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2-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孙津 页数:340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的内容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十多年来学术研究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民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转型等。另一层含义是说,这些内容大致可归为“比较现代化”这个研究方向,而且它们同时(也可以说从方法论的角度)表明了什么叫比较现代化。在我看来,现在关于现代化(以及比较现代化)的研究即使不能说已整个误入了歧途,至少也明显存在着这种可能。因此,本书的论述一方面说明了这种误入歧途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则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误入歧途,相关的学术研究应如何对待被我称之为一种“视域”的比较现代化。 我以为自己对上述两方面的理解是有道理的和符合实际的,并且是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举个例子来说吧。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是“比较现代化”,常有学生(以及学者)问:比较现代化是什么意思?如果攻读这个方向,将学什么?如何选题?甚至还问这个“方向”属于什么学科、什么专业?我的回答是:随便,只要与现代化有关即可。其实,当今世界又有什么与现代化无关呢?所以,问题在于怎么看待现代化与现代化的真实含义之间有一个关系。我用“视域”这个词来表示这个关系,而此书不仅表明了对现代化诸主要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而且体现了对比较现代化本体形态的把握。 也许,从人们对“专著”的习惯理解来看,本书的内容似乎并不“专一”,而且明显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以及概念不清的“文化”等多种学科或领域。但是,这些内容(包括所谓它们所属的学科或领域)都是在关系到现代化这个意义上统一起来的。换句话说,是“比较现代化”的“专一”研究。因此,虽然本书的部分内容是发表过的,但在此却不是一般的论文集汇编,而是相互关联的部分和问题构成的整体研究。
作者简介
孙津,博士,1953年生于南京市,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早年从事哲学和美学研究,近十多年来,主要从政治社会学角研究比较现代化和农民问题,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政治学、社会学:《中国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部分 理论建构 比较现代化的哲学基础 社会变化及其知识境况 现代化发展中的人 农民问题的真实含义第二部分 现代化运动 现代化的“实现”及“转向”可能 强弱对比的运动张力 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 形成特色的内因和外因 中国的反封建及社会主义选择的世界意义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创新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化 社会转型的有效及创新 中国政治文化导论 农民的文化裂变和农村的公民社会 作为政策机制的城乡统筹 区域经济的社会机制第四部分 美学与文化 现代中国美学的形上学批判 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变化与生成 现今中国文论的严肃话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