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语文 作者:严华银 页数:216 字数:282000
前言
在我国古代,对教师职责最权威的论断,无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那个时候,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彻,因而在施教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便成了“名师”。到了近代,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与从欧美、日本等国家引进的新的教育学说相互沟通、交融,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又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对于“名师”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内容和标准。 我国历来重视师道的传承关系。所谓“名师出高徒”,短短五个字,道尽了师徒关系的全部奥秘:要被承认是“名师”,必须要有实绩,必须要能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徒”来;“名师”与“高徒”之间,前传后承,关键在一个“出”字,怎样才能“出”,怎样便不能“出”,现代教学法的精髓就在于努力探求这一“出”的规律和“出”的艺术。 说到“传承”,还有个方式和渠道的问题。先秦时代,万世师表的孔子,留下了一部《论语》。世上有“课堂实录”,在中国,最早恐怕就是这部《论语》了。到20世纪,这种教学实录也还流行并有所发展。如梁启超20年代在东南大学作长篇讲演,其讲义经听讲人记录后成为了他唯一的一篇论述中学以上语文教学问题的重要论文:《论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后来,夏丐尊、叶圣陶曾经应邀到上海广播电台就阅读和写作问题作了几次广播讲座,讲稿后经整理便成了他们合著的《阅读与写作》。这是现代传媒第一次成了传播语文教学经验的渠道,这也是现代版的“名师讲语文”之一例,那已经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了。 改革开放以后,最早通过课堂教学实录传播“名师讲语文”的,当推华东师大教育学教授瞿葆奎领衔主编,1980年3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出版之后,立即风行全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以“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名师”名义编辑出版的“教学实录”“教育文库”“名家丛书”等纷纷出版,与各种讲习活动和竞赛活动相配合,掀起了一股向“名师”学习的热潮。其中以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7月出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丛书为代表,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名师”读物的基本格局。因为标明是“教学思想录”,所以每位特级教师的介绍都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特级教师”本人“夫子自道”,详尽地讲述自己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以及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即编者认为的“教学思想”)。
内容概要
本书是新课改以来第一套新生代语文名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自我总结大系《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严华银讲语文》,是语文出版社语文名师出版工程重点项目。于漪先生领衔主编,顾黄初先生欣然作序。活跃在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学界领军人物严华银老师,以“讲”的形式,展示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作者简介
严华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教科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教师教育和培训等。先后在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出版专著《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让议论文的语言亮起来》等10种,主编《天下阅读》《绿色阅读》《特级教师与你同行》《学生同步作文》等语文读本百余种。在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公开教学、讲学200余场次。
书籍目录
我的语文人生
阅读人生——我的关于书的故事
回看经行处,点点淡墨痕——成长路上几个重要的片断
读思并举:我的成长经历和经验
进退语文路(1977-1987)
语文札记
语文人的人文关怀
语文教研员:给我最多帮助的语文人
我的语文理念
关于阅读本位的现实思考
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语文课堂观摩笔记之
“体验”不可能是灵丹妙药
“追问”与“有深度”的课堂
关于阅读教学“现代性”的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思考
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现实思考
试论阅读课教学内容的宏微调控
信度·密度·效度——谈谈“单元教学”的调控问题
最重要的是“导”的能力——关于语文教师素养问题的通信
关键要在最恰当的“点”上点拨
阅读课中语文教师功能的再认识
“问题解决”与阅读教学
多元解读:让语文课堂别开生面——一节小学语文课引发的思考
互动:读写关系新概念
此中有真味,辨之而能言——谈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
就“新概念作文”与黄厚江老师的通信
喜看芙蓉出清水
——2005年全国新课程实验区中考作文试题分析
最重要的是单元教材科学化
——关于“高中单元整体目标教学实验”的深层思考
中国语文:站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会点上
我的语文实践
《神奇的极光》教学实录
《黄鹂》教学实录
《背影》教学实录
阅读新法例说
冗繁削尽留清瘦——《荷花淀》教学例说
内容拓展:促成对文章主旨的准确解读——《赤壁赋》教学例说
以写促读:开拓阅读教学新路一《离骚》教学例说
“问题解决”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行路难》教学片断
风筝·雏燕·雄鹰——中学生日记写作指导实例
用花轿送出你的姑娘——“语言表达”专题训练方案设计
我的教学语录
我的教学语录
章节摘录
做人是需要德性的,处世是需要底线的。一个人,不管你是哪党哪派哪教,不管你在何时何地何所,别的要求暂且不论,做到不害人、不损人,应该是最最基本的吧!孔孟强调“仁者,人也”,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连超然物外的佛也要“普度众生”,于是前有“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王家理想,后有“博爱”的党派追求。但当我们放眼苍茫大地、芸芸众生,尤为百思难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意义上的好人或比较好的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不仅如此,有时候,做一个好人竞那么难!这是怎么了呢?这是不是如小平同志当年所言,我们的教育出了大的问题呢?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现当代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发展”着的教育,又是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强化了的。这种无奈的现状,是令以教育为己任和生命的我等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的。 当然,也正因为经常想到这一层,我总是坚守:无论如何,我们尽管难以做成高山仰止般的知识分子,还是应该要做好人! 生命是用来承载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否则就应该称之为“行尸走肉”。某一位著名的青年女作家站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慷慨演绎生命的话题,一个同学忽然问道:“请您讲真心话,您认为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这位作家愣了一分钟以上,然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从一般生存的角度看,生命应该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但是我理解,我们应该用也许没有多少意义的生命为这个世界和后来者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我一直非常欣赏这段话和这位作家讲话时表现出的勇气和真诚。但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中,视生命如儿戏,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虚掷年华,浑噩一生,作践别人的生命甚至还作践自家生命的,又哪里是个别现象? 也正是这一句话,警醒我时时关注生命的质量和价值。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