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王祥瑞 页数:269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23章,系统地介绍了循环功能监测技术的发展史、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等,有助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时地了解、掌握当代监测的新技术和新理论。本书既广泛参考临床循环功能监测的最新国内外文献,反映了最新研究动向,又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循环功能监测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本书内容丰富,阐述深刻,操作实用,是麻醉科、内科、外科、急诊科和ICU等相关专业医务工作者的理想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循环的物理定律 第一节 流体力学的概念 第二节 守恒定律.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动量矩定律) 第四节 牛顿黏滞定律 第五节 黏性流体的运动规律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意义 第七节 胡克定律第2章 循环生理. 第一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第二节 心动周期 第三节血压 第四节 静脉血压及回心血量 第五节 心输出量 第六节 体循环阻力 第七节 冠脉循环和肺循环第3章 心电图监测 第一节 导联系统及其选择 第二节 临床心电图分析 第三节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处理 第四节 心肌缺血时的心电图表现 第五节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第六节 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第4章 心率变异性分析 第一节 原理 第二节方法 第三节 临床意义 第四节 注意事项第5章 血液的流体力学 第一节 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第二节 血流阻力 第三节血压 第四节 血液流变学第6章 无创性血压监测 第一节 血压测定方法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人工袖套测压法 第三节 电子自动测压法 第四节 注意事项第7章 动态血压监测 第一节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 临床意义 第三节 注意事项第8章 微创血压监测 第一节 压力监测系统的物理特性 第二节 压力监测方法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第四节 并发症防治第9章 脉搏曲线 第一节 脉搏分析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脉搏波的波形 第三节 脉搏波的传播 第四节 脉搏波的波形分析 第五节 脉搏波的临床应用·第10章 中心静脉压 第一节 穿刺和插管径路 第二节 穿刺插管操作方法 第三节 临床意义 第四节 并发症和防治措施 第五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第11章 肺动脉漂浮导管 第一节 漂浮导管的结构 第二节 漂浮导管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漂浮导管的监测指标 第四节 漂浮导管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第12章 温度稀释技术 第一节 单次温度稀释法 第二节 连续温度稀释法第13章 脉搏分析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第一节 使用方法 第二节 测定参数 第三节 基本原理 第四节 ITBV和EVLW的临床应用第14章 超声多普勒技术 第一节 经食管超声多普勒技术 第二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第三节 经气管多谱勒法第15章 生物电阻抗技术 第一节 心阻抗血流图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节 心阻抗血流图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ICG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第四节 ICG对胸腔液体容量的监测 第五节 临床应用 第六节 ICG技术的有效性及社会价值 第七节 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第16章 经气道监测心输出量 第一节 气道内温度一时间曲线法 第二节 部分二氧化碳重复吸人法第17章 感应心动图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信号记录和处理系统 第三节 感应心动图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感应心动图的应用评价第18章 心磁图 第一节 发展历史 第二节 心磁图检测仪 第三节 临床应用第19章 血管外肺水监测 第一节 有创性监测方法 第二节 无创性监测方法 第三节 临床意义 第四节 注意事项第20章 经气道探头监测中心体温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第一节 经气道探头监测中心体温 第二节 经气道探头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第21章 微循环监测 第一节 微循环概述 第二节 微循环的解剖生理学 第三节 微循环中的压力与血流速度 第四节 微循环监测主要方法 第五节 微循环监测临床意义第22章 胃肠黏膜内pH值的监测 第一节监测原理 第二节 监测方法 第三节 临床意义和应用 第四节 注意事项第23章 血乳酸监测 第一节乳酸代谢 第二节 乳酸测定方法及原理 第三节 临床意义参考文献附录一 书中常用术语附录二 循环功能监测的正常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