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贾植芳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第一次读贾植芳先生的书,是那本有名的回忆录《狱里狱外》,读过之后的印象,至今难以忘怀:很少有人会有这样坎坷的人生,每换一个时代,都要受一次牢狱之灾——人生对他来说,真的是一场艰苦的考验和磨炼。然而印象更深的是那书里弥漫着的并非萧杀与悲情,而是悲悯和思考,是对于自己走过的道路的,更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也是对于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的…… 读其书,想见其人,于是关于贾先生的各种轶事便自然而然地传到耳里,譬如他悼念朋友的有名挽联:“焦大多嘴吃马粪,贾府多少有点人道主义;阿Q革命遭枪毙,民国原来是块虚假招牌。”悲愤、讽嘲、强项,既有鲁迅一脉的骨血,又有着深稔历史的智慧,这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啊? 没想到后来到复旦读书,便成了贾府客厅的常客,前前后后,出入贾府竟有14年。初次见到的印象,似乎便是心目中的那个样子:瘦、硬、热情、矍铄、强悍,饱经忧患,洞察世情,然而却还是淳朴、热诚,三教九流,一概热心接待,没有一点名教授的架子,并且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仍然极为敏锐,而且渴求新知,看的有些新书,甚至经常是我们这样的小青年来不及看的……总而言之,在他身上,似乎全然没有坎坷经历留下的阴霾。只是后来熟了,才留意到,谈话的间隙,先生有时会陷入深思,仰着头,目光看向前面斜上方——是独自的长长的沉思,有时手里的烟卷已燃出很长的烟灰也注意不到……那时的先生,便多了一些彼时还嫌年轻的我们不懂的东西,也凝定为我们心中先生的画像。 本书第一辑,题曰“人生漫笔”,选录贾植芳先生的生平自述和人生随感。贾先生的名言:“生命的历程,对我说来,也就是我努力塑造自己的生活品格和做人品格的过程。我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还比较端正。”步入晚年时,贾先生曾为《新民晚报》的《读书乐》栏目荐书,举出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歌德的《浮士德》、吴承恩的《西游记》五部书,说是“百读不厌,越读越觉得如嚼橄榄,其味无穷”。细心的读者,不难从这五部书中发现共同的人生考验和生命实践的主题,这一主题,其实也贯彻在他的人生实践之中。本辑收录的文章,正是这一人生实践的一鳞半爪,然而管中窥豹,却也可见出贾先生生平与人格的大端。
作者简介
贾植芳(1915-2008),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山西襄汾人。曾因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被捕关押。1936年出狱后流亡日本,八东京日本大学社会科。抗战爆发后弃学回国,参加抗战活动。1945年被日伪徐州警察局逮捕,日本投降后出狱。l947年被中统特务机关逮捕,1948年出狱后以著译为生。l952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55年因胡风案入狱,达ll年。1966年以“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的罪名,被判有期徒刑12年。1980年平反。早年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后专注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著有《外来思潮和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狱里狱外》、《劫后文存》等。
书籍目录
人生漫笔 且说说我自己 做知识分子的老婆 遗失的原稿 我的读书记 关于读书 我的称谓忆旧 我的戏剧观 我话老年 曲阜行 由两个小男孩想到的 上海是一个海 怀念丸善书店旧雨新知 纪念余上沅先生 记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 我的难友邵洵美 萧军印象 忆林同济先生和杨必女士 悲痛的告别——回忆胡风同志 悼念梅志先生 一双明亮的充满智慧的大眼睛——为《路翎文论集》而序 忆覃子豪 纪念老友朱锡侯——《风雨年轮》序 迟到的悼念——纪念一位值得纪念的朋友卢扬(克绪)先生 一个普通商人之死 我与陈瘦竹先生的交游 我的老乡王瑶先生 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悼念陈仁炳先生 我的后来者——潘世兹先生 一位值得纪念的长者——郑超麟先生 一个不能忘却的朋友——范泉 背影——悼念公木先生 一点记忆,一点感想——悼念巴金先生 回忆王中 我的三个朋友 悼念施昌东 她是一个真实的人——悼念戴厚英 回归与超越——与俞仪方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 从清理重灾区人手 开放与交流 与查志华谈“现代都市小说” 历史的见证——《致胡风书信全编》序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新版题记 《契诃夫手记》新版题记 旧时代的回忆和告别——关于《晨曦的儿子——尼 采传》 《东方专制主义》中译本题记 一个跨代诗人的历史命运——《勃留索夫日记钞》中译本前记 《人之子——耶稣传》中译本序 纪德《访苏联归来》新译本序寒夜热力 《热力》序言 记忆 距离 沉闷期的断想 蛇 掘墓者 魔术班子 窗外 悲哀的玩具 夜间的遭遇 热力 黑夜颂 悼黄浪萍君 在寒冷的上海 在寒冷里 就是这样的 一张照片 给战斗者 《热力》后记 蝎子过河——新寓言 花与鸟
章节摘录
人生漫笔 且说说我自己 编者先生给我出了个题目:“说说我自己”,我听了不禁失声笑了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大家都面熟的老题目。从五十年代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以来,以迄史无前例的“文革”,在频繁的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接受过现代科学和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意识和思考精神的中国现代各类知识分子,在大一统的政治权力意志的支配下,被作为“改造”和“再教育”的对象,他们都得以深厚的原罪意识,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说说我自己”的陷坑中,挣扎图存,以致往往被扭歪变形,甚至殒身亡命,酿成了一代人的人生悲剧,历史悲剧。以至到了七十年代末期以后,当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的新时期,他们步履艰辛,仍然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和预悸! 对我说来,顶着一个所谓“作家”、“教授”的招牌,当然在劫难逃,而且情况还比较突出。一九五五年那场“胡风反革命集团”斗争兴起以后,我就大祸从天而降,蒙御笔亲批为“分子”,捉将官里去,以“钦犯”身份,“说说我自己”十一年;一九六六年“文革”前夕,我又被定性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押回原单位,作为“胡风反革命分子”、“监督对象”、“四类分子”、“阶级敌人”、“专政对象”、“牛鬼蛇神”、“臭老九”以及什么“打着红旗反红旗的老反革命”、“孔老二的徒子徒孙”,等等,在“群众专政”的红色风暴下,“说说我自己”凡十有三年,前后共“说说我自己”二十五年。一九八年,胡案作为冤假错案平反后,我由鬼变成了人,真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我又被作为“作家、翻译家、教授”,应一些编纂人名辞典的单位及个体以至英国剑桥的国际传记中心来函来访,要我“说说我自己”。因此,我真可以说是“说说我自己”的“专业户”或老油条了。这不仅又使我想起三十年代初,在北平的美国教会办的学校读书时,我那些带洋气的同学常讲的一句口头禅:“人生本是to play,何必终日study”,真有些玩世不恭的虚无党味道了。但这次受《收获》这个严肃的文学刊物的嘱托,要我“说说我自己”,因此,我得避开过去老一套的报流水账的公事公办的手法,写点我的人生际遇,以及对人生的一知半解的零碎感受,就教于今天的读者朋友。 我虽然从30年代以来,就开始学习写作文学作品,并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也写点剧本和杂文等,但我充其量不过是文坛上的一个散兵游勇;虽然我甚至因文受祸,在新旧社会都吃过断命的政治官司,但它们只能是我在崎岖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零星的体验和感受,我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感情的浪花的自我表现,有的还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遵命文学”,真如向黄浦江小便一样,它们没有什么影响力量,并且从五十年代以后,就基本做了“绝育”手续,实在算不得什么作家,而且我也早忘了我自己还曾是一个作家。八十年代初期,我又蠢蠢欲动,试图重新挣扎,写了些小说和散文。当时,中国的政治大气候虽然开始改变了,文艺界的小气候似乎还未变,或者由于历史的惰性,变得很慢。我是一个有“前科”的人,这又使一些编辑望而变色,甚至排了版还得抽下来。为此,除过一篇散文被朋友转到香港《文汇报》发表,一篇小说被我们家乡的文艺刊物登出,为我亮相外,此后我就很少写这类东西,面带微笑地向我从青年时就迷恋的文学创作告别,完全办妥“绝育”手续了。 1935年冬,我热血沸腾,在党的影响下,参加了北平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当时国民党政府发布了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规定“凡在马路上游行,散发反动传单,呼喊反动口号,张贴反动标语者,格杀勿论,就地正法”。我为此被北平警察局逮捕关押,受到该局特务科的审判。我那个当商人的伯父,为此特地赶到北平,到处找门路营救我。我们家住山西吕梁山区,世代以经商务农为生,祖辈没出过念书人,和当官为宦的更不搭界。正是因为我伯父在大码头经商,办的又是洋务,见多识广,知道在现代社会知识的价值,因此,他才决心让我们弟兄走出闭塞的山区到城市上学。三十年代,正是中国深受内忧外患、困扰最严重的时候,从国际大局看,也是世界上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包括作家,都仰慕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故乡苏联,左倾成为世界性时代思潮的时候,我由于身处这样的历史环境,接受了这股时代思潮,又受地下党的启蒙和影响,由文学观念的确立到投身社会运动,由报刊的文学投稿者变成“政治犯”,年方一十八岁,就身入牢房,尝到了铁窗风味。我的伯父,作为一个交游广阔的商人,终于辗转托了一个官面上有权势的人物,花了一千元银洋和五十两鸦片烟把我“保”了出来。但因为保单上还留着“随传随到”的政治尾巴,为了避免“二进宫”,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伯父花钱买了一张大学法科经济系的文凭,送我到日本亡命兼留学。临行前,他嘱咐我说:“你到日本住五年,每年我给你一千元到一千五百元。你脑筋好,就学医科;脑筋不行,就学银行管理,将来回国以后我对你都好安排。千万不要再参加政治活动了,你在中国参加这类活动,我虽然不认识官,但我有钱,钱认识官,官认识钱,老话说:‘千里为官都为财’,‘若要官都一般’,我还可以花钱托人把你保出来;你若是在日本闹政治,被日本警察抓去,我花钱都没法子花,因为我不认贾植芳青年时代识日本人。还有,你决不能娶日本老婆,因为生下小孩是杂种,杂种进不了祖坟……”但由于我生性顽劣,除过最后一条遵照不误外,其余都没办到,实在有违家训。我参加了东京留学生的进步文化活动和李春潮、覃子豪他们办的《文海社》,出版了《文海》月刊第一期,由上海印好寄到东京后,全部被日本警察没收,我也陷进了东京都警视厅亚西亚特高系刑士(政治警察)的监视网中,不时受到这些不速之客的诘问和干扰,直到抗战爆发后,我辍学回国参加抗战。也是在这个时期,我从东京的内山书店内看到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的丛刊式的文学杂志《工作与学习》丛刊的头一两本,我从它的编辑风格和撰稿人员阵营中,惊喜地发现这是坚持鲁迅先生所开创的战斗文学旗帜的严肃文学刊物,因此把自己的一篇小说寄去投了稿,从此结识了胡风,并在抗战的烽火中结下友谊,谁知这就种下一九五五年那场文字狱的祸根,我们文学上的朋友竟被说成相互勾结进行反革命阴谋活动的团伙,他被御笔加封为这个莫须有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我则被定性为骨干分子,这真是从何说起?虽然经历了这场生死劫的大难,但正如我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小说选》上所说的:“我始终感激胡风同志多年来在文学上对我的热情扶持和生活上的无私帮助。”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可以相信相交的真正的朋友。去年年初,我又对来访的上海中新社记者说:“胡风为人诚挚正直,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历史使命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中国文学理论发展贡献甚大。”这些就是我通过多年的生活实践对一个可以相依相托的友人的认识的告白。 我在日本读的专业是社会科学,跟上园谷弘教授学习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以致一九四八年冬天,当我从关押了经年的上海国民党中统局特务监狱由友人辗转托人保释外出后,我在蛰居沪西乡间一家农民阁楼上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利用妻子和相知的朋友们多方为我借来的图书资料(多半是日本学者的著译),我编写了一部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和经济的专著。这也是我多年在流转生活中打滚时养成的一种习惯和嗜好:读各类有关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书,以便能深入认识和了解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当时风声日紧,我又不能安生了。为此,我以贾有福的化名,用我伯父商行职员的身份,弄了一张“国民证”,离开恐怖的上海,避居到青岛。我在一家小客栈安身以后,从街头旧货摊上买的一大堆便宜的英日文外文书内,选译了恩格斯的《住宅问题》,英国传记作家奥勃伦的《晨曦的儿子——尼采传》以及匈牙利作家维吉达的多幕剧《幻灭》。但除过《住宅问题》解放初得以印出外,其余两本译稿,都以不合时宜,未能印出。到了一九五五年,命运又向我进行新的挑战时,它们都在抄家时失去了。我为它们的遗失惋惜,因为我喜欢这些作品,尤其是那本被称为“一个负伤的知识分子”尼采的传记。 1950年开始,我到高等学校“插队落户”,当了文学教授,为了教学上的需要,也为了不甘寂寞,并且还为了弄些钱补助生活,“著书都为稻粱谋”,我又译了几种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书。其中那些写于斯大林时代的文学批评和作家研究的苏联著作,它们的理论和学术价值,现在已由历史作了公正的评判,只能作为历史的资料而存在了。而随着1955年那场灾难的来临,我的短促的翻译史也就结束了。 上述我那些杂七杂八的文学活动,只能是它们消耗我的生命力的一点历史记录,它们虽然寄托了我的理想、希望、爱憎和思考,但也只是如此而已。说我是一个作家或译家,那还差得很远;作为一个学问家,更不够格。梁漱溟先生在《自述》中自我评价道:“我不是学问中人,我是社会上的人。”其实这句话更适合于我,总的说来,我只是个浪迹江湖,努力体现自我人生价值和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五四精神的培育下走上人生道路的知识分子。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七十多年了,眼看就要进火葬场了,可以自我告慰的是,在上帝给我铺设的坑坑洼洼的生活道路上,我总算活得还像一个人。生命的历程,对我说来,也就是我努力塑造自己的生活性格和做人品格的过程。我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还比较端正。
编辑推荐
第一次读贾植芳先生的书,是那本有名的回忆录《狱里狱外》,读过之后的印象,至今难以忘怀:很少有人会有这样坎坷的人生,每换一个时代,都要受一次牢狱之灾——人生对他来说,真的是一场艰苦的考验和磨炼。然而印象更深的是那书里弥漫着的并非萧杀与悲情,而是悲悯和思考,是对于自己走过的道路的,更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也是对于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