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陈幼荣 页数:174 字数:105000
内容概要
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代名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将军伟大的一生,可歌可颂的事迹很多,本书选取叶挺将军北伐和南昌起义为切入点,搜集史料,讲述将军伟大的革命事业。
作者简介
陈幼荣,1945年出生,广东平远人。曾任中共惠东县委书记、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6年8月被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古体诗词《屐痕诗草》、理论文集《凭远听涛》、《惠州人大风采》。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奉命北伐 第一节 先遣人湘初振声威 第二节 攻占长沙平江直捣汀贺 第三节 血战武昌饮马长江第二章 斥汪讨蒋 第一节 面对蒋汪逆流 第二节 追剿夏斗寅、何键叛乱第三章 举义南昌 第一节 伟大的决策 第二节 风云际会南昌城 第三节 八一枪声第四章 转战江闽 第一节 依计南征临川整训 第二节 首战壬田恶战会昌 第二节 从瑞金到汀州、上杭第五章 激战粵东 第一节 次第占领大埔三河和潮汕 第二节 激战汤坑、山湖失利第六章 撤往香港 第一节 流沙会议的决定 第二节 撤向香港本书主要参考资料书刊目录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和廖金龙同志大学毕业后,一起分配到叶挺将军的故乡——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县工作。我在将军的故乡一干就是四十余年(包括在惠州市下作的时间),而廖金龙同志后来因家庭原因调回梅州工作,并长期从事党史和地方志的研究,成果斐然。最近,他邀我一起编著关于叶挺将军的书,我欣然应允。考虑到将军伟大的一生,可歌可颂的事迹很多,写《全传》大浩繁,故我们选取叶挺将军北伐和南昌起义为切入点,搜集史料开始了我们的编著工作。从而成就了这本小册子《八一起义中的叶挺将军》。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小学毕业时改名挺,字希夷,号西平。 出生于清代归善县秋溪乡(今广东惠阳秋长周田村)会水楼一贫苦农家。幼年甚爱读《前后出师表》,文天祥的《正气歌》、西汉《苏武致李陵书》以及秋瑾、赵声等人的诗,常“感动至涕零”。13岁时手抄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以及《民报》等进行学习。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代名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12年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循序以优等生资格升人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1918年底毕业后,当时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欲委任他为惠阳县县长,叶挺坚辞不就,表示 “决不当吸人民血汗的官僚!”。1919年,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参加援闽粤军,任第一支队参谋、工兵营副营长,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2年6月,陈炯明部在广州发动叛变、炮轰总统府时,叶挺率部激战一昼夜,打退叛军多次进攻,护卫孙夫人宋庆龄脱险转移,受到孙中山的特别嘉奖。8月,孙中山离粤赴沪,叶挺避居香港待命。年底,与邓演达、张发奎等到西江沿线策动部分粤军反正,与桂军组成讨陈联军,并于1923年1月收复广州。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设立大元帅府,叶挺先后任宪兵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粤军第一师三团三营营长。他目睹社会动乱和政治黑暗,对国民党深感失望,开始认真阅读共产党主办的《前锋》、《向导》和《新青年》等杂志,接受社会主义思想。1924年秋,经孙中lu同意,并得到廖仲恺、邓演达支持帮助,辞去军队职务,赴苏联留学,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先后加入中国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为共产主义战斗的生涯。 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参谋处处长、第三十四团团长。不久,担任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1926年率独立团为北伐先锋,直捣湘鄂,在汀泗骄、贺胜桥和武昌等重大战役中,屡建赫赫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1927年3 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副军长兼二十四师师长,兼管武昌卫戍。同年8月1日,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是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军事总指挥、广州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于1928年去苏联,受到当时中共党内“左”倾领导者和共产国际领导人的冷落和错误的指责,后离开苏联,脱离党组织,到欧洲流亡十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回国。 1937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率领新四军挺进华东敌后,转战大江南北,先后创建了苏南、苏北、皖东、皖中、皖东北、豫皖苏、淮海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歼灭大量日伪军。 毛泽东赞誉他“领导抗敌,卓著勋劳”。1940年兼任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叶挺率领的新四军完全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而不听蒋介石的旨意,因此处处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限制和压迫,并不断挑起军事磨擦。但均被新四军击退。 1941年1月,蒋介石调动国民党军队8万多人,对奉命北移的新四军 9000余人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率部英勇抗击,奋战7昼夜,因寡不敌众,粮尽弹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在面对绝境之时,叶挺致电中共中央,表示要“打到最后一人一枪”,决心为革命牺牲。后根据党组织指示,下山与顾祝同谈判,结果被强行扣押。1月17日蒋介石诬告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要将叶挺交付“军事法庭审判”。先后被囚禁于上饶、重庆、恩施、桂林等地,度过了5年零2个月的囚禁生活。其身陷囹圖,仍继续跟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顽强斗争。当顾祝同转达蒋介石的旨意说,叶挺只要肯发表一个声明,说明事变责任不在国民党政府而在中共,便可以恢复自由,还可委任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叶挺拍案恕斥国民党顽固派道,你们做出袭击抗日部队这种使亲痛仇快的事,还要共产党负责,“怎么说得出口?”要求蒋介石赶快对他“公开审判”,以求将事实真相公诸全国。他表示,“只要全国人民了解我叶挺,那么要杀要留皆由你们”。国民党顽固派见无计可施,只好将叶挺长期囚禁在监狱里面。叶挺在囚室墙上写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10个大字。1942年初,被押到重庆。陈诚、蒋介石先后出面以高宫厚禄相诱,叶挺则横眉冷对,严词拒绝。11月21日叶挺在重庆渣滓洞写下著名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战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多次交涉,叶挺于1946年3月4日始获释,次日,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人中国共产党。7日,中共中央复电批准为党员。同年4月8日,奉命赴延安参加中央整军会议,由重庆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时年五十岁。 空难发生后,在延安和国内许多地方都举行沉痛的悼念活动。延安、重庆两地同时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写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的挽词。周恩来在悼念文章中讲到叶挺功绩时说:“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 叶挺的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我与廖金龙同志愿以这本书祭奠叶挺将军的在天之灵,以及告慰将军故乡的父老乡亲。 忝为序。 2007年6月18日于惠州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