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9-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维之 页数:514 字数:406000
内容概要
本书论述了一个精神哲学新体系,揭示了精神的本质是“知”,用现象学方法得出了“知、明、我”三位一体的结论,再以此为进路,结合因果同一性原理阐述了精神心理现象的由来与发展过程、机制和因果根据,论证了“一体两观”的心身关系。与精神现象相联系,本书阐释了自我的四个层次,着重论证了自我的由来,证悟了先哲关于“宇宙一我”的直觉结论。阅读本书可以在系统领悟精神意蕴的同时,也会对世界的人生获得一个较圆通的基本理解。
作者简介
王湘楠,笔名:维之。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哲学原理研究工作。已出版《论自我》、《精神本质新论》和《因果关系研究》三部专著,参与编著《中国社会发展观》和《高科技的社会意义》两书;已发表《论“自我”问题的哲学地位》、《试论人的第四层面》和《空
书籍目录
导 论 一 精神与哲学 二 从现象到物质 (一)现象学直观——形成经验客体 (二)本质直观——发现普遍规律 (三)分类律——证知他人之心 (四)现象矛盾——揭示物质存在第一章 论“知、明、我”三位一体 ——“知”的意义研究 一 “知”的相关研究与疑难 (一)古今学术有关认识与“知”的研究 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论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论 现代心理学对于认识的研究 关于“知道”的一些思考 (二)“知”的疑难分析 二 论“知、明、我”三位一体 (一)“知”之义——明与我 (二)“知、明、我”的现象分析 三 “知”的机制分析第二章 精神的概念 一 论精神的本质 二 精神的概念l第三章 精神的由来l 一 还原论与整体论 二 因果的同一性 三 已有的精神由来论简述 (一)唯心论的精神由来观l (二)二元论的精神由来观 (三)中立一元论的精神由来观 (四)唯物主义的精神由来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上的精神由来理论 突现论的精神由来观 功能主义的精神由来论 副现象论的精神由来观 两面论的精神由来理论 四 精神的由来——仿磁说第四章 精神与物质和神经的关系 一 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二 精神与大脑神经活动的关系 三 心身和谐的实现 (一)种系进化对心身和谐的作用 (二)后天学习对心身和谐的发展 (三)言语活动中的心身和谐l 四 几个相关问题 (一)坚持唯物主义的心身观 (二)灵魂问题 (三)无意识心理第五章 动物与机器的心理 一 动物心理的考查 (一)无脊椎动物的心理考查 (二)脊椎动物的心理考查 二 动物的痛苦与救助 (一)家养动物的痛苦 (二)野生动物的痛苦 (三)救助动物 家养动物的救助 野生动物的救助 三 机器心理的问题与利用第六章 自我与世界 一 自我概念 二 我由何来 三 宇宙一我 (一)我与非我不能二元并存 (二)物质基元全同性为众我同一之根据 (三)众我皆明而同一 (四)自我隔离现象分析 (五)宇宙一我理论概观 四 大同世界附录一 个新宇宙论 一 空间与时间 二 空问不能为虚态 (一)无与虚空 (二)人类对空间虚实的认识过程 (三)“空实物实”观的内在矛盾 三 “空实物虚”的宇宙论 四 虚灵与精神回顾
章节摘录
书摘 第二,作为一个觉知者,它应该具有一种普遍的觉知能力。正像人作为一个认识主体能够看见周围的一切一样,这个觉知观念的脑内知者也应该能够觉知脑内的一切,即除了觉知各种观念之外,还应该觉知脑颅内的细胞组织和神经冲动。但事实上,这个知者对于脑内的物质结构与活动是毫无觉知的。如果这个觉知者不能够觉知脑内的物质性存在而只能专门觉知观念的话,那么它就必须具备专门辨识各种观念或映象的机构,即某种类似感官的东西。这样一来,这个觉知者就成了一个五官俱全的脑内小人了,它无异于宗教神学中所说的灵魂实体,这与科学精神不符。 第三,所谓觉知者,也即是一个“知”的主体。但一般公认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如果再在人的头脑里又设置一个觉知者的话,那它就是一个主体中的主体,这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若有主体中的主体,也就可以有主体中的主体中的主体……从逻辑上讲,作为认识过程之终端的东西应该是自知的(即不应该再由他者来觉知它,否则就不是终端了)。如果不想在脑内设置灵魂的话,观念或主观映象本身就应该是一自知性的认识终端。 综上所述,假设存在一个脑内觉知者的主客体分立的觉知模式,在逻辑上不能自洽,不能合理地说明觉知的发生,并且也与上面关于“知”不能用关系来理解的分析结论相违,因而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一种常识性的误认,是把日常所见的人.与物的关系直接搬进头脑里来解释觉知之理的一种尝试。然而,克服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觉知模式(或意识模式)乃是哲学史上长期努力的目标,是自莱布尼茨以来就已着手解决但又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认识论问题。 关于观念由谁来知问题的第二种见解是认为,无须假设觉知者,观念或映象是由脑本身来觉知的。这种观点为心脑同一论等一些学派所赞同,但也面临以下几种反对理由,实际上也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如果脑本身能够觉知观念,那么它也就是一个有知的东西,作为一有知的东西,除了觉知观念之外,还应该能觉知进入自身的其他东西,像传人脑内的神经冲动和流人脑内的血液等东西。事实上,对于这些东西,脑是毫无觉知的,因此它就不能算是一个有知的东西,从而观念也不能由脑来觉知了。 第二,观念不是实体,它虽然依存于空间事物(脑组织)而存在,但不占有物质空间,它不是在头脑内或皮层上客观地存在着而成为脑所面对的实在对象。观念是精神现象,科学仪器检测不到它的影迹,它与物质是完全不同质的存在,因而我们不可将观念与物质的脑拉扯到一个水平上来谈论。这样,如果将观念作为脑的觉知对象也就显得不合逻辑了。 以上我们简述了斯宾诺莎的两面论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可看到这是一个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它合理而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且思想严谨、逻辑缜密。因此,斯宾诺莎也是两面论的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然而,这一卓越的理论并未得到世人的广泛接受,由于种种原因,其深刻的思想和意义未能得到人们的真正理解和应有的重视,相反,它也受到了各种不当的批评和指责。比较普遍的一种批评是指责这种两面论有物活论的性质,此外,还有人说它是一种二元论、心物平行论等。关于这点我们后面再做评述。不过,我们也认为斯宾诺莎的哲学确有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关于“思想属性”的表述是不妥的。因为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属性”有本质之义,那么“思想属性”则是表述精神现象的本质,即以思想为精神的本质。这虽然是当时流行的看法(如笛卡儿也持此见),但却是错误的。在前面第二章中我们已论证了精神的本质是觉知(或“知”)。思想乃是一种复杂形式的心理活动,而不是精神现象的本质。因而,若用广延与觉知作为自然实体的两种基本属性则会更确切些。一般的物质可设想其具有某种极微弱的觉知,但它决不会有思想能力。 斯宾诺莎的两面论思想对以后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得到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拥护。拉美特利虽然主张人是机器,但他也认为思维是物质的属性之一。他说:“我承认,思维很难与有组织的物质分开,因为我看它就是后者的这种属性,如象电,运动力,不可渗透性,膨胀性等等一样。”他还说:“在一切生物中,人是最具灵性的(这是理所当然的),而植物却是其中灵性最少的。”不过他认为,植物和矿物的“灵”只是一种萌芽的东西。爱尔维修也持有物质有感觉的观点。他赞同一位化学家的话:“我们在物体中认识到两类性质;一种性质的存在是持续的,不可改变的,如不可人性、重量、可移动性等,这些性质属于一般的物理学。在同一物体中,还有另一些性质,这些性质的存在是变化无常的,通过内部各个部分的某种组合、分散或运动而交替地产生或消灭。……为什么在动物界中,组织机体不应该以类似方式产生那种我们称为感觉能力的特殊性质呢?医学和博物学上的一切现象,都明白地证明了,动物中的这种力量只是身体结构的结果。”这里,拉美特利和爱尔维修认为物质具有思维属性或感觉、或有“灵”的萌芽的观点,与斯宾诺莎关于自然实体具有思想属性和广延属性的论点是类同的,只是改变了一下表述方式,即将自然实体改称物质、将实体的样态称为物体了。物质或物体具有思维或感觉,也即具有心理与物理两个方面(物体具有物理性质是不言而喻的)。 双透视理论是拉兹洛的又一有重大意义的创建。拉兹洛的哲学立场是既不赞同二元论,也不赞同物理主义的还原式心身同一论。他承认心灵事件与物理事件之间的不可还原的差异。启明星与长庚星之间的同一性可以通过调整观测方式(如连续地观察)而实现出来,但颜色和声音则不论怎么调整观测方式也不能实现与神经活动的实际同一。心灵事件是由自我经验形成的,它的全体构成“认知系统”;物理事件则是通过认知系统以一定的方式和过程建构出来的非我客观对象,它的全体构成“自然系统”。但是,认知系统和自然系统并不是两个独立的二元存在,拉兹洛为此提出“双透视理论”来统一二者的关系:世界上独立实在的只有一个心理一物理统一系统,认知系统与自然系统是由于以两种不同的透视方式来观察统一系统而产生的现象。当从(统一系统的)内部作内省观察时所得到的是心灵事件的认知系统;当从外部来观察时所得到的是物理事件的自然系统。换言之,“从内省角度看,自然系统是认知系统(同样,从外部观察,认知系统是自然系统)”但鉴于认知系统与自然系统是同一心理一物理系统的两种透视的表现,因此这两个系统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关系,而是各自形成一条因果链条。“人类心灵就不再作为一个连接到物理化学的因果关系链条中的不可证实的环节。相反,它构成了另一类事件的链条;该链条中的因果性环节不再是物质过程,而是认识过程。”再将双透视原理具体运用到人身上,“人”就是一个心理物理一元实体,心灵和大脑则是“人”的两个“不同透视方面”;心灵与大脑也不相互作用,而是平行而对应地并存于“人”之中。这样,“我们不需要把幽灵引入机器……我们有一个幽灵,也有一台机器,当我们仔细研究它们时,发现它们构成了具有同一性的系统”。有心灵的人类是从低等生物进化出来的,拉兹洛主张进化的渐进性,他说: “在进化论中,没有任何东西表明非精神活动性的生物祖先会突然出现精神活动。当然,精神活动的形式可能进化,并跳跃地进化,但这样的假定,即在进化的某一特殊时刻,纯粹的物理化学组织系统会突然转变为心理一物理系统,则是武断的,毫无根据的。”从而,合理的结论是,“自然普遍具有心灵属性”,但心灵事件不应局限于人的感觉经验,“对系统的组织化的感觉”也是心灵事件。 以上是双透视理论的基本内容,拉兹洛将其总结为一个双透视定理:不可还原的各种精神和物理事件组构成一个同一的心理一物理系统,它可以通过各自的理论的不变性来揭示。系统哲学的基本实体是非二元论的心理一物理系统,叫做“双透视的自然一认知系统”㈤。并又概括出三条原则:(1)承认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的相互不可还原性;(2)建立物理事件组和精神事件组各自的模型;(3)研究这些模型的同型性。“利用同型性模型揭示的一致性是根据双透视(从内部和外部进行观察)自然—认知系统概念综合得到的,它是本体论的基本原则。 通过以上对神经元电活动之过程与方式的介述和分析,我们初步说出了“由神经到精神”的机制。这意味着,可意识到的明态精神心理现象直接是由神经电活动引发的电磁场物质(光子)所产生的。这合理吗?我们认为其合理性有两方面:第一,光子群体乃是电磁场的实质内容,而电磁场的形成则是神经电活动的总体效应的完整体现。现代心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心理现象(明态精神)的产生是与大脑神经电活动相联系的,那么由大脑神经电活动引发的电磁场物质来产生明态精神现象也是与现代科学的结论相符合的。第二,由光子群的加和作用来产生明态精神现象也很好体现了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构造特点——有高度发展的颗粒层,大数量相同的星形细胞的同步电活动能(比在其他脑区)更好地强化电磁场光子(“微觉”)的加和效果。其他方面,诸如有人认为大锥体细胞的强烈发放(神经冲动)是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但这种说法完全不能体现感觉皮层的构造特点,因为感觉皮层区的锥体细胞层是相对不发展的(相反,运动皮层区的锥体细胞层则特别发展)。实际上,感觉区中(因信息传人)大量星形细胞同步电活动而产生巨大加和作用形成明态精神时,相应功能区中的大锥体细胞也将会产生高频率的传出性神经冲动,但这是由于功能柱内大量星形细胞的同步电活动的兴奋传出作用于大锥体细胞(的树突)之上所导致的结果。因而,当感觉区内部的同步加和性电活动越强,其大锥体细胞的传出性发放也越强,并会使接受其传人的其他有关脑区的神经电活动(包括它们的锥体细胞的发放)也增强。反之,大脑感觉区的大锥体细胞的发放增强时,也意味着皮层内部的星形细胞的同步电活动在增强;即这种大锥体细胞的发放增强乃是感觉皮层内部星形细胞的同步电活动之增强的结果与表征。明态精神现象实是由星形细胞群体的同步电活动所产生,而非由大锥体细胞的强烈发放产生。再者,关于微管是产生心理现象的结构之言也不能体现感觉皮层的特点,因为一切神经元中都具有微管(一种微小的细胞器)。此外,若认为是构成神经电活动之实体的钠一钾离子交换事件产生了明态精神现象,也不妥,,因为钠、钾离子都是原子,是多种粒子的复合体,其内杂存着多种“微觉”,故难以形成加和作用(参见前面的分析)。神经电活动所产生的同种光子群,都具有同样的“微觉”,则可以形成加和作用(或加和效果)。若是这样,那么太阳光和电台的强电磁发射是否也会产生出很强的明态精神来呢?对此可这样考虑:一方面,太阳光和电台发射波都是多种光子的杂合体,不符合加和的单一性要求(即同种觉知状态聚集才会产生加和效果——增强明度,不同觉知状态会聚则只能杂存,不能加和)。另一方面,即便它们的某些部分产生了加和效果,那也只是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孤立的明态觉知(某种色觉、音觉等),而不会出现协调统一的心理活动。下面,再进一步归纳一下我们上面所述的“由神经到精神”的机制。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许多熟知的概念、范畴,人们自以为已经有所知,实际上并不真知。对于这类概念、范畴,能觉悟到没有真知,而又能去求索其真知,这就是一种真正的哲学思考和探索。例如,在西方哲学的古希腊阶段,柏拉图对人们经常说和写的“存在”(einai,英译being,德译,sein, 中译在“存在”之外,还有“是”、“有”),就最先觉悟到,虽然人们以为知,却并非真知。他说:“当你们用到‘是’或‘存在’这样的词,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些词的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自己是懂得的,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柏拉图《智者篇》244a)。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卷首引述柏拉图这段话后发问道:“我们用‘是’或‘存在着’意指什么?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吗?没有。所以现在要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存在与时间》,三联,修订译本第1页)。在海德格尔看来,虽然柏拉图早就提出了“是”或“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中,却一直没有真正深入去追索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被耽误了。可以说,海氏的哲学创造,恰恰是在柏拉图之后对“是”或“存在”所做的深刻觉悟和探索。 所有的哲学家没有不重视概念或范畴的,并且都有自己特有的概念或范畴。如果说不同哲学展现出不同的世界观,那么其世界观也都是借助不同的概念或范畴加以规定的。由此可知,概念或范畴的创造和使用,都具有以不同视角展现世界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一个概念、范畴,就内含一种世界。就此而言,说概念或范畴是人类思维所创造的最艳丽的花朵,一点也不为过。不同时代的区分,是以不同的概念或范畴为标志的。一切新的创造物的出现,必定有新的概念或范畴诞生。任何概念或范畴,在人们把它创造出时,总是已经赋予它的特定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转移,概念或范畴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以至概念或范畴的原初意义可能会丢失。特别是,一些内涵深广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在这种时间转移中,由于被广泛和不间断的使用,包括不同文化所做的转译,使人们反而模糊了对其本真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海德格尔指出,在logos从希腊文被罗马人翻译成拉丁文时,就使其在希腊时那种自显现的具有生命本源活力的意义被僵化了,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海德格尔对此十分感慨。他认为,西方自罗马人对logos转译所造成的这种意义丢失,致使西方人长时期陷入“无根”的状态。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常见和常用的概念、范畴,不能认为它们的本真之义,都得到了真切的理解,特别是其中最基本的概念、范畴,其本真之义最值得探索再探索,这个不仅会有助于弄清决定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生命本源的根基,而且只有从这个根基出发,才能求得文化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应当说,对于已经被人们认为“熟知”的概念、范畴,能够跳出常规认识的眼界,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进而能对这种概念、范畴返璞归真,追索其本真之义,就更不容易了。这不仅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修养,更需要有超常的开悟灵性,苹果熟透落地,千百年来没有人发生疑问,习以为常。但牛顿却超常的有所悟,并进而发问:“苹果为什么不飞上天去?”可以说,“地心引力”、“万有引力”的发现,都自此悟此问而始之可能。就是说,如果能超常开悟,那么在理性的概念思维之外,还必须具有非理性的悟性思维或“象思维”。老子说:“大象无形”;又说: “有生于无。”在常规认识看来,老子的话都属不可思议,其实,老子的话,不过是其超常认识的表现。常规认识,无论常识性的还是科学性的,都在不同层面的理性的概念思维之中。老子的话则要人们,超越这种常规认识,或者说把这些常规俗见虚无化,任思维在“大象无形”的最自由的思维空间里翱翔。思维只有在这种“无”中,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才可能创生出前所未有之“有”来,此之谓“有生于生”之义也。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