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事笔记·齐册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作者:南宗丘  页数:268  字数:3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管仲不再只是一个单薄的名字,齐桓公也并非后人以为的英明神武,称霸中原的强大齐国最开始只是一个烂摊子,国势还不如亲邻鲁国……
风雷激荡的春秋霸世究竟发生过怎样激动人心的传奇故事?这部以管仲为主角的历史励志类小说,将告诉我们一个鲜活而真实的管仲,一段热血与风骨并存的霸业征程!
通过管仲的人生轨迹展示了齐国逐步强盛壮大的过程。在他的全力辅佐下,齐桓公从一个冲动的少年国君,一步一步登上春秋首霸的地位。他是如何从困顿的小贩和逃兵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仲父”,他是如何改革齐国的内政外交,如何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如何谋划几十年的霸业征程,如何在突如其来的事件中反败为胜。管仲个人的人生与齐国的霸业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无愧于“春秋第一相”的称号。本书叙事口语化,评论充满哲理意味,脉络清晰,结构宏大,为读者了解那段神秘而悠远的历史,提供了一种轻松而有趣的解读方式。

作者简介

南宗丘,原名姜奇华,实力派作家,著有历史、都市、悬疑等小说,擅长生动、幽默的描写,文字中蕴含朴实而动人的哲理。都市作品《画爱为牢》曾在新浪创下百万点击,已签约准备出版。目前正创作关于春秋历史的作品《春秋霸事笔记》,暂定五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没有记录的出生
 早期的职业:小贩和逃兵
 从小贩到公子老师的转变
 管仲的“完美企划案”
 治国策略推销的失败
 心中的指明灯
 政治事件
 公子小白流亡的前因后果
 齐国的叛乱
第二章 重燃的希望
 管仲的另一个知己
 传奇女人文姜
 论断:非纠即白
 对决——乾时之战
第三章 人生的转折
 从死囚到万人之上
 管仲是间谍?
 鲍叔牙的伟大
 经典的“管桓对”
 授权与分权
 君臣的分歧
 没有曹刿的长勺之战
 败家的孩子“猛张飞”
 管桓组合
 谭国不小
 最小人:坚貂和易牙
第四章 霸业的征程
 霸业征程的前夕
 巧妙的选题
 解读:北杏盟会“爆冷”
 遭遇“主角逃跑”的尴尬
 经典智谋:杀鸡给猴看
 还有一件秘密武器
 “劫”盟前的警告
 遭逢著名的“匪徒”曹沫
 下一个目标:宋国
 作战的利器:嘴巴
 宁戚说宋桓公
 一段动乱的郑国史
 一个等待了17年的国君
 史诗的一页
第五章 霸业的挫折
 传奇人物来访
 狡猾的狐狸
 一招虚,一招实
 推测:夜探叔詹
 屠城的前因后果
 自我检讨
 反智慧:倒转乾坤
 西面发生的事情
第六章 酒神之作
 女人、经济、艺馆
 君臣的烛光晚餐
 解读:未来末日主的到来
 色诱鲁庄公的事实
 鲁庄公娶哀姜之谜:酒神的信徒
第七章 定局中原
 霸业的第二步:向南的行动
 向西的行动
 糊涂智慧:明知故问
 又是女人作祟
 成语“楚幕有乌”背后的故事
 管仲的调解之术
 讨伐山戎的传奇
 密谋伐楚
第八章 突如其来的“鲁难”
 鲁庄公之死
 救邢
 哭泣的八岁国君
 解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历史的真相:庆父的结局
 “鲁难”的插曲:卫国的存亡
 坏人让手下人去做
 另一个“文姜”的悲哀
第九章 最后的决战篇
 诗经《木瓜》的来源
 伐楚路线图
 历史上最经典的经济制裁
 伐楚迫在眉睫
 明谴蔡姬,暗借蔡道
 远征前的最后准备
 强大的远征
 远征的结束
 凄凉的凯旋
第十章 霸业的衰亡
 到底泄密者是谁?
 齐国霸业衰亡的症状——郑国的叛逃和楚国的反扑
 管仲支撑霸业举措之一:收服郑国
 齐桓公的悲观和骄傲
 管仲支撑霸业举措之二:收复陈国
 管仲最后的人生
 解读:齐桓公腐尸之迷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没有记录的出生早期的职业:小贩和逃兵传奇诞生前所有的传奇只是最后才被知晓,被崇拜。在最初的时候,他们往往只是稀松平常的存在,泯然众人而已。等到这些貌似平凡的人做出非凡成就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惊讶和赞叹,开始觉得神奇和不可思议。历史并不是玄幻,它的所有“天命”归根结底都是“人为”,如何看穿这些表象?寻觅最开始的足迹,才会真正明了其中的奥秘。所以,我们的传奇,要从传奇诞生之前讲起。反正挥写春秋第一个霸业的伟大人物,一开始只是一个很穷困的年轻人,而且到了三十岁依然没有什么成就,他的出生根本没有任何真实的历史记录,据后来的史料猜测,他的出生时间大致是公元前725年,那是春秋乱世的早期。一直稳固地统治着天下三百多年的周王室,经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之后,彻底地崩溃,渐渐走向了衰亡,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东周。东周时期,天下处于群龙无首的地步,周王室封的二百多个诸侯国逐渐开始发动战争,掠夺土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混战,天下的每一个区域逐渐突现出实力最强的诸侯,它们分别是:齐国(山东东部)、鲁国(山东西部)、宋国(河南东南部)、郑国(河南西部)、楚国(湖南湖北)、晋(山西)、秦(陕西中部)、吴国(江苏南部)、越国(浙江)。整个天下出现诸侯各据一方的局面,各方的巨龙相互联合、争斗、撕杀,几十年来硝烟弥漫,始终也没有分出胜负,这场群龙之间的撕杀越演越烈。在硝烟弥漫之中,没有人察觉到这样一个平常的年轻人已经出世,在史书上有记载关于这个人的痕迹的时候,他已经长大成人,并且仍在遭受着人生的惨淡。他的名字叫管仲,字仲,名夷吾。《史记》中记载:“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其他史料上面仍没有详细的出生说明,颍上在现在的安徽省。据说,管仲的父亲壮年时从颍上到齐国国都做了大夫,管仲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了齐国,可惜,父亲在他幼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对于管仲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接着,年少的他就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饥饿。如果在太平盛世,做到知府这么大的官就能留下些家业,但是,在周王朝衰落的乱世,他的父亲没有给他留下他和母亲今后足以糊口的财产。在《礼记·王制》中记载:“下大夫食72人。”也就是说一个官职为下大夫的人一个月拿的工资相当于72个人一个月花在吃饭上的钱的总和。这表明,即使在和平年代,管仲的父亲能拿到的工资,也是十分少的。后来管仲自己回忆起父亲死后的那些年,他几乎每年都要去做一些生意来维持母亲和他的温饱生计,可想他的父亲根本就没有留给他们多少遗产。饥饿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然后才是如何在坎坷的人生中稳固自己的地位,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他的抱负是中国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业,在没有任何范例的情况下,面对着春秋各国混战的试卷,他足足经过了70年的经营才挥写下这张为后人景仰和模仿的历史答卷。平庸小贩管仲的人生简历分成了四段,我们就从公元前725年到公元前698年这一页开始解读,看看埋藏在史料中关于他的那段早期模糊不清的历史之谜。管仲年少的时候就满腹经纶,发表过一番旷世奇谈,但他的那些治国的理念对于当时喜欢用战争来说话的齐国国君齐僖公来说,只是一个穷书生在吹牛皮,根本是纸上谈兵。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说客相对于后期的战国也已经不少了,在各国诸侯眼里都是些想靠吹牛做大官的人,很少有诸侯或者政府高官会认同他们,于是,管仲也被一竿打倒,和他们归为一类。无奈之下,管仲只好另谋出路,这位后来的“春秋第一相”便有了他最早的职业:逃兵和小贩。或许在他逝世的时候,有的老人还记得他曾经只是一个小贩——碌碌无为、被人看不起的商人。为了维持生计,照顾老母亲,管仲只好和他最好的朋友鲍叔牙合伙做些生意,一个旷世的奇才做了最卑贱的小贩,忙碌地穿梭在街巷。而在当时商人的眼里,管仲只是个很差劲的小贩,不会逃税,不会缺斤短两的手段,不会掺假,还满口仁义廉耻,连同行的小贩们都耻笑他。在《史记》中,管仲曾经这样回忆他那段辛酸的往事:“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大意是说:我一开始很穷苦潦倒,曾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成的时候,我经常拿得多,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心,知道我是因为太穷才那样。我以前给鲍叔牙做事情,常常赔钱坏事,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我是没有等到时机。做生意并没有使他成为当地的有钱人,只是刚刚够他和母亲生活花费,勉强维持着温饱。但这段艰难的行商贸易的经历却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商业理论知识和经验,为后来他在齐国进行的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这段不利的困顿也强烈地磨练着他的意志,有句很俗的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管仲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过着小贩的生涯,即便是发了财,做了首富,在当时那样的乱世,钱保不了性命,所以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就是为官,辅助国君治理国家,这才是一单最大的生意,政治的大生意——权力。后来像张仪、吕不韦,也都是做这种生意的政治商人。可耻逃兵在通过正规渠道的游说没有得到任何效果之后,管仲又试图通过当兵来寻求或者说开辟一条新的出路。在史料某些字眼里,我们得知管仲在从商的前后,参与过一些战役,临时带领过少量兵马。当时打仗的兵有一部分是从百姓中临时征调入伍的,打完仗后再重新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兵役”,相当于义务。管仲的父亲曾经是齐国的大臣,管姓族人里仍有许多人在齐国政府里做官,管至父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管仲的父辈,在齐僖公手下做将军。管至父见管仲文官的路子走不通,就让他临时带领征调上来的小队兵马,参加了公元前699年“宋庄公贪赂构兵”事件中的一场大战。在那场战役中管仲看出齐军将败,提前带人撤退,成了跑得最快的“逃兵”,被人耻笑为胆小怕死,排在队伍后面,跑得比谁都快。后来,管仲被处罚,从而也没有在武官的道路上爬上政治舞台,而不得不继续行商来维持生计。周而复始的失败,苦难的人生又要从头开始,尽管如此,管仲仍然坚定着心中的远大抱负。前方是临淄一年后的某一天,公元前698年春,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管仲穿上破旧的衣服,又要重复往日的贸易路途,为了今后的度日糊口。在许多人看来他或许将一辈子这样过下去了,官做不了,兵也当不好,还能有什么出息?平庸的人们就是这样谈论这个时常从他们身边默不作声经过的年轻人。

编辑推荐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桓公首霸》是首部白话正说春秋史,被誉为2500年后的《左传》,中国最传奇年代的恩怨情仇、奇闻秘事将得以全景重现,神秘而悠远的历史传奇,轻松而幽默的解读方式,媲美《明朝那些事儿》!管仲相齐,恒公首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历史可以更好看,春秋霸世,热血燃烽火,荒野葬白骨。风雪激荡之际,合该英雄登场,霸主降世,贤臣明主,两相成就,恰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春秋时代,没有天子,只有诸侯,其中声望与权势最高者,可号令天下,称霸中原,是为霸主。我们自小听说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他是最早的,也是最强大的一个霸主,威慑天下,四方来朝。这一切,得益于一个人的辅佐——管仲。管仲被称作“春秋第—相”,齐桓公尊他为“仲父”。他相齐四十载,功勋卓著,彰耀千古,可叹他过世之后,这份霸业迅速衰败。管仲“尊王攘夷”,施政以仁义和平为本,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这是圣人对他的最高评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春秋霸事笔记·齐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读《春秋霸事笔记》,学古人智慧!
  •   对于需要树立自己明确目标的人,这是难得好书,管仲
  •   很有意思的书,适合80后的口味,很小说的历史,很历史的小说
  •   不是很详细,但基本能了解历史人物了
  •   懂得很多谋略,手法不死板,幽默,极力推荐
  •   晋册,什么时候出?
  •   凑合,因为很便宜买来看看
  •   做活动的时候买的,非常优惠!下次还来!
  •   还没有看 囤着
  •   感觉上还好
  •   让平民更接近独白的春秋五霸
  •   对喜欢和了解历史的读者来说蛮好很过瘾
  •   本来是替LG买的,自己先看了,结果就放不下了,很好看的一本书。
  •   人名经常张冠李戴,如鲁庄公就经常写成鲁桓公.
  •   具体原因就不说了哈。
  •   我相信申请调换或者退货什么的,都没有好果子吃。为什么?麻烦,非拖死你不可。
    存在问题如下:
    一,明显是旧书。连送货员都一眼看出:“咿,新买的怎么是旧书?”我汗颜。
    二,打开开头几页就掉页了。这不能全怪当当,出版社是主要原因。但当当明知是旧书,明知掉页了,还寄来,就不厚道了。
    三,这点应该与当当关系不大,即本书是春秋版的《水煮三国》,那些连声叫好的,不是托儿,就是没看过《水煮三国》。如果说解史风格、套路与别人一样可算抄袭,此书绝对抄袭《水煮三国》。明朝那些事儿都是三国后的事了。此种另辟蹊径读史读经的写作方式,还可参读《悟空传》,当年也是风靡一时之作。
  •   这本书如果想用来学习历史那就免了,如果有时间,比看小说是强多啦,毕竟可以学习一下历史知识,但是没小说看着过瘾...
  •   现在这种用现代笔法写历史的书太多了,鱼龙混杂,这本书质量实在不高,里面有好多历史常识都解释错了。
  •   第二部怎么迟迟不见?
  •   这本书有明显的硬伤,书中最后讲了扁鹊救治桓公的故事。大哥,作者先生你先搞清楚好不好,扁鹊是春秋末期人,扁鹊给桓公看病的故事中的桓公是田氏齐国的桓公午,不是齐桓公。你在编造历史吗???感觉强烈被骗!!!!
  •   可以买也可以不买
  •   还不错, 真是的白话版的, 通俗易懂, 印象深刻呀.
  •     本书内容幽默,颇有幽默感,用一些现代人语言叙述春秋争霸。同时具有历史性,计谋贯穿其中,不枯燥。力荐!
  •     管仲:
       理应首先被提到的人,智慧,缜密,永远信心十足,同时对于他的王来说,宽容,充分的了解,摸透脾气后默默的准备,耐心的等候,从来都不放弃。这是真正心里有底的人才做的到的坚守吧,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成败,因为他有自己的信念,他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什么,追求什么。这是所有最终成功的人都会有的第一步吧,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那样一个光亮指引他,虽然到现在也说不清他坚持的那些仁爱、礼义是对是错,是否适合当时的社会,但是这有什么重要呢,至少他因此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华丽篇章。
       之后他缜密的思维就发挥了作用,每一步行动都有周详的计划,总是一箭数雕,即使突发事件频出,但大方向总是在管子游刃有余的掌握中。很多时候,一件突然出现的事件完全打乱齐国的扩张计划,但管仲并非纸上谈兵之徒,只会先期计划,他随机应变的能力总会使颇为棘手的状况最后变成有利于齐国的插曲,一环扣一环,越来越精彩,而且信手拈来,优雅从容。
       还有心态。管子也有过郁郁不得志的迷茫时期,被人疑为间谍的百口莫辩时期,即使被齐桓公拜为仲父后,也有过一段君臣冰封时期,但正是这些造就了管子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思维,不屈的灵魂和浩大的精神。他深谙君臣相处之道,不会因为自己的才华横溢就把君王架空,也不会让权力蒙蔽了心窍,因为他知道这些才华和权势以及富贵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是有梦想的,这些不过是他实现梦想的工具或平台而已。所以他尊重他的君主,甚至像父亲一样纵容爱护他的君主,毕竟那个年轻人是他的上级,他施展抱负的平台是那个孩子提供的,他必须把他哄好。
       接下来就是战术,管子师出之名都是仁义、尊王之类冠冕堂皇的词语,且不说是否足以令人信服,但在当时的春秋,带一个高调的帽子确实在办事上要顺畅的多。包括我们今天的外交也都是这些辞令,人立于世都会为自己贴上一些label,以此作为某些行动的名义,才不显得突兀,也好掩盖内心的真实意图。所以,我对管子的理念不做评价,毕竟每个人做事情都需要这些东西。只是我深深感觉到,管子的课题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了,虽然武力的征服难以长久,但人心的收服也非一朝一夕,况且人心异变,人性中也并非都是这些美好的无私的东西,凭谁一世一代也难以收服天下人心。有人会说还有后来人,但是很难保证你未竟的事业后代的人会愿意帮你完成,你一生的信念后代的人也会对此深信不疑。
       就这样,管仲之后齐国的霸主形象也接近尾声,不久后的战国连年混战,秦国不去费力的寻找好听的名义,全凭武力之威,毕竟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人都惧怕强者,当然武力难以征服人心,这样的国家虽立,却不能保证长久。所以开国必须是血腥强硬的,兵不血刃的战斗多数只能维持表面的和平,人都是渴望自我实现的,尤其是弱势的一方,也许面对强权时会表现的量力而行,但仅仅是为自身羽翼丰满争取时间,时机成熟都会诉诸武力,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历朝几乎都是以武立国。但开国之后,就应该进行心理建设了,毕竟国富民强靠的是人民。另外人们在没有战争没有纷争的环境下比较容易教化,人都喜欢太平安稳的生活。故窃以为,管子的价值观和理念似乎更适合守国和强国,而非立国,举着仁义的大旗去实现国家的称霸的理想,实在太难太难了。
      
      齐桓公:
       天生霸主的料,有雄心强硬,善战,威严,同时又不是昏聩懵懂乱来的人,早在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就机灵叛逆,却又难得的谦虚好学,只要面对是他认可崇拜的人,他就会是个很乖的孩子。所以管仲自然就成了慈爱有为的父亲,二人的组合堪称完美。在这本书里,齐桓公不是主角,他的很多行为似乎是在衬托管仲。当然帝王在史书上留下的多是粗略的文笔,很少有细节,毕竟人的地位太高,就很难对其以常人的眼光看待,也不会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人们能有的仅仅是好奇。但不得不说的是,他确实是一个称职的君主,虚心接受管仲的意见,多次亲征,解救其他国家,对于一个国君来说着实不易,当然,他也是人,有着常人的心智和情怀,所以他在历史上是闪耀着迷人的光辉的。
      
      文姜:
       之所以要提到文姜是喜欢书中对其的描写,齐国的女子确实不同于鲁国的,更加热情奔放,勇敢大气,是我喜欢的类型。这部书的主体本是春秋时期男人之间的争夺,但永远离不开女人的话题,不再是红颜祸水的老调重弹,而更加侧重从人性的角度去讴歌爱情,毕竟她只是一个女人,虽然贵为鲁夫人,但追求的只是普通女子的爱情和温暖。在男权社会,女子很多时候是男人为实现某些目的的棋子,而且还是失败后推卸责任的载体。但文姜不理会这些,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所以她必定会是幸福的,因为心中有爱。虽然因为她,鲁桓公死了,鲁国多年受制于齐,但只不过是她生在帝王家,难以摆脱的要和政治扯上关系,就难以摆脱的要被醉心政治的人评论,可她追求的不过是一份真挚温暖可以给人安慰的爱情罢了。虽然我们的文化更多是赞赏息妫那样“不共楚王言”的贞烈女子,可是文姜太真诚太热情了,她始终是忠于自己的,认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人们对她是宽容、不忍心责怪的。她做了人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人们大概也都渴望像她一样吧,可很难像她那么幸运,比如哀姜的人生,就真的哀伤许多。
      
      
      
  •     比较精彩,春秋的作品本来很少,能写得这么通俗,而且比较精彩的罕见。同时,比较客观和科学,历史价值比较高,比那些照个史料说白话的好多了。不过,文字上还需要加强。
      
  •     如题所说,读此书对于了解春秋很有帮助,但是春秋的确太广泛了,所以也很难有重点,所以作者就是叙述一样,把基本上一些大事都写一下,以我们现代人的叙述方法.
      
      作者很想写的有趣些,许是受了<明朝那些事儿>一书的启发,但是,在这方面的确不敢恭维作者了,和当年明月还是有些差距的(给我本人的感受)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对于了解历史很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