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集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彦涵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拙著《千禧文存》问世后,蒙读者垂青,销路广通。具有出版工作“特异功能”的周奎杰女士和张世林先生,慧艰如炬,看出了读者是欢迎这一类文章的。于是别出心裁,以拙作为滥觞,扩大作者范围,编成了一套丛书,名之日《名家心语》。今年将先后推出十册,以后陆续增加。
这十位作者,基本上都已进入耄耋之年。除不佞外,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文章为能手,术业有专精。各人有各人的专门研究领域,都可以说是成绩斐然,蜚声士林,都是用不着介绍的。但是,本集所收的文章却不是他们的学术专门著作。他们了用毕生之力,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白首穷经,专门写出的文章呈往往是艰深难读的,对一般读者来说,好处不大。这一类著作都另行出版。本集所收的文章往往是通俗性比较强的,可又决不能与他们的专门研究领域毫无关联,那样是无法想像的,本集所收文章大都与他们专门研究领域藕断丝连,既有通俗的一面,又有专门的一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雅俗共赏吧。
今后续出的若干集,估计也是老年学者的文章占相当高的比例。
也许有人要问了.你们为什么独独偏爱老年学者呢?敬谨答曰:人们对年老和年青应该有一个辩证的看法。同大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年龄也是随时变动的。今天的老年就是昨天的青年,今天的青年就是明天的老年。人世演化,有如长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抽刀断水水更流”。这一条长河流水永不停息,想切断也是不可能的。年青人有自己的优缺点,老人也有自己的优缺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老年人的优缺点对年青人至少有借鉴的作用。
青年人暂且不说,我现在专门谈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活得时间长,用两句通俗而又夸大的话来说,他们吃的盐比青年人吃的面还多,他们过的桥比青年人走的路还长。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教训。经验可做学习的榜样,教训则是前车之鉴。老年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举其荦荦大者,不出两端,一是倚老卖老,二是无所事事,“坐以待毙”。这二者都是要不得的,于己有损,于人无利。现在,全世界,中国当然包括在内,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提高,将来还会越来越高,所谓“老龄化社会”已在眼前。对于“老龄化社会”这一个词儿,我不知道别人的感觉怎样,我个人是有反感的。这是一个舶来品,是洋玩意儿。它硬是以六十岁为界把人类切成两半,六十岁以上的所谓“老龄”,实际上是被打入另册的。不管话说得多么好听,这种做法不利于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不利于安定团结。这是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社会的产物,有悖于中国古代的德治。《孟子·梁惠王》说:“鸡豚狗豕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我认为,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老是中国历代所重视的。
我决不是由于自己年老才为老年人辩护。我也反对现在非常流行的“余热”这样的词儿,不管年老年青,热都是热,难道老年人的热是凉的吗?就以收入本集的诸位老人来说,钟(敬文)老已经年近百岁,但仍然孜孜不息,讲大课,带研究生。把这样的老人打入另册,难道算得上公允吗?集中另一位老人侯仁之先生,名其文集为《晚晴集》,也表明了他宝刀不老。这个名称当然是来自唐人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是中国精神。曹孟德那一首有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众所周知的。它提倡的也是这种永不停息地前进的精神。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吧。我认为,这种精神是我们永远应当提倡的。新世界出版社之所以斥巨资出版这样一套丛书,其用意大概也是想提倡这样一种精神的。故乐而为之序。
2001年8月15日

作者简介

出生于1916年,籍贯江苏连云港市。1935—1938年于国立杭州艺专学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毕业于鲁迅艺求学院。1939—1942年于太行山抗日前线为军旅画家。1943—1948年任鲁艺、华北大学美求系教员,1948手迄今历任国立杭州艺专、中央美求学院教授和系主任。曾任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美术组副组长,并创作《胜利渡长江》浮雕设计图画。1941丰被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授予版画一等奖。1952—1984年先后荣获美求创作多次奖项。1991年中国美协和版画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2001年中国文联和美协授予“金彩奖”、“成就奖”。200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求成就奖”。曾于国内举行20多次个人国画、油画、版画展览。曾于法、德、美、日、菲、韩等国举行个人展览,绘画作品多被俄、美、英、法、德、菲、意、瑞、朝、以、澳、日等国和国内一些著名美术馆、博物馆、高等美求学院以及收藏家收藏。

书籍目录

“名家心语丛书”序季羡林艺途坎坷步履维艰(代序)心往延安五月反“扫荡”突围纪实《狼牙山五壮士》木刻连环画第八版后记刘胡兰烈士找妈妈去回忆二事参观彭德怀故居《胜利渡长江》  ——人氏英雄纪念碑浮雕及其他概述  附:谁是纪念碑浮雕的创作者(秦晓鹰撰)毛主席看画彦涵的民兵版画仗义执言与劳动改造少了一个零“黑画家”噩梦醒来是早晨乔迁《版画家彦涵》拍摄记内蒙古写生与彦涵走舟山群岛记彦涵南行游崂山走海南岛走青海走三峡参观古代石窟雁荡山写生游张家界走新疆桂林山水画中国太空美术杰出的创作者彦涵艺术琐谈记黑龙江之行《力之美》版画《长城》版画《眼目》版画彦涵的两幅人生版画自由心态审美观的改变简洁申奥有我琐事温馨的家庭我了解的彦涵剧烈的转变  记“彦涵艺术研究展——90岁回顾”(君理撰)为人生而艺术  ——访中国绘画大师彦涵先生(李海剑撰)

章节摘录

书摘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记载着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这里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有五个八路军战士英勇跳崖的真实故事。它发生在1941年日寇对我晋察冀北岳区进行秋季“扫荡”时,妄图占领狼牙山根据地,于是集结两千多兵力,包围这个地区,并派出五百多人袭击八路军固守的阵地。我军大队因任务所需向别处转移,留下五个战士在棋盘陀担负掩护任务。日寇企图一占领棋盘陀,猛攻四个小时,伤亡五十余人,终未得逞。我五名战士最后弹药耗尽,身处悬崖绝壁,在石头上摔碎了他们的武器,从悬崖上纵身跳下。其中三人:马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另两人:葛震林、宋学义摔伤未死被群众救出。这五名英雄代表了八路军的优良传统与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他们像熊熊不灭的烽火,光照千秋。军区司令部号召全军学习这五名英雄的精神,宣布他们是“光荣的斗士”,并为死者在棋盘陀上建立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画家彦涵与作家华山原来都是在太行山敌后方工作,从《晋察冀日报》报导中,得知这一英雄事迹而深受感动。后于1943年之间,两人先后回到延安鲁艺,多次研究,想以这个故事创作一套连环画,以供广泛宣传、教育之用。  P4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没去巴黎,直赴延安;半生坎坷,一生求索。书中记下了一位老艺术家的喜、怒、哀、乐。    著名画家彦涵一生经历坎坷,早年投身革命,一手拿枪,一手拿笔,革命胜利后又迭遭“反右”和“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迫害,晚年坚持创新,画笔常新。书中记下了一位老艺术家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反映了他一生探求生活和艺术真理的全过程。对广大青年极具教育和启迪。     “吾将上下而求索”恰是彦老一生之写照。早年学艺,遭遇国难、遂投身革命,探索救亡图存之道;中年从艺,宏图欲展,却陷“反右”,复没“ 文革”,人鬼莫辨;晚逢“改革”,焕发青春,佳作迭出,众体咸妙,更喜抽象,抒发心声,遂有“衰年变法”之美誉。书中所记,真实感人,勾勒出了先生不断探索之轨迹。

编辑推荐

著名画家彦涵一生经历坎坷,早年投身革命,一手拿枪,一手拿笔,革命胜利后又迭遭“反右”和“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迫害,晚年坚持创新,画笔常新。书中记下了一位老艺术家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反映了他一生探求生活和艺术真理的全过程。对广大青年极具教育和启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求索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