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楚双志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初的10年(1901-1911年),是清末新政的10年,也是清王朝的最后10年。在这10年中,希望与幻灭并存,出路与绝望并存。清廷指望通过这次改革与调整,一方面重振民心,渡过所存在的严重的统治危机;一方面为国家寻找出一条出路,使国家达到富裕强大的境地。但由于清廷没有能力来领导这样一场“前不见古人”的改革运动,加上当时整个国家行政官僚机构的极端腐败与混乱无序,结果,这场自上而下的几乎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近代化运动失败了。清末新政是以清朝统治集团为政治主体进行的一次政治改革,是中国早期近代化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它给予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以深刻的影响。在这一促进中国近代社会各方面迅速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过程中,袁世凯集团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与加速作用。以袁世凯为首的袁世凯集团,为了领导当时的潮流,壮大自己的势力,在清末新政中,对于各项新政措施,不遗余力,积极推行,成效显著。在清末新政中,军事、警政、教育、宪政、实业等方面的巨大变革都与袁世凯集团的努力密不可分。袁世凯集团举办的新政以直隶、东三省等地区为主。尤其是直隶新政,影响更为巨大,可以说是在各方面开风气之先。袁世凯集团助推新政的成功,使袁世凯一时如日中天,为天下所瞩望。这为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集团乘机倾覆清室,实现从地方走向中央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概要
本书宗旨不是专门研究袁世凯集团的发展历史,也不是专题考察整个清末新政的基本情况。本书所侧重的是社会角色与社会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即把袁世凯集团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将其置于清末新政之中,既探讨其对清末近代化的作用,又力图说明其对清末政局及清廷权力变动的影响,力图揭示清末中央和地方权力此消彼长的变化根源及其来龙去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袁世凯集团扩张的契机
一、袁世凯集团的兴起
二、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新政实践的时空轮廓
第二章 直隶新政
一、袁世凯的用人路数
二、祛锢弊而订新章
三、北洋六镇与军事学校
四、创建近代化的巡警制度
五、兴办北洋实业
六、大力发展新式教育
第三章 又一幅新政肖像
一、北洋势力向东兰省的渗透
二、政治的刷新
三、发展东三省经济
四、兴教育开民智
五、加强军事防务
第四章 立宪:变政与权争
一、地方自治的样板
二、1905年的大辩争
三、丁未政潮
四、司法改革的领头羊
五、狱政的改良
第五章 换位:权威和秩序的重建
一、天下瞩目的强势集团
二、清廷的危机
三、从地方走向中央
四、遗祸民初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袁世凯集团扩张的契机一、袁世凯集团的兴起袁世凯集团的兴起是清末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吴虬在《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一文中说:袁世凯集团“惟自创生以迄溃败,亘延二十余年,决非偶然事实……但物竞天择,惟适者存,北洋派之兴,必有适于生存之环境,北洋派之败,必有不适于生存之环境”。此言一语中的。 从光绪二十一至二十七年(1895—1901年),短短7年间,袁世凯集团何以能强有力地崛起,并迅速成为清廷赖为存在的柱石?其原因纷繁复杂,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的崛起绝不是偶然的。大致说来,决定这一集团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有六:(1)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太平天国的打击,导致清王朝的经制之师——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没落。(2)在安内攘外的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和汉人地方集团迅速崛起,改变了大清王朝200余年的基本政治结构,中央与地方的平衡被打破,军事政治权力下移到地方,“千古变局”出现,王权危机陡增。(3)在甲午战争中,淮军瓦解,中国需要一支新的武装力量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甲午战争后,淮军失势,李鸿章病逝,淮系军事政治集团支撑清王朝大厦的时代结束。清朝政治出现了一个相对的真空,需要新的政治势力来填充。(5)清末官场腐败,掌权人物腐化,给袁世凯集团发展私人势力提供了契机。(6)在淮系崩溃以后,以袁世凯为领袖的袁世凯集团崛起,而不是以其他什么人为领袖的什么集团崛起,是与袁世凯自身的才干和作用密不可分的。读袁世凯的奏疏、信札和有关袁世凯的传记,给人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即袁世凯的抱负和雄心很大。对袁世凯十分了解的荣禄就曾指出:“此人有大志,吾在,尚可驾驭之,然异日终当出头地。”正因为袁世凯有这样的抱负和雄心,他才能在以后的新政中,率领袁世凯集团在山东、直隶与东三省做出很大的成绩,从而为袁世凯集团迅速从地方走向中央、利用辛亥革命之机走向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推荐
《变革中的危机:袁世凯集团与清末新政》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观清末十年大变局,一场地方和中央的地方博弈,一个变革失控就江山失守的活案例。再现大盗窃国的幕后台前,在细节处品袁氏当国的历史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