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岳思平 主编 页数:508 字数:520000
内容概要
铁流两万五千里,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八路军》一书,最鲜明的特点,把八路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上进行叙述、概括和综合。全书以作战、建军为主线,适当反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及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以及八路军与抗日根据地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支摇等内容。 本书编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同时利用有关的研究成果,力图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即充分记述八路军的光辉业绩、胜利经验和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个人及其先进事迹,又真实反映部队曾经遭受的挫折、失利的教训和付出的代价。从而使本书成为一部信使,以飨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岳思平是军事科学院军史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专注抗战史研究数十年,著有及与他人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全国解放战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抗日战争卷)和《八路军抗战史》等二十余部著作。获国家图书奖和全军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共十余项。一九九五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 第一节 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和共产党的抗战路线与战略方针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实行全国性抗战 二、洛川会议,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 第二节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通电就职 一、国共两党达成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二、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的设立 第三节 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八路军成立后的任务和部署 一、适应全国抗战爆发的新形象,八路军实行军事战略转变 二、八路军的任务和战略部署 第四节 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平型关首战告捷 一、日军展开战略进攻,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 二、八路军第115师发起平型关战役,首战告捷 第五节 八路军在华北日军侧后作战,参加保卫忻口、太原 一、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忻口正面防御战,在雁门关、阳明堡等地连战皆捷 二、八路军第129师转战正太铁路沿线地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娘子军关争夺战 三、八路军第115、第129两师主力掩护娘子关方向国民党军撤退,保卫太原第二章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 第一节 太原失守后的华北占据,八路军的任务和部署 第二节 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创建晋察冀军区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粉粹日军的围攻 一、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创建晋察冀军区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粉粹日军“八路军围攻”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成,晋察冀军区第120师主力等部配合下粉粹日军空前大规模围攻 第三节 八路军第120师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粉粹日军首次围攻 一、八路军第120师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大力扩大主力部队 二、八路军第120师主力粉粹日军首次围攻,收复晋西北七城 三、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扩大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晋绥抗日根 据地 第四节 八路军第129师创建和发展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粉粹日军首次围攻和“九路围攻” 一、八路军第129师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晋冀豫军区陈立 二、进行正太、邯长路破袭战,粉粹日军对晋冀豫看给根据地的首次围攻和“九路围攻” 三、扩大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发展晋冀豫军区部队 第五节 八路军第115师主办创建晋西南看给根据地,并与第120师配合后方留守处保卫陕甘宁 边区抗日根据地 第六节 八路军一部挺进晋鲁豫平原,发展华北抗日根据地 第七节 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地方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第八节 加强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和八路军部队的全面建设第三章 八路军发展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华北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重要战场 第一节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们军队的方针和任务 第二节 八路军主力挺进晋鲁豫地区,完成在华北的战略展开任务 第三节 粉粹日伪军的连续“扫荡”,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 第四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 第五节 八路军进行整军,全面加强部队建设 第六节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第四章 战胜严重困难,坚持华北敌后抗战 第一节 华北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及八路军的方针、任务 第二节 1941年八路军的对敌斗争 第三节 1942年八路军的对敌斗争 第四节 1943年八路军的对敌斗争 第五节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 第六节 八路军部队深入贯彻党的“十大”政策,渡过难关第五章 参加战略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一节 八路军发动1944年攻势作战,开始局部反攻 第二节 八路军一部挺进河南,转战湘鄂赣边区、湘粤赣边区,开辟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第三节 八路军进行军政大整训,准备全面反攻 第四节 八路军发动1945年春季攻势作战,扩大解放区 第五节 八路军参加全面反攻,向敌占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 第六节 歼灭拒降之敌,八路军扩大全面反攻战果八路军大事纪要编后记
章节摘录
洛川会议及其前后,由于蒋介石国民党的干扰和八路军内部一些同志习惯于国内正规战争,对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艰苦性理解不深,存在着轻视游击战争的思想苗头,因而影响了军事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军事战略转变的顺利实施。 为取得国民党军的了解与同意,并使八路军指战员加深对军事战略方针的理解,顺利实行军事战略转变,毛泽东于1937年9月12日致电彭德怀,指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应包含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南京只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之一切自由;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从而提出了军事战略转变中的四个具体原则,即:独立自主的指挥原则,分散作战的游击战原则,依照情况逐步使用兵力的原则和依托山地、不打硬仗的原则。 随后,毛泽东于9月17日、9月21日、9月25日和9月29日,连电发出指示,反复阐述了八路军的军事战略方针,指出:“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4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然而,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惟一无二的办法,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53—5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惟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民运,统一战线等等,应环绕于游击战争。华北抗[正规]战如失败,我们不负责任。但游击战争如失败,我们需负严重的责任。”“应令河北党注全力于游击战争,借着红军抗战的声威发动全华北党(包括山东在内)动员群众收编散兵散枪,普遍的但是有计划的组成游击队。”“要设想在敌整个占领华北后,我们能坚持广泛有力的游击战争。要告诉全党,今后没有别的工作,惟一的就是游击战P33争。为此目的,红军应给予一切可能的助力。”(《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353、35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山西将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根本的是因为有红军,其次则是阎锡山与我们结合起来。由于这两个力量的结合,将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游击战争。我们应坚持这一方针,布置全省的游击战,坚持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人民参政及改造晋军的根本方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P34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