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阎崇年 页数:231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上古之世,并无都市,自然也无都市生活。其时先民的生活,如《韩非子·五蠹》所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日有巢氏。民食果瓜蜂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日燧人氏。上古的先民,过着“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生活;“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生活;“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的伏羲氏生活;“靳木为耜,揉木为耒”的神农氏生活。先民们于丛林、山野、水泽、平原,过着或狩猎、或畜牧、或佃渔、或耕植的原始而淳朴的生活。他们衣则禽兽之皮,遮羞蔽体;食则禽兽之肉,茹毛饮血;住则穴洞之室,阴暗潮湿;行则双步彳亍,缓慢劳累。上古之民,在漫漫长夜中,度过了无都市的原始生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建城池,筑宫室,识文字,习礼仪。在都市里,人们之衣,或文绣、或短褐;人们之食,或粱肉、或糟糠;人们之住,或宫殿、或茅舍;人们之行,或车马、或步履。诚然,有都市,才能有都市生活;都市是都市生活之载体。何谓都?《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日都。”这只触及中国古代都城祭祀、军事、行政、居住诸功能中祭祀一项,尚不完整。《华严经音义》又载:“天子治居之城,日都。”《吴越春秋》亦载:“筑城以卫君。”
内容概要
本书以都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岁时节令、宗教祭祀、娱乐健身等生活为主,兼及其余,讲述都市生活的历史。
作者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三代都市生活 第一节 夏都生活鸿爪 第二节 商都生活撮录 第三节 周都生活纵横第二章 秦汉都市生活 第一节 秦始皇帝起居 第二节 两汉都城宫苑 第三节 秦汉都市风貌 第四节 两汉市井民生第三章 魏晋都市生活 第一节 都城星罗棋布 第二节 都市佛教兴衰 第三节 城市文士风骨第四章 隋唐都市生活 第一节 隋唐城宫苑囿 第二节 十国都市梗概 第三节 市民生计经纬 第四节 都会各业侨民第五章 宋元都市生活 第一节 汴京街市画卷 第二节 临安西湖四民 第三节 兴庆党项兵民 第四节 燕京民族风习 第五节 大都城汗八里第六章 明清都市生活 第一节 北京城池宫殿 第二节 皇家坛庙苑林 第三节 帝后宫廷秘迹 第四节 陪都城阙市井 第五节 满洲旗人习俗 第六节 民人生活风尚 第七节 岁时节令纪胜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三代都市生活第一节 夏都生活鸿爪中国古代曾被称为“华夏”,这说明中华文明史是从夏代开始的。夏(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华文明史的第一个闪光点。《史记·夏本纪》载:黄帝之子为昌意,昌意之子为颛顼,颛顼之子为鲧。其时,洪水滔天,万民忧苦。鲧受命治水,历时九年,功用不成,被殛于羽山而死。鲧死之后,子禹承父业,继续治水。禹敏锐勤奋,劳身焦思,薄衣食,卑居室,居外十有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成,死于会稽。禹死,以帝位授益。但禹子启,夺取益位,自立为帝,是为夏后帝启。从此,中国结束上古尧、舜、禹禅让的时代,开始了夏朝。相传夏启继帝位后,召集诸部之长,在钧台(今河南禹县)宴飨,以示登位。夏都经常迁徙,太康、仲康都斟郡,少康都阳翟,帝杼都原等。夏朝的都城,相传自鲧始。《水经注·河水二》引《世本》载:“鲧筑城”。《路史》注引《世本》亦载:“鲧置城郭”。鲧是否确筑城郭,无从查考。但是,近些年来,发现多处夏代城邑遗址。淮阳平粮台古城址。它位于河南淮阳县城东南八里处,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一百八十五米,今残存夯土城墙,墙顶部宽九米,下部宽约十三米,高三米余。并发现南、北两个城门。考古测定:它距今约四千余年。登封王城岗古城址。它位于嵩山脚下,河南登封县告城镇西二里的台地上。城的构成,分为东城和西城,均有部分残迹可寻。城子崖古城址。它位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四百五十米,东西宽约三百九十米。它比上述平粮台城和王城岗城均略大些。偃师二里头古城址。它位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这个古城遗址面积很大,东西约四里,南北约三里。这里是夏朝的重要都邑。古城址内发现的一号宫殿遗址,有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约一百零八米,南北宽约一百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台基上夯土建筑的主体是一座殿堂,堂前为庭院,殿堂和庭院被围墙圈起来。沿围墙还有一周廊庑,其南面是大门。整个建筑由殿、堂、庑、庭、门等组成完整布局。殿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东西约三十米,南北约十一点五米。从其残留地基和柱洞探知,这座大殿坐北朝南,面阔八间,进深四间。据建筑学家推测,大殿上为四面坡殿顶,周环檐柱。这当为中国古老而雄丽的宫殿建筑。夏代贵族住居宫殿,平民住居民房。这种房屋,据考古资料知道,它分为平地式房屋、窑洞式房屋和半地穴房屋三种样式。平地式房屋:有夯土台基,为上木结构。其中一处房屋,南北长八点五米,东西宽约四米。遗址中有柱洞和柱础石。这种平地式房屋,主要为平原地区居民的住居之所。在山地则有窑洞式房屋。窑洞式房屋:这种房屋多选址在断崖、沟崖、高丘之处,由掏挖而成。其面积一般在四平方左右,比较窄小而简陋。半地穴房屋:这种房屋多在平原与山地之间,如在河南郑州、偃师等地均有发现。其特点是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大小不等,小者五平方米,大者十平方米,一室可容三至五人。夏人的住,略如前述。夏人的衣、食、行、用、乐,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分述如下。衣,贵族与平民有差异。贵族穿丝帛衣,《管子·轻重甲》载:“昔者桀之时,女乐三千人,……无不服文绣衣裳者。”平民多着麻布衣,地下考古已发现夏代的麻布,就是例证。食,除一般食物外,相传夏人造酒。《战国策·魏策二》载:“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孟子》也载:“禹恶旨酒,而好善言。”例这都说明夏代已有造酒技术。夏代造酒之师,《世本》载:“杜康造酒”、“太康造秫酒”。在二里头遗址四十八座墓葬的随葬器中,据统计占比例最大者为酒器,其次是炊器和食器。这反映饮酒在当时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之地位。行,陆行、水行、泥行、山行,各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史记·夏本纪》载:禹之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撵。”其时,是否有车、舟、橇、撵,很难考证。但是,夏代有车,文献多载。《吕氏春秋·审分览》载:“奚仲作车”。这不仅载述夏代已能造车,而且载述夏车为奚仲所造。用,夏人使用的器具很多,以其质料而言,有陶器、石器、玉器、漆器和青铜器等。玉器,有玉钺、玉铲、五戈、玉圭、玉刀、玉琮、玉版等。漆器,《韩非子》载述夏代漆器: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上面引文中的“染”,或作漆,或通漆,都是指墨漆其外。里面红色、外面黑色的祭器,当是漆器。同时,夏代的漆器,已在考古中发现。一九八。年,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发掘墓葬中,出土有漆器,内有漆盒等。乐,主要指音乐、舞蹈和杂技。相传夏代有“韶乐”、“韶舞”,就是既有音乐,又有舞蹈。“韶乐”和“韶舞”对后世影响很大。《论语·述而》载: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八佾》又载:“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相传夏启时,已有“九歌”。屈原《楚辞·九歌》则是夏代“九歌”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夏代还有杂技。相传夏代已有“击壤”的娱乐。这种娱乐方法是:在地上竖起一块小木头,称做“壤”;娱乐者每人手持一块类似“壤”的木块,画定距离,按序投掷,击中“壤”者为胜。此外,相传夏时还有傩舞。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傩,音挪,又通难,傩舞是一种原始文化的舞蹈。在行傩舞时,方相氏戴着黄金四目的面具,率领着众多戴着各种图腾兽形面具的人表演,并击鼓大呼,驱除鬼疫。这种傩舞一直流传至今,今福建的一些地区,逢着节日,行傩舞相庆。夏人的生活,已蒙知历法。古文献中有“夏令”和“夏时”的记载。《论语·卫灵公》载:“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夏时,汉朝郑玄注为“夏四时之书”,后人称之为《夏小正》。今人常称农历为“夏历”,这是中国最古的一部历书。但是,据学者研究,今见《夏小正》一书,约成书于战国;然而,其内容总结了从夏代至战国的天文历法经验。除夏历之外,夏人可能已知道干支纪日。《后汉书·律历志》引《礼记·月令》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乙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是否大挠始作甲子,已无法考证。但商代已有刻着干支的甲骨,可推测在夏代可能已发明干支记日之法。夏代的都邑生活,夏桀的淫奢,是夏末贵族生活的一个缩影。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其时,整个宫廷极为混乱。《淮南子·览冥训》载:逮至夏桀之时,主暗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是以至德灭而不扬,帝道掩而不兴,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德,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邪人参耦比周而阴谋,居君臣父子之间,而竞载骄主而像其意,乱人以成其事,是故君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夏桀不仅君臣乖、骨肉疏,而且功罪倒、是非混。他还进行战争,其目的之一是攫取美女。桀征伐有施氏,有施氏以美女妹喜相献;又征伐岷山氏,岷山氏献美女琬、琰。桀广取美女,储于宫室:《竹书纪年》载: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桀之奢淫,史载其事: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选烂漫之乐,日夜与末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末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庸失乱,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丹……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以为乐。妹喜笑以溺酒池者为乐,又笑以裂缯者为乐。《帝王世纪》载云:“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夏桀酒池肉林,淫奢过度,天怒民怨,终至丧国。商汤起兵,战于鸣条,夏桀逃奔,死于南巢。夏亡商兴,商代都市生活取代了夏代都市生活。第二节 商都生活撮录商代都城众多。《史记·殷本纪》记载,自契至汤,都城八迁。八迁都城的城址,各书载记略异。有的学者认为:据《世本》记载,契原在毫(今山东曹县)地居住,迁居于藩(今山东滕县),是为一迁。又据《世本》记载,契子昭明迁于砥石(今河北诋水一带),是为二迁。据《苟子·成相》记载,昭明又迁于商邱(今河南商丘),是为三迁。再据《世本》记载,昭明子相土从商邱迁到泰山,是为四迁。据王国维考证,相土时曾有二都:一是西都商邱,另一是东都泰山。相土后从泰山复迁至商邱,是为五迁。尔后商又迁都殷,是为六迁。从殷再迁回商邱,是为七迁。成汤再由商邱迁亳,从先王而居,是为八迁。诚然,商代前期迁都之次数、城址、原因,各书所载,颇有歧异;各家所见,仁智略异。就其原因而论,或游牧,或水灾,或战争,或内讧,各有其因,难以画一。偏执一说,恐难圆通。成汤迁毫之后,朝政稳定,战事较少,经济发展,平民安居。这个局面的形成,同商以夏亡为鉴不无关系。商汤能汲取夏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史记·殷本纪》记载汤征诸侯时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其时,很注重总结历史教训,《诗·大雅·荡之什》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来,许多典籍总结夏亡之训,其中《韩诗外传》载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