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作者:孟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页数:625 字数:900000
前言
史志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都是以史志记录下来的。孟津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历史上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孟津,如八百诸侯会盟、楚霸王绝河亡秦、伯夷叔齐扣马谏等。孟津与洛阳相邻,历史上部分地域数次进出洛阳,属京畿重地。有6个都城在孟津境内,故有“13朝都会半孟津"之说。这些史实也都是以史志的形式流传至今的。改革开放以来,孟津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全县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时值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孟津县志》(1986~2000)即将付梓问世,这是我县地方史志工作的一件盛事。对这15年工作的成败得失进行客观的记录和总结,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内容概要
一、《孟津县志》(1986~2000),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1986~2000年间,孟津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变革中的发展状况,展现孟津人民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二、本志为《孟津县志》(1991年版)的续志。上限起于1986年,下限止于2000年。为全面反映改革开放,部分内容适当上溯。 三、本志为章、节、目结构设置。大致依志首、环境资源、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党政群团、科教文卫、社会生活、人物传录、乡镇概览、附录等类别。分为36章158节523目。 四、本志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文字力求准确、乘简洁、朴实、流畅。 五、本志采用述、记、志、图、表、传、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采用编年体和记事本末体。 六、志内文字、时间、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的运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简化汉字表》、《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河南省第二届三级志书行文通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七、称谓、地名使用标准名称,组织机构、会议文件等名称,凡第一次在志书中出现时用全称(括号夹注简称),文内不署名的省、市、县分别为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八、本志人物设传记、简介、名表。坚持生不立传原则,重点收录副市(师)级以上党政军界领导干部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以生年为序排列。 九、本志文字资料以各供稿单位提供的资料为据,数据以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统计资料没有显示的数据采用行业主篇的数据。
书籍目录
凡例概述大事记第一章 建置区划第二章 环境 资源第三章 人中与计划生育第四章 土地管理第五章 环境保护第六章 城乡基础建设第七章 建筑与房地产第八章 交通 邮电第九章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第十章 改革开放第十一章 经济综述第十二章 农业第十三章 工业第十四章 乡镇企业第十五章 商贸服务第十六章 旅游第十七章 金融保险第十八章 财政、税务第十九章 经济管理第二十章 中共地方组织第二十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二章 人民政府第二十三章 人民政协第二十四章 社会团体第二十五章 人民武装第二十六章 政法第二十七章 人事劳动第二十八章 民政第二十九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第三十章 教育 科技第三十一章 文化第三十二章 卫生 体育第三十三章 人民生活第三十四章 民情民俗第三十五章 人物第三十六章 乡镇概览附录编纂始末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竿人均消费支出3739元,全县城镇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5282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359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07元。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1元,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37.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更新思想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以改革促建设,以开放求发展。1986年3月,县委书记段松茂赴浙江台州挂职锻炼6个月回来后要求全县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变通措施,全面发展孟津经济,一批“庭院经济”由此产生。县委、县政府多次邀请省、市委党校和著名学府的专家教授到孟津传授市场经济知识,举办“招商年”、“项目发布会”、“孟津籍在外人员座谈会”,组织参观考察团等加强外联活动。1988年始,逐步对干部任用制度、企业用工制度、管理制度、土地“两田”(责任田、经济田)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租探索。工厂实行政企分开,从机制上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进行合理的承包转让、出租、兼并、拍卖等。全县国有和集体企业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变,财税制度、金融体制、保险、外贸及各行各业都围绕市场经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后逐步进行了政治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使全县群众思想进一步更新,创业路子进一步拓宽,生活逐步富裕。1992年和1997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理顺关系,精减机构为重点,两次对县、乡机构进行精减和改革。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机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1986年全县人均耕地0.18公顷,至2000年,人均耕地为0.1公顷,较1986年减少0.001公顷,但粮食产量持续上升。200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8.73万吨,比1986年的11.75万吨增加6.98万吨,增长1.62倍。畜牧、水产业有较大发展,随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0年,大家畜年末存栏41282头,比1986年的51476头下降19.8%。生猪年末存栏135200头,是1986年83270头的1.62倍。山绵羊年末存栏48000只,是1986年30400只的1.58倍。家禽存栏117.0万只,是1986年87.5万只的1.36倍。年末水产品产量3350吨,是1986年353.8吨的9.47倍。肉类总产量16491吨,是1986年3608吨的4.57倍。禽蛋总产量6638吨,是1986年1610.6吨的4.12倍。蔬菜总产量27418吨,是1986年15386吨的1.78倍。植树造林取得新进展,果品生产有所回升。2000年,完成造林面积3430公顷,四旁植树65万株。年末果园面积1382公顷,水果产量11837吨。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0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5.6万千瓦,机耕面积28.79千公顷,机播面积31.97千公顷,机收面积24.1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21.36千公顷,机械脱粒粮食9.21万吨。全年农村用电9952万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083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3667公顷。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两大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在农业高新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并注重适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全县广大农民逐步走向小康。工业方面,1986年前是以机械加工为基础,以电子为先行的产业结构模式,无支柱产业。
编辑推荐
《孟津县志(1986~2000)》:中国地方志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