洋。 当他行走的时候,他看见从远处有许多男女离开田园。急速地赶到城边来。 他听见他们叫着他的名字,在阡陌中彼此呼唤,报告他船的来临。 他对自己说: 别离的日子能成为会集的日子么? 我的薄暮实在可算是我的黎明么? 那些放下了耕田的犁耙,停止了榨酒的轮儿的人们。我将给他们什么呢? 我的心能成为一棵实果累累的树,可以采撷了分给他们么? 我的愿望能奔流如泉水,可以倾满他们的杯么? 我是一架全能者的手可以弹奏的琴,或是一管全能者可以吹弄的笛么? 我是一个寂静的寻求者,在寂静中,我发现了什么宝藏,可以放心地布施呢? 倘若这是我收获的日子,那么,何时何地我曾撒下了种子呢?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