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陈彼得 页数:305 译者:魏昕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大西洋两岸,高级官员纷纷发出全球政治动荡的可怕警告。在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布莱尔说,经济危机造成的不稳定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在近期内面临的最大威胁。在英国,内阁大臣埃德·鲍尔斯声称当前的金融危机比20世纪30年代的“更严重”,还发自肺腑地说“我们都记得那个时代的经济是如何影响政治的”。这些警告全都令人担忧,但又语焉不详。4年后的世界政局可能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下面这样:今天是2012年11月7日。看上去精疲力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哭泣的支持者承认竞选失败。奥巴马政府被美国的经济问题压垮了。萨拉·佩林当选美国新总统。凭借对内民粹主义和对外民族主义的施政纲领获胜后,佩林开始接到外国领导人的恭贺电话。第一个打来电话的是以色列总理阿维格多·利伯曼;然后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至于中国领导人,美国新总统不打算与他们通话。
内容概要
卡尔·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强调: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80年前,美国的“黑色星期四”不仅让美国经济彻底崩溃,更让法西斯在欧洲上台,进而酿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二战”之灾。 80年后,当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发生,“华尔街阴魂”笼罩全球数月不散的时候,习惯于好莱坞大片中将自己或美国政府塑造成可以挽救人类于危难之中的英雄的美国人,在现实中能够拯救自己吗? 危机下的人们越来越不安:“大萧条”会否真的重来?谁又能拯救美国——是“奥巴马新政”,还是复兴的中国…… 当所有“金融危机”的图书还只是在谈论危机本身的时候,中美作者已提前携手,为关心未来的你奉献了这本必读书!
作者简介
陈彼得,华裔美籍,哈佛大学学者。他研究领域广泛,长期关注中美经贸关系,并就美国经济、政治发表评论;在《华尔街时报》、《纽约时报》设有个人专栏,有着“辣嘴”之称;他本人不仅较早地预测过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更是美国金融危机演变整个过程的亲历者。
书籍目录
引子 破碎的“美世界” 时间就定格在2008年9月25日晨(北京时间)。全球最大的金融泡泡还是在曾经无比得意的金融游戏操弄手——美国人手里破灭了…… 一、华尔街——大泡从这里被吹开 二、“地球村”谁能置身其外 三、中国——是新的救世主吗? 第一篇 都是美国惹的祸 1 华尔街——天堂还是地狱 在美国,有一个流传久远而充满敌意的笑话说:华尔街是这样一条街,它的一端是一条河,另一端是一座坟墓。 而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一度风靡国内,里面也有着这样一句甚为经典的话流传至今:“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地狱。”如今,把这句话用在美国华尔街,似乎更为贴切了…… 一、华尔街的前世成长 二、无限风光的日子 三、在华尔街玩金融游戏 四、放纵与疯狂 2 谁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中国前段时间有一部影片很是流行,名字就叫《好奇害死猫》。而美艳绝伦的潘多拉虽然是火神普罗米修司的妻子,也依然没能将人性的弱点脱离。因为,这个美貌女人最终也没能坚守住宙斯神的重托,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打开了宙斯交给她的那只神秘盒子。从这个盒子里跑出来的,正是她自己也绝没想到的专门破坏人世间幸福的各种幽灵,直到今天…… 一、牛市:天使与魔鬼 二、“次贷危机”是个什么危机 三、挥舞的“潘多拉之手” 四、多米诺骨牌的倒掉 3 走向没落的“美国世纪” 20世纪末、本世纪初,“崩溃”一词在欧美舆论中极尽飞扬,对象正是中国,并一度导演出了甚嚣尘上的唱衰中国的风潮。只是,实践已无数次证明,当心态扭曲者失去了理性思考时,也就往往注定了自己行为的疯狂和自我毁灭式的结果。今天的华尔街就是这样…… 那么,传说中的“美国世纪”呢?似乎也不太妙…… 一、“美元帝国”哪里去 二、制造业——断裂的脊梁 三、房市——漫漫寒冬夜 第二篇 美利坚发家史 4 移民国度——从殖民地到美利坚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美利坚民族实在是太年轻;在民族的源头上,它们更多的只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但是,欧洲大陆的普通法和英语的结合,从莱茵兰(Rhineland)传入的来复枪,从德国引进的大篷四马运货车与畜棚和谷仓,阿尔斯特的威士忌酒、议会方案和马铃薯,以及从苏格兰-爱尔兰引进的关于在附近和偏远农田的山地农业耕种方式……尽管不能说是最佳的选择,但却真实地在北美大陆上实现了最终的融合…… 一、北美大陆的殖民竞争 二、被剪断的英帝国黑手 三、拒绝称王的华盛顿 四、美利坚:走向共和 5 带血征途——美利坚百年“西进” 独立后的美利坚民族开始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历程。其间,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19世纪末叶前后的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美利坚领土的大规模扩张,更是其经济的空前开发…… 一、师从英帝国的工业革命 二、滴血式的西向再扩张 三、“西进”与今天美利坚 6 金融霸权——美国追逐全球利润 二战后积累起了巨额财富的美国,面对昔日宗主的已然衰落,内心“金融霸权”的欲望日益膨胀。受此驱动,美利坚的精英们开始了用心设计,最终于20世纪中期成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一、巧赚暴利的“中立政策” 二、英帝国“金融霸权”之死 三、美利坚谋划金融霸权 四、全球经济美国“说了算” 第三篇 谁来拯救美国 7 美利坚的朋友们 美利坚一向好以国际社会代言人自居,它在潜意识里也自认为“朋友遍天下”。加上依附着精心设计而来的国际霸权地位,我们才会经常看到美国人可以想当然地对着整个地球指指点点。而附和者,决不会缺了欧洲和日本。 只是,当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连美国人也没有想到,它昔日的那些朋友们,不是自身难保,就是背后拔刀…… 一、欧洲兄弟自身难保 二、亚洲伙伴谁亲谁远 8 中国——美国期待的“白武士” 当包括美国总统布什,甚至是一度攻击过北京奥运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内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纷纷前往北京观礼奥运时,细心的人怎能忽视他们潜在的一个重大使命——期待中国在危机期间不要釜底抽薪,更期盼着她能够携手相救。 只是,“华尔街风暴的幸运儿”、拥有全球最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能够像拯救亚洲金融风暴一样,成为拯救美国金融海啸的“白武士”吗…… 一、崛起中的经济巨人 二、美国习惯了花中国钱 三、中国真能救“美”吗? 9 奥巴马——风光只在登基时? 美国智囊人士说:美国总统就职应具有世界意义。而奥巴马就职典礼委员会发言人琳达•道格拉斯坦言:“我们知道这个国家的人们正在伤心,他们正经历经济困难时期,我们期望典礼活动能给人们带来希望,让他们可以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挑战。” 不管美国人是故弄玄虚,还是他们内心里还不甘愿面对现实,有一点是全世界都能看得明白的:被称为新时代美国梦想的奥氏“新政”,恐怕也只能将风光驻留在奥巴马登基之时…… 一、危机中的白宫新班底 二、奥氏新政如何救“美” 三、帝国的挽歌 结语——远未说完的话
章节摘录
一、华尔街——大泡从这里被吹开时间就定格在2008年9月25日晨(北京时间)。全球最大的金融泡泡还是在曾经无比得意的金融游戏操弄手——美国人手里破灭了。这一天的早上,美欧金融界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果终于被证实——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发生了。美国即将卸任的总统布什当日也对美国民众发表了电视讲话,称美国金融市场无法正常发挥功能,美国整个经济体系已处于危险之中。他同时表示,美国必须采取措施对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进行严格控制。尽管惴惴不安的时间已经一年有余,但当这可怕一幕终被证实的时候,美国以及与其联系紧密的欧洲市场信心顿遭严重打击,金融系统大部分方面更是瞬间即面临着停止运转的危险。所谓的金融危机,指的是与金融相关的危机,也就是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的危机,如股灾、金融机构倒闭等。历史上个案金融危机已有多次,但根据不同的市场和国家,如果个案危机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就很容易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美国此次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危机。那么,号称全球经济主导者的美国,又是如何让此次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呢?其实,早在1933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rvingFisher)在分析当时的金融危机时就指出:当高度负债的个人和商业机构陷入金融困境时,他们通常都会卖掉资产用来偿还债务。然而,当所有的个人和机构都采取这样的做法时,资产的市场价格就会发生雪崩,负债者手中持有资产价格下跌的速度,会超出其出售资产获得偿还债务的能力增加的速度。所以,资产价格通缩会变成一场恶性循环,其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严重的实体经济的下跌。于是,已有舆论指出:美国自“二战”前实施的近80年的旨在保护银行免于在挤提中倒下的两大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和联储提供信用的制度,让所积累的风险发展到了极致,美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全球竞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把美国金融中介带出了监管的范围。而正是它们所保护的那些华尔街金融机构,拉开了这场最严重危机的大幕。时间还得回到一年前的2007年4月。被誉为全美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率先宣布破产,部分机构投资损失惨重。这便是后来人人皆知的美国“次贷危机”初现。四个月之后,也就是2007年8月开始,有美国“央行”之称的美联储开始做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资金以增加市场信心,一度保持住了美国股市的高位,也让全美上下似乎都暂时松了一口气。只是,美国人显然低估了这次所谓的“个案危机”。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出现暴跌,使得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随后的形势发展迫使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不得不接管“两房”。其实,美国房地产业在几年前还是红火一片。但几年后,房市制造出的泡沫便迅速破裂,半年不到,美国房地产市场就一落千丈。受此影响,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就从第三季度4.9%的高值直跌至-0.2%,全年增速也放慢到了2.2%,为2002年以来最低。与此种情形同时到来的,还有全美股市的急剧震荡,并频频殃及全球股市。正是意识到了此次危机是从一个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贷危机开始,而危机的主角,就是世界顶尖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结算银行,与传统意义上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所以美国国会、政府和美联储开始了反应。然而,令美国人惊醒的事件还是接踵而来。2008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此话余音未了,9月15日,有世界两大顶级投资银行之称、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雷曼兄弟和美林也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则被美国银行收购。而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也不得不再次由美国政府出面进行接管,因为这个昔日的金融巨人也气术已尽、难以为继了。至此,美国金融市场气氛空前紧张,被誉为金融市场灵魂的“三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信用上发生了道德风险,信贷上使正常运行的信贷链条突然紧缩,信心上引发了人们的恐慌心理。由此引发的,必将是人们对实体经济的信心。从新世纪金融公司开始,到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印地麦克银行、贝尔斯登、房利美和房地美、雷曼兄弟、美林、华盛顿互惠银行……当昔日一个个大名鼎鼎的金融机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逐一倒下时,美欧其他一些金融机构也似乎嗅到了末日正在来临的气味。更为可怕的是,到了2008年11月中旬,美国实体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不祥兆头开始若隐若现,以通用为代表的美国主体工业也已嗅到了风雨欲来的阵阵寒气。二、“地球村”谁能置身其外自二战之后,美国即被视为全球经济的舵手,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金融秩序也一直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所推崇。于是,美国自然以资本主义核心自居,华尔街则是这种核心的核心了。所以,当资本主义核心标志——华尔街神话破灭的时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风寒连连也就是必然的了。就在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当天,全球股市开始大跌,人们惊呼“黑色星期一”。在美国,股市创出自“9?11”事件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在伦敦和巴黎,股市跌幅接近4%;而在俄罗斯股市,MICEX指数更是暴挫6.2%。随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此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也认为,世界正面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有人担心,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似乎正在重现。时间推到了10月中旬。这一天是当月10日,世界金融形势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全球股票市场、原油市场以及粮食市场等主要市场均遭受重挫。在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震荡,道琼斯指数上下波动逾1000点,最终收于8451.49点,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28.00点,跌幅为1.49%。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也下跌了1.18%,只有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微涨了0.27%。至此,道琼斯指数已连续八个交易日下跌,累计下跌达到了惊人的2400点,无论是下跌点数还是跌幅均创历史纪录。在欧洲,主要股市表现也是如此。其中,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8.85%,使该指数一周累计下跌24%,为1987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而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和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当日也分别下跌了7.73%和7.01%。再来看看亚洲。10月10日当天,亚太主要股市全面下跌。日本东京股市日经股指跌幅高达9.62%,中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主要股指跌幅都超过了7%,新西兰和韩国主要股指跌幅超过了4%。同日的拉美国家主要股市也继续大幅下跌,其中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国主要股指跌幅都则超过了3%。再来看看原油和粮食两个主要市场的表现。鉴于整个经济形势,国际能源机构10月10日下调了2008和2009两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使得国际油价当日即跌破了每桶80美元。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8.89美元,收于每桶77.70美元,创出13个月来的新低,跌幅达到10.27%。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1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8.57美元,收于每桶74.09美元。同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和玉米期货全线跌停,小麦期货也大幅收低。当天,大豆11月合约跳空66美分低开后,瞬间即被打在跌停板上直至收盘,最终收盘价为每蒲式耳9.10美元,下跌70美分,创下2007年9月以来的新低。其余月份合约均以跌停报收。豆油和豆粕也几乎开盘即被封在跌停板上。豆粕12月合约收于每吨276美元,下跌20美元。豆油12月合约收于每磅37.29美分,下跌了2.5美分。玉米和小麦期货的情形也大致类似。世界经济中的多重负面表现,也让主要国际经济组织频频发出了警告。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08年和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仅调整为3.9%和3.0%,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则警告说,美欧正面临着陷入经济衰退的极大风险。这期间,尽管美欧、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了救市举措,但各方市场的反应依然冷淡。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方案意在给市场注入信心,只能“止血”尚未能“治本”,美国漫长救市路才刚刚开始。如此看来,美国感冒了,资本主义世界还真的要得伤寒了。更有令人侧目的一幕发生在2008年4月8日。当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出售403.3吨黄金,同时裁员15%,以稳定资金储备和减少业务调整引发的财务亏损。有人就此认为,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似乎透示出了这个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充当“救世主”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也开始面临着自身生存的考验了。令人不安的影响还不止如此。近年来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引发的危机,同样让发展中国家无法置身其外,有的还深受其害。如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说,除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等不利因素外,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受到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的冲击,这将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难。他用了一个具体数据:“今年(2008年)已有1亿人重新陷入贫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对此次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有过归纳,认为危机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程度不一,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对于那些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影响不大;对于跟美国同处一个发展水平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发达国家影响明显,尤其是一向呼应美国的英国;而对于那些新兴市场,其影响将会是放大的。不过,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从深层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思。尤其是“必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似乎正在以美国人并不情愿的效应反响着。正如IMF总裁卡恩所说,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金融体制的一系列缺陷,也证明当前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全球化金融市场的要求,使得这一体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存在众多质疑。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代言人的中国,则说得更为直接。她要求IMF应立即将监督的重点转向美国金融危机,深入分析、认真总结此次危机的教训,确定真正的风险所在并采取得力措施,满足成员国对一个稳定有序的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需求。三、中国——是新的救世主吗?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美国经济“感冒”中国经济“咳嗽”再正常不过了,尤其是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和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事实上,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开始,纵然远隔万里,它对中国的影响已能伸手可及了。只是危机发生后围绕中国的,有两种声音非常响亮:一是要求中国勇担“救世主”的责任,另一个则是认为中国可以做到独善其身。这两种声音在中国国内和国外都为数可观。然而,时刚刚走过改革开放30周年历程的中国来说,“救世主”的呼声只能是善意的恭维,而要做到“独善其身”,也早已不可能了。直至目前,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至少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已经走出国门的中国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在国外的资产虽然与机构本身的总资产比起来数额不大,但损失的比例并不小;二是中国境外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度下降,正在影响这些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三是降低了中国部分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四是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需求的萎缩,正在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出口;五是风暴带来的流动性收缩,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支付能力,使来自境外的欠款、赖账现象日益增多,影响了中国国内一些企业的收益,使资本抽回母国救急的现象也日渐增加。而从未来趋势看,人们似乎也有理由担心,此次金融危机形成的破坏力可能会继续向实体经济蔓延。正是考虑到如上影响的后续效应,中国央行于2008年9月8日19时宣布下调“双率”: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相应调整。同时,中国国务院还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自1999年开始实施的存款利息税将被暂时终止。紧跟着,中国相关部门进一步给出了“保暖”的举措,大力回调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系列政策,不仅恢复了房贷首付比例20%的规定,更出台了免征印花税、降低契税的新政。其用意不言自明。针对中国的系列性举动,全球研究者们普遍给出了正面回应。而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对“双率”同时下调实为十年来所罕见,这也间接表明了美国引发的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所形成的严峻挑战。可以预见的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实体经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扩大内需的客观需求之下,中国除了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之外,还将会出台意在增加民众就业、提高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相应政策。这不仅是应对危机的需要,更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需要。当然,与世界其它主要经济体比起来,中国金融体系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冲击要小;至于说到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其破坏力相对而言则会更小,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不会发生改变。所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0月14日就当前国际金融形势表示,近些年来,中国金融业稳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多年来的改革增强了中国金融抗风险的能力。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只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工作,中国有信心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就此来说,中国金融体系的有限开放,实乃幸运之举了。于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其整体经济表现为全球所关注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IMF2008年10月发表的报告就说,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对当前世界经济来说“非常重要”。根据这一报告,中国经济2008年和2009年的增速将分别为9.7%和9.3%,虽较过去几年有所放缓,但在各大经济体中仍然首屈一指。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2008年10月下旬也表示,尽管中国也受到目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三大因素中国较好地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一是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存在资本管制,这就为中国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他进而表示,由于有以上的良好基础,中国可以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在刺激内需方面,中国可以增加农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加强教育和医疗开支等。因此,他对中国经济前景仍充满信心。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面对这场危机,如果不立即着手挽救经济,严厉打击华尔街不顾后果的贪婪和冒险行为,美国将陷入数年的衰退,更要面临失去最有潜力和前途一代的危险。 ——美国新任总统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今天,全球上百万人担心自己的积蓄、公寓和存在银行的存款。我们有责任给他们一个清楚的答案。谁应该列这场灾难负责任?希望肇事者受到惩罚并受到严肃查处。 ——法国总统 尼古拉·萨科齐美国正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前美联储主席 格林斯潘罗马帝国的衰落也是从一场金融危机开始的。由西方主导的金融市场突然疲软而产生的局面要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尴尬。此次金融危机让世界变得更加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
名人推荐
拿什么拯救你——美利坚魏昕 文 美国时间2009年3月12日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一天,有近十部卫星转播车和数百名记者聚集在了纽约南区法院门前,同时也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目光。其中的焦点人物就是上年底曾轰动了全球的那个名叫伯纳德•麦道夫的人。 也就在这一天,麦道夫有了新的身份和新的住址,甚至有了新的身份牌号码。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曾被投资人昵称为“伯尼”的伯纳德•麦道夫将在他的新住址里呆上一个世纪又50年。麦道夫新的身份牌号码是61727054。而他的新居,是8英尺乘7英尺半的一个牢房。同室的室友,可能是强奸犯,或是某位贪污的白领人士。麦道夫曾是华尔街呼风唤雨的人物,被捕前是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总裁,麦道夫证券交易公司的创始人,于2008年后期被美国FBI逮捕并被美国证监会起诉,案涉“庞氏欺诈”。此人也是目前为止美国金融危机能够曝光的最大注脚者之一。最新的数字显示,麦氏涉案总金额达到了惊人的648亿美元。如同他自己所说,“我很沉痛地发现,我伤害了很多很多人,包括我的家庭,我亲密的朋友,我的商业伙伴和数以千计把他们的投资交给我的客户们。”如果说几年前美国最大的会计公司——安然——因失信问题瞬间倒闭,一度惊醒无数梦中人的话,那么作为美国资本界核心操盘手之一的麦道夫,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了。这是因为,此君当庭即痛快地承认了如下罪状:证券欺诈、证券咨询欺诈、邮件欺诈、电话欺诈、为证券欺诈进行的国际洗钱、虚假财务报告、伪证、向证监会提交虚假文件,以及从雇员福利计划中偷窍等共计11项罪名。所以,美国法院便将麦道夫11罪并罚,总计得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150年牢狱岁月。 然而,无论是受害者,纽约华尔街,直至美国整体,却注定是无法再回到它曾经引为得意的辉煌时光了。 关于这一点,全球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早在2008年末就替所有的人道出了原委。他在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的第三个月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首次将题目直接指向了美国的“道德危机”。弗里德曼在文章中说:他不同情正在遭受审判的华尔街投资专家、纳斯达克前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为此人玩弄庞氏骗局,诈骗了投资者的巨额资金。他进一步表示,与华尔街在廉价信贷、低标准和极度贪婪的推波助澜下玩弄的“合法”骗局相比,美国金融市场中的庞氏骗局其实并不算特别无耻。因为,相对于美国的金融规范、管理和判断力全面崩溃,麦道夫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正因为如此,他认为美国需要的不光是金融救援,更需要道德救援。这无疑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通认知。只是,谁又能给美国“道德救援”呢? 与弗里德曼指责相对应的,是2009年3月13日的中国“两会”记者招待会。在这次的记者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罕见地面向国际媒体公开表示:“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说句老实话,我确实有些担心。因而我想通过你再次重申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 温总此语一出,随即成为全球主要媒体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华尔街日报》在第一时间就发文指出,中国总理在公开场合对美国投资安全性的担心,显示了全球经济危机之下,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 这种变化说白了,就是一向喜欢对整个地球指指点点的美利坚,到了应该好好检疫一下自身的时候了。 众所周知,多年来,美国官员轮番前往中国,向中国政府或金融主管高层宣讲实现银行私有化的必要性。美国人还不无得意地用潜台词强调:中国理当向美国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配谈所谓的国际金融话语权问题。 只是,就连美国人自己如今也不得不承认:从诸多方面来看,中国比当前的美国更稳定,应对危机的战略也更明晰。“尽管两国看起来越来越相似,但显然走出了迥然不同的历史轨迹。” 为了正面回应中国总理的质疑,3月13日晚些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事务助手、被正式提名为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的劳伦斯萨默斯于华盛顿表示,中国对美证券投资是安全的。他表示,奥巴马总统已做出明确承诺,对于投资的资产,美国将是“可靠的管理者”。第二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表示,不仅是中国政府,而且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对在美国投资的安全性抱有绝对信心,对美国国库券、政府债券的投资以及对私营部门、商业和工业的投资都是如此。即便如此,美国的承诺就真的靠得住吗?特别是这个国家正面临着全面的“道德危机”之时。在中国2009年的“两会”结束后不久,一些美国经济人士便纷纷发表预测性文章,认为美国经济将会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全面恢复。言外之意,美国还是那个美国,华尔街也许还是那个华尔街。只是,了解美国内情的人,包括美国所谓的精英们,都不得不在私下里接受这样的拷问:华尔街还能复活吗?美国的跨国巨头们怎么越来越像“多米诺内牌”?美元霸权的日子还能支撑多久?“新美国梦想”的奥巴马政府风光又能几何?“美国世纪”为何正走向末路?“帝国的挽歌”为什么提前敲响?最大的“债主”——中国怎么越来越不高兴……上述问题自然也已成为国内外出版界所关注的焦点领域。只是,虽然目前针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相关出版物已有不少,但纵观其中的大部分图书,大多还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危机本身之上。这在当前的大环境中越发凸显出了图书内容和写作视野的局限与不足。而能够对上述诸多焦点问题一一给出详尽阐述和回答的最新出版物,便是九州出版社于3月份最新出版的重点图书——《谁来拯救美国》了。 看完《谁来拯救美国》,便想借用一句读者的评论:如果《货币战争》揭开了世纪金融霸权的内幕,《谁来拯救美国》则揭秘了一个真实、危险的美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