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最后关头

出版时间:2004-0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柯博文  译者:马俊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作者简介

柯博文(旧译“小布尔”,Parks M. Coble)历史学博士。1975-1976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执教。1976年至今一直在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任教,任该校历史系教授。
著作有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ement, 1927-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80);Facing Japan Japan: Chinese Plotitics and itics and Japansese Inmperialism, 1931-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91);Chinese Capitalists in Japar's New Order: The Occupied Lower Yangzi, 1937-1945(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aia Press, 2003)。另在Chinese Dtudies in History等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中国近现代论文年10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向最后关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开始以为是从外国人视角看抗日战争的书,看后才知道是讲1927-1937年抗战前中国国内政治势力如何相互倾轧,让日本人步步进逼,最后被迫“团结”抗战的来龙去脉。有很多历史细节是教科书没有触及的,对于客观了解抗日战争前国共斗争、国民党内派系斗争、南京政府与地方军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均很有帮助。如果中国人早一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民族国家,也就不会有8年抗战的苦难。可以说直至今日我们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      晚清以来,伴随着外国势力在华渗透的深入,内政和外交逐步结合成为紧密的连环体,这一连环的趋势,伴随着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军事扩张,而达到新的程度。因此,任何对此一时段国内政治的分析,都无法剥离此连环属性,而必须要作出回应。
      
       这正是本书所要处理的主题,即在对日问题成为中国政治生活重要命题的30年代,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如何应对、应用或者回避此一问题(或者资源?),使自身在政治角逐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诚如前言中所设定的目标,作者通过对当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以及由相关问题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做出了相当细致的分析。
      
       如前所述,对日问题远非局限于外交领域,伴随着日本军事扩张态势的明朗,对日的和与战,也成为刷新国内政治的巨大动力。无论是南京政府内部的各派系、拥有实权和地方当局,或者是日渐发达的民意和舆论,都被卷入了以‘对日问题’为中心的政治之中。罗志田在《乱世潜流》中提醒读者,要注意到晚清民国以来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建设性面相,然而出版于罗著十年之前的本书,已经对此作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可以说,本书对1930年代的中国,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分析。尤其对于大陆读者而言,由于中共在49年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在日后的相关时段历史研究中,无论是官方、非官方,都在论述中对于中共给予了远远超出其当时分量的描述,本书则可以视为对此种历史编纂的某种克服。
      
       然而,如果是以“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日本因素”这一主题来衡量,作者对于某些问题的讨论,似乎仍有有待深入之处。作者在政治互动的考察中,将“独立民意”作为三重力量之一,从作者所援引的材料来看,更多的是侧重于舆论界和大中学校,间或提及产业工人。但是,30年代国民对日态度的日趋激烈,就于舆论界和青年知识者而言,更多是对于日本扩张野心的愤怒和担忧。而对于另外一些群体而言,则是实际的经济利益受到的损害,例如彭南生《半工业化》一书所论证的,“九一八”之后,日本对东三省的占领,使得在20年代以来盛极一时的众多手工业失去了市场,由此面临凋敝和破产的命运。
      
       这足以提醒我们,中日问题和当时政治的连环性,经由摧折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内产业,进而将更多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卷入到这一漩涡之中。因此,日本扩张在其他层面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由此推动的政治变迁,也同样应该纳入到相应的研究之中。
      
       “统一”作为一种具有相当认可度和潜力的政治观念,其影响民初政治和北伐,已经有相关研究阐述。本书作者令人信服的证明,由于日本军事扩张的加剧,建立一个统一、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1930年代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而这种现实的选择,结合“统一”自古以来在国史所具有的相当合法性,将蒋介石推上了历史的中央。吊诡地是,蒋因为对日态度的暧昧而受到普遍的指责和怀疑,然而正是日本扩张的加剧,助力蒋在1937年接近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目标,比1927年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
      
       当然,蒋的这一地位在抗日后期已经受到明显的质疑,此后经过内战失败而最终退出大陆。然而,蒋个人在大陆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类似权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终结。柯博文认为“中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然而,30年代经由日本入侵所造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毛泽东的政治遗产。对于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形成,长期以来始终是侧重于其在D内的崛起和巩固。但是毛在49年之后作为全民族领袖地位的确立,显然不并能完全还原为其在D内领导地位的形成过程,必须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中,相应权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支撑。而本书对于30年代中国政治的分析,则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启示。
      
  •     晚清以来,伴随着外国势力在华渗透的深入,内政和外交逐步结合成为紧密的连环体,这一连环的趋势,伴随着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军事扩张,而达到新的程度。因此,任何对此一时段国内政治的分析,都无法剥离此连环属性,而必须要做出自己的回应。
      
      这正是本书所要处理的主题,即在对日问题成为中国政治生活重要命题的30年代,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如何应对、应用或者回避此一问题(或者资源?),使自身在政治角逐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诚如前言中所设定的目标,作者通过对当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以及由相关问题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做出了相当细致的分析。
      
      如前所述,对日问题远非局限于外交领域,伴随着日本军事扩张态势的明朗,对日的和与战,也成为刷新国内政治的巨大动力。无论是南京政府内部的各派系、拥有实权和地方当局,或者是日渐发达的民意和舆论,都被卷入了以‘对日问题’为中心的政治之中。罗志田在《乱世潜流》中提醒读者,要注意到晚清民国以来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建设性面相,然而出版于罗著十年之前的本书,已经对此作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可以说,本书对1930年代中国政治的情势,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分析。尤其对于大陆读者而言,由于中共在49年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在日后的相关时段历史研究中,无论是官方、非官方,都在论述中对于中共给予了远远超出其当时分量的描述,本书则可以视为对此种历史编纂的某种克服。
      
      然而,如果是以“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日本因素”这一主题来衡量,作者对于某些问题的讨论,似乎仍有有待深入之处。作者在政治互动的考察中,将“独立民意”作为三重力量之一,从作者所援引的材料来看,更多的是侧重于舆论界和大中学校,间或提及产业工人。但是,30年代国民对日态度的日趋激烈,就于舆论界和青年知识者而言,更多是对于日本扩张野心的愤怒和担忧。而对于另外一些群体而言,则是实际的经济利益受到的损害,例如彭南生《半工业化》一书所论证的,“九一八”之后,日本对东三省的占领,使得在20年代以来盛极一时的众多手工业失去了市场,由此面临凋敝和破产的命运。
      
      这足以提醒我们,中日问题和当时政治的连环性,经由摧折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内产业,进而将更多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卷入到这一漩涡之中。因此,日本扩张在其他层面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由此推动的政治变迁,也同样应该纳入到相应的研究之中。
      
       “统一”作为一种具有相当认可度和潜力的政治观念,其影响民初政治和北伐,已经有相关研究阐述。本书作者令人信服的证明,由于日本军事扩张的加剧,建立一个统一、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1930年代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而这种现实的选择,结合“统一”自古以来在国史所具有的相当合法性,将蒋介石推上了历史的中央。吊诡地是,蒋因为对日态度的暧昧而受到普遍的指责和怀疑,然而正是日本扩张的加剧,助力蒋在1937年接近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目标,比1927年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
      
  •   我写一个稿子花了两个礼拜。
    萧爷写一个稿子用了一个晚上。
    这就是差距。
  •   细读之后,就了然为什么水帝说我的是文献综述了。
  •   這作者真有親切感……
  •   他跟变形金刚神马关系?
  •   擎天柱的粵語譯名就是柯柏文……
  •   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日本因素,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啊。你处理了半小时,有没删掉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   嗯。这方面的书我看的不多,但觉得很有意思。
    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日本因素,可以追溯至甲午战争了,从政治权力的角逐,到近代知识分子的警醒,都构成了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并且民族国家本就是西学概念,应该也是我们从日本那学来的。
    只是我们这比较难破除民族主义的限制,如果能放开做,真是很有价值的。
  •   说民族国家是西学概念,这个并不完全,只能说现代的民族国家是西学概念。但是辛亥前后的民族观与现代的民族国家的民族观也是不一致的。近代的我国的民族观和民族主义发源那还要往前看。
  •   谈民族国家的构建,即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并且这样的讨论中没必要什么都说清楚,大家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知道彼此说什么就行。否则一二三四五罗里罗嗦光顾着罗列了。
    你说呢八圈?
  •   你说的不对。但是我现在没时间展开。
  •   对此书评很有同感。对处理中日关系也有启示。
  •   这本是不是应该和卜正明那本民族国家放一起看
  •   “统一”作为一种具有相当认可度和潜力的政治观念,其影响民初政治和北伐,已经有相关研究阐述。本书作者令人信服的证明,由于日本军事扩张的加剧,建立一个统一、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1930年代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而这种现实的选择,结合“统一”自古以来在国史所具有的相当合法性,将蒋介石推上了历史的中央。吊诡地是,蒋因为对日态度的暧昧而受到普遍的指责和怀疑,然而正是日本扩张的加剧,助力蒋在1937年接近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目标,比1927年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
    当然,蒋的这一地位在抗日后期已经受到明显的质疑,此后经过内战失败而最终退出大陆。然而,蒋个人在大陆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类似权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终结。柯博文认为“中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然而,30年代经由日本入侵所造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毛泽东的政治遗产。对于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形成,长期以来始终是侧重于其在D内的崛起和巩固。但是毛在49年之后作为全民族领袖地位的确立,显然不并能完全还原为其在D内领导地位的形成过程,必须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中,相应权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支撑。而本书对于30年代中国政治的分析,则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启示。
  •   毛蒋都得谢日本人咯(毛谢的段子是不是真的?)为什么评论不能送小豆?
  •   是真的,我还打算引用来作为开头,不过驾驭不好这种故事,所以扔掉了。
    切,不要用小豆来转移你不送我美人头的事实。
  •   萧天师,你这篇比李天纲有水平
  •   内政和外交何时不是连环体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